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从中亚到南高加索_石油论文

美国:从中亚到南高加索_石油论文

美国:从中亚到南高加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加索论文,中亚论文,美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11”事件后,美国军事力量进入中亚和南高加索地区,使欧亚大陆中部的国际关 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美国反恐的基地,该地区的战略地位显著提高。

美国与中亚

中亚位于过去的丝绸之路,历史上是东西方文化、诸多王朝和帝国的霸权纵横交错的 地方。这里拥有过去30年来发现的最大油田。里海作为“第二个中东”而崭露头角,国 际石油资本蜂拥而至。作为欧亚大陆交叉点的丝绸之路时代似乎重新复活了。苏联解体 后,中亚仍是俄罗斯力图控制的传统“势力范围”。对西方而言,中亚几个世纪以来一 直是全世界最难以接近、最不可理解的地方之一。(注: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计划局网 站2001年12月14日。)中亚独立后,美国一直在和俄罗斯竞争,试图把整个里海地区变 成西方的能源储备地。1995年,克林顿政府着手把中亚和高加索地区改造成一片亲西方 的土地,把俄罗斯和伊朗分隔开来。从那时起,该地区开始对美国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中亚国家在独立10年后仍处于冲突和内乱的危险之中。最严重的风险包括在边界以及 像水源、石油、天然气这样的资源问题上的紧张关系、不断恶化的环境问题、贩毒、宗 教极端主义。“9·11”后,中亚国家正以一种以前难以想象的方式与西方联系在一起 。它们出于自身安全和经济利益的考虑,支持美国反恐,出现了加强与欧美开展军事战 略协作的实际可能性。乌兹别克斯坦与美国签署了军事合作协议,从而使美国得到了通 向中亚的钥匙,实现了美国在中亚“军事进入”的历史性突破。美国在吉尔吉斯斯坦建 立空军基地。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领导人也出现了改善对美关系的时机。2001年底 ,哈萨克斯坦在哈美首脑会谈中表示将与美国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塔吉克斯坦是 中亚“南部”地带最薄弱的环节,现在能够得到美国较多的财政、军事和经济援助。继 美国之后,法国军事代表团访问塔吉克斯坦。

中亚国家大多数领导人对俄罗斯在该地区的作用已感到厌烦。独立之初,中亚国家对 俄罗斯和独联体寄予了很大期望,首先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 在经济上与俄罗斯的联系非常密切,希望俄罗斯能继续在财政、生产、运输等领域给予 援助,因此,哈、吉两国1995年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结成关税同盟,塔吉克斯坦1998年 11月也加入了该联盟;其次是俄罗斯在解决中亚地区流血冲突,如塔吉克斯坦内战,打 击各种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活动方面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 和塔吉克斯坦在1998年曾结成反对宗教极端主义的政治联盟。但俄罗斯在发展与中亚国 家关系时,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利益,只对控制中亚的战略资源, 如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和运输,保持自身在中亚的传统优势感兴趣。俄罗斯竭力维持对 中亚的影响,同时加强在该地区的政治和军事存在,与各国订立友好合作与互助条约, 租用当地的军事设施。尽管俄罗斯强调要与中亚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却无心也 无力向中亚大规模投资或帮助中亚国家解决实际困难,这使中亚国家经常感到自身的政 治经济独立受到威胁。中亚国家只能到独联体之外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和安全保障。他们 希望有一个能够将俄罗斯的作用减到最低程度的角色。“9·11”事件后,西方进入中 亚,使中亚国家在俄罗斯试图在中亚打自己牌的时候,能够得到外部支持。而对西方国 家来说,则是进入了俄罗斯控制的战略资源丰富的后院。中亚正在形成新的地缘政治局 势。

