关于中国武术与军事、艺术关系的研究

关于中国武术与军事、艺术关系的研究

杨本升[1]2002年在《关于中国武术与军事、艺术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武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军事、艺术等多种文化形态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融技击性、健身性、艺术性叁位一体的价值功能多元化的文化形态。探讨军事武术和表演性武术作为中国武术发展的主要线索,既要研究武术与军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交融,又要研究武术作为一种表演艺术与其姊妹艺术诸如舞蹈、杂技、戏曲等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借鉴的关系。 在冷兵器时代,作为士卒军事技能之一的武术,是决定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古代战争的主要手段,而军事战争是服务于政治的。军事武艺是古代中国武术发展的一条主线索,在古代武术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政府政令是促进古代武术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历代都有选拔勇武之才以补充军需的制度和政令,如在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及自唐代始设立的武举制度,将存于民间的豪杰之士聚以为军队,经过严格的训练或选拔以提高士卒的技战术水平。 军事需要和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武术器械体系的发展演变。武术与古代军事战争这种极为密切的关系突出表现在武术演练所使用的各种器械上,这些器械主要是由实战中使用的冷兵器演变而来。中国武术器械,种类繁多,形式各样,它是随着古代战争中冷兵器的发展演变而逐渐形成今天这一庞大的器械群类的。 兵书战策是中国武术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古代兵学史上,许多兵书战策对武术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孙子、孙膑等着名兵家对古代兵法以及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诸多的兵书战策,为后世武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民间习武与军事武艺的双向交流促进了武术的发展。风起云涌的古代农民战争为民间武术的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广泛的民间习武活动为农民起义奠定了物质与精神上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军事武艺与民间武术的双向交流与发展。 历史上长期的“武、艺”并称反映了中国人始终把武术作为一种独特的、带有国粹性的文化艺术的观念。武术的养生健体、娱乐观赏、陶冶情操的体育价值,远远超过了它的格斗技击价值;而它的体育价值又远远不能概括它包含的东方古典哲理、传统伦理和它与民族舞蹈、杂技、戏曲曲艺等表演艺术亲如手足的血缘与渗透联系而形成的独特发展历程。作为东方人体文化中的孪生姐妹,中华武术与舞蹈、杂技、戏曲 等文化,互相滋润、共同发展,不只使武术获得丰盛的滋养,而且也影响了其他技艺 的发展。 中国武术至今仍蓬勃发展而且正在走向世界,一个主要的因素不能不归功于与舞 蹈同源共进的过程中形成的套路舞练方式。武术中的舞与舞蹈并行发展,互相影响。 武术中的舞曾经浇灌过舞蹈艺术之花,舞蹈艺术的蓓蕾也曾经在武术园林中灼灼绽开。 中国武术与杂技、戏曲曲艺的相互融合与借鉴,不仅丰富了武术理论与技术的内 容,同时也加快了武术向表演化方向的发展,有利于武术艺术性的提高。武术向娱乐 健身、表演性方向的发展是武术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武术在与各种艺术形式的交融 中使自身的发展赋予了艺术特性。 中国武术与军事、艺术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 研究武术与军事、人体艺术的关系,充分丰富和发展了武术史的内容,极大地促进了 武术文化整体体系框架的构建,同时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巨系统中一于系统,也对吗 传统文化内容的亢善和充实起到了积极作用。

何延兵[2]2017年在《舞台艺术中武术表演形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观得到了极大提升。传统的武术表演形式越来越受到发展限制,而舞台武术表演是一种新型的武术表演,它与传统的武术表演存在一定的不同,但也不是影视武术表演。在国家大力宣传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挥软实力的号召下,舞台武术表演通过以中华武术为核心内容,舞台艺术为辅助手段,借助科技手段、舞台美术、服装、音乐等设施向人们展示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体育、艺术水平。正是因为舞台武术表演所包含的武术文化和内涵丰富,其所产生的武术作品能够代表中国的武术以及目前武术表演所面临的发展问题,本文选择舞台武术表演形式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舞台武术表演的形式,为构建舞台武术表演理论基础做准备。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观察法、归纳法、访谈法五种方法,首先,根据现有的武术舞台艺术的实践现状将其分为“武术舞台剧”、“武术情景剧”、“武术表演”叁种形式,并给予每种形式定义、特征的分析。1.武术舞台剧是指在文学剧本的基础上以戏剧表演为主要形式,以中国武术为主要内容进行的武术表演形式,其核心要素是(文学)剧本、武术题材、语言表达、动作演员、武打场景。2.武术情景剧是指在舞台表演中围绕故事情景展开一定情景表演,同时将中国武术内容融入其中的武术表演形式,其核心要素是(故事情节)剧本、武术题材、动作演员、武打场景。3.武术表演是演员(运动员)以拳种和流派进行单练、对练、集体演练的出场模式在舞台上进行武术动作技能展示的表演,其核心要素是武术运动员、表演内容、表演空间。其次,针对叁种舞台武术表演形式,分析彼此之间的不同点和共同点。第一,语言表达是叁者的最根本区别,即武术舞台剧是话剧形式的语言表达;武术情景剧的语言是旁白或独白形式的语言表达,武术表演不包含语言表达。第二,武术表演创编的参考依据即是否有严格的完整故事剧本。第叁,演员是否为经过表演系统训练的专业演员。叁者的共同点在于都由动作演员、舞美设计、武打场景等要素共同保证整个表演的顺利进行。最后,根据舞台艺术发展规律,建议未来舞台武术表演形式应从叁方面加以完善:1.将情景剧从武术题材、动作演员、武打场景、(故事情节)剧本四方面进一步完善。2.武术舞台剧可向话剧方向发展,从而产生武术舞台艺术的话剧形态。武术表演可向杂技或者哑剧方向发展,从而产生武术舞台艺术的杂技或者哑剧的形态。3.可探索武术舞台艺术的歌剧、音乐剧等形态。

