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急救和分级诊疗集成系统研发与应用论文_李国俊,徐正凭,铁崇留,李文耀,王云荣

县级急救和分级诊疗集成系统研发与应用论文_李国俊,徐正凭,铁崇留,李文耀,王云荣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 昆明 6552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县级急救和分级诊疗集成系统研发与应用。方法:使用数据集成技术与远程技术建立县级急救和分级诊疗集成系统,并且连接到多个乡镇卫生院中。结果与结论:分级诊疗平台能够为上下级医院沟通交流提供便利,也可以为下级医院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

【关键词】县级急救;分级诊疗集成系统;研发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3-0256-01

为了确保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使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均等化,就需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该项制度属于现代医药卫生体制的深化改革、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长久稳定发展[1]。当前,我国卫生部门逐步完善分级诊疗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了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县级急救和分级诊疗集成系统研发与应用,现将此次研究报告作如下汇报。

1.分级诊疗平台设计分析

按照国务院所印发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指导意见能够看出,在建设期间需要注重医护人员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县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改变医疗服务价格模式,对上下级医院双向转诊流通等方面进行完善,促进常见病与多发病患者之间的良性流动,通过院际之间的协作为各级医院输送和培养实用性人才,形成合理技术梯队,从根本上加强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满足不同人群对健康管理的需求。

分级诊疗平台属于可供多级卫生医疗机构连接的多层次平台,三级医院属于第一层,二级医院属于第二层,社区医院属于第三层。医院与平台之间主要是通过VPN专线连接,按照平台要求能够统一上传各医院信息系统数据,这样可以形成患者信息多角度、全方位流动的数据中心,实现双向转诊功能需求,实现医疗大数据分析,有效联合远程科研教学[2]。

2.县级急救和分级诊疗集成系统研发

2.1 院前急救物联网系统

基于可远程移动化的医疗急救设备、多媒体的信息化系统,通过3G移动物联网技术,将120急救中心、急救车、接诊医院融合,建立全新的远程医疗救护系统,实现快速反应和有效救治。

2.2 县级急救、分级诊疗平台软硬件构成

2.2.1功能中心医院设备 由三合一多参数动态holter、12导心电图机、心血管功能监测仪、显示器、中央站及应用软件等组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心血管功能监测仪 点测量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后可以连上中央站,实现对病人的心功能全面的监测评估,并出具相应报告。

2.2.3 12导心电图机 实时监测,对病人的心电图进行监测评估,并出具相应报告。同时利用中央站将病人12导心电图信息上传到各科室专家,协助诊断。

2.2.4信息显示系统 将全院的电生理数据信息一并显示在大屏幕上面,方便与全院化的立体数据管理,同时,可以对外宣传医院整体形象。

2.2.5中央站系统 可以接受各个科室发过来的数据,并分析建档,形成分析报告并上传服务器,各个科室可以下载该科室的病人报告。同时体检中心也可以自己分析出报告并打印。

2.2.6三合一动态监护 完成对病人的动态心电、动态血压、呼吸睡眠三种监测进行同步分析,并出具相应报告。

2.2.7健康一体机 利用移动无线局域网,通过心电、血压、血氧、体温、呼吸、心率、血常规、尿常规、12导心电图、心肌三项、移动B超、远程音视频会诊、医生等智能终端,将病人生命体征信息通过医生智能终端进行交换、存储。

2.3 远程会诊和监护终端研发

依托数字化双向信息技术、双向音视频技术、现代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建立远程会诊技术,同时,研发多功能移动监护终端和移动智能化动手持终端,实现同步分析、诊断、监护和电子病历、治疗方案跟踪查询。

2.4 数据信息交换系统研发

基于云平台,开发大数据信息交换中心平台,实现分级诊疗体系联合体内各级医院信息的交换、共享、存储。

3.讨论

此次所研发的县级急救和分级诊疗集成系统主要是通过急救云服务数据中心、分级诊疗数据中心为核心,利用系列无线远程IT物联网技术以及现代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将院外县乡、村分级诊疗一体化基础数据采集、远程会诊系统,以发慢性病管理系统与院前急救指挥调度、急救数据采集管理、生命信息中央监护多媒体视音频集中监控等系统进行有机整合,构建成为一个全新的“分级诊疗和急救医疗”物联网一体化体系。

然而由于我院当前信息化水平比较低,并且存在较多信息系统和数据接口,还没有优化数据中心和集成平台,因此会增加项目实施难度。在对接的医院当中,由于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医院都不具备完善的信息系统,还需要持续改进完善。医院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够促进平台的高效利用,因此需要制定相关确定患者转诊的操作规程[3]。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也应当通过多项考核措施与奖励措施的制定,确保医护人员流动过程中的积极性与质量,这样既可以使患者有效流动,还能够对下级医院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但是,新农合报销在双向诊疗体系中无政策便利,转诊患者需要多次计算起付线,相应增加经济负担[4]。三甲医院在面对重症患者时也会产生犹豫和拒收行为。

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医院在保证现有工作正常稳定运行的同时,需要全面细化平台操作流程和各项功能,丰富数据中心的存量,深入挖掘和应用相关数据。分级诊疗平台能够为上下级医院沟通交流提供便利,也可以为下级医院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应当注重为患者提供先进医疗服务,制定医疗标准,做好技术辅助工作,全面促进县级急救和分级诊疗集成系统应用的实效性提升。

【参考文献】

[1]梁涛,廖春丽,杨立倩,等.互联网+医联体在分级诊疗中的应用探索[J].医疗卫生装备,2018,39(11):66-69.

[2]李相荣,汤榕.银川市社区居民分级诊疗政策知晓率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8,8(06):60-65.

[3]林璐,史俊隆,柏金喜,等.以分级诊疗为导向的三级医院门诊糖尿病患者分类研究[J].中国医院,2018,22(11):31-33.

[4]张苏华,密一恺,张之凡,等.分级诊疗背景下区域医疗协同发展建设路径探讨:基于苏州工业园区供需方调研分析[J].中国医院,2018,22(11):5-9.

论文作者:李国俊,徐正凭,铁崇留,李文耀,王云荣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  ;  ;  ;  ;  ;  ;  ;  

县级急救和分级诊疗集成系统研发与应用论文_李国俊,徐正凭,铁崇留,李文耀,王云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