美国和北约国家表面上“软性”和“临时”地,实际上无限期地占领了中亚地区,将 它变成了打击全世界恐怖主义的阵地。美国政府多次保证说,利用前苏联在该地区的基 地完全是“临时性”的。而2001年12月底,美国国务卿则发表声明说,美国在阿富汗战 争结束后不打算撤出中亚,因为他们在这一地区发现了长期利益。美国欧洲和欧亚事务 助理国务卿伊丽莎白·琼斯说,“我们想支持中亚国家改革它们的社会,就像它们在反 恐怖战争中支持我们那样。这不仅仅是新型关系,而且也是长期关系。”琼斯指出,美 国在该地区国家利益中的最主要利益是,“透明地开发里海能源”,(注:俄罗斯《独 立报》2001年12月26日。)以实现其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目标——掌握储量惊人丰富的 中亚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成为志愿基地的中亚国家在“贫困”等各种名义下得到美国不同数额的资金。今年, 美国首次向吉尔吉斯斯坦提供3.5万美元打击走私的资金。数额虽小,但也受到欢迎。 杜尚别欢迎英国决定在塔吉克斯坦设立外交代表处。塔吉克斯坦官方人士指出,英国近 几年通过非官方的国际组织向塔吉克斯坦提供了“巨额的人道主义援助”。其他西方国 家也争先恐后地向需要者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因此吉尔吉斯斯坦议会赞同法国军人部署 在马纳斯国际机场,这发生在美国军人的类似部署之后。

“9·11”事件后,美俄的协调气氛带来了变化。美国务卿鲍威尔在2001年12月访问莫 斯科期间,再次提出中亚问题,以探讨俄罗斯和美国是否可以在反恐战争以外的领域进 行合作。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阐述了俄政府对于中亚的动荡局势感到不安的问题。俄罗 斯担心,非法移民、走私和贩毒可能给俄罗斯造成麻烦。鲍威尔对俄罗斯外长说:“我 们可以在这些问题上给你们以帮助,其效果比你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效果还好。”(注: 美国《洛杉矶时报》2002年3月13日。)

美俄关系的变化在2001年11月27日举行的里海管道集团公司的管道开通仪式上也得到 了体现。这是一个将美国谢夫隆公司开采的哈萨克斯坦田吉兹油田的原油输送到黑海沿 岸的项目,在90年代中期,该计划已经被拟定。由于俄罗斯的抵制,开通仪式一再拖延 ,如今美国终于使这一项目变成了现实。布什总统发表声明说:“这向世界显示了美、 俄、哈在中亚的合作。”

塔利班垮台后,横贯阿富汗的管道构想受到广泛关注。1997年,就有人提出了将土库 曼斯坦的天然气经阿富汗的赫拉特和坎大哈输送到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计划。但是,在19 98年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接连发生爆炸袭击事件后,美国为进行报复而轰炸 了阿富汗,结果导致该计划受挫。负责实施该计划的国际财团由加利福尼亚联合石油公 司领导,时任该公司顾问的是阿富汗裔美国人卡利利扎德,他一直参与制定美国的对阿 富汗政策。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2001年10月指出,阿富汗的天然气管道建设“有助 于阿富汗的重建”。他还致信联合国寻求支持。这也成了有关国家讨论重新实施该计划 的根据。不过,鉴于天然气管道的目的地巴基斯坦和印度关系紧张,同时还有人对土库 曼斯坦的国内状况感到不安,国际石油资本尚未采取引人注目的举动。

如今中亚地区已经成为一个美俄两国进行合作的地区了。对此,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 主席赫尔格森评论说,“9·11”事件所产生的“最深远的地缘战略影响”莫过于美俄 关系的变化。现在看来,只要美国继续围剿已在中亚扎根的“基地”组织,美军在中亚 驻扎就不可避免。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是左右建立欧亚大陆心脏地区新秩序的重要因 素。如果美军长期不走,俄罗斯将会越来越担心。反之,如果美军迅速撤走,俄罗斯、 伊朗等国也将力图填补力量真空。目前,中亚各国不得不煞费苦心地在美俄之间保持平 衡。