李守培[3]2016年在《中国传统武术伦理研究》文中认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有“孔门传授心法”之誉的儒家经典《中庸》,开篇即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天人伦理、身心伦理、人人伦理交相辉映的大图景。这叁种伦理共同支撑起中国传统伦理的架构,主导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以致中华文明数千年发展进程中的光辉成就与显着局限都与此相关。在以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生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武术与之积极互动,积淀形成了内涵充盈、特色显着的传统武术伦理。传统武术伦理从根本上决定了传统武术的发生、发展之道,对习武者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和审美情趣起到规范和塑造作用,对整个社会和民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研究以传统武术伦理为研究对象,在唯物辩证法、系统分析法、过程方法等方法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历史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移植法、内省法、阶级分析法等具体方法,在厘清“伦理”与“道德”内涵之别的基础上,主要以先秦诸子之学和宋明理学为背景,从人人、身心、天人的视野下展开,系统梳理了传统武术伦理的主要内容、形成缘由和历史影响,深入探究了传统武术伦理的根本指向和实现方法,有助于促成武术伦理研究范式,深层揭示传统武术发生、发展的历史动因,为传统武术伦理在当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历史依据,服务于当下中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伦理”与“道德”有区别也有联系。它们均涵盖人与人、身与心、天与人叁种关系,但伦理的范围大于道德,伦理所指包含实然和应然两方面,而道德则仅限于应然的方面。在应然的方面,伦理与道德意义一致。传统武术伦理包含人与人、身与心、天与人之间的叁种关系,分别简称为传统武术的人人伦理、身心伦理和天人伦理。传统武术人人伦理,不仅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包含个人与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传统武术身心伦理,不仅指身体与意识之间的关系,而是总括了身体内外、四肢百骸、意识思想各部分间的所有关系;传统武术天人伦理,是指天与人之间的关系,此处所谓“天”主要指自然之天和道德之天,基本不包含宗教中所谓神灵、上帝之类的主宰之天。传统武术人人伦理主要包含忠孝为首(孝悌忠信、尊师爱国)、重义轻利(任侠厚施、义之所在)、群先己后(群己交融、以群为重)、男女有别(重男轻女、拳传己家)、和而不同(经权有道、以和为贵)等内容。从形成缘由来看,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宗法制度,奠定了传统武术人人伦理的基调;各历史时期的相关学术思潮,强化了传统武术人人伦理的价值取向与判断;统治者伦理教化的刻意渗透,使传统武术成为教化习练者人人伦理的工具;传统武术习练者群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稳固了其人人伦理的形成与绵延。从历史影响来看,传统武术人人伦理维护了民族稳定和社会正义,也培植了愚忠愚孝、公私不分的土壤;促进了社会温情和人际和谐,也助推了门户之见、江湖义气的滋生;增强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也孕育了以武犯禁、勇而无礼的现象;提升了精神高度和生命境界,也灌输了尊卑上下、等级有别的观念;保障了传统武术的稳固传承,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的创新发展。传统武术身心伦理主要包含心专身恒(专心致志、恒以出功)、体悟互成(练以累积、悟以升阶)、形质神用(形神不二、以神御形)、阴阳相济(阴阳互根、亦一亦二)、身心和合(六合为法、和谐为鹄)等内容。从形成缘由来看,中国传统注重内倾的文化特色,引导了传统武术身心伦理的发展方向;武学境界不断提升的内在诉求,推动着习武者对身心伦理的深入参究;武术训练养生旨趣的日益强化,促进了习武者对身心伦理的不断探索;中国人个体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支撑着习武者对身心伦理的持续追求。从历史影响来看,传统武术身心伦理助推习武者走向慎独的道德境界,也孕育产生了迂腐保守的观念;提供了“深层自我”的表达路径,也滋生了自我专制主义的倾向;造就了传统武术极强的超越意识,也形成了一些过于玄虚的思想;强化了习武者以和为贵的伦理观,也助长了圆熟含混的处事态度;增进了习武者不假外求的自足感,也妨碍了武术认知理性的发展。传统武术天人伦理主要包含天人合德(生生大德、仁之源也)、天人交胜(参赞化育、相待相成)、天人相类(宇宙全息、比附顺应)、天人互融(格物穷理、融摄超越)、天人一体(万物并行、太和高远)等内容。从形成缘由来看,乡土社会对天浓厚的敬畏与归属感,奠定了传统武术天人伦理的基本格调;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不隔”的传统,主导了传统武术天人伦理的发展方向;顺天应道、自然有度的养生大原则,稳固了传统武术天人和合的伦理立场;宋明时期格物穷理的主流学术思潮,强化了传统武术师法自然的伦理观念。从历史影响来看,传统武术天人伦理提供了一种体验“无限”的路径,也加重了习武者蹈虚附会的陋习;塑造了习武者博大和包容的胸怀,也滋生了其淡漠人事的消极观念;增强了习武者厚生与利用的思想,也刺激了其个人本位的原始欲望;促进了习武者独立和进取的精神,也酝酿了其缺乏合作意识的习惯;彰显了武术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也强化了习武者盲目尚古的心理。作为一种伦理型文化的传统武术,其人人伦理、身心伦理、天人伦理共同的价值追求与精神指向是“和谐”,也即传统武术伦理形成的根本指向是“和谐”。对于这一根本指向,以“和谐”为旨归的武德约律,起到外在保障作用;以“和谐”为追求的武技训练,起到内在强化作用。“中庸”是传统武术伦理实现“和谐”的方法。这是因为“中庸”是以“和谐”为旨归的武德约律的本质思维,是以“和谐”为追求的武技训练的通达之道。传统武术伦理的和谐之道无止境,也即太和境界不可能完全实现,但习武者在此和谐之道上的真实境界,却可因其持之以恒的修习而不断提升。

