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5092319850510xxxx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建筑行业中的机械化水平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机械化水平的使用,提升了建筑行业的施工效率。随之,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也逐渐增多。怎样才能自爱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防止故障发生,从而保障人们生命安全,是建筑行业人员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就建筑机械使用中的安全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筑企业;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机械化施工得到了蓬勃发展,建筑机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建筑施工的生产效率。然而,随之发生的越来越多的事故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在建筑机械使用中保障设备的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尤其是杜绝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人员伤亡,是施工企业和建筑机械使用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1建筑机械使用中的安全问题
1.1建筑机械在设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先天安全缺陷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对机械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机械设备制造商也随之增多,造成机械设备制造商整体水平层次不齐,很多制造商在设计水平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其对设备的生产完全是通过仿制成熟设备的方法来建造,生产工艺落后,接卸加工满足不了相应的标准。甚至有的商家直接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设备的生产,对其参数是否合格并没有通过计算获取准确数据,从而导致生产出来的设备存在先天性故障,安全性能低下,给后期机械设备的使用埋下了安全隐患。
1.2施工企业在施工管理中出现的疏漏
很多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筑机械在施工中的管理较为混乱。例如,有的施工企业管理层对建筑机械设备缺乏安全管理意识,没有设立专门负责设备安全管理的部门,或者设备管理人员较少,导致管理层和操作层脱节。另外,有的施工企业为了节省开支,往往没有雇佣设备维修保养人员,设备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很多设备“带病上岗”,为施工安全带来隐患。
1.3安全保障措施缺乏,安全隐患频发
在开展建筑施工时,受相对复杂的环境条件的限制,设备、线缆以及物料随意堆放的现象较为严重,这话总现状往往会加剧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并且对设备的使用寿命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威胁,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人们的安全意识欠缺。除此之外,从安全管理方面而言,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制度规范,但是由于监管部门没有严格执行监管工作,使得安全管理工作并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再加上相应的技术档案管理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安全管理工作的安全缺乏有力的事实依据作为参照,从而大大影响了安全管理效率。
2建筑机械安全管理措施
2.1确保使用合格的建筑机械产品
施工企业在对建筑机械设备进行租赁、购买时,不能只是关注机械设备的价格而忽略了质量,应该具备安全施工意识,选择综合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采购人员在租赁或者购买机械设备时,要进行公开招标,对企业的身缠资质以及机械设备的合格证等相关资料进行认真查验。在设备购买完成之后,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测以及试运行,并且对主要的技术参数进行记录,确保各项参数都符合施工要求之后才能投入使用。
2.2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据统计,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机械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0%以上。由此可见,设备操作人员是保证安全施工的重要因素,施工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操作人员培训和管理制度。
(1)加强操作人员岗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所有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系统完整的岗前培训,认真学习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防范。在培训结束后要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设备操作证,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还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安全培训和考核,增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2)落实设备管理责任制度。为了使操作者对所操作设备的机械性能更加熟悉,从而更加安全可靠地使用设备,采取定人、定机、定岗的“三定”制度,使操作者相对固定地操作相同的机器,进行相同的作业。必要时还要对大型或特种设备成立机组,实行机组长负责制。(3)安监人员严密监控操作人员的状态。安监人员要对操作人员的状态进行严密监控,避免出现酒后操作、疲劳操作等危险状态。
2.3抓好档案管理,做到建筑机械软件管理到位
目前,个别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体现在多台机械设备共用一套施工方案的情况,方案的针对性不明确,并且在进行验收工作时,同类机械共用一套验收方案,验收工作没有体现出严谨性的特点;部分档案的说明书、备案表以及合格证资料不足,这些现象给机械设备的正常安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因此,企业应该加强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重视档案工作的管理,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机械使用、档案收集以及人员培训工作,争取做到对各个工序环节的有效把控,以此为提升机械设备的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2.4积极选用先进而高效的机械维修方法
通过对建筑近些设备的维修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改进,不仅提升了机械设备的维修水平,同时也加强了维修质量。因此,机械维修工作者应该积极主动的了解和学习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新技术,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效果。对此,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运用新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一般情况下,新的机械设备的性能相对而言较高,如果鞋机设备存在故障,应该首先运用,尤其是要选用新技术制造出的零部件。(2)运用新兴的维修工具,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维修工具的专业性以及前沿程度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维修损耗。因此,在具体开展建筑维修施工时,维修人员在维修工具的选用方面应该选择新型维修设备,这样一来将会大量减少维修时间,降低维修费用,同时能提升机械设备的维修效率。
2.5确保良好的机械设备使用环境
在建筑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前,要对现场环境进行全面检查和清理。(1)确保周围环境不对机械设备的施工动作造成安全威胁,保证其施工动作和自由进出。(2)施工现场各种建筑材料要做到有序堆放,不能对设备和操作人员造成安全威胁,确保紧急情况下现场人员能够安全撤出。(3)对施工现场做好安全评估工作,消防器材要放置得当,危险区域要设立警示牌,施工现场做好隔离工作,防止非工作人员进入。
2.6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协调联系
施工企业各部门之间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事,才能保证施工安全有序的进行。严格划分各部门的职责权限,避免职权交叉,以防出现问题无人负责,发生事故后又互相推诿的现象发生。与此同时,也要建立完整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系机制,发现安全问题后各部门之间能够实现信息共享,从而产生联动效应。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建筑机械在使用中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几点相应的措施。保证建筑机械在施工中安全使用,关系着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经济利益。施工企业必须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确保每个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大力.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起重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3):166.
[2]李钢强.创新建筑施工机械管理模式[J].建筑机械,2016,(09):13-14.
[3]王铁,董志根,万海锋.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6,31(04):60-62.
[4]徐童年.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门窗,2015,(06): 254.
[5]苏刚.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4(32).
论文作者:何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机械设备论文; 建筑机械论文; 设备论文; 人员论文; 操作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