美国与南高加索

“9·11”后,高加索三国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毫不动摇地向美国部署在土 耳其的军用飞机和运输机开放了领空。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2001年12月访问亚美 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时,表示取消对该地区国家军事援助的限制。此前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作为北约和平伙伴计划的参与国,一直没有得到过美国的军事援 助。拉姆斯菲尔德在巴库时向阿塞拜疆方面建议发展双边军事合作。为此达成了成立联 合委员会的协议。其中所说的是实现阿塞拜疆空军的现代化和在美国军事院校培养阿塞 拜疆军官。此外,美国军人还将帮助阿塞拜疆边防人员。美国支持阿塞拜疆与土耳其进 一步发展现有的军事接触。拉姆斯菲尔德在访问亚美尼亚的时候也提出与土耳其进行军 事合作的问题。显然,美国方面无视亚美尼亚和土耳其双边关系依然紧张的状况。拉姆 斯菲尔德认为,“作为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的伙伴,亚美尼亚和土耳其应当并肩协作”。 他向亚美尼亚方面提出了如下建议:培养亚美尼亚军官,实现排雷中心通信和组织手段 的现代化。在拉姆斯菲尔德访问格鲁吉亚以后,谢瓦尔德纳泽表示,第比利斯和华盛顿 “在打击恐怖主义斗争问题上绝对相互理解”。(注:俄罗斯《独立报》2001年12月19 日。)拉姆斯菲尔德说布什总统高度评价格鲁吉亚支持国际反恐怖联盟行动的立场。谢 瓦尔德纳泽说,第比利斯也面临国家存在恐怖分子的问题。

阿塞拜疆被布热津斯基形容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软木塞”,(注:布热津斯基:《大 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9页。)控制着里海盆地和中亚的富饶资源的瓶 子的通道。油气管从这里通向与它关系密切的土耳其。独立的阿塞拜疆使俄罗斯不能独 霸进入该地区的通道。同时阿塞拜疆又极易受到北方俄罗斯和南方伊朗的压力,限制其 与西方的交往。“9·11”后,美国对阿塞拜疆给予了援助。美国众议院批准了2002年 拨款153亿美元帮助外国的法案。根据该法案,首次取消了关于向阿塞拜疆提供军事援 助的禁令(这是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军事行动期间实行的)。阿塞拜疆尽管能够得到 俄罗斯的各种援助,但正在公开地摆脱俄罗斯的影响,转而接受美国的援助。国际金融 组织也在支持这种趋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许诺将在新的一年研究向阿塞拜疆提供1亿 美元的问题。2002年,阿塞拜疆将得到其中的4000万美元,而且已经得到了1000万美元 ,用于“同贫困作斗争”。2002年3月28日,美国国防部宣布美国和阿塞拜疆将实施一 项新的军事合作计划。双方的合作将集中在3个方面:维和、加强阿塞拜疆边境地区的 安全以及按北约标准对机场和其他军事设施进行标准化改造。

美国当时显然还没有为干预格鲁吉亚境内旷日持久的冲突作好准备。随着时间的推移 ,美国对高加索问题越来越重视。1997年1月,美国政府宣布,南高加索国家对美国来 说有着重大的政治与经济意义,并打算“让自己的政策”转向南高加索。1997年4月, 国务院应国会的要求提出了一份报告,报告阐述了政府对美国里海地区政策的看法。美 国对外政策部门的人士是从下面这些主要论点为出发点的:“里海地区的石油储量约为 2000亿桶,它可以成为下一个十年世界石油市场的一个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注: 俄罗斯《莫斯科新闻时报》2001年12月19日。)1997年10月,参议员萨姆·布朗巴克提 交了一个名叫《丝绸之路战略》的法案(1999年7月被参议院通过),该法案确定了美国 对南高加索和中亚国家统一的政治路线。

美国的政治活动家把里海地区视作能为西方经济提供能源保障的最重要的潜在地区。 恢复古丝绸之路方案就是由此产生的。上面提到的报告中说,现在,在保障来自里海地 区的石油输送渠道方面起主要作用的是俄罗斯,美国希望改变这种局面。在这种情况下 ,唯一的选择是把南高加索作为从里海到西方的运输走廊。不管选择什么方案,油管肯 定要经过格鲁吉亚。它在这一地区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运输道路上扮演着独特的连接枢 纽的角色。这就使格鲁吉亚具有了特殊的战略意义,美国政治家和分析家对这一点都十 分清楚。格鲁吉亚领导人也十分欢迎铺设油管方案。谢瓦尔德纳泽总统和其他政治家告 国民书中都提到,格鲁吉亚将来的经济繁荣是同把格鲁吉亚作为东西方运输走廊的“地 缘政治职能确立”相关联的。这种“职能”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巴库至杰伊汉油管(长1 730公里),按计划,该管道的225公里在格鲁吉亚境内通过。据格鲁吉亚政治家估计, 建设油管需要5万至6万人,这对失业人数众多的格鲁吉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油管投 入使用后,每年平均可以带来6250万美元的收入。

