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_生产率论文

对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山东省论文,结构调整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

山东省是个经济大省,工业经济总量规模、发展速度都位于各省、市前列。到1995年末,全省工业资产总额6769亿元,工业产品销售收入6926亿元,上缴税金381亿元,工业增加值为2113亿元,从1985年到1995年年均增长16.77%。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世界产业结构升级,我省工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凸现出来,调整工业结构已经成为我省面临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我省工业结构应由轻型向重化型调整

经过建国后4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我省经济已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正在向工业化高级阶段发展。在工业化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主导产业部门和主导产业群体。从近代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轨迹看,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形成了5个主导产业部门及其群体,见表1。

表1

摘自《管理世界》1996年第4期第114页。

按照主导产业部门和主导产业群体来衡量,我省工业正处于从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发展的时期。“七五”、“八五”以来,我省形成了以能源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纺织工业、建材工业、食品加工业为支柱的产业群体,与上述第三阶段主导产业群体基本一致。除了产业部门分布这些共同性的因素之外,我省工业结构有其特殊性,存在轻型化的问题。我省历史上轻纺工业发达,是国家的轻纺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改变居民生活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短缺状况,又一次集中力量发展轻纺工业,使我省工业形成轻型化结构。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的数据,1995年全国与山东省工业结构情况如表2:

表2

摘自《关于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和《山东省第三次工业普查公报》。

1995年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全国为47.3:52.7,山东省为49.38:50.62,山东省轻纺工业所占比例比全国高出2.08个百分点。根据表2的数据,我们选取几个最典型的轻纺工业部门:食品、饮料、烟草、纺织、服装、皮革、造纸、印刷。按1995年上述几个部门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比较,全国为27.3%,山东省为30.57%,山东省比全国高出3.27个百分点;按1995年上述几个部门固定资产原价和流动资产比重比较,全国为20.6%,山东省为25.06%,山东省比全国高出4.46个百分点。轻纺工业大都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轻纺工业比重大,反映工业结构高度化不足。工业结构的高度化是经济发展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条件。从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看,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具有附加值高的特征,它们是工业结构高度化的主体。换一种说法,重化工产业(如电子、石油化工、合成材料、生物工程等)作为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应当是工业结构高度化的主体。我省进行工业结构调整,目标是实现工业结构的高度化,必须改变工业结构轻型化的现状,向重化工产业倾斜。因此,我省工业结构调整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方面是进行适应性调整,另一个方面是进行开发性调整。我省的工业基础较好,形成了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如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建材工业、轻纺工业等,工业结构调整首先是对这些传统优势产业进行适应性调整,使上述各个工业部门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部门和部门之间比较,应重点发展附加值高的部门,部门内部应调整产品结构,向深加工发展。轻纺工业可通过市场竞争进行调整,其他传统优势产业则应在产业政策和宏观指导下进行调整。在搞好适应性调整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搞好开发性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工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等,着眼于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将山东的工业结构由轻型转变为重化型。

二、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则

进行工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就是选择、培植主导产业部门和主导产业群体的过程。选择、培植主导产业部门和主导产业群体应坚持以下主要原则:

1.收入弹性最大化原则。

收入弹性也称为需求的收入弹性,它是指市场主体对某一产业部门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相关关系,即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某一产业部门产品需求的增加率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之比。收入弹性大表示市场需求大,收入弹性最大化原则就是强调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但是市场需求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我省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后,面临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也在升级,新材料、新能源、高技术设备、高附加值产品等成为市场需求的方向,成为收入弹性大的产业部门,因此按照收入弹性最大化的原则,应以重化工产业部门作为主导产业部门,组成主导产业群体。

2.生产率增长率最大化原则。

生产率增长率是指一个产业部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它不是指某一要素的生产率,而是指综合要素生产率。各产业部门之间生产率的差异,使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的产业部门流向生产率高的产业部门。因此工业结构调整应向生产率增长率高的产业部门倾斜。从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看,生产率增长率较快的是机械、运输设备、化学工业等产业部门。我国在1988~1992年期间生产率增长率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各工业部门生产率增长率的排序依次是:重加工工业、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原材料工业、采掘业。在上述各工业部门中重加工工业的生产率增长率最快。我省没有这方面的数据,但从工业化国家和全国的情况看,我省的重化工业也应是生产率增长率最快的产业部门,按照生产率最大化的原则,我省工业结构调整应突出重化工业。