张路平[4]2011年在《蔡龙云武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蔡龙云先生是中国着名武术技击家、理论家、教育家,上海体育学院教授,是新中国武术运动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蔡先生从武生涯数十年,一直致力于武术教学、科研与管理,凭借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武术的深入思考体悟,加之对近代中国社会现状的敏锐洞察,蔡先生数度撰文阐述自己在武术研究中形成的观点、论断,这些观点、观念客观上已形成了一个既根植于深厚传统文化又服务于现代社会的武学思想体系,广泛深刻地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审美取向及价值观念。本论文从人文学科的视角,以哲学、艺术学、历史学等有关理论为基础,力图以蔡先生学术着作和实践经历为依据,以社会转型期的文化思潮为背景,并吸取国内外在研究体育名家学术思想方面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结合武术领域实际情况来研究蔡龙云武学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以及武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理论意义,为发挥“蔡龙云大师工作室”的作用提供理论支撑;为中国武术多元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本论文主要采取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口述历史及扎根理论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蔡龙云教授在武术理论与技术、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观点进行研究,在充分掌握已有的资料基础上,构建蔡龙云武学思想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将蔡先生的武学思想进一步细化解析,得出具体结论如下:1蔡龙云武学思想的核心观点为“叁观”,即武术整体观、发展观、求实观。此“叁观”从宏观上解读了武术的构成、发展方向、研究方法和途径,“击舞分类”的武术整体观,是其武学思想的核心内容;继古开今的武术发展观是武术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思想保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是蔡先生进行武术研究最基本的方法论,因而使他的武术思想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在武术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覃研蔡先生武术思想的深刻内涵,彰显其思想精髓,既对武术学术研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也为现代武术的改革与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2蔡龙云武学思想的基本论点为“六论”,即道德论、教育论、学术论、技击论、艺术论、体育论,现将其分述如下:道德论――蔡先生认为,就武德教育角度而言,我们武术要通过武德教育来明确培养武术人才的目的,要注意培养奋斗精神,弘扬“浩然正气”,进行一种刚性教育;在新时期,武德应该与社会道德相融合,与“八荣八耻”相契合,使新时期武德价值导向符合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要求,形成与社会主义主流本质要求相一致的、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改革开放的武德观。教育论――《武术运动基本训练》与《关于武术教法中的几个问题》凝聚了蔡先生教育思想的精华,《武术运动基本训练》的出版发行是蔡教授武术基础训练理论研究系统化的标志;《关于武术教法中的几个问题》则是他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结晶。时至今日,蔡先生论着中蕴含的教育思想及其特点以及对教育目的的阐述,仍然能为当今武术教育改革提供新的借鉴。学术论――蔡先生提出,武术理论研究中,一定要从武术的实际出发,“既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又要运用现代科学的最新方法,以科学的方法有系统的整理武术,以合乎运动训练学规律的的原则作为武术研究的标准。技击论――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正因为武术的动作具有技击的含义,才使得武术与舞蹈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武术借助套路、格斗两种运动形式,以多元化的途径来展现其技击本质特征。套路是技击的形象表现,格斗是技击的实际运用,虽然两种运动形式的外在表现迥然不同,但是究其根本,都是以技击为根本素材、辅以其它不同元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表现形式。艺术论――中国武术套路由外及内体现了艺术的两重层次,即动作艺术化体现的“外”在形式美和演练形象化表现的“内”在的意蕴美,武术套路是武术从实用升华到艺术的产物,是表达武术格斗美感的工具,因此对于武术的套路,蔡先生提出,要从艺术的层面去诠释,“要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它”。体育论――蔡先生坚持认为武术与军事武艺不能等同而论,早在商周时期,武术就已是军事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武术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任务,在现代社会,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武术要发展,应该是站在体育科学的立场,从科学视角出发,把武术作为体育运动项目来发展。正因为武术被列入体育范畴,才得以进入学校,成为专业学科,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武术人才,最终繁荣了武术事业的发展。蔡龙云教授的武学思想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而是他从武生涯数十年的理论、技术与学术经验的汇总,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是具有逻辑性及科学性的体系。覃研其武学思想的深刻内涵,彰显其思想精髓,既对武术学术研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也能为现代武术的改革与发展拓展广阔的空间。