因此,里海石油的运输问题是格美领导人利益相吻合的主要领域之一。格鲁吉亚政府 不仅期待油管的投入使用会增加国库收入,而且还指望美国和土耳其从安全考虑会巩固 谢瓦尔德纳泽的政权。即将铺设的油管将在民族冲突涉及地区的附近通过,也将经过对 谢瓦尔德纳泽持有强烈反抗情绪的西格鲁吉亚地区。

美国政府十分重视这一方案,决定采取措施认真地帮助谢瓦尔德纳泽政府,帮助它巩 固统治。该领域的主要协作渠道是《和平伙伴纲领》。仅1999年,格鲁吉亚就参与了该 纲领的120个项目。

还在俄罗斯边防军撤离格鲁吉亚前,美国就开始大力协助格鲁吉亚建立高效率的边界 防卫。为了这个目的,美国边防局制订了一个为格鲁吉亚边防军提供技术装备的计划。 格鲁吉亚因此无偿获得了跟踪地面、水面和空域的各种无线电技术系统。美国还为格鲁 吉亚提供通信工具、夜视仪和放射性探测器。1998年至2001年,美国为保卫格鲁吉亚边 界出资7200万美元。2002财政年度计划再拨出1800万美元。看一看格鲁吉亚的军费(199 8年为4100万美元,1999年为2400万美元),就会发现,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美国还资 助格鲁吉亚武装力量,2000年计划拿出1200万美元,还将提供价值1000万美元的军事技 术装备。此外,美国参议院决定为俄罗斯提供1000万美元,用作俄罗斯从瓦济阿尼和古 达乌塔撤出基地的费用。

美国对格鲁吉亚的财政资助,是外国对格鲁吉亚提供的援助中最大的一笔。譬如,从1 992年起为格鲁吉亚提供各种援助共计30亿美元。其中,2000年就达1.08亿美元。2002 财政年度计划再提供1亿美元。虽说,这在美国的对外援助中占的份额不算大,但从格 鲁吉亚的预算看(1998年支出5.68亿美元,收入仅为3.64亿美元),是非常可观的。按人 口平均,格鲁吉亚从美国得到的援助位居世界第三。美国还促成格鲁吉亚获得国际金融 组织的贷款:截至2000年3月,从世界银行获得3.642亿美元的贷款(已经达成了再提供1 .635亿美元贷款的协议);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获得贷款3.25亿美元。美国国际开发署 对美国对格鲁吉亚援助的分配与使用负有主要责任。这些资金的主要用途,按官方说法 ,是为了稳定格鲁吉亚的局势,推进市场改革。具体说,就是用这些钱来培训和指导国 家官员、议员和私营企业家,安排他们到美国参现学习。此外,还资助几家新闻节目, 如电视台的外高加索新闻节目,提供各种人道主义援助,包括对从阿布哈兹逃出的难民 的援助。

美国国际开发署还直接参与税警改组,参与法官的挑选和任命,还可以干预税务和司 法部门的人员组成。对年度预算的编制,对税法及其他一系列法规的形成提供帮助,为 此美国国际开发署还在格鲁吉亚议会设了一个专门处。根据这种种情况可以认定,美国 已经建立了对格鲁吉亚的军事和民事领域的国家统治施加影响的牢固系统。美国为格鲁 吉亚提供的军事、财政及其他援助,最终是为了保卫输油安全。

美国的战略与俄罗斯的反应

中亚和南高加索是世界石油资源蕴藏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世界大国角逐的战略要 地。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美国国内石油需求的增加和 产量的减少,导致了美国对国外石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美国历届政府历来高度重视 能源问题。1991年海湾战争时期,尼克松指出,美国为什么要开战?既不是为了自由, 也不是为了民主,而是为了石油。(注:美国《纽约时报》1991年1月6日。)为了保持自 己的霸主地位,美国将继续为控制海外石油资源而争斗。角逐的重点地区,一是海湾, 二是里海。因为在世界的其他地区至今还没有发现比这两个地区蕴藏更丰富的石油储量 。