表3

摘自《管理世界》1997年第2期第103页。

3.产业关联度最大化原则。

产业关联度是指产业部门之间技术结构和产品需求结构的扩散程度和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强度。产业关联可分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所谓前向关联即一个部门同吸收其产出的部门之间的联系;所谓后向关联即一个部门同向其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产业关联度应成为选择、培植主导产业部门的一个基本原则。一个产业部门的前后联系效应越大,其引致其他产业部门发展的伸展能力就越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越大。在经济起飞阶段,各产业部门都面临调整技术结构,实现技术进步的任务,重化工业的各产业部门的前后向联系效应大,产业关联度大,因此,工业结构调整应向重化工业倾斜。

三、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

我省工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包括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为了使工业结构调整取得实效,调整的内容必须落实到企业,落实到产品。

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工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工业企业应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根据山东省第三次工业普查的数据,1995年末我省工业企业和生产单位为41.11万个,每个企业平均从业人员为28.68人,平均实收资本为45.5万元,平均资产为164.67万元,平均销售收入为168.49万元,平均工业增加值为51.41万元,平均上缴税金为9.28万元,明显存在生产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的问题。因此,我省应当按照“规范破产,鼓励兼并,下岗分流,减人增效”的方针,逐步推进企业兼并破产工作,把发展壮大优势企业与调整优化存量资产结合起来,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集中,在市场竞争中建立起优胜劣汰机制。培植、发展大型骨干企业集团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按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主导产品突出、发展前景好、辐射带动作用强等标准,培植、发展大型骨干企业集团,根据《公司法》的要求,建立产权纽带,构筑母子公司体制,把集团的核心层企业改造成为具有母公司性质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把集团的紧密层企业改造成为母公司的子公司,使母公司逐步成为集团的投资中心、财务结算中心、技术开发中心、资产营运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内部监控中心。“八五”期间,我省已经形成八个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中国轻骑摩托车集团、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海尔集团、山东海洋化工集团、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浪潮信息产业集团、青岛啤酒集团、三联集团。一方面这八个大型骨干集团要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改造、发展;另一方面应有选择地培植出新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使我省形成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雄厚竞争力的集团军,努力跻身于世界工业500强之列。

技术创新是我省工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我省提出工业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无论是市场问题,还是效益问题,都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突破。工业结构的升级主要是技术体系的升级。轻型化的工业结构体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属于以机械技术为主的传统技术体系,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后,这种传统技术体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必须向以微电子技术为主的现代高新技术体系升级,形成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重化型工业结构体系。我省轻型化的工业结构形成了产品的低技术结构,到“八五”末,我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仅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54%,比全国平均值低2.38个百分点;代表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的电子通讯业,我省仅占1.9%,比全国平均值低4.4个百分点;在出口产品中,我省机电产品占16.6%,比全国平均值低14个百分点;我省新产品销售收入占7%,比全国平均值低1.5个百分点。我省轻型化的工业结构还形成了行业内部加工深度不足的问题。在我省重工业中,采掘业、原材料工业占53%,深加工仅占47%;在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占74%,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仅占26%。形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省占主导地位的工业技术仍停留在机械技术的水平上。我省与工业化国家在技术上存在很大差距,其实质就是机械技术体系与微电子技术体系之间的差距。现代产业技术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微电子技术已成为所有制造业从产品、工艺装备到生产过程的控制、管理及设计开发的中枢,也是国外工业产品实现智能化、柔性化、微型化的基本技术手段,微电子技术的应用不但推动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出现和新产业群的成长,而且也使传统产业在装备和产品的性能、质量、档次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因此,我省工业技术结构调整主要是从机械技术体系向微电子技术体系升级。一方面是应用微电子技术对我省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供智能化的专用生产设备,推广产品开发、生产过程的计算机辅助和控制系统,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用微电子等高新技术,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通讯、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技术结构的升级带动工业结构的升级。工业的发展水平不是由能够生产某一产品的能力决定的,而是由所具备的不断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所决定的。我省工业技术结构升级就是为了培植、发展这种开发能力,为加入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水平分工体系打好基础。我省工业技术结构调整应当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龙头,以工艺和装备为基础,高起点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工业结构调整肯定能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就整体、长期而言。工业结构调整是一项宏观系统工程,是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只有结构调整达到一定的度,调整效应才会显现出来。企求调整的每一步都立即收到效益,企求每一个企业都从调整中得到好处,那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同其他重大改革措施一样,工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导致利益关系的调整,那些符合产业政策方向的部门、企业、产品,会得到扶持,进一步发展壮大;那些不符合产业政策方向的部门、企业、产品,会受到限制,逐步被兼并、破产、淘汰。工业结构调整是我省经济工作中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既有良好的机遇和条件,也有严峻的挑战和困难,形势逼人,我们要抓住机遇,扎扎实实搞好我省的工业结构调整工作。

标签:;  ;  

关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_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