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模式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政政策论文,模式论文,政策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金融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总体上说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财政改革和金融改革的进度不够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体制和财政制度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而金融改革相对滞后,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出现了一些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不协调的现象。如银行商业性质的确定,意味着银行经营要以盈利为目的,但由于国有企业效益长期下滑,亏损不断加重,不少企业长期无力归还贷款,形成了坏账、呆账,更使银行对企业放贷越来越持严格谨慎的态度,自90年代就逐渐开始不再向经营不善、效益不好、无力还贷的企业贷款。特别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银行对企业的贷款额和以往相比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样一来,企业资金短缺的现象便日益严重,这对国有企业改革、扭亏转盈是极为不利的。企业走向市场后,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向银行贷款,但此时银行却减少了对企业的支持,使企业成了缺水之舟。当然,银行从防范风险出发拒绝对无还贷能力的企业贷款也不无道理,但不能因噎废食。这种现象的出现和存在,就是两大政策在改革中不协调造成的,没有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制定相互配合的措施。
第二,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配合的步调不够一致。在市场经济下,政府要有效地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促进各方面的工作协调发展,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首先要密切配合。但在实际工作中,二者的配合却存在着不足。如从199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8次降低存、贷款利率。1998年3月25日存、贷款利率等四次下调后,活期存款下调为1.71%;定期存款中属于整存整取的三个月利率为2.88%,半年为4.14%,一年为5.22%,二年为5.58%,三年为6.21%,五年为6.66%,此次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16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6个百分点。而在这期间,国家财政部发行国债与银行下调利率的步调不一致。1998年2月财政部发行国债,当这笔国债还没有认购完毕时,中国人民银行于3月25日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银行存贷款利率明显低于国债发行利率,给财政部造成很大压力。财政部不得不作出临时决定,暂停这次国债的发行工作,把国债的利率降低到与银行存款利率大致相同的程度继续发行。财政与金融配合的步调不一致,使国家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国债的成本大幅度增加,国债变成了代价高昂的收入。如1997年国债发行规模为2500亿元,发债成本就在450亿元左右。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配合不力造成的。
第三,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中的政策不配合。1997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经济增长乏力的现象。为了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党中央和国务院审时度势,决定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如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向国有独资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提高纺织原料及制品、纺织机械、煤炭、水泥、钢材、船舶和部分机电、轻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加大“免、抵、退”税收管理办法的执行力度,对一般贸易出口收汇实行贴息;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外商投资项目和国内投资项目,实行在规定的范围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政策等等。这些措施对于实现1998年经济增长7.8%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金融部门却很少有重大的政策出台,基本上实行的是通货紧缩政策,造成了国家财政的压力不断加重,不仅影响了扩大内需的效果和潜力,更重要的是加重了国家财政的风险,这是很不科学的。
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不能有机配合,主要原因:首先,两大政策制定过程中考虑总体效益不够。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制定基本上都是由各部门分别根据自己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的认识程度,依据自己的调控机制制定出来的,而很少考虑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由于各部门制定政策只考虑微观,忽视了宏观;只重视部门调控效果,忽视了国家整体调控的效果,从而造成政策制定之间的不协调。这种不自觉配合方式很难把握政策的松紧程度和调控力度,更难把握某部门政策对其他部门政策产生的影响。所以,不免使有些政策在局部看来效果不错,但在总体上与其他政策产生矛盾,甚至发生抵触,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总体效益。
其次,国家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还没有完全丢掉原来的行政手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金融政策都主要是调控经济总量,而很少考虑优化经济结构问题。对经济总量的调控主要依靠的是“两把刀”,一把刀砍财政支出规模,压缩基本建设投资;一把刀砍银行信用贷款,压缩贷款投资。在计划经济下这“两把刀”的作用还是有效的,因为国民收入大部分是由国家财政集中掌握的,企业资金也全部由国家供应,国家完全有能力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但在市场经济下,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变化,国家支配的部分相对缩小,投资主体出现多元化趋势,有国家财政投资、银行贷款投资、单位自筹投资、外商投资和个人投资等。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自筹投资的比重在逐年上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依靠这“两把刀”的行政力量简单地压缩贷款规模或压缩支出规模已不行了,必须坚持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密切配合,既要有对经济总量的调控,又要有对经济结构的调控;调控方式也必须从以行政调控方式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的经济调控手段为主。可见旧的调控方式不转变,两大政策的有机配合就难免出现问题。
第三,宏观调控具有明显的依赖金融调控而忽视财政调控、或依靠财政调控而忽视金融调控的特点。从近几年来的实践看,我国宏观调控一度主要依赖于金融政策宏观调控而忽视财政政策宏观调控,在社会财力的支配上银行远大于财政;从扩大内需以来,主要依靠财政政策调控而忽视了金融政策的调控,扩大内需的财力主要由财政发行国债提供。这种单靠一种政策或偏重某种政策调控的做法,也容易影响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有机配合。
