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级学科建设的探讨_一级学科论文

教育一级学科建设的探讨_一级学科论文

教育类一级学科设置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论文,教育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学科设置重要性的理论逻辑和现实意义

本文论及的“学科”,是指我国通过行政批准程序设置并颁布的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分类,它是组成我国现行学位制度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于198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规定,授予学位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及其可以授予学位的学科名单,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经国务院批准公布。国务院于1981年批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规定,“学位按下列学科的门类授予: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学位条例》及《实施办法》以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形式确立了我国学位授予及相应人才培养的分类依据——学科及其划分。基于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而设置或划分的学科,其科学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和影响着人才培养及学位授予的质量和效益,而且关系和影响着学科的规划、建设和发展。

当学科作为一种学问的分类或一定科学领域的相对划分的时候,学者的学术兴趣和科学研究不会也不应该受到学科的限制。这也是各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能够不断涌现并成为新兴学科的原因。但当学科成为制度的一部分,特别是当其沦为一种行政化产物的时候,学科便异化为一种僵硬的制度模式、归类体制或评价机制。由制度所带来的利益导向使得学科演变成为对于学问表达和学者活动的一种硬性束缚,并成为衡量教学科研活动的效益以及利益分配的一种现实尺度,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对正在或已经成长起来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不利影响,使得那些在体制外形成与发展的学科,在权力和资源配置机制面前,往往不得不面对因合法性而导致的生存危机与发展困境。对这些体制外学科而言,不仅学科与科学不匹配、学科与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相脱节的现象难以避免,而且势必在教学、科研、师资配备、物质条件等方面导致学科的发展受限。

改革开放以来,学科在中国越来越受到关注,学科这个概念日益具有一种特殊重要的意义。其原因,不是因为诸如“什么是学科?”、“学科与科学是什么关系?”之类的学理性问题的意义及其探讨,而更多地是因为学科及其衍生概念(例如,学科建设、学科立项建设等),在现实生活中被赋予的日益凸显的权利性质,甚至成为教育资源分配的一种沉重依托和利益载体。

现行制度体制下的学科,承载着太多非学术的东西,学科设置或划分的调整和变化,不仅影响着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学位授予,影响着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影响着以学科为基础的学术组织的设置和调整,甚至影响到相关学校的排名以及学科实力的结构变化。2009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修订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通知》,本文特为目录中教育类一级学科的调整提出建议方案和论证意见。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的学科,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学科的变化,是人们基于时代与社会的演变,基于知识的综合、分化、交叉、融合,为适应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变化需要而进行的适应性调整活动。这是学科服务科学与服务社会双重职能的要求。学科调整正是这种要求的制度性表现。本文的理论逻辑建立在对于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历史轨迹的探寻、对于社会需求和已有实践活动的现实认识以及对于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把握基础之上,而不是基于一种对纯理想化模式的探讨和设计。也就是说,学科设置作为规范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的一种分类,不可能没有一定的学理逻辑,但这种学理逻辑不应该是书斋式的,而应该基于现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基于我国人才培养的实践状况、社会需求和未来发展。这是本文对学科划分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科作为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相应学科的分化、整合及其对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适时地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教育研究的发展及在师范类与非师范类院校中的特点和优势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教育学作为我国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以及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学科,得到了长足发展。不仅传统的教育学科,如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等得到了恢复和加强,教育经济学、教育政治学、教育法律与政策、教育社会学、教育发展与评估、教育服务贸易等新兴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也在这一时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时至今日,教育研究已形成既包括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关于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等学校教育内部问题的研究,也包括对教育事业发展和管理过程中的经济、政治、法律、政策、管理及社会等与外部相关联问题的研究的新局面。

与教育研究多样化格局的发展历程相似,随着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影响的加深,社会对教育类人才的需求日趋专业化和多样化,不同的职业岗位提出了对于专业化的教师和各类教育管理人才的不同的专业要求。传统的教育学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和适应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一方面,原有的封闭于师范教育体系内的传统师资培养模式逐渐改变,一些非师范类综合性高等学校开始参与教师教育,师资培养向开放型体制转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依法治国的推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逐步提高,教育发展的公平性问题、公民受教育权利的保障问题、机会平等问题、教育质量问题、教育的国家责任问题以及教育市场、教育的跨境服务贸易等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强烈关注,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以及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日益受到重视,高层次的教育政策分析和研究人才、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人才以及教育发展与规划人才等日益受到社会重视。这些人才既需要了解和掌握教育的基本原理、懂得教育规律和教育运作过程,又要能够运用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和分析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而后者正是综合性高等学校的优势和专长所在,因此,非师范类高等学校逐渐在这类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占据了重要地位。