张银行[5]2012年在《闽台武术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所指向的“闽台”疆域概指西北横亘武夷山脉与江西相邻、西南高耸博平山脉与广东相接、东北绵延太姥山脉与浙江毗连、东南滨海与台湾相望之“叁山一海一岛”界内的自然区域,在行政区划上包括今福建省和台湾省全境。文化区域与相对固定、明确的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不同,相对模糊。因之,闽台武术文化研究区域以今福建省和台湾省为主,但不乏部分触须渐及其文化所辐射、流播的相邻区域及海外。研究对象为闽台及其文化辐射区域内的武术本体及相关文化,涉及区域内人们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及其物化成果的总合。以地域历史文化为视角,以地理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探讨、实地调研、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科研方法对闽台武术本体及相关文化展开研究。通过分析闽台自然与人文环境,武术技术风格、特点等形成的地域文化影响,探索闽台武术文化基质、发展阶段、内涵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内因,揭示闽台武术文化发生、发展、传播的规律,提炼、总结闽台武术文化特色。在谋篇布局上紧紧围绕闽台武术文化发生的自然与人文场域、闽台本体武术文化及相关武术文化、闽台武术文化理论构建四大环节展开。自然与人文环境是某一地域武术文化研究展开必须预设和铺垫的场域,本体武术文化与相关武术文化是支撑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二元结构”,理论构建是武术本体与相关文化研究之后的提升之举,与自然人文场域相回应、对仗,此为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叁步曲。围绕上述四大环节、叁步曲奏,论文内容及结构上共由十七单元组成,除论文撰写规范与结构要求的不可或缺的导论及结论部分外,其余十五大主题构成了本研究的脊梁。各主题貌似杂乱无章,实则是珠联璧合的有机整体,都力图从不同视角尽可能全面展示闽台武术文化的五彩缤纷。导论部分(第1单元)包括闽台武术文化的研究缘起,研究展开所依持的理论支撑、方法论、前期基础,研究的思路、区域界定,以及论文相关研究的现状把握等。闽台武术文化诞育与存在的自然与人文场域奠基(第2单元)。界定、梳理了研究所涉及的闽台疆域及其历史沿革,闽台武术氤氲的历史地理和人文土壤,“好战不羁”与“尚功务实”的民风民性,以及闽台“和而不同”的内部区域差异性。该部分是闽台武术文化研究展开的场域预设。闽台武术本体文化部分(第3-5单元)。对福建本土及其在它域流布的拳种进行了各臻片区的统计,并对其地域分布特征、拳种流派特点进行了分析。从总体上对福建南拳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类提炼,对其有别于北方拳种之“右前左后”的拳姿与行拳路线进行了文化、地理、实战需要的多位解读,并展示了福建生产生活化的武术器械。对台湾地区流传的武术拳种进行了汇总表列,在揭示其特点的基础上,阐释了以官方为主导的台湾北派武术发展的机缘、根基与策略,再现了台湾南派武术的主要内容、传承单位与形式,及其在复兴与困惑中的多元化选择。分析了当前台湾武术的组织运作、组织特点,并对比了台湾地区武术组织管理与大陆地区的异同点。选取了叁百年来的永春白鹤拳,博采创新、枝蔓庞杂之五祖拳,虽非闽台本土拳种但已在台湾传承了六十余年的太极拳,以及罗乾章所传粤派洪拳四个个案,分别自渊源、传承、技术特点、拳经拳谱、海内外传播、组织管理等方面揭示其所负载的地域文化信息。闽台武术相关文化部分(第6-15单元)。晋末以降的中原及周边移民奠定了福建武术的基础,明清以迄日据时期以闽为主以粤为辅的移民将南派武术携往台湾,光复前后大陆各地军民入台成为台湾北派武术的源头。抗倭战争对福建武术的拳器阵、技术风格、精神传统、尚武地域等均产生了深远影响,郑清战争期间,附郑的沿海拳勇之士及素练之师跟随郑氏进入台湾。阵头为闽台所独有,宋江阵、狮阵更专以武术表演、阵法操练为主。武术不仅成为戏曲、武侠影视的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段,更成为港台武侠文学和影视的有机构成,台湾的武侠意象是台湾文化心理的折射。历史上曾经存在的闽越族悍勇善战,其健斗余风至今仍渗透于台湾原住民群落之中,闽台两地客家群落中的武术均展示了两地由来已久的普遍尚武风习,他们的武术散发着一股原始朴拙的气息。强烈的宗族观念与辄相斗杀的民性使闽台酷烈的械斗之风经久不衰,极大促进了闽台民间尚武风气的浓厚及两岸武术交流。闽台易得风气之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闽籍善武人士、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西武人的革命活动,及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都体现了闽台武人的入世精神。天地会萌发于福建漳州地区。天地会等会党中多传习武术活动,形成了主在洪门中传习的“洪拳”。伴随天地会的海内外传播,尚武之习、武术内容也随之传布,尤其在闽台习武群落中形成了交叉于会党文化、佛教文化等多维文化事象次层的南少林武术文化现象。陈嘉庚等侨领的支持、沈扬德等拳师的外流、依托“估俚间”习武自卫的大量华人劳工成为福建武术海外传播的人力载体,福建(鹤拳)成为日本空手道的祖源地,两岸隔阂时期台湾成为中国武术海外传播的前站。宋代大批武闱夺魁的武人在全国的位置及本土地域分布恰是地域尚武风气的反映。曾公亮主编的旷世兵书《武经总要》为后世武人研究宋及以前武术的重要史料。俞大猷妙绝天下的棍技及具有“通论”意义的武术理论专着《剑经》成为中国武术众多拳种流派理论采借的渊薮,其人其技其着作对与其同时代及后起的军事家、武术家及其论着,少林武术、西北武术乃至海外武技均有着或浅或深的影响。闽台武术文化丰富而灵动的武术因子更吉光片羽式的渗透在物化的建筑、地名,记载在方志稗史中,流传于民间口头的俗谚俚语里。闽台武术文化理论提升(第16单元)。该部分是“宏论约取”的提升环节,内容包括山海一体基框内的人地(海)关系系统论、兵燹与私斗交织的发生论、碎而不散的“块状”形态论、离异与回归的交流与传播论,及闽台武术文化特色导览。结论(第17单元)。闽台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人文环境是闽台武术诞育的母体;战争与私斗是闽台武术发生发展的内驱力;移民是闽台武术发展一以贯之的脊线;闽台武术交流因两岸关系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种族与文化认同是闽台武术交流、对外传播与反哺的心理动力;闽台武术已内化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闽台武术文化具有开拓进取、抗争不屈、入世刚健的精神品质;闽台武术文化呈现鲜明的“二元结构”和“块状”景观形态;闽台武术凝聚和彰显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人地(海)关系理论是闽台武术文化研究的一种范式。

