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练掌握各种矛盾,解释文章的意义_念奴娇·赤壁怀古论文

熟练掌握各种矛盾,解释文章的意义_念奴娇·赤壁怀古论文

巧抓各种矛盾,索解文章意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矛盾论文,文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本解读的实质是揭“密”、解“密”,其重心就是解读文本的意蕴。教学中要让文本解读有效并深入,重要法门是抓住文本内部矛盾和外部关联矛盾。

      一、立足文本内部矛盾,纵向挖掘文本内蕴

      经典文学文本,语言凝练独特,塑造形象典型,意蕴深广,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大多数经典作品往往含有丰富的文本内部矛盾,在这些内部矛盾中又隐藏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蕴。教师要善于发现文本内部的矛盾,精于解读其中的意蕴,并在教学的多重对话中,引导学生依托文本语言,进行针对性地研读和解读,纵向挖掘文本的深刻内蕴。

      1.抓住显性矛盾,开掘文本内蕴

      显性矛盾是指同一文本前后语言中直接呈现出来的含意冲突。抓住显性矛盾,可以在矛盾处设置“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有什么隐秘”等悬疑,有效调动学生思维,开掘文本矛盾背后的深刻内涵,以拓开文本解读的境界。

      鲁迅《祝福》中“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一句是体现显性矛盾的典型例子。祥林嫂在第一任丈夫死后,被逼改嫁给了贺老六,但人们并没有叫她“老六嫂”,仍“叫她祥林嫂”,这一显性矛盾背后有众多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为什么祥林嫂改嫁后人们仍叫她祥林嫂?是人们无意为之,还是有意为之?这称呼不变后面有什么值得探寻的隐秘?这称呼不变,对祥林嫂又意味着什么?作者在此处是否隐含有自己的态度?抓住这一显性矛盾,循着这些问题深入,就会发现:当时压在祥林嫂身上的夫权和族权,已然剥夺了她改嫁后叫“老六嫂”的权利——人们只承认祥林嫂第一任丈夫的合法性,而且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从一而终”等腐朽观念,当时更是深入到了包括祥林嫂在内所有民众的思想中,民众对此已习以为常,麻木不仁。所以,“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没有人觉得不正常或是对祥林嫂不尊重。在这习以为常的背后,我们可以触摸到鲁迅“哀其不幸”的深切同情和“怒其不争”的浓郁悲哀。

      文本中的显性矛盾是文本解读的重要抓手,善于发现并处理好这类矛盾,能够有效地透过文本表层,向纵深开掘。

      2.发掘隐性矛盾,探究文本奥秘

      经典作品,往往在看似无关紧要处暗含巨大冲突,在看似平淡的语言背后隐藏着在情理、事理上无法理解或调和的矛盾,而这些藏于文本中的冲突,就是隐性矛盾。抓住隐性矛盾助力文本解读,需要教师具备对文本语言敏锐的感受力和较强的捕捉力,以及深厚的解读力和鉴赏力。

      以人教版新课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韦庄的《菩萨蛮(其二)》为例。表面看,作者韦庄在他人“江南好”且“只合江南老”的劝导下,对江南自然风光之美、生活富庶闲适之美及人物活力四射之美,充满了热爱与眷恋。韦庄是长安杜陵人,生活在唐由衰而亡之时,作词之时正浪迹江南,远离故土亲人,按情理应是极想念故土亲人才对,却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大有将他乡做故乡之意——韦庄如此抒写胸臆,诗歌语言背后蕴藏着不可遏制的情理冲突。

      循着这个隐性情理冲突,结合韦庄的人生经历,我们会发现诗歌语言深处极丰富的蕴涵。广明元年(880),韦庄到长安应举,正值黄巢军攻入长安,被陷于战乱且与亲人失散;中和三年(883)春,韦庄为避战乱到了江南。江南虽好,只是非我故土,正如王粲《登楼赋》中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这种种美好,怎能不勾起内心深处对故土和失散亲人的思恋?怎能不想早日回到故土,寻回亲人?只是韦庄深深知道,此时的故土,已非昔日的富盛之所和万国来朝之地,那里生灵遭受涂炭,土地弥漫战乱烽火,都城“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韦庄《秦妇吟》)。此时归去,必是满目疮痍,只会生令人断肠的无尽悲哀,不如且听人劝,且在江南,不老不还。只是,虽言“莫还乡”,内心却是“情眷眷而怀归”。看似旷达的语言背后深藏着游子欲归而不得的伤悲,深藏着盘旋郁结的愁情和漂泊于外的锥心之痛——隐性矛盾的深处,是作者隐秘曲折的情怀。

