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小组共同研读法;精读;跳读;创设情境
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养分最重要的渠道,是学生终生学习所必备的技能。同时,阅读还是基础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黄金阶段,在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精心研究、实践和优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以促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以显著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组共同研读法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应该是学生主动探究获得的,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对事物产生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的。在这样的理念支撑下,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各小组借助先进的网络设备,先进行小组内的共同阅读、互相交流。然后,再在课堂上各自发表自己的学习见解,并就不同的学习见解开展精彩的辩论、演讲,这样的语文课堂处处充满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充满着盎然的生命活力。久而久之,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合作能力,良好语感和阅读习惯都得以养成了。
例如,在学习《老王》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采用小组共同研读法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首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合作解决:1、文中我和人们对老王的评价不同,两个“老实”含义是否一样?2、文中为什么用“前任”一词,好在哪里?3、老王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的?他又是个怎样的人?4、你怎样理解“幸运”和“不幸”?文中“幸运”的人是谁?“不幸”的人又是谁?我让各小组在课下借助网络搜集关于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资料介绍,并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找出以上问题答案。在课堂上,我再让各组进行见解分享和互动交流,促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和阅读理解等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精读跳读相结合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快速地选出自己需要的内容,如何快速地从文本中获得关键信息,成了对当下初中生的巨大挑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初中生正处于阅读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运用跳读法去抓住文中关键信息,通过精读法对文中关键内容进行仔细分析和理解,将有限的课堂时间尽可能地用在解决关键问题上,如此便能促使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获得大幅度提升。
例如,《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的一个片段,要想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对杨志的人物形象进行评价,就必须结合《水浒传》整篇小说内容进行整体分析。于是,在学习时,我就教学生运用精读和跳读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长篇小说的阅读,以提升学生抓取关键信息、解读文本的能力。面对文章中无关紧要的句子、段落和篇章,或者是不影响理解句子意思的陌生字、偏僻字可以选择跳读。通过跳读训练,能够锻炼学生大脑对文字的反应能力,促使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思维保持同步,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对于文中关键性的材料和章节,以及描写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则需要学生精读、仔细揣摩,以加深学生对人物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的理解认知,对学生把握整篇小说的内涵大有裨益。这样,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精读、跳读、粗读等多种阅读方法,才能促使学生的阅读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三、创设教学情境法
初中生尚处于认知发展阶段,对静态的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尚有欠缺。这时,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可以联系具体的教学内容,从中挖掘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因素,或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从而创设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的生动情境,促使学生更加容易与文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课文产生疑问和思考就会更加容易,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对文本的解读能力也会得到显著增强。
例如,在学习《黄河颂》这首诗歌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黄河磅礴的气势,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在教学中,我借助音乐、视频和声音的魅力来创设渲染情境,以促使学生产生共情。《保卫黄河》铿锵有力的歌声深深地打动着学生的心灵,视频上黄河之水奔腾不息的壮观景象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母亲河的壮丽和激昂,而配乐诗朗诵更是让学生的情感达到了新的高潮,在抑扬顿挫、深情饱满的朗诵中,学生心中的民族情感被激发、被渲染,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得整堂课一直处于高潮迭起的浓郁氛围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营造适宜学习氛围,教以正确方法,而且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全情投入到文本阅读中去,亲自感受阅读的魅力,体验阅读的快感,从而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2]裴冠华.浅谈初中语文中的探究式教学[J].学周刊,2015
论文作者:王跃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小组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初中论文; 文中论文; 文本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