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色小镇”背景下海岛旅游小城镇规划方法初探论文_刘传耀

——以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镇总体规划为例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海岛城镇发展也随之逐步转型,即由传统的海洋渔业逐步转向特色海岛旅游业,海岛生态资源特色显著的海岛小城镇将发展旅游业作为明确的目标。同时,“特色小镇”作为地方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为传统海洋渔业小城镇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在此政策背景下,找到一种基于海岛特征及地区人文特征,以旅游发展为主导方向的海岛小城镇建设路径和规划方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镇将建设旅居一体的“国际海钓特色小镇”作为发展定位,从海洋资源的利用、功能的转型、空间的营造、机制体制创新等四个方面实现复兴,提出四大发展任务:塑造海洋资源导向的整体空间结构、打造功能多元的旅游小镇功能体系、创造人性尺度的小镇空间特色、创建灵活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海岛,小城镇,特色小镇,功能转型,獐子岛镇。

中国的海岸线上分布着大量的岛屿。这些海岛在传统的海洋渔业和城镇化发展的思维下,城镇空间大量沿用的是一种内陆式、均衡式的城镇发展模式。随着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期,同时在“特色小镇”政策的推波助澜下,在旅游资源突出的海岛小城镇,发展旅游业成为明确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如何重新寻找一种基于海岛特征及地区人文特征,以旅游发展为主导方向的海岛小城镇建设路径和规划方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1 规划背景与发展定位研究

1.1规划背景

獐子岛镇地处辽东半岛南侧,黄海北部海域,长山列岛最南端,西距大连约56海里,南与山东半岛、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2015年,獐子岛镇被确定为大连市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工作的中心镇。为贯彻落实大连市委市政府推进示范中心镇建设的指示和《大连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实施方案》(大发改[2013]150号)的有关精神,支持獐子岛镇在大连市加快中心镇发展上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为落实大连市建设“新型中心城镇试点”要求,立足长山群岛旅游度假区以及獐子岛镇发展需求,契合“多规合一”理念,在注重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等方面良好衔接的基础上,促进獐子岛镇全面高效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特编制《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镇总体规划(2016—2030)》。

本次獐子岛镇的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规”),正是以此作为背景,以国际海钓这一高端海岛旅游业为主导发展目标,以北温带海洋渔业文化特色小镇为基础进行编制。

1.2 发展价值与定位研究

在以旅游业发展为主导的战略下,獐子岛镇的发展定位是其空间发展模式与功能更新的重要判断标准。而这种城镇发展定位应基于地区的发展价值的理性判断,并结合成功的海岛城镇发展案例予以科学判断。

1.2.1 海洋与人文造就的滨海小镇

就獐子岛镇所拥有的价值与禀赋而言,海洋是最大的发展资源,人文小镇格局是最突出的特征。它既是海洋孕育的成熟城镇区,也是海岛海洋文化荟萃的特色老镇。獐子岛镇历史文化悠久,海洋特色文化鲜明。据沙包子、李墙子贝丘遗址出土文物考证,早在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就有社会部落在獐子岛居住。同时,海岛特色的饮食、居住、节庆等民俗风尚独具特色,“敢立潮头、勇为人先、创新奋进、求实发展”的新时代獐子岛人精神,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以海产品增养殖、采摘、精深加工、海洋研发等为渔业生产方式为特色的产业文化相比于其他地区十分典型。独特的历史文化遗迹、海岛民俗、新时代精神以及产业模式等有利于提升獐子岛镇知名度和吸引力,为建设全国范围内的海洋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2.2 发展定位——旅居一体的国际海钓特色小镇、国际海洋生态休闲度假岛

从世界范围看,滨海旅游小镇有自然资源型、旅居一体型、城市型三种,其主要代表分别为马尔代夫、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及西班牙巴塞罗那老城区。从资源特征、功能特征、自然资源等方面与獐子岛镇进行比较与分析,可以看出,地处中纬度的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旅居一体型发展模式更适合獐子岛镇的未来发展取向。

综合獐子岛镇的价值判断和发展案例研究,本次总规确定地区的发展定位为:

旅居一体的国际海钓特色小镇、国际海洋生态休闲度假岛。

獐子岛镇的主体发展功能将是以滨海旅游度假功能为主导,在传统海洋渔业生产功能基础上持续完善旅游度假休闲服务功能;发展策略为以海洋为主要空间特征,以小镇模式为发展导向,形成一个彰显海洋活力的旅游小城镇。