      3.深究错位矛盾,深挖文本意蕴

      错位,指事物离开原来的或应有的位置。文本错位矛盾,指作品文本在浅层的意义倾向与深层的情理或审美等倾向上不协调一致而产生的背离现象,这是一种非常隐秘且难以捕捉的矛盾。一般而言,文本中的错位矛盾,实质是一种艺术处理的特殊方式,是一种特殊的隐性矛盾,是艺术创造中意蕴与形式在深层次的高度统一,体现出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张力。语文教学中,捕捉文本错位矛盾,并以此为分析切口,是文本解读走向纵深的重要途径,可以在文本解读与鉴赏中,打开新的文本境界,得到更全面更深刻的体悟。文本的错位矛盾有美与丑错位、表与里错位、真与假错位、善与恶错位等不同类型。

      闻一多著名诗篇《死水》是因丑生美、丑与美错位的典型。诗歌中,诗人多角度多层面地绘写了“一沟绝望的死水”,水之丑已至无“半点漪沦”,丑至“绝望”,丑至“死”,然而“死水”里却生“美”——要“绿成翡翠”,要“绣出几瓣桃花”,要“织一层罗绮”,要“蒸出云霞”,还要“酵成一沟绿酒”,更要“叫出”“歌声”,好一番色彩绚丽,好一股酒香扑鼻,好一阵死水歌唱——真是“美妙绝伦”。.诗歌以丑生美、丑美矛盾错位的隐秘之一,是诗中绚丽多彩的辞藻反衬了“死水”之丑,辞藻及其产生的艺术形象越美好,被反衬的“死水”则越发肮脏丑陋,面目显得越发可厌可憎;而更深的隐秘却是:“写了丑恶、霉湿、阴暗,因当时是那样的一个时代。他(闻一多)深切地感到那压迫,他要揭发出来,由那里得到新的生活。”[1]诗人借肮脏丑陋的“死水”来象征旧中国,以揭露和讽刺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深情。丑美的错位中,彰显了艺术之美,彰显了“始终愿意做一个人民的诗人”[2]的赤子情怀。

      二、关联文本外部矛盾,横向拓展文本意蕴

      编入教材的作品,大都是情思深远、意蕴丰厚、文质兼美的文章,有众多通向课外文本的矛盾关联处:或是作品在不同教材中的不同处理,或是对作品的解读相异甚至相反,或是名家同一时期作品情怀(或风格)背离等。这些矛盾关联为立足课内、迁移向外的横向拓展提供了链接点或比较点。借助内外文本间的矛盾,由内而外地横向关联,可拓开文本的解读空间,丰富解读内容,反哺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思维品质。

      1.关联不同版本教材的不同处理,拓开文本视界

      同一文本不同版本教材的不同处理,主要表现为选入不同单元的处理、语段删与不删的处理、语句改与不改的处理,以及标点符号用与不用或标点运用不同的处理等。这些不同处理,有时单独出现,有时则几种形式同时出现,在事实上均形成了文本间不同处理的矛盾,而这些矛盾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重要资源。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有关《采莲赋》的片断,在上世纪90年代人教版教材中是删去的,而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2中,则将该片断予以保留。立足于这一版本间的不同处理,在对比研读和发散探讨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得出不删除的几点好处:

      一是写出了作者在“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的心境中寻静,以超脱不免压抑、苦闷的心理状态;在民间情歌活泼愉悦的曲子里,也折射了作者在诗歌自由天地境界里暂得安宁的自由与放松。

      二是体现了作者热烈的向往。朱自清在《一封信》中曾说:“在北京住了两年多了,一切平平常常地过去。……但不知怎的,总不时想起在那儿过了五六年转徙的生活的南方。”[3]这与《荷塘月色》中“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所言,在心理上是呼应的。

      三是为下文引用《西洲曲》伏笔,否则后文《西洲曲》中写青年女子思念意中人的痛苦折射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情怀就显得突兀,文脉也将割裂。

      四是文章艺术手法更显完美。文章前部分写“见”,重描写,实写为主;后部分是“忆”,重抒情,虚写为主。从全文结构看,虚实相生,相得益彰,作者匠心独特。如删去《采莲赋》片断,则会产生艺术手法上的缺憾,文章的意蕴与境界会大打折扣。

      一个矛盾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品味了语言,关照了情怀,领会了文章意脉,还探究了艺术手法,切口小而价值大。