里海沿岸原来只有两个国家,即苏联和伊朗。苏联解体,里海沿岸除俄罗斯和伊朗外 又出现了三个独立国家——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那里的形势也因此变 得复杂起来。

美国石油巨头正在加速开发里海地区的石油资源。困难在于里海沿岸国家地处外高加 索和中亚内陆,里海又被沿岸各国包围,油气必须经过管道输送出海,才能运往西方石 油消费国。这实质上涉及由谁控制石油走向的问题。管道不仅仅是输油或输气的工具。 一旦铺设上管道,那么其沿线的国家就会成为命运共同体。美国能源部长理查森曾说过 ,“美国的政策走向应同石油管道的走向相吻合。”(注:俄罗斯《独立报》2001年12 月18日。)美国与俄罗斯围绕石油管道的较量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拉开了帷幕。美国竭 力要使管道避开俄罗斯领土,摆脱俄罗斯的控制;而俄罗斯则力争管道通过自己的领土 ,避免美国垄断里海石油资源。这就是美国媒体所说的“管道政治之争”。“9·11” 前,美俄在南高加索争端的核心是,美国主张建设巴库(阿塞拜疆)——第比利斯(格鲁 吉亚)——杰伊汉(土耳其)的管道线路,但俄罗斯表示反对,因为那样一来,它将丧失 在该地区的优势。这条绕过俄罗斯的管道线路称为“BTC”线路,取上述3座城市名称的 第一个字母,是美俄“资源战”的象征。1999年11月,克林顿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宣 布,美国已甩开俄罗斯,同有关国家签订了一条石油管道协议。这条长达近2000公里的 输油管道铺成后,里海产油国阿塞拜疆的石油便可从它的巴库港经过格鲁吉亚和土耳其 两国领土直达地中海沿岸的土耳其港口杰伊汉。美国公开谴责俄罗斯平息车臣反政府武 装叛乱,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连接里海的一条输油管道经过车臣。

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即成立了“国家能源政策发展工作组”制定了新的《国家能源 政策》,提出必须把能源安全放在美国对外贸易和外交政策的首位。小布什政府中有25 个高官来自石油和汽车集团。(注:The White House Press Release,May 17,20。)这 为执行上述外交政策提供了保证。

2002年2月美军继进驻中亚后又派兵进入对俄罗斯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格鲁吉亚。这个国 家既是俄罗斯经高加索进入黑海的通道,也是俄所控制的那条输出里海石油的输油管的 屏障。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1日表示,美国向格鲁吉亚派兵,“这不是悲剧”。这是他对 俄美合作问题进行综合考虑之后做出的让步。

对于美国派兵一事,俄罗斯政府的反应一再变化,因为国防部和外交部的领导人与普 京总统之间存在意见分歧。俄外长伊万诺夫表示,美向格派兵“只能使该地区本已非常 复杂的事态更加恶化。”俄国际军事合作总局前局长伊瓦绍夫惊呼,“五角大楼已经加 强了在中亚的存在,现在轮到高加索了。”俄议会国防委员会副主席阿尔巴托夫表示, “美国应该把在格部署军队一事和莫斯科方面商量一下才对。”这些领导人将格鲁吉亚 视为俄罗斯的“势力范围”,提倡以强硬态度维护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利益,因为格鲁吉 亚与车臣相邻,还对俄在里海石油问题上的利益构成影响。而普京则从俄美合作而不要 对抗的大局出发,列举出美军驻留中亚的实例,认为美国小规模派兵不会动摇俄罗斯的 国家利益。美国方面也照顾到俄罗斯的情绪,表示“只派出100—200人,并将避免直接 作战”。

对于美国派兵最感兴趣的是格鲁吉亚政府。谢瓦尔德纳泽总统2002年2月28日说,“这 是期待多年的事情”,对此表示了热烈欢迎。他希望此后俄罗斯对格鲁吉亚的压力减小 ,进而摆脱束缚,走向独立自主。格鲁吉亚在独联体国家中最为西化,曾再三表示愿意 “加入北约”并“退出独联体”。