2 基于海岛特征的旅游小城镇规划理念和路径

2.1 核心发展理念

在旅居一体的国际海钓特色小镇、国际海洋生态休闲度假岛的发展定位下,总规将打造一个具有滨海特色的小城镇,主要从空间结构、功能构成、空间特征三方面入手。

(1)塑造海洋资源导向的整体空间结构。海洋作为小城镇最重要的资源,必须予以充分挖掘,并以此为导向重新构建獐子岛镇的整体空间架构。

(2)打造功能多元的旅游小城镇功能体系。獐子岛镇未来将以高端旅游业为主导方向,形成生活与旅游全面融合的旅游小城镇功能体系,合理布局于城镇空间之中。

(3)创造人性尺度的小镇空间特色。小城镇旅游的吸引力来自于独特的空间感受,总规应力图创造宜人、小尺度的小镇空间格调。

2.2 海岛小镇——海洋资源导向的小镇

2.2.1“滨海引导”的功能结构

獐子岛镇现状空间结构存在几个问题:海岸线的可达性较差;滨海岸线利用不足,土地价值未能充分体现;旅游、生活与渔业生产相互混杂、互相干扰。由此判断,獐子岛镇的结构优化关键在于利用道路系统、海岛森林明确分隔生活、生产、旅游三大功能,最大化地利用海岸旅游资源,并大力整合滨海开放空间。具体步骤是:

(1)构建滨海环路,界定滨海旅游区域,疏导城镇与旅游交通;

(2)清晰隔离生活、生产、旅游三大功能;

(3)以滨海旅游带为载体,以海岛森林为依托,细化城镇功能分区(图1)。

综合以上分析,獐子岛镇未来空间结构采用“绿化隔离、组团发展”的模式,根据充分优化及整合滨海资源的目标,总规构建滨海旅游带,串联起滨海功能组团;利用城镇内的山体、生态绿地打造联系三个社区生活空间与滨海地块的东西向生态廊道,建设旅居一体的国际海钓特色小镇(图2)。

图1 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图2 城镇景观风貌规划图

2.2.2“拥抱海洋”的空间格局

无论是巴塞罗那、普罗旺斯还是其他国际滨海城市,活力滨海岸线的塑造及大量公共开放空间的设置都是保障城市滨海魅力及构筑宜人城市空间的必然手段。

(1)构建活力滨海岸线。

滨海岸线的功能组织是人们认知海洋、构建滨海生活的关键。参照国际旅游海岛城镇的案例,商业用地、文化娱乐用地等与旅游相关的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达到30%以上。獐子岛镇的滨海岸线未来将被建设为核心活动带,汇聚多元化的人群活动,以此提升城镇活力和人气。

(2)营造“可达可看”的滨海城市空间。

研究世界成功的滨海旅游城镇案例可知,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是保持充足的城市交通轴线直通滨海岸线,并且保证滨海资源的快速通达性及视野通廊的开敞性。针对獐子岛镇,未来的空间发展策略之一就是打通多条伸向滨海岸线的生态廊道,同时于生态绿轴与滨海旅游轴的交汇处设置多处富有趣味性的城市开放空间(图3)。

图5 獐子岛镇主要业态示意图

2.4 宜人小镇——人性化尺度的小镇

总规在现有路网的基础上,采用“小地块、密路网”的街区模式,增强道路“微循环”,提升道路服务能力和通行效率,同时通过高度、界面及建筑特色充分凸显小城镇格调,形成特色鲜明、具有人性化尺度的小镇空间。

2.4.1 因地制宜的海岛交通组织

旅游小城镇道路组织的关键是顺应道路特征,实现生活与旅游交通的良好组织,规划打造一条环岛路体系用于分离过境交通。构建一条穿越整个海岛的环海路,将生活、生产与旅游尽量分离,避免交通路线与旅游路线的混杂,同时便于游客能快速到达港口区及滨海旅游度假区。同时,打造多条海岛次干路,建设以生活服务为主的道路,以此完善现有道路网体系,增强海岛内各功能组团的联系,同时提供给居民良好的步行道路环境(图4)。