总体上看,我国现有的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已经从师范类高等学校作为主要承担者的传统格局,发展成为师范类高等学校与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共同承担、相互影响、各有优势的新发展格局。在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非师范类高等学校虽有参与,但师范类高等学校仍是主力军,并因其长期的历史传统、学科积累及与中小学的密切联系而保有明显的甚至是难以超越的优势。在教育管理相关领域的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师范类高等学校虽也在着力加强,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绩,如北京师范大学在教育经济、法律及管理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在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方面等都有较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但一个客观事实是,非师范类高等学校不仅在高等学校自身研究及相关问题研究方面逐渐表现出各自的特点,而且在教育研究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方面存在着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可以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在某些领域形成重要的学术影响,如北京大学的教育财政与经济,中国人民大学的教育法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的高等教育管理,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无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还是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都发挥着重要影响和排头兵作用,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在整体上快速发展的同时,学校覆盖面不断扩大,不仅师范类高等学校从事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而且非师范类高等学校也逐渐加入这一行列,非师范类高等学校中与教育相关的硕士点、博士点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同时,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学科模式逐渐分化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教师教育或师范教育为目标,以学校教育的课程与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模式;另一种则是以教育管理研究及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教育交叉学科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新兴模式。形成这两种学科模式和发展方向,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研究的科学发展、学科建设以及不断满足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的设置,应该做出相应的适应性调整。

三、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及对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影响

学科专业目录,是我国学位授予单位(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划分依据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核依据,即按目录中所列出的学科、专业及其归属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学科专业目录从其诞生起,就成为国家学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研究生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各有关主管部门,也需参照学科专业目录制定培养研究生的发展规划,按照学科专业目录的学科专业划分进行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学科专业目录还是各级学位委员会组成学科评议分组以及依照权限划分审批博士或硕士学位授权点时学科专业的划分依据。

1981年,为了审批我国第一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点的需要,教育部汇总和参照国内外设置学科专业的情况,组织拟定了第一份《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草案)》,经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一次会议讨论修改,形成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草案)(征求意见稿)》。从1982年开始,按此学科专业目录招收培养研究生。[1]此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组织进行了修订,于1983年公布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在试行和组织修订的基础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分别于1990年和1997年两次批准公布施行新的学科专业目录。从1990年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起,学科专业目录的名称正式改为《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在1983年公布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2]中,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14个二级学科,包括教育基本理论(含马列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毛泽东教育思想研究、教育哲学)、教学论、德育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比较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幼儿教育学、成人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材教法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法(含教育统计、教育测验、教育实验)、教育经济学、学校管理与领导。其中,除学校教育或教师教育相关学科外,教育管理相关学科有两个:教育经济学、学校管理与领导。1990年修订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3]对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进行了调整和增加,数量从14个增加为16个,教育基本理论调整为教育学原理(含教育社会学),撤销了教材教法研究,增加了学科教学论、教育技术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教育管理学替换了学校管理与领导。在16个独立设置的二级学科中,教育管理相关学科仍为两个: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社会学则以加括号的方式被明确包含在教育学原理中。1997年修订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增加了管理学学科门类,将教育学中的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合并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归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授予管理学或教育学学位。同时,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学校教育或教师教育相关学科,合并为10个二级学科: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从先后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来看,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下列二级学科是稳定不变的:教育学原理(或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论(或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论)、教育史(或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学前教育学(或幼儿教育学)、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这些学科基本都属于学校教育或教师教育相关学科。而与教育管理相关的学科先后在学科专业目录中出现过的有:教育经济学、学校管理与领导、教育管理学、教育社会学。

在现行学科专业目录中,教育学一级学科下是清一色的学校教育或教师教育相关学科专业,没有教育经济学、教育政治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法学、教育政策学、学校管理与领导等和教育管理相关的交叉学科。这种状况,导致这些与教育管理相关的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在一些学校中只能挂靠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学校教育各专业,从而出现人才培养的专业内容相同,但挂靠的学科不同、名称各异的情况,如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专业,有的挂靠在教育学原理专业,也有的挂靠在高等教育甚至挂靠在教育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专业中;或者是专业名称相同,但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内容——理论基础和教学科研内容迥然相异的情况。教育管理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名称与内容名不副实的现象,在各高等学校莫衷一是,五花八门。这种状况充分说明,这一学科专业目录没有兼顾到教育研究既包括对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等学校教育内部问题的研究,也包括对教育发展和管理过程中的经济、政治、社会、法治等外部问题研究的区别和联系,没有给予后者以应有的地位和发展空间,不仅对教育经济、政策、法律等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不利,同时,也因挂靠导致的专业名称与人才培养实际不符,对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学科发展也有所冲击和影响。这个现象表明,现有的“教育学”一级学科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发展需要,难以兼顾学校教育和教育管理两个学科的区别,亟须加以改变。