陆小黑[6]2015年在《中国武术精神要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中国武术精神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跨学科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描述性研究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主要从文化学研究视角,运用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审美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核心思想,试图建构一个较为系统和完整的“中国武术精神”理论体系。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在借鉴和汲取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武术精神”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合理的假设与论证,对其做出了较为科学、较为严谨的理论界定;其次,运用文化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武术精神”的特征做出了较为详细的概括与提炼;再次,从“哲学”、“道德”、“审美”叁个维度,归纳和推理出具有高度“概括性”和高度“合理性”的词条来诠释“中国武术精神”的内涵,并对其价值进行了提炼;最后,从“个人”“社会”、“国家”叁个层面对“中国武术精神”在当代社会中能够发挥出的当代功能进行了较为详实的分析与讨论。通过研究,我们得出如下的结论:1.中国武术精神,是指在中国武术漫长的社会实践与发展中,经过长期凝结、提炼、积淀而成并仍在发展的,为历代习武群体和个人广泛认同接受和尊崇奉行的,综合反映中国武术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审美情趣、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价值信仰等思想内涵,对维系中国武术存在和推动中国武术发展具有决定力的核心价值观集合。2.“中国武术精神”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中国武术哲学精神”、“中国武术道德精神”和“中国武术审美精神”叁个层面的内容。⑴中国武术哲学精神,是中国武术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对中国武术核心价值观集合中直观反映优秀传统哲学思想内涵的观念、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其具体体现为:①“体察自然”的体认精神;②“持中贵和”的和合精神;③“阴阳互度”的思辨精神;④“革古鼎新”的会通精神。⑵中国武术道德精神,是对中国武术核心价值观集合中直观反映优秀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内涵的观念、信仰和理想的概括和总结。其具体体现为:①“舍生取义,惟义是从”的爱国精神;②“宽容仁爱,诚信待人”的处世精神;③“明辨是非,嫉恶行善”的侠义精神;④“孝亲尊师,敬老慈幼”的伦理精神。⑶中国武术审美精神,是对中国武术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审美情趣和审美范式的整体性描述,是对中国武术核心价值观集合中直观反映优秀传统审美文化思想内涵的观念、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其具体体现为:①“形美感目,神美感心”的感性精神;②“源于真实,超越真实”的虚拟精神;③“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写意精神;④“怡情养性,愉悦身心”的娱乐精神。3.“求真”、“求善”、“求美”是“中国武术精神”的价值体现。⑴“求真”,是中国武术的哲学精神价值所在。通过武术技艺的修行,去感知宇宙、自然的规律与法则,并将其运用在个体行为和实践活动之中,从而获得对真理的把握。简而言之,即为:由技入道,求道求真。⑵“求善”,是中国武术道德精神的价值所在。中国武术的道德精神从“以人为本”出发,施以道德理想、道德意志、道德规范的教化,倡导追求高尚品质的理想化人格,倡导道德的自律与自觉,引导人积极“向善”、积极“从善”简而言之,即为:修德立善,以德求善。⑶“求美”,是中国武术审美精神的价值所在。中国武术遵循美的规律来塑造充满感性的形象,以“形神之美”作为美的标准,以“立象尽意”作为美的表达方式,以“虚实创构”作为美的创构方式,以“娱乐身心”作为美的功能,无不反映出对“美”的憧憬和诉求。4.“中国武术精神”具有并表现出“内隐性”、“内省性”、“稳定性”、“适用性”、“动力性”、“济世性”的特征。⑴“内隐性”是指中国武术精神所指向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审美情趣、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价值信仰等这些内容,无论是在中国武术的物质层面,还是在中国武术的制度层面都有所反映,它是以一种核心的指导思想的方式内隐其中,并且对它们产生着深刻影响和积极的作用。⑵“内省性”,是指中国武术精神是习武者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作用下,通过不断的思考与实践而后形成的核心价值观集合,它是习武者在武术实践过程中通过内省的方式获得的认知与体验。⑶“稳定性”是指中国武术精神是中国武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精华、思想结晶,这些内容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凝结而成的,并被历代的习武者沿袭、继承和发展,传承至今。⑷“适用性”是指中国武术精神作为历代习武者所尊崇、奉行和沿袭的一种核心价值观集合,对于习武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具有指导、规范和约束的作用。⑸“动力性”是指中国武术精神作为中国武术诸多思想内涵的综合反映和集中概括,其自身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审美情趣、道德规范、价值信仰等精神要素,能够发挥出“精神的物化功能”,对武术实践活动和武术发展具有显着的精神推动力。⑹“济世性”是指中国武术精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其优秀的思想理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价值追求等内容,不仅对于当下世人具有积极的教化功能,而且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而言,也能够引发强烈的反思与正确的启示。5.“中国武术精神”的功能体现为:⑴对于社会的基本构成——人而言,中国武术精神具有“修身”的功能,即通过自身所内涵的各种道德思想、道德理想以及道德信仰去教化人、引导人,培养“善性”,让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能够以“向善”、“求善”作为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最终实现个体人格境界的完善。⑵对于社会发展而言,中国武术精神对建构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推动作用,一方面通过倡导道德的自我修养,引导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努力成为有道德的公民;另一方面在社会关系中,提倡“仁爱”的处世原则来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最终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⑶对于国家发展的而言,大力提倡和弘扬中国武术精神,就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就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对于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兴旺体现为一种积极的正能量,并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这也是中国武术精神功能的最高层次的表现。

