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丑——中西艺术中丑之比较

论丑——中西艺术中丑之比较

杜伟[1]2001年在《论丑》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表现在中西方艺术中的丑为研究对象,首先分别对丑在中西方美学和艺术中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探讨。通过探讨可以看出,从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丑在逐渐被纳入到审美领域进而表现在艺术中,这是中西艺术发展的共性;但中西方美学和艺术在对待丑的问题上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进而对造成差异的原因以及为何存在共性进行了分析和探索,最后对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现代艺术中对丑进行独立表现这一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部分,丑在中国美学与艺术中的历史发展。可分为叁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古典艺术时期,这个时期的艺术追求是和谐之美,丑是被排斥的。第二阶段是明清启蒙时期,伴随着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文艺启蒙思想家突破了传统温柔敦厚的艺术规范,追求一种冲突的美,对丑有了一定的强调、认识和欣赏。丑在艺术整体和谐的要求之下有了一定的表现。第叁阶段是在近现代,这时人的主体意识有了真正的觉醒,西方文化的传入,唯物辩证法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等等都使得艺术对丑有了真正的接纳。这种接纳更主要的是把丑看作是表现衬托美的手段,而不只是丑的堆积。但是从80年代以来有一种对丑进行独立的表现的倾向。 第叁部分,丑在西方美学与艺术中的历史发展。也分为叁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古典艺术时期,同中国一样,这个时期的西方艺术也是反对丑、排斥丑,追求纯粹的理想美。第二阶段是近代艺术时期,在这一时期提出了艺术是对真的表现的艺术观点,丑作为真实存在的一部分被纳入到了艺术中。但是这种承认也是有局限性的,丑仍然不具有独立地位。第叁阶段是现代艺术时期,丑在这一时期没有了任何限制,丑具有了真正独立的地位,成为独立的审美范畴。 第叁部分,丑在中西艺术中的比较。第一,丑的历史发展之中西比较。丑在中西方的发展道路不同,西方对丑有一个逐渐接纳、分析和认识的过程,而和谐是中国艺术长期的追求,对丑一直回避,只是到了近现代西方文化进入之后,才真正接纳了丑。本文从现实历史根基、中西和谐观以及中西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叁个方面的比较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二,丑成为独立审美范畴之中西比较。丑在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中有了独立的表现,在中国80年代以后的艺术中也有时丑进行独立表现的倾向,丑为什么会成为独立的审美范畴,本文从主客观条件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丑成为独立的审美范畴在中西方都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第叁,中国现代艺术对丑进行独立表现的正确理解。丑成为独立的审美范畴有其历史必然性,丑又是一个积极的美学范畴,所以要正确认识中国现代艺术中的这一现象,不要一棍子打死,但这也并不代表着我们认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就是这种丑充斥的艺术,相反,我们认为中国艺术的发展只能走向一个容纳丑但更和谐的方向。

范新阗[2]2015年在《舞蹈艺术审美中的异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与“丑”是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统一于“感性学”的范畴之内,是人们对事物作出感性认知的评价态度。舞蹈是一门感性的肢体艺术,可以表现美,也可以表现丑。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舞蹈是因为美才具有欣赏价值,殊不知,这种看法忽略了“丑舞”一直以来对舞蹈艺术所做的贡献。古今中外,舞蹈艺术中有很多滑稽幽默、狞厉可怖等气质的“丑舞”存在,“丑舞”这个舞蹈艺术审美中的异趣总能在舞蹈表演、舞台演出、舞剧中使观众获得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美的全新感受,这其中体现着深奥的美学价值。本文以“丑舞”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运用舞蹈学、哲学、丑学、感性学的理论,结合戏曲、地方戏“丑角”的研究方法,力图通过客观合理的文字描述,较为全面地探究舞蹈艺术的“审丑”,以求对“丑舞”这一艺术形态作综合梳理。全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丑舞”的概念。其概念基于对舞蹈的审丑判断,先从“丑舞”与感性学的关系入手,论述了“丑舞”的叁个基本属性,即“艺术的”、“感性的”、“相对的”,进而从形式表现、内容表达、风格体现叁方面对舞蹈的审丑判断也即“丑舞”的涵义予以分析解说。第二章,“丑舞”的发展。先历时性地分别对中西“丑舞”的线性发展脉络作阶段性梳理,以求证其存在的必然性,接着共时性地横向对比研究中西“丑舞”的发展规律,总结其共性与特性。第叁章,“丑舞”的审丑心理机制。立足“心理距离说”,结合“滑稽”和“喜剧”、“崇高”和“悲剧”这两组范畴对舞蹈审丑心理作分别评述。第四章,“丑舞”的具体表现特征。回归舞蹈本体语言,从动作形态、面部形态、服装道具、特殊表演形式四方面解构其具体表现特征。第五章,“丑舞”的价值体现。从舞蹈学、感性学、心理学、伦理学、现象学五个方面对“丑舞”的价值积淀进行论述。综上,“丑舞”要分析探究的是从舞蹈中提取到的审丑价值,它涉及舞蹈中一切“丑的因素”。无论从形式、内容亦或风格的表现上,具备“丑”的意义,达到“非美”的表达,进而对舞蹈的艺术价值有所贡献和提高的,都算作“丑舞”的讨论范围。

