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关于我国部分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标本兼治论文,综合治理论文,大中城市论文,义务教育论文,薄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使薄弱学校的改造工作初见成效。为了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加快改造步伐,我们于1997年9月—11月,对北京、上海、广州、长春、贵阳、南京、江苏盐城7个大中城市,就薄弱学校的改造问题采取了问卷、访谈(召开了行政干部、教师、学生、家长4个层次的座谈会)、 实地考察的方式,做了专题调研,比较系统全面地收集了地方和学校的有关政策文件和经验材料。通过调查研究,使我们看到各地在改造薄弱学校的过程中,能够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以改革为突破口,以软件建设为重点,做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这些为我们今后改造薄弱学校提供了思路与方法。下面就这次调查情况并结合部分地区(天津、湖南、沈阳等地)收集上来的材料综述如下。
一、薄弱学校的现状、成因及其分布特点
(一)薄弱学校的表现特点及其成因
从调查了解到,薄弱学校主要表现为硬件和软件的薄弱。
从硬件上来看,主要表现为办学条件差,即校舍破旧、办学规模小并且超负荷,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短缺,图书资料比较缺乏。
从软件上来看,主要表现为学校领导班子弱、管理差、师资队伍差、生源质量差、办学质量与效益差。
1.学校领导班子差。主要表现是领导班子结构老化,进取心减退,管理水平低,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缺乏现代教育观念和改革意识,领导班子内部不团结、失信于民。
2.师资队伍差。一是师资短缺,北京105所薄弱初中学校中有77 所学校教师短缺;二是缺少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由于入学高峰和教师退休高峰,中青年教师教学任务重,缺少进修和培训的机会,校际之间的差距又使“良师择校而教”,纷纷外流,教师队伍不稳定;三是教师学历达标率低,缺乏好的师资来源,好教师分不进, 留不住。 北京的105所薄弱初中校中合格学历教师达不到90%的有72所, 占薄弱初中校总数的69%。
3.学校生源差,社会声誉差。一是学校生源萎缩和流失率高,北京181中学改革前每年级6个班减少到2个班,每班只有20人; 二是学校校风和学风差,社会声誉差,如广州109 中学改革前学校的学生被当地居民称呼为“一笼狗”(广州方言),学校放学如“皇军出动”;三是学校落后生比例大,中考合格率和及格率低(只有20%左右),学生文化基础差,小学升初中三科平均成绩只有70分,最低的只有50分;四是学生心理素质和非智力因素差,学校有部分弱智、心理障碍、精神病的学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4.办学质量与效益低。由于学校生源差、教材难度大、评估标准高、教学进度完不成,教学质量与效益低。
5.校园和家庭文化氛围差。一些薄弱学校以长期以来缺少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围,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影响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的家庭也缺少良好的文化氛围,表现为家长的职业层次和文化层度比较低,如江苏盐城四中只有一名学生家长具有大专文化学历。
从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各校薄弱的方面和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学校是整体上都薄弱,有些学校是某一方面的薄弱。以北京朝阳区为例,领导班子薄弱的学校有6所,师资队伍差的学校有1所,办学条件差的有18所,生源差的学校有28所,办学质量与效益低的学校有8 所。由此可见,薄弱学校矛盾与问题的焦点和重心在办学条件、生源和办学的质量与效益上,加大这些方面改革的力度,是加快薄弱学校建设步伐的重要突破口。
(二)薄弱学校的数量和分布状况
从调查的几个大中城市来看,薄弱学校数占总体学校数的比例大致在10%—30%之间。北京城近郊初中为365所,薄弱初中有105所,薄弱学校数占总体比例为30%;长春和广州薄弱学校数占10%;南京和盐城薄弱学校数占12%;贵阳占33%。
大中城市薄弱学校主要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和老城区,由于先天不足,使其办学条件、生源、师资都比较差。各地薄弱学校的数量和分布表现为一定的区域性差异,即各省市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存在差异,它们之间的差距在10-20个百分点之间。这主要是由于经济水平造成的,主要表现为贫困地区高于发达地区。从全国的区域分布来看,贵阳的薄弱学校数高于广州和南京;从一个地区区域来看,江苏省苏北贫穷地区的薄弱学校比例数高于苏南富裕地区;北京市的崇文区、朝阳区薄弱学校的比例数高于西城区和海淀区。可见,经济水平决定了地区和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质量水平的高低。
二、各地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政策和措施
通过调研使我们看到,各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已经把加强基础薄弱学校建设作为高标准、高质量实施“普九”工作的重要举措,制定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和措施,加大了改造和建设的力度。
(一)强化政府行为,把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作为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的重点工作