梅秀南[7]2015年在《中国传统武术对越南传统武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武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往往是相互影响的,传统武术也不例外。地域毗邻,文化相通的中国和越南在传统武术上存在着天然的文化联系。越南传统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了自身本土化的发展之外,受到了中国传统武术较为深远的影响。越南传统武术在吸收、改造中国传统武术的过程中,将二者交融起来,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越南传统武术。所谓武术,是由踢、打、摔、拿、跌、劈、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按一定运动规律编组而成的一种技击技术,常常被看做体育运动的一种。本研究是以中国传统武术和越南传统武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从武术理论、艺术审美到技击套路,以及历史渊源、拳种流派等方面,利用武术学理论、中国传统哲学理论和审美理论,以及现代体育理论对中国传统武术和越南传统武术的异同点进行对比,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中国传统武术对越南传统武术在诸多方面的影响。笔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其宗旨在于对涉及中越传统武术历史与现实交流中的影响进行理清,大致描绘出中国传统武术对越南传统武术影响的整体框架,从而补足武术学界对于此问题研究的欠缺部分,丰富对此类问题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本研究的论述整体以叁部分展开:第一部分阐明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回顾整理以往学界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取得的进展;本研究的第二部分则分别回顾了中越两国传统武术发展的历史,然后在这样的梳理的基础上将中越传统武术的相同点和差异之处理清,并进一步分析本研究的中心问题,即中国传统武术对越南传统武术在诸多方面的影响,同时在最后也分析了中越传统武术当前在发展和传播上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笔者个人的解决建议;最后的第叁部分则是对本研究的研究结论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通过对全文的分析阐述,得出本研究的研究结论,使本文形成前后一体的完整论证系统。在本研究的最后一部分,即本研究的研究结论梳理部分中,笔者根据整个研究的内容将中国传统武术对越南传统武术的影响进行了简明的总结,结论主要集中为七个方面。首先,中越文化与地缘上的接近决定了两国武术的相似性。其次,中越传统武术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诸多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表现在中越传统武术的同源性上和要求的相似性和统一性上。再次,中越传统武术在有许多相似性之外,也包含着诸多差异性。第四,中国传统武术在文化思想上对越南传统武术有着深远的影响。第六,在拳种流派上对越南的传统武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拳种划分体系和越南本土武术流派的改变与新拳种的产生上。最后,作为一个延伸结论,中越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都面临着传播、发展与革新的诸多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举措去发扬传统武术的魅力,促进其传播、发展与革新。中国传统武术对越南传统武术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片面的否认和弱化这种影响和片面夸大这种影响都是不够客观与公正的。我们应该秉持着科学、严谨、平等、尊重的态度去客观地去研究和看待两者之间的异同与影响。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本次研究,为这种合作添砖加瓦,尽自己作为一名研究者的微薄之力。