杨丽[3]2007年在《论五四乡土小说的死亡叙事》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着重分析的是五四乡土小说死亡叙事的意旨和审美品性。在观照五四乡土小说死亡叙事本体形态的同时,论文引进了比较研究方法,探析了五四乡土小说家死亡叙事的不同艺术风格,以及五四乡土小说死亡叙事与其他五四作家笔下死亡叙事之异同。通过论述,论文意在揭示五四乡土小说死亡叙事的思想价值、审美品性的独特性,以及它对传统文学中死亡描写的突破和超越,从而找到更深入更本质地理解五四乡土小说的一种视角。这对全面理解乡土文学源头的五四乡土小说甚至整个二十世纪乡土小说都应该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第一部分,论文解读了五四乡土小说死亡叙事的意旨。五四乡土小说的死亡叙事所展现的是乡土社会中“以巫代医”陋习的愚昧,“吃人”风俗的残酷,宗法礼教的顽固,以及乡土社会自然平淡的生死。从中不难看出作家冷峻的批判态度和深刻的思想启蒙精神。第二部分,论文集中探讨了五四乡土小说死亡叙事的审美品性。五四乡土小说死亡叙事悲剧风格的运用、冲突之美的展示、审丑的艺术视角都实现了对传统大团圆结局、中和之美、审美视角的突破和超越,显示了独特的艺术追求。在前两部分论述的基础之上,在第叁部分中,首先进行的是五四乡土小说死亡叙事的内部比较。在文本细读中可见,五四乡土小说的死亡叙事并非整齐划一,而是有着多样的风格。王鲁彦重在心理描写,多写幻想。许钦文则吸取了象征手法,赋予了死亡叙事深厚的文化内涵。台静农笔下则多有安特莱夫式的阴冷。废名作品中的死亡叙事,显示了与王鲁彦、许钦文、台静农不同的艺术特点。他多以诗意的笔致,轻描淡写地描绘死亡,但蕴含其中的却是与其他五四乡土小说家相同的乡土情、人文情。由于五四时期的其他小说流派的作品中也不乏死亡叙事,因而在进行内部比较的同时,论文也分析了五四小说家多写死亡的原因,梳理了各流派死亡叙事的主要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将五四乡土小说的死亡叙事与五四其他流派的死亡叙事进行了比较,力图将五四乡土小说的死亡叙事放在大的文学背景中进行研究,以管窥其独特之处。

何亦邨[4]2014年在《中国艺术审丑的当代转向》文中指出艺术审丑在中国文化艺术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丑”在中国艺术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中国古代对丑的态度是积极宽容的,用多种方式对“艺术中的丑”进行表现,而不是遮蔽丑。古代艺术审丑理论和实践都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中国当代艺术审丑将古代艺术审丑的精神薪火相传。步入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西方艺术的吸取和借鉴,艺术审丑在当代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并且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以及美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是在当代艺术的视野下,挖掘中国当代艺术审丑的历史及文化根源、理论依据、现实基础,发现其在地位、内涵、性质、作用上的变化,探索审丑新载体的产生及其运用,分析中国当代艺术审丑转向的动因,反思中国当代艺术审丑转向中的误区和问题,在艺术创作和欣赏方面建立正确的审丑观念,以利于争取属于中国艺术的话语权。