从调查了解到,各地已经把改造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列入本地“普九”巩固和提高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强化了政府行为。各省进行了统一组织和实施,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要求市(地)、县(市、区)和乡(镇)政府切实担负起改造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的责任,真正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和“民心工程”来抓。在强化政府行为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加强薄弱学校改造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为此,各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首先增强了薄弱学校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到加强基础薄弱学校建设是依法治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缩小校际差距,为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受教育机会的条件,解决“择校”问题,治理“高收费”现象的基本途径。
2.制订规划,明确目标。各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进行了统筹规划和全面布署,制定了改造计划和实施方案,提出了工作总目标和标准。各地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改造一批薄弱学校,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基本实现规范化或标准化。各地根据本地实际在办学条件(规划、用地、校舍、设备、设施),学校管理,领导班子,师资队伍(学历合格率、师德、教育教学水平),学生质量(年缀学率、犯罪率、中考合格率、体育达标率),校风、班风、学风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达标标准。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各地在达标的提法和要求上表现了一定的差异(江苏提现代化标准、北京提一般标准、广东提规范化标准),这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基础和条件的差异。如江苏省、北京市、长春市在完成“普九”的基础上,从高标准的角度提出了标准。而没有完成“普九”的地区(如贵州)则以“普九”的低标准进行建设。
3.落实责任,明确思路。部分地区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把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主要责任落实到区县政府,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实施。各地建立了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管理办法;各省市政府、教委与区县政府、教委签订了责任书,落实了责任,将工作纳入到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建立了主要领导与薄弱学校联系的制度。如北京、长春等地分别建立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和主要领导联系薄弱学校的制度。北京市19位市领导、49位区领导分别联系46所薄弱学校。长春市区县从1996年开始,实施“一把手”工程,把薄弱学校建设列入为市民服务的12件大事之一,并把它列入全年工作计划之中。
各地因地制宜,制订了改造薄弱学校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北京市明确了“全面建设、总结经验、舆论宣传、检查监督”十六字指导思想和原则。广州市提出了“奋发、重德、改革、扶持”的八字方针,从教育的内外部着眼确立了改造薄弱学校的工作思路。北京市崇文区从“整体规划,逐个突破”的战略高度,采取“兼并一个、扶持一个、带动一个、改造一批”的做法,逐个突破。
4.制定倾斜政策,加强软硬件建设。为了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的步伐,各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人、财、物方面制订了有助于薄弱学校建设的优惠政策和机制。
首先,建立了经费投入机制,加大了投入力度。各地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与征收教育费附加为主渠道,群众集资、量力、合理捐助为补充的投入机制,采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办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各地的具体做法是:政府部门从财政费用和教育费附加中设立一定的专项经费,并按照市与区、县1∶2的比例加强对薄弱学校的财政拨款;从公办民助和民办公助学校收取的费用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长春提取35%);扶持薄弱学校校办产业的发展,免征营业税,帮助解决供、产、销中的困难,增强其自身的发展能力(沈阳铁西区的做法);发动全社会关心帮助薄弱学校的建设,开展群众性的集资活动,筹措部分经费。据初步统计,北京市1996年共投入1.26亿元,其中市投入3000万元,区投入9600万元。南京市1997年投入6770万元,其中市财政投入900万元,教育费附加400万元,多渠道筹措5470万元。天津市1996年市政府下拨500万元,区筹资1350万元, 各区县还从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学校收取的费用中提取15-20%,用于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在经费的投向上,主要用于基础薄弱学校校舍新建、扩建和修缮、设备的购置教职工待遇的改善上。
其次,在人事制度上,采取配套措施,加强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具体措施是:采取流动制度,选配和鼓励优秀校长和后备干部到薄弱学校支教、帮教,调整、充实和完善领导班子;严格校长“持证上岗”制度;组织骨干教师和特级教师讲习团定期到薄弱学校支教、帮教,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在高校毕业生分配上,每年将一定比例的优秀师范生戴帽分配到薄弱学校任教;允许引进、充实骨干教师,允许回聘有丰富教学经费的离退休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调整和充实师资队伍;鼓励和支持薄弱学校教师在职脱产进修,加强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据调查统计,天津市近一年来,市区为薄弱学校调整了71个领导班子,选派了140名干部,为薄弱学校补充各科教师500名;北京市在1996年为105 所学校共补充教师484人,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303人,占城近郊区接收应曲本科毕业大学生总数(1835人)的16.5%,基本解决了77所学校教师短缺的问题。另外,在教师编制、职称评定和各类表彰奖励中,适当给薄弱学校一定比例的倾斜;在住房、子女入学问题上给予一定的照顾。