李岩[8]2016年在《近代以来中国武术价值观的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来,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对中国文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中国武术也在这种影响和冲击下开始了价值观的变迁。本研究以中国武术价值观的变迁路径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历史考据法、逻辑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以社会价值观的变迁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武术价值观在清末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今叁个历史时期的变迁动因进行分析,结合武术价值观在各个时期的社会展现,分析总结武术价值观的发展态势,为武术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沿此研究思路,形成研究结论如下:一、近代以来中国武术价值观变迁与社会变迁是相辅相成的清末民国时期,整个社会范围内的长时间政治无序和失范让国家民族处于内忧外患、生死危亡境地,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引发武术在强体防身价值观、爱国精神价值观和体育价值观之间的急剧变迁。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受国家地位亟需得到承认的政治诉求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武术价值观由“为政治重竞技”向“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高度一元化价值观变迁。改革开放后,由于社会结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让中国社会价值观日益出现多元化趋势。武术价值观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呈现出多元价值观并存下“为奥运重竞技”价值观优先发展和“为传承重文化”价值观凸显的特征。二、近代以来中国武术价值观变迁对武术发展的影响清末民国时期,武术价值观的发展步入与国家命运联系发展的状态。武术的价值功能体现出浓重的使命化趋向,武术被国家赋予极高的地位,成为影响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一种感情行动,体现在武术价值观变迁的内在逻辑之中。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政治重竞技”价值观的确立和高度一体化的国家意志对武术价值功能的需要,武术进行了竞技化的改革,体现了一种政治理想主义的色彩。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泛政治化的文化氛围无形中改变了武术的价值与功能,使武术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中只具有工具性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武术的时代价值和功能也由之前的政治工具回归到武术本身,武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指导思想开始被奥运、健身、娱乐、艺术、审美、教育、产业、文化等主题所替代,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叁、引领未来武术发展的武术价值观新内涵中国武术的价值观新内涵要立足于鲜明的民族特色基础上,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标准进行多样化的自主选择,广泛吸纳异质文化的精髓,确立民族爱国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兼顾多元需求,在国家组织和社会主体引领下,注重教育、产业、体育、娱乐等多元价值观的并重发展。