于爱萍[5]2012年在《中国当代语境下“丑”的艺术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整个社会对丑的关注越来越多,文学作品、影视和网络充斥着大量表现丑的作品和节目。丑,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审美范畴,它的表现形态、审美价值,以及如何将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的问题一直是文艺界热议的命题。在当代语境下,丑的美学意义也越来越重要。本文试图运用文艺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立足当代语境,对丑的艺术接受进行分析。首先,分别对丑的概念和“丑”艺术的内涵进行诠释。其次,立足于当代社会文化的接受语境,结合文学艺术领域中表现丑的实例对丑的艺术接受心理进行深入解析。最后,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论述丑的艺术接受对社会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效应,揭示本课题研究的社会现实意义。在绪论部分,笔者主要阐述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的相关文献,提出本论文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创新点。本文的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论述作为美学范畴的“丑”,分为叁个小部分,即什么是“丑”、什么是“丑”艺术以及生活丑与艺术丑。第二章,论述“丑”艺术的当代接受语境,分为两个小部分,即“丑”作为艺术而存在于当下和“丑”艺术接受的当代社会文化背景。第叁章,论述“丑”艺术的接受心理,分为四个小部分,即西方“丑”艺术对中国接受心理的影响、中国当代人们的尚丑心理追求、“丑”艺术接受的心理定势和“丑”艺术接受的群体交流效应。第四章,论述“丑”艺术接受的社会效应,分为两个小部分,即从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两个方面来分析“丑”艺术带来的社会效应。第五章,结语部分,总结全文。

王奕祯[6]2012年在《中国传统戏剧闹热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热闹——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对于传统戏剧艺术的直观感受。如果你无法用语言来确切地形容一出戏之精彩,那么就说它是“热闹”的,便足以让人理解。这个最简单不过的常用词,涵盖了传统戏剧乃至诸多传统民俗活动所蕴含的深刻命意。“热闹”、“闹热”其实一也。闹热性是戏剧的本质属性,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更有可能接近并揭示中国传统戏剧的本质。本文从中国传统戏剧的内涵与中国传统戏剧史分期的重新界定出发,主体共分六章,主要解决叁方面的问题:一是闹热性与戏剧史的关系;再为闹热性与戏剧本体的关系;叁是东亚戏剧的闹热性。前两点立足于中国传统戏剧,为第一至第五章;后一点是第六章,从比较戏剧学的视角出发,对东亚汉语文化圈中日本、韩国和越南的传统戏剧之闹热特点做了进一步的分析。闹热性与戏剧史。闹热性与戏剧史的发展相统一,不仅随着传统戏剧的发生而出现,而且伴随其发展成熟而变化。闹热性是推动中国传统戏剧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其作用下,中国传统戏剧经历了叁个时期——原始宗教阶段、民俗演艺阶段、戏曲艺术阶段,完成了娱乐、艺术的两次转型,并呈现出顺序发展、辩证统一的叁个形态——原始闹热性、民俗闹热性、戏曲闹热性。闹热性与戏剧本体。中国传统戏剧的闹热性具有普遍性特点,其不仅通过传统戏剧的不同形态与大量“闹”字戏得以呈现,而且还存在于仪式、民俗、节日、文本、舞台表演、观演传播、戏剧审美等诸多方面。可见,中国传统戏剧本体与闹热性是统一的。东亚戏剧的闹热性。东亚各国文化“同源异流”、“同根异花”,其戏剧构成了东亚戏剧圈。由于中国传统戏剧的影响,闹热性亦是东亚戏剧的主要特征,但又各具特点。日本戏剧闹热性“退而其次”,仅存一隅;韩国戏剧闹热性原始与民俗混杂,形成独特的民俗闹热特征;越南戏剧闹热性则颇具民间性特点。传统戏剧及其闹热性是中国人传统闹热生活的直接产物,集中彰显了中国传统戏剧的特点,映射出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本文对于传统戏剧闹热之系统全面研究,具有补白意义。其次,本文从戏剧史、文学史、文化史等角度,运用民俗学、文艺学、戏剧戏曲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学科理论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以求打开一个传统戏剧文化研究的新视野,因此亦具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此外,本文诸多的研究对象,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故而研究兼具实践意义。结语部分,笔者在全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艺术的“回返”规律,这是对艺术规律的一次探索性发现,故又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本文在“一纵一横”——中国戏剧史、中国戏剧本体——两条线索上展开论述,而后又在东亚戏剧圈中“游走”一程,将中国传统戏剧的闹热性进行了全面发掘,并以此得出:闹热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本质属性。

