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树喜

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树喜

王树喜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第一中学 654100

【摘要】微课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继承和创新,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微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而且有利于推动高中物理课程的改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本文在介绍高中物理微课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就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微课;高中物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3-165-01

微课程既能满足学习者快速高效获取知识的需求,又具有方便灵活的特点,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前,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任务繁重,将微课运用到物理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进度和需要选择学习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物理学的良好习惯和学习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快速前进,暂停或重复,从而确保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实现自主和个性化学习。

1高中物理微课设计原则

1.1科学性原则

网络上的微视频资源内容丰富,质量参差不齐,我们物理教师在选择时,一定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要以科学的态度去辨别视频内容的真伪。无论是网络搜索出来的微课,还是教师本人制作好的微课,均一定要符合客观事实,真实而无科学性错误。

1.2简洁性原则

微型课程视频的特点要求录制的视频短而准确。教学内容只针对“核心概念,物理法则,典型模型,小实验或教学环节”等具体知识点,内容简短明了,目的非常明确。

1.3有效性原则

微课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即是当在教学中融入微课后,学生能比没有使用微课收获更大,将微课应用于差异性教学或是课外辅导都能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促进作用,并最大化地提升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最终教学质量的提高。

1.4普适性原则

为了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微型课程视频在物理教学中的整合教师必须系统地思考。在对物理教科书的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注意中学物理学本身的内在逻辑,而且应该考虑学生内容和方法的普遍性。充分考虑到学生观看录像的特点,选择让大多数学生理解的视频资源。

2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1微课教学的准备工作

作为创新型教学模式,微课对教学环境具有一定的要求,因为教学环境能为学生灵活运用微课,与教师进行交互并展开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教师需要依据物理教育内容事先规划设计微课教学内容,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确保微课教学的内容符合学生学习的诉求,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微课的自主学习,凸显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向学生渗透自主学习目标,设置自学习题,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实践价值,以最优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同时,丰富微课教学的表现形式,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2.2微课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的预习、温习应用

预习和温习是决定学生成绩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教育的难点。在预习方面,主要问题在于无法采取考核机制,学生也难以通过预习获得成就感。所以,我国高中生对于预习普遍存在态度问题。对此,教师可以采取知识点微课的录制,并在微课的结尾为学生布置作业,若视频软件功能丰富,更可以直接要求学生在软件上完成作业。如此一来,教师不仅能够保障学生的预习,更能够有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而在课后温习方面,则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即根据课程内容录制微课,并在课程结尾留下作业,通过作业考量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教师而言,微课仅是教育中所采取的新型工具,能否有效结合微课提升教学效率,仍在于教师对于工具的运用能力。同时,对于新事物,应以全新的态度应对,若仅将微课作为传统教育的一环,将难以产生有效的教育成果。

2.3微课构成多样的教学形式

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多样化教学的目标。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单纯从教材内容入手,根据教材安排做好教学设计和教学应用,每位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不同其必然会产生单一的教学理解和形式,而利用微课可以实现多样化教学目的,即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件素材,也方便了课堂教学,为课堂教学形式打开了思路。

如人教版“超重和失重”课程教学中,一般都是从定义角度进行学习,然后分析超重和失重的条件,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这种固定模式比较单一,学生学习起来没有新鲜感。因此,我在超重和失重课程教学开始前,提出进行一个微课评比的比赛,让学生观看了不同的教学课件,从基本内容介绍到组织形式,让学生自己挑选喜欢的微课,并说明喜欢课件的原因,是老师语言组织的好,还是内容编排的好,还是其他。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评比课件的同时必然对内容有所了解,根据内容做好自己的设计,符合自己的认知,对课件做到了如指掌,这样才能评选出自己喜欢的微课。微课的制作融合了不同教师的理解,是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和考试大纲总结得来,必然会有区别,学生在寻找区别的同时就是知识巩固的过程,因此学生可以从不同微课中寻找共性,提升学习水平。

2.4微课展示难操作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

有些实验过程受到特殊环境的制约很难在课堂上进行完美演示,有些实验只会发生微小变化或者实验结果变化太快过程短暂,这些都会导致实验讲解不顺利,无法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无法勾起学生观察实验和自己操作的好奇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将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清晰的展现给学生,可以借助微课视频的方式。例如在演示光的折射时,学生很难清晰的观察到光在水面折射的现象,老师将此实验过程提前制作成了微课视频,把实验步骤清晰的拍摄下来,还将光在水面发生的折射弄成了特写,上课时通过播放微课视频,再配上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果的详细解说,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就会从模糊变成真切,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型教学模式,需要学校依据微课教学法,加强教育网络体系建设力度,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使其能以微课教学实践作为导向,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确保微课能够有效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同时做好课后的总结与复习,充分发挥微课教学法的应用价值,达到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丽娜.浅谈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的应用[J].考试与评价,2018(06):150.

[2]徐吉泽.谈高中物理微课教学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15):52-53.

[3]方正陶.微课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30):160.

论文作者:王树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树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