栾庆伟[9]2010年在《论武术套路的表演艺术》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竞技武术套路自确立“高、难、美、新”的发展方向后,项目本身要求具有艺术性、观赏价值。但是,对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水平不高以及其技术舞蹈化、体操化的批评却越来越多,这些都使竞技武术套路的艺术之路走得并不顺畅。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仅从理论建设来看,鲜有涉及到武术套路表演艺术的理论研究,理论无法跟上实践,这也正说明了关于武术套路的表演艺术我们仍认识不足,没有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不能依靠已有的经验来指导实践,更没有把这些珍贵的表演经验总结为理论系统的保存下来,以便于其往更高更深的艺术层次去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同时引入美学的相关理论对武术套路表演的整个艺术创造过程进行系统总结分析,避免了以往相关研究的片面性。并且对当前武术套路的表演艺术内容进行分类分析,与其他表演艺术内容中的相同点、不同点进行比较、对比,从而客观、全面、深刻地来认识武术套路的表演艺术。通过研究发现,武术套路的表演艺术是一种依靠表演的手段和方法来进行艺术创造的活动,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塑造具有艺术价值的审美对象——武术套路表演形象,而影响其表演形象的因素包括叁个部分:套路的编排、表演者的表演、艺术多元素的融合。一个好的武术套路编排是表演成功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这相当于戏剧、戏曲表演艺术中的“剧本”,音乐表演艺术中的“乐谱”,舞蹈表演艺术中的“编舞”。对于武术套路表演来说,表演的主体仍然是人,也就是表演者,因为归根到底,表演艺术是表演者“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二次艺术创作。而相对于其他表演艺术的基础来说,武术套路表演艺术的基础就是武术套路程式化的动作。程式化的动作实现了武术表演者和观赏者之间的艺术交流。而通过对动作的结构分析,发现其动作的基本因素中,形、节奏和速度、劲等都是武术套路表演动作的外在表现,要符合形式美的法则要求,具有形式美感。动律,则代表着不同表演者的特殊技击情感,它是动作不同的技击理念支配下的表现,是观众能够仔细玩味的内容美的体现,同时也是武术套路表演艺术区别于其他表演艺术的关键所在。由此,笔者认为应该从程式的习得、情感的把握、程式与情感的融合叁个阶段来掌握武术套路的动作,程式的习得是表演完整地基础,情感的把握则能够使得表演走向完美,而程式与情感得完美融合才能最终创造气韵生动的武术套路表演形象。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包含“场地、场馆、音乐、道具、灯光、化妆”等多种艺术元素,有些是为了增强表演形象的艺术性,有些则是为了使艺术形象能更好的被观赏者所接受,对这些元素的分析,能有助于指导教练员对其进行改进来提高运动员成绩,竞技武术套路做出相关的改进能更好的提高此运动项目的观赏价值。

杨建营[10]2010年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回顾人类文明及武术的发展历程可知,人类文明大致经历了采集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几个阶段,与之相适应,武术由最初的原始格杀技术,发展出了以拳种为单位的传统武术,又产生了以竞争为主要特色的竞技武术。竞技武术是武术现代化发展的结晶,其发展的日新月异无疑极大地推动了武术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武术人文精神的衰落、传统武术的边缘化、学校武术教育的名存实亡、大众武术人口的锐减等等一系列问题都由此而致,不仅如此,竞技武术入奥不成反而被亚运会排挤的事实,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尴尬。面对此景,如何使武术走出困境,成为理论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是弘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大背景是以现代性为核心推动力的工业文明即将走过历史的辉煌,以和谐为核心理念的生态文明正悄然走来。实现上述与增强文化软实力相关的时代使命,需要相应的实践载体,武术能否成为这样的实践载体?现代竞技体育无疑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竞技武术正是据此而打造的武术发展的新方向,是否可以根据人类文明的未来趋势,打造武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解决这两个问题是使武术走出目前困境,迎接光明未来的关键。为此,从以下两方面提出改革设想:学校武术教育领域,应该根据青少年身心特征,设计充分体现武术精神内核的简明对抗类技术体系,以此服务于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的时代使命。大众健身领域,应剔除武术中不利于健身的动作,并以绵缓型运动为依托,探索促进身心和谐的健身方式。中华武术的对外推广领域,应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防卫型特色,构造一种较为文明的对抗形式。武术发展必须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武术技术的分化发展已初见端倪,根据生态文明的理念,可以从原有武术技术中进行提炼,构造叁种形态作为未来文明视域下武术发展的主方向:竞技运动领域——以粘连型技法为主的文明对抗形式,艺术领域——以艺术展现类套路为主的和谐艺术形态,健身术领域——以周身协调、内外合一、身心和谐为特色的绵缓型运动方式。唯此,才能架起武术发展的现实与邱丕相教授所预计的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未来之间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关于中国武术与军事、艺术关系的研究[D]. 杨本升. 山东师范大学. 2002

[2]. 舞台艺术中武术表演形式研究[D]. 何延兵. 上海体育学院. 2017

[3]. 中国传统武术伦理研究[D]. 李守培. 上海体育学院. 2016

[4]. 蔡龙云武学思想研究[D]. 张路平. 上海体育学院. 2011

[5]. 闽台武术文化研究[D]. 张银行. 上海体育学院. 2012

[6]. 中国武术精神要义研究[D]. 陆小黑. 苏州大学. 2015

[7]. 中国传统武术对越南传统武术的影响[D]. 梅秀南. 湖南师范大学. 2015

[8]. 近代以来中国武术价值观的变迁研究[D]. 李岩. 苏州大学. 2016

[9]. 论武术套路的表演艺术[D]. 栾庆伟. 上海体育学院. 2010

[10].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 杨建营. 上海体育学院. 2010

标签:;  ;  ;  ;  ;  

关于中国武术与军事、艺术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