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颜卫国

衡东县中医院 湖南衡东 421400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发展,高龄下肢手术患者不断的增多,所以在外科手术中对于高龄患者手术的麻醉效果、麻醉方法临床上越来越重视。并且由于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发生了全身性的退变以及机体的代偿能力的不断下降,所以很容易导致脏器功能的衰竭,并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一系列疾病的发生,此外,老年人对麻醉的耐受力不断地降低,麻醉风险比普通手术患者增大。因此,麻醉效果良好并且安全系数高的麻醉方式的选择探究对于目前高龄下肢手术患者的外科手术是十分有意义的。腰—硬麻醉方法具有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完善等优点,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全身麻醉而言有一定的优势。为了进一步提高高龄下肢手术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本探究性实验采用一次性回顾探究实验,从我院随机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200例需要进行下肢麻醉手术的高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腰—硬麻醉和全身麻醉进行对比分析(100例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设为对照组,100进行腰—硬麻醉,设为实验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高龄患者;下肢手术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随机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200例需要进行下肢麻醉手术的高龄手术患者,其中男96例,女性104例,年龄为66—97岁(78±7.2),ASA分级为Ⅱ—Ⅳ,心功能Ⅰ—Ⅲ级。手术类型包括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股骨颈空心钉内固定术、小腿截肢术、股骨头置换术、胫腓骨切开内固定术、膝关节置换术、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等。其中患者有合并糖尿病19例、冠心病17例、慢支併慢阻肺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5例、肥厚性心肌炎2例,肺源性心脏病、严重脊柱变形、完全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皆为多种合并症并存。所有患者术前都完善相关检查和控制病情。并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方法、手术类型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麻醉前不使用麻醉前用药。对于一些具有原发病的患者来说(比如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来说继续服用心血管药物治疗原发病),特别对于一些高血压患者来说,对于手术准备前期进行普通镇静镇痛BP仍然得不到控制者,可以予以硝苯地平等药物治疗,把BP控制到术前水平。进入手术室前对患者开放上肢静脉、插导尿管、常规吸氧。常规监测NIBP、HR、ECG、及Spo2的监测,对于ASAⅢ级以上和心功能Ⅱ或者Ⅲ级以上的患者进行IBP或者CVP的监测。对患者输入平衡盐酸液后开始进行椎管内的穿刺。成功对患者硬膜外的穿刺后,进行腰穿进行笔尖式的注射0.5%的重比重布比卡因1—2ml,然后进行硬膜外导管的置入,患者保持15min的平卧位后摆手术体位。术中根据手术时间等进行麻醉补给,保证胶晶比例为1左右。对于手术时间大于2h的手术,分两次对患者追加注射1.5%利多卡因约7ml左右。手术结束后常规予以硬膜外自控镇痛。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HR、BP等指标在5min、10min、15min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输液量、尿量等指标进行对比探究,根据临床Bromage法改良进行分级、分析两组麻醉的优良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数据处理方式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正态分布数据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且最终以P<0.05为标准判断相关因素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高龄下肢手术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时BP、HR变化。

3、讨论

由于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发生了全身性的退变以及代偿能力的不断下降,所以很容易导致脏器功能的衰竭,并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慢阻肺等;另外一方面,老年人对麻醉的耐受力不断地降低,麻醉风险增大。所以麻醉最关键的在于排除心肺功能的干扰。临床上,通常全身麻醉不能够完全阻断应激反应、容易引起血压波动,患者术后拔管时间的延长,机体生理功能恢复慢甚至会导致心衰等严重后果。特别是对于患有肝肾功能退变、呼吸系统功能衰退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容易加重患者进一步的肝肾功能、呼吸系统功能的减退,进而长时间的导致患者生理功能的不适。

对于高龄下肢手术患者来说,麻醉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将患者麻醉过程中就是将患者的心肺功能的影响降到最低、缩短麻醉诱导时间、减少麻醉药物用量,而以上这些要求,腰—硬联合麻醉方式都能够很好的满足这些要求。而对于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来说,麻醉诱导时间较长、麻醉药物种类较多,而且容易导致患者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分泌增加致心血管系统不稳定,以及术后苏醒延迟、拨管延迟致PICU平均入住率及停留时间增加、另一方面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增多。对于下肢手术高龄患者来说,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些问题,迅速发挥麻醉效果、对患者阻滞平面进行控制、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术后镇痛安全实施,促进术后心肺功能恢复。

在本次探究实验中,对高龄下肢手术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的全身麻醉,并且全身麻醉的用药种类、药物量明显高于腰—硬联合麻醉,以上实验探究项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探究结果表明,对于高龄下肢手术患者使用硬—腰联合麻醉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可以提高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并且对于患者术后的预后治疗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综上,对于高龄下肢手术患者采用硬—腰联合麻醉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丁生权,张文艺,王建功,刘辉,贾肜,倪新莉.氯普鲁卡、因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在下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1(08).

[2]肖生红,陈国蓉,刘先保,詹鸿.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老龄患者下肢手术麻醉中的对比研究[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3(03).

[3]韩琪,廖永强,李荣胜,于霖,邓庆丰,郭庆聪,郭兆麟,谢华杰,王景坤.老年下肢手术中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比较[J]. 实用临床医学.2017(05).

[4]周红梅,邓龙蛟,李水英,赵红炜.不同麻醉方法对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08).

[5]邹冬玲,刘琴湘,郭训,李泉,刘玉妍,黄志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小剂量罗哌卡因连续腰麻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03).

[6]徐桂茹,贾方,桂晓臣,张晓奕,孙翠翠. 0.15%罗比卡因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侧卧位下肢骨科手术的可行性[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07).

论文作者:颜卫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颜卫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