对于格鲁吉亚的行为,普京政府多次停止向其供应天然气,或向要求独立的阿布哈兹 地区派驻“维和部队”,不断以“强力”动摇格鲁吉亚的独立自主路线。虽然在美国派 兵问题上,俄罗斯作了让步,但其政策并未改变。就在普京总统发表讲话几个小时后, 俄方便以“未缴纳天然气费”为由,部分停止对格鲁吉亚供气。美国派兵后,俄罗斯和 格鲁吉亚两国政府的争执可能会加剧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两地的分裂独立运动。这些分 裂势力历来亲俄,阿布哈兹明明是格鲁吉亚领土,可是却关闭与格鲁吉亚邻接线,只有 从俄罗斯方面才能进入该地区。对格鲁吉亚政府来说,好不容易盼来美国进行干预,却 有可能招致内政混乱。

那么,应当如何看待普京允许美军进入中亚和高加索各国并积极参加欧美反恐怖联盟 的姿态,以及俄罗斯军队和外交官员对此的批评呢?

其中之一就是对俄罗斯国家利益的认知存在差异。俄罗斯支持欧美政策的人想利用这 个机会,作为欧美反恐怖联盟的一员积极支持美国的政策,从而成为西方社会的一员, 在国际政治中赢得更加重要的地位,消除塔利班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威胁,稳定中亚 和高加索地区局势。而反对与美国合作的人则认为,美军进入俄罗斯的后院中亚和南高 加索,在战略上和心理上都是无法接受的,这是对俄罗斯国家利益的最大侵犯。

俄罗斯现在许多方面都左右为难。因为,俄罗斯正处于一种全新的国际环境之中,正 在进行外交的探索。这种探索很可能意味着俄罗斯正在朝着与西方不仅是进行偶尔的合 作而且建立持久的伙伴关系甚至总有一天结成联盟的方向努力。

俄罗斯在“9·11”之后给予美国的支持和帮助,从交换理论来看,它是在寻求5个短 期的目标:它希望阻止美国撤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希望美国帮助俄罗斯加入世贸组 织;阻止或拖延北约的第二轮东扩;重新安排支付前苏联欠巴黎俱乐部的债务的计划, 或争取部分减免债务;缓和美国对俄罗斯在车臣问题上的批评。

但至今,俄罗斯没有实现其中的任何一个目标。美国已宣布撤出《反弹道导弹条约》 ;它也没有满足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北约估计2002年底将宣布吸纳新成员;巴 黎俱乐部并没有软化它要求俄罗斯按期偿还债务的立场;美国官员又重新开始批评俄罗 斯对车臣的政策。如果俄罗斯的目标是对等交换的话,那它就完全失算了。

但是,“9·11”事件以后,普京对美反恐战争作出的反应绝不是突然开始的新政策, 而是俄罗斯十年制度变迁的产物。1992至1999年间,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非军事化。国防 开支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至少30%减少到不足5%。到1995年,俄罗斯裁军120万。2001年 9月,普京自豪地指出,俄罗斯用于教育方面的开支首次超过了军费开支。俄罗斯与北 约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改变。当北约不顾俄罗斯的强烈反对准备吸纳前华约成员波兰、匈 牙利和捷克时,叶利钦却在1997年5月27日在巴黎签署“北约和俄罗斯相互关系基本文 件”。它使双方努力“在民主的原则下在欧洲—大西洋地区共同建立持久的和平”。

关于核武器问题,俄罗斯1999年8月首先向美国提出各自将核武器削减到1500枚的建议 。一年后,它实施了一项单方面裁减其战略火箭部队的计划。由于国防部长和战略火箭 部队司令反对这一计划,普京解除了他们的职务。

俄罗斯在“9·11”之后之所以再度向欧美靠拢,是因为在过去的十年里俄罗斯自身发 生了很大变化。在经济方面,俄罗斯政治精英们一致认为:只有通过市场经济和加入世 界经济体制才能实现繁荣和稳定。在国际政治方面,俄罗斯公众不会允许再次发生冷战 。今后美俄在北约东扩、车臣等问题上肯定还会波折迭起,出现很多考验。美国的所谓 “邪恶轴心”政策也会触及作为地区大国的俄罗斯的利益。然而,“9·11”之后俄罗 斯重新转向西方的行为表明俄罗斯的政策重点已经发生了深刻转变。

标签:;  ;  ;  ;  ;  ;  ;  ;  ;  

美国:从中亚到南高加索_石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