张倩[7]2012年在《中国戏曲丑角的美学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戏曲里的丑角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正是基于前人对戏曲研究、对丑角研究的基础之上,从美学理论出发对丑角进行研究。丑角的历史生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要对丑角进行审美探究,首先要了解这一角色在戏曲中的发展表现,本论文由丑角的形成过程入手,在第一部分对丑角发展进行了溯源和分类,从文献入手对丑角形成前的各阶段特征进行论述,从而揭示出丑是如何独立成为戏曲中的一个行当的。文章第二部分,进一步分析了丑角的叁个艺术审美特征:丑角的美学本质特征——丑中见美,丑角的美学形态特征——滑稽,丑角的美学效果特征——笑,丑中见美是丑角最本质的美学特征,丑角的化丑为美表现的是一个将形式丑转化为艺术美的过程,本章第一节便由戏曲个案出发对丑角如何化丑为美详细做了分析,随后,论文通过对滑稽特点的分析来表现丑角与滑稽的关系,并进一步论述滑稽和笑在丑角表演中的意义,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同时丑角在戏曲表演时所带给人们的悲感,在此部分也做了简单的说明。在戏曲里,丑角与其他行当有着显着的区别,观众对不同的角色也有着不同的审美要求,丑角不像旦角那样或端庄或稳重,不像生角那样或潇洒或老成,也不像净角那样鲁莽或暴躁,丑角是特殊的,他有着与众不同的才思性情,有着无比执着又真诚的精神,时时处处体现着对自由的向往,因此丑角的特殊是值得肯定的,论文在第叁部分从丑角的舞台表现和才思性情两方面对其艺术创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我们要研究一个角色,就必须同时研究他的接受情况才能够完整,对于戏曲角色行当来说,观众对角色的接受和喜爱程度也透露出了人们审美意识的发展状况,因此在文章最后一部分介绍了丑角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心理的关系、丑角与大众审美接受的关系。与之前对丑角在艺术表演领域单一化研究不同,文章从美学理论、美学创造及美学接受等方面将戏曲丑角作为一个美学对象研究,是一个从点到面的过程,丑角特殊的审美性质及其丑中见美的艺术本质也得到了系统的阐释。

朱玉婷[8]2016年在《庄子丑怪艺术研究》文中提出庄子其人及《庄子》一书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美学、艺术乃至士大夫人格精神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其深邃博奥的思想理论体系中,丑怪审美是较为重要的主题之一。由庄子所开创的丑怪审美观念,第一次明确地将丑怪纳入文艺表现的领域,指出丑怪的外形之中完全可以有美的精神。本文立足于庄子独特的丑怪审美,分四章论述。第一章为庄子丑怪审美概说,涉及庄子丑怪审美产生根源、内涵解读、言说方式叁个方面。其中,第一节从庄子生平遭遇及气质、学术思想、时代背景等叁个角度论述庄子为何会形成丑怪审美。第二节以庄子的丑怪理论阐述及文本中具体的丑怪形象刻画为出发点,论述何谓庄子丑怪审美。第叁节重在通过分析庄子丑怪审美的言说方式,来体会作者语言上的“丑怪”。第二章对庄子丑怪审美的表现形态畸人与散木形象进行分析,论述其丑怪外形所蕴含的精神之美,旨在对庄子丑怪审美有更为直观、具体的了解。第叁章与第四章进入接受美学领域,探究庄子丑怪审美对后世文艺的影响。第叁章首先对庄子丑怪审美之于后世文学的影响进行概述,继而以畸人、散木为中心,论述此二种形象在后世诗文领域的表现;第四章则进入艺术领域,首先概述庄子丑怪审美之于艺术领域的影响,随后转向绘画领域,以怪诞人物图、枯木图为重点,分析庄子丑怪审美在后世绘画中的影响。

高琳琳[9]2012年在《庄子“丑”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千年来,庄子哲学历久弥新,庄子以其忧国忧民的思想,甘愿放弃仕途名利的洒脱,不拘于俗的逍遥自由,被后世之人传为美谈。时至今日,随着对《庄子》一书研究的不断深入,诸家学者在对庄子哲学不断地探索过程中,逐渐发现庄子哲学中所涉猎的审丑经验与审美经验并驾齐驱,同样精妙奇谲,意蕴丰富。可以说,是对庄子美学整体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美学,“美丑兼审”的传统由来已久,庄子作为中国美学史真正意义上审丑的第一人,从“道”的层面展开了认识美、丑问题大胆尝试,其“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臭腐复化为神奇”等等独到见解的提出,为解答中国美学中美、丑之间诸多问题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庄子寻“美”,但绝非对“丑”冷眼相对。他所向往的“美”,是超越世俗美丑观念的“大美”或“至美”。庄子生于乱世却能逍遥于世,他的得道法门就在于对世间苦难及困惑、纷争及得失、名利及荣辱的一种心神忘却。他畅游世外,从自然中得到美的抚恤与慰藉,真正感悟了生活的勇气和生命的意义。叶朗先生评论庄子时就曾认为,庄子“在美学史上形成了一种和孔子‘文质彬彬’的主张很不相同的审美观。”本文试从《庄子》文本出发,通过追本溯源的方法探究庄子“丑”论的思想精髓。首先,通过对影响庄子丑论观形成的春秋战国时代,这一中国历史上特殊的转型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来阐述庄子美学体系中“丑”论的成因;其次,着重从道家另一位杰出代表老子哲学体系中挖掘对美、丑问题的阐述,探究庄子在前人理论的影响下,对于美、丑问题的反思与拓展;再则,通过对庄子“丑”论特征的举例呈现,展示庄子“丑”论的真正意蕴;最后,在庄子审丑的标准中,笔者选取“失性为丑”、“物我两忘”、“寻‘道’为终极之美”叁方面考量在庄子“道”论思想统摄下审丑的精神内涵,发现庄子“丑”论对于浮躁人生的意义所在。