四、分别设立“学校教育”和“教育管理”两个一级学科的建议

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在理论和实践逻辑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为目标,以各级各类教育的课程与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共同学科基础;另一个则以培养教育管理人才为目标,以教育与经济、政治、社会等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事业发展、法律政策和管理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教育学与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形成交叉性的学科基础。两个一级学科既有明确区别,又都以教育为共同的研究领域或研究对象,相互间存有密切联系的现实。有鉴于此,建议撤销“教育学”一级学科,增设“学校教育”(或称“教师教育”、“师范教育”)和“教育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学校教育”一级学科下除保留原有二级学科外,增加基础教育学作为新的二级学科。在“教育管理”一级学科下增设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律与政策、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教育文化与社会、高等教育管理、教育发展与评估、教育市场与服务贸易等7个二级学科,具体建议及理由如下。

(一)增设“学校教育”(或称“教师教育”)一级学科,所属学科门类为教育学

第一,该学科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习为中心,关注和研究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师培养以及学生学习经验的研究与教学。

第二,该学科的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主要由师范类高等学校承担。在英美国家的高校中,该学科是教育学院或教师学院的主干学科,多以教学、教师教育、学习与课程研究作为主体,跨越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不同的层次和领域。

第三,该学科围绕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习的主线,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是与此相关的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改进、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写、教学方法的设计与改进以及学生学习经验等。

第四,该学科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教育学原理和心理学,后者包括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以及其他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学。

第五,该学科的相关学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学科目录中教育学门类下的“心理学”一级学科,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课程与教学的基础,但两者的研究目的不同,课程与教学是以教师如何更好地教或学生如何更好地学为目标,心理学只是其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另一个是在教育学门类下增设的“教育管理”一级学科,教育管理与学校教育的研究领域都是教育,都以各个层次和各种类型的教育为研究领域,但两者的学科基础和培养目标却有很大差别。

第六,该学科本身有其稳定的就业领域,随着社会发展和公民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我国对硕士和博士阶段的高层次专业化教师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同时,也需要一批高层次人才在教师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因此,该学科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比较乐观。

第七,该学科是教育学领域的传统学科,是社会维系和发展必然要存在的学科。在满足公民基本的受教育机会基础上,如何更好地提高教育的质量,如何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文化背景给予其更适当的教学,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该学科不断发展的社会基础。

第八,该学科下可归属的二级学科:(1)教育学原理:学科基础;(2)教育史:学科基础;(3)课程与教学论:该学科的理论基础;(4)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的教师教育;(5)基础教育学:中小学教师教育;(6)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的教师教育;(7)成人教育学:成人教育的教师教育;(8)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教育;(9)特殊教育学:特殊教育的教师教育;(10)教育技术学:教师教育技术。

(二)增设“教育管理”一级学科,所属学科门类为教育学

第一,该学科以培养教育管理和政策研究人才为中心,侧重于教育发展和管理过程中各种经济、政治、法律、政策及社会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属于教育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

第二,该学科的人才培养由非师范类综合性大学和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共同承担。现存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该学科在现有学科目录中没有合法地位,因此,名称较为混乱,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挂靠学科五花八门,学科发展和相应的教学、科研受到很大的制约和不利影响。

第三,该学科在英美国家多称为教育管理与政策,是与“教师教育”、“学校教育”或“课程与教学”并列的另一个重要学科,与经济系、法律系、社会政策系或社会学系等的研究有所交叉。在国内,各高校对该学科的设置不统一,有的将其设置在教育学原理二级学科下,有的放在高等教育甚至教育史二级学科下,也有的放在公共管理下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中,发展势头总体强劲。

第四,该学科围绕教育发展和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经济、政治、社会、政策、法律等问题,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是与此相关的教育经济与财政、教育法律与政策、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教育文化与社会、高等教育管理、教育发展与评估以及教育市场与跨境服务贸易等。

第五,该学科属于交叉学科,其基础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广泛,除了教育学以外,还涉及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政策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统计学,等等。

第六,根据学科交叉对象的不同,该学科的相,关学科包括经济学、法学、政策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教育管理与学校教育在研究对象上部分有重叠,但总体的研究重点和针对性不同,研究的视角也各有差异。

第七,教育是国家行政和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发展及管理过程中的大量问题都需要以法治为前提的科学决策和管理。该学科是教育与其他人文学科以及社会科学交叉而形成的新兴学科,发展空间较大,前景很好,社会对教育管理和政策研究的高层次人才需求会越来越旺盛。

第八,该学科下可归属的二级学科:(1)教育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教育发展和管理中的财政、经费等各种问题;(2)教育法律与政策:运用法学、政治学、政策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法律和政策问题;(3)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运用政治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中的各种问题;(4)教育文化与社会:运用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多元文化教育、教育社会学以及国际教育交流和比较教育等问题;(5)高等教育管理:运用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和研究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管理中的各种问题;(6)教育发展与评估: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进行教育发展战略和规划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估研究;(7)教育市场与服务贸易:运用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国际关系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研究国内、国际教育市场以及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相关问题。

标签:;  ;  ;  ;  ;  ;  ;  ;  ;  ;  ;  ;  ;  ;  ;  

教育一级学科建设的探讨_一级学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