      2.在质疑中发现文本的解读矛盾,探寻文本本有意蕴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5编入了美学家朱光潜《咬文嚼字》一文。朱先生为了论述“文字上的分别”“也是意境上分别”的观点,用了贾岛“推敲”一例,他认为诗中是写“孤僧步月归来,门原是他自己掩的”,孤僧“自推自掩”,才符合“这冷寂的场合”,才不“剥啄有声”,才不“搅扰”;并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妥当,因为诗中并非是僧“乘月夜访友”的情形,用“敲”字则打破了岑寂,少了些冷寂和调和。最终朱先生虽看似没有给出用哪字更符合原诗意境的答案,只说了“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似乎模棱两可的话,但从朱先生前后的分析来看,他是倾向于用“推”字的。

      到底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更符合原诗的意境?韩愈的修改是否妥当?我们可以关联一下原诗《题李凝幽居》,在关联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分析、研读,并拿出与“全诗调和”的看法: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在关联原诗与分析后,可以发现,原诗内容和意境等,跟朱光潜先生的分析与倾向存在着鲜明的对抗性矛盾。从标题看,幽居者当为来访者之友李凝,称其“李凝”而不用佛家法号,幽居者应不是佛门弟子,居所当不会是寺庙;从首联看,淡淡几笔已写出幽居的周围环境和幽居者李凝的隐士身份,并暗示了来此访求者少,否则园不会是“荒”的,“径”不会长满草,更不会直言“少邻并”;从颈联看,是来访者离开时所见,亦暗示访求未得;从尾联看,来访者与幽居者李凝关系非同一般,否则不会有“不负言”之约。由此,全诗写乘月访友而未得是确切无疑的,颔联如用“敲”则诗境中有轻微的声响,在静寂的月夜,更显静谧;也因夜静,声响惊起了池边树上宿鸟,更合原诗情境逻辑和意境。如此关联课外文本解读,对《咬文嚼字》一文中的观点亦有更深更广的把握。

      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勇于质疑,敢于对关联文本进行分析解读,提出符合文本内在逻辑的认识。这样,既在文本关联中渗透文本互照对读的阅读方式,又能在文本比较性的阅读中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意识和品鉴能力,使语文学习具有学术研究之味。

      3.在作家同时期作品情怀的背离对比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苏轼名篇《赤壁赋》(指《前赤壁赋》,下同)和《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于贬居黄州的元丰五年(1082),也都编入了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不同的是,《赤壁赋》编入必修2山水游记散文单元,《念奴娇·赤壁怀古》编入必修4宋词单元。将写于同一年的两作品割裂开来编排与教学,对深入理解两文的情怀意趣无裨益,对全面把握苏轼处于人生困境时的心理动态和真实思想也不利。

      怎么办?可将两名篇放在一起教学,并从两名篇在情怀上的矛盾处入手。《赤壁赋》主要表现的是苏轼在仕途波折,不能建功立业的深沉苦闷中得到解脱后超然物外、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而《念奴娇·赤壁怀古》则在抒发身世感慨时,含蓄表达了要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及功业未成的慨叹。同一时期的作品,为什么会在情感意趣上如此对立?这背后蕴含着什么?比较两文在景物状写、典故运用上的异同,就见端倪。

      景物状写方面,皆写赤壁,但《赤壁赋》中的赤壁表现出月白风清、优雅柔美的特点,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赤壁则表现出惊涛拍岸、雄浑壮美的特点。景语即是情语,同一赤壁却表现出不同特点,皆因苏轼所要表现的内在情怀是不同的。

      典故运用方面,皆引三国人物。《赤壁赋》引用曹操事时,突出其文武双全,一代英杰,可“而今安在哉”;《念奴娇·赤壁怀古》引用周瑜事时,突出其英雄儒雅、年轻有为,对比作者现实处境,用意鲜明。

      元丰五年的苏轼,正处人生低谷,人生如何抉择,未来何去何从,内心里有两种思想正在激烈地斗争,儒家安邦济世的入世之心与道家自适放达的出世之想,在其思想深处纠结、扭打。如果再结合苏轼写于同一年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来理解,我们可体察到处于思想困顿中的苏轼在对自己进行精神疗救,并可真切地感受到苏轼在面对人生风雨时超然洒脱的真情怀和旷达率性的真风流。由情怀的矛盾处深入,苏轼其人就在词与文中鲜活了起来。

      抓住文本内外矛盾,深入解读作品意蕴,目的不在于老师要呈现给学生多少文本蕴涵,不在于要给学生梳理多少阅读切入点或思路,而在于通过对文本内外矛盾的观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矛盾来深入语言,学会分析,学会阅读;并在以后的阅读中,能够找到其他阅读切口,探究文本意蕴,揭文本之“密”,解文本之“密”,真正提升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和审美能力,这正是语文教育教学要倡导的。

标签:;  ;  ;  ;  ;  ;  ;  

熟练掌握各种矛盾,解释文章的意义_念奴娇·赤壁怀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