黄丽萍[10]2011年在《关于现时香港初中戏剧课程的美育导向》文中指出戏剧教育在港约已发展了十个年头,教育当局未为戏剧课程出版有关指引,倘学校要设置相关的正规课程,一方面可参考海外较成熟的戏剧课程,一方面可参考教育当局出版的艺术课程指引,并按学校需要而编写有关课程。但事实上,学校戏剧教师到底教什么、怎样教、如何教,乃视乎教师所接受的培训而各施各法,因此,香港的初中戏剧课程各具特色,百花齐放。但无论如何,戏剧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一科,它的本质是美育,必须有其美育的导向,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建立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趣味。因此,笔者透过此论文分析当前的初中戏剧课程的美育导向,并就美育的基本叁个层次:感美、立美、创作,作出有关课程的建议,以使香港的戏剧教育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笔者按着课程的内容、课时,及其连续性去拣选了叁间中学的戏剧课程作研究对象,透过文献数据分析法及现场访问调查法去了解现时的戏剧课程,并从文化、美学、戏剧规律这叁个方向去分析有关课程的美育导向。第一章是绪论,内容主要说明研究背景、选题意义、香港初中戏剧课程的美育问题,及研究方法。笔者以美育的基本层次:感美、立美、创美,配合着莫礼时提出的课程五个元素,及Rhode所提出的创作四个基本元素(4P)去剖析现时初中戏剧课程的美育导向。第二章是从香港文化看现时课程的感美教育部分,笔者发现香港文化有着不同层次,影响着人们对戏剧的看法,对戏剧教育的看法,然而又借着世界教育潮流,教育当局进行了教育改革,又改变了教育对戏剧的观念,开始引入戏剧课程为正规课程,唯各学校开办的目标不同,影响着校本戏剧课程感美教育的发展。第叁章是从美的范畴看现时课程的立美教育,笔者参考了各美学家对美的看法,定出悲、喜为戏剧艺术最突出的两大美的观念,然后再细看悲剧性、荒诞、崇高、丑陋、滑稽、幽默各美的概念,从而分析现时课程中有没有此等美的元素,并对戏剧课程提出立美教育的建议。第四章是以叁大戏剧表演体系来审视学校的创美教育,包括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和梅兰芳,笔者发现叁间焦点学校明显地倾向使用史氏体系来训练学生,唯文化不同,训练对象不同,学校宜作出适度的调节,并宜参考布氏和梅氏的戏剧理论去设计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创美能力。第五章是结论,笔者分别从香港文化的结构、从美的范畴、从戏剧表演体系叁方面,就着香港现时的初中戏剧课程的感美教育、立美教育、创美教育叁部分作总结,并按推行美育导向的戏剧课程提出资源和支持建议,最后再在美育导向上建议香港初中戏剧课程,以求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论丑[D]. 杜伟. 厦门大学. 2001

[2]. 舞蹈艺术审美中的异趣[D]. 范新阗. 山东师范大学. 2015

[3]. 论五四乡土小说的死亡叙事[D]. 杨丽. 山西大学. 2007

[4]. 中国艺术审丑的当代转向[D]. 何亦邨. 南京艺术学院. 2014

[5]. 中国当代语境下“丑”的艺术接受研究[D]. 于爱萍. 辽宁大学. 2012

[6]. 中国传统戏剧闹热性研究[D]. 王奕祯.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7]. 中国戏曲丑角的美学探究[D]. 张倩.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8]. 庄子丑怪艺术研究[D]. 朱玉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9]. 庄子“丑”论研究[D]. 高琳琳.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10]. 关于现时香港初中戏剧课程的美育导向[D]. 黄丽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论丑——中西艺术中丑之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