二、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模式的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经历了九个阶段:1979年~1980年为第一阶段。第一阶段针对十年动乱和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国民经济的严重失调,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实行了双松配合的模式,支持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扩大职工就业,但却导致了1979年和1980年的高额赤字。1981年为第二阶段。针对支出过大,实行了紧财政松金融的配合模式,财政压缩基本建设规模,金融政策适当松动,投放适量货币支持农副产品收购和轻纺工业的发展,带来了1982年工农业生产全面增长的好形势。1982年~1984年为第三阶段。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采取双松配合模式,财政由于实行分税制,放权让利,财政收入增长大大低于国民经济增长,财政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1980年的29.4%下降到1984年的26.6%,导致重点建设资金得不到保证。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却不断膨胀,货币发行过多,信贷规模日益膨胀,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矛盾日益突出。1985年为第四阶段。针对以前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双松带来的不良后果,这一阶段实行了双紧配合的模式,解决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增长过快的问题,使经济过热现象得到遏止。1986年~1988年为第五阶段。针对有些人提出1985年双紧政策力度太过的建议,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又实行了双松模式,被遏制住的投资热重新兴起,使财政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继续下降,银行信贷和货币投放严重失控,出现投资、消费双膨胀。1989年~1991年为第六阶段。针对1988年以来的经济过热现象和通货膨胀现象,财政与金融实行了双紧模式,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经济增长速度由于“急刹车”在短期内下降过快,使企业经营困难,市场销售疲软,财政困难加剧。1992年~1993年上半年为第七阶段。针对急刹车带来的问题,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又实行了双松模式。1993年上半年货币投放超常增长,银行存款急剧下降,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国债出售出现“低迷”。1993年下半年至1996年为第八阶段,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都实行了适度从紧模式。银行严格控制贷款总量,强化固定资产贷款管理,规范信贷资金拆借行为;财政严格控制支出,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严格控制税费减免,加强税收征管,使国企改革受到制约。1997年至今为第九阶段。这一阶段针对内需不足问题,财政上实行了长期的扩张政策,但金融却实行紧缩政策,这种松紧政策的配合,虽然扩大了内需,有利于金融风险的防范,但却增加了财政风险。二十多年改革的实践证明,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应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实行松紧搭配比双紧或双松配合要好。在一般情况下,财政金融双紧或双松搭配调控来得要快,但付出的代价相对较大,而松紧配合往往会给后续年份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其二,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选择具体的配合模式。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配合是双松、或者双紧,还是松紧搭配,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决定。在投资消费双膨胀、经济总量要适度控制的情况下,双松配合模式要慎用或少用。在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时,一般应实行松紧搭配的调控模式,并有必要强化财政政策的调控。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不同组合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应,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要准确地把握政策的松紧程度,过松或过紧的政策都不能很好地实现宏观经济的运行目标。
其三,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协调机制。实现由不自觉配合到自觉配合的转变,必须建立一个能够超脱财政和银行部门局限的、并能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来制定有关政策的机构。这个机构的基本任务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由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及相关部门参加的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研究、预测、判定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协调财政和金融等各方面政策的配合,防止和避免各部门政策的摩擦和抵触现象。在研究中,重点分析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如在社会总供求失衡的情况下,要明确是总量失衡还是结构失衡;在总量失衡的情况下,要明确是总需求不足,还是总需求膨胀;在总需求膨胀的情况下,要判定是投资膨胀、消费膨胀还是投资、消费双膨胀等。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上,从全局出发,选择两大政策的配合模式。
其四,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必须同举并用。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是宏观经济运行中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方面,对经济总量的调控主要属于金融政策的范围,对经济结构的调控主要属于财政政策的范围,二者是不可替换的,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要正确认识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扭转过分依赖金融调控而忽视财政调控,或者重视依靠财政而忽视金融的做法,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实现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运作。
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采取的最佳配合模式,取决于经济的运行态势。目前我国经济虽然仍能保持7%以上的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内需不足、物价下滑、产品滞销、经济低迷的局面还没有彻底扭转。国有企业还要扭亏转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支持高新科技的发展等等。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不仅内需不能扩大,而且这些重点任务也难以完成。要获得足够的财政资金,光靠发行国债是不行的。事实证明,近年财政连续发行国债,虽然债务依存度不断增加,但仍然解决不了货币紧缺的问题。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严重缺乏资金,致使新的项目无法上,好产品不能扩大生产,失去机会,影响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适当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适度放松货币政策的紧度。“九五”以来,我国长期实行的松财政紧货币的宏观调控模式效果基本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足,一是因货币紧缺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二是限制了扩大内需,三是增加了财政风险。长期下去,势必会影响宏观调控的效果,延缓经济发展的速度。所以,在原有的配合模式的基础上,要适当地收缩财政政策,适度放松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朱镕基总理早就指出:要“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出力度,采取多种方式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银行要保证有市场、有效益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要,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这是非常正确的决策,希望能够进一步落实,适当放松金融政策,加强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机配合,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标签:金融政策论文; 银行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 国债论文; 金融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经济论文; 财政学论文; 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