2.4.2 打造海岛特色步行体系

总规中结合獐子岛镇滨海空间、山体公园和商业区、旅游度假区布局, 形成“中心——滨海——穿山——环野”四个层次、贯通全区的绿道与慢行线路。

中心——依托镇区各功能区内部的街道和带状绿地,形成镇区网络交织的步行线路。

滨海——依托海岛周边岸线,形成蜿蜒迂回的滨海漫步道,使居民、游客能最大限度地体验休闲的乐趣。

穿山——依托海岛森林公园,形成环山和临山的自行车路线及游览步道。

环野——结合岛内平坦的生态农田,形成穿越田野、融入自然的自行车和步行线路,增加观赏的乐趣,使市民和游客能最大限度地享受绿色。

2.4.3 打造海岛小镇的特色格调

(1)控制建筑高度,协调小镇风貌。

獐子岛镇的高度控制应体现海岛小城镇特有的风貌,控制原则是由南部风景区往内部递减,由滨海地块往镇区中心递减,形成高低起伏的滨海城市空间特征。基于生态保护和视线通廊的考虑,控规将镇区地块的建筑高度控制在24m以下,即不超过南部鹰嘴石山体的2/3 的高度;旅游度假区内的海岛建筑高度控制在15米以下。

(2)明确风貌分区,打造建筑特色。

獐子岛镇拥有良好的海岛自然山体风光、优良的海湾、美丽的沙滩、特色的海蚀地貌、闻名遐迩的海洋牧场以及森林资源,森林、青山、海湾、沙滩、礁石、湖体、城镇等“山、海、林、田、湖、湾、沙、礁”作为基本的生态空间格局,塑造了独有的国际化生态海岛小城镇风貌。结合獐子岛镇风貌特点,打造与省级风景区定位匹配的东北风情海岛生态旅游小镇,规划塑造城镇风貌区、自然生态风貌区、渔业风貌区、水库风貌区、海钓小镇风貌区五大特色风貌区。针对不同的风貌分区,明确其相应的建筑特色及风格。

城镇风貌区建筑风貌以白墙红瓦为主,塑造“青山、绿水、红瓦、白墙”的色彩风貌,体现海岛城镇特色;自然生态风貌区建筑屋顶宜采用坡屋顶,利用清新明朗的建筑色彩,充分展示原始村落风貌;渔业风貌区建筑色彩宜采用暖白色,以平屋顶形式为主,体现现代海洋渔业村落特色风貌;水库风貌区采用坡屋顶、平屋顶形式,体现轻松愉悦的旅游度假区风貌;海钓小镇风貌区建筑色彩以浅白、暖黄、蓝灰、砖红为主,采用坡屋顶、平屋顶形式,体现轻松愉悦的国际高端度假区风貌。

2.5 特色小镇——充满灵活体制机制的小镇

作为大连市第二批试点的特色小镇,獐子岛国际海钓小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国际海钓小镇推动主体、投资建设主体、管理运营主体,以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政府做好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监管、文化内涵挖掘、生态环境保护、统计数据审核上报等保障服务工作。

创新管理运营体制机制,吸引多元化投资建设主体,搭建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的市场化、专业化运营管理平台,健全行政管理、土地利用等体制机制,创新运营管理体制和投融资机制,实现投资方式多元化、运营主体专业化、日常管理服务精细化。

3 结语

基于旅居一体的国际海钓特色小镇、国际海洋生态休闲度假岛的发展定位,总规阶段需完成四大任务:

塑造海洋资源导向的整体空间结构、打造功能多元的高端旅游小镇功能体系及创造人性尺度的小镇空间特色。本文以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镇总体规划为一个蓝本,为中国北温带地区海岛的旅游小镇规划提供一种规划方法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谷明.国外滨海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8,(11):87-95.

[2] 中青博联(北京)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獐子岛国际海钓小镇策划方案[Z].2017.

[3]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獐子岛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Z].2016.

[4]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獐子岛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Z].2018.

[5] 林华山.海岛旅游小镇规划方法与路径—以东山岛铜陵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2年第2期第28卷:39-43.

[6] 李贵臣,逄锦辉,郭万宝.构建生态、景观、游憩三位一体的城市滨水区—以穆棱市滨河文化公园规划为例[J].2011年第1期:80-87.

论文作者:刘传耀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基于“特色小镇”背景下海岛旅游小城镇规划方法初探论文_刘传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