5.利用舆论媒介,加大宣传力度。一些地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广泛宣传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意义,努力提高全社会依法治教的意识,为改造薄弱学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北京市建立了此项工作的宣传网,确定了10个兼职宣传员,定期为新闻单位提供报导线索。同时,明确了宣传报导的重点,着力宣传薄弱学校干部教师的奉献敬业精神和依法治教的经验以及各级政府依法努力办学的做法。
(二)以改革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基础薄弱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调查了解到,各地在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中,一方面结合学校布局调整、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招生评价制度的改革,改造薄弱学校;另一方面,从学校内部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形成了教育系统因素之间相结合、硬件与软件建设相结合的良性运行机制。从宏观的教育系统结构出发,主要体现了如下几方面特点。
1.结合布局调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的规模效益。合理的学校布局,合适的办学规模,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的有效途径。一些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在统筹规划、整体布局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人口密度状况,生源情况,确定了比较合理的办学规模,通过兼并、联办、挂钩、撤销的办法,改造了那些规模过小、条件太差、师资严重不足的薄弱学校。其具体形式如下。
一是难难合作,即薄弱学校之间的合并、合作,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如北京市朝阳区对8 所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薄弱初中进行了调整和合并。原小武基中学和张家店中学合并,改造为十八里店中学,区投入200万元,乡政府投入800万元,社会集资259万元, 调动多方积极性,合力建成了一座花园式的学校,其办学条件已达到较高标准。
二是强弱合作,即利用名校效应帮扶薄弱学校,结成对子。两校实行“一块牌子(或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统一管理,统一核算,资源共享”的合作办法,提高了办学的效益。象上海静安区的民立中学与瑞金中学结对,长春的树勋小学与人民广场小学结对,98中学与40中学结对,北京的119中学与二外附中结对。
三是进行挂钩,利用教育学院资源帮助薄弱学校办附中。如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与薄弱学校海防中学挂钩,办教育学院附中。
四是撤销,对规模过小、整体都薄弱的学校实行撤销。
2.结合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增强薄弱学校的办学活动。在办学体制改革上,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通过“民办公助”、“国有民办”、“公办民助”等转制形式,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如长春的树勋小学,由原来的基础薄弱学校走向现代的示范性学校,其中成功的一条经验就是得益于办学体制的改革。他们从最初的“公办民助”到现在的“民办公助”,通过办学体制改革,改善了办学条件,扩大了学校办学的自主权,提高了办学的质量与效益。另一种形式是职教与普教结合,发挥职教专长,帮扶薄弱学校办学。如广州的培才职中与95中(薄弱学校)两校合一,实行民办公助改革试点,经过几年的努力,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的质量与效益。
在办学模式上,形成多种特色。部分地区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引导薄弱学校在全面育人的基础上,办出特色。目前已经探索出一条多模式办学、多渠道集资、多层次多规格培养人才,多来源聘请教师的办学路子。如天津市和平区营口道中学、河东区唐口三中,长春的108中学,因校制宜,办成了外语学校;北京的88 中学办成了“科技实验学校”;广州的119中学构建出“审美教育模式”。 通过办特色学校,扭转了学校生源萎缩的局面,使学校走出“薄弱”的低谷,摆脱了办学的困境,打破了以往办学模式单一化、整齐化的格局,使办学模式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3.结合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激励向上的运动机制,加强两支队伍建设。据调查,部分地区在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中,树立了“向管理要质量”的观念,结合教育内外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形成了“以机制调动人,以精神鼓舞人,以服务凝聚人”的管理制度。具体特点如下。
一是以机制调动人。首先是改革领导体制,实行校长等级制和校长负责制。如上海静安区建立了校长职级与岗位津贴、工作实绩和奖励挂钩的等级制度,打破以往学校套用机关行政职级,将学校人为分等所带来的官本位意识、流动迟滞的弊端,调动了校长的积极性,促进了干部队伍流动。其次是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实行岗位聘任制;在人事制度上,实行岗位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在分配制度上,实行结构工资制、等级工资制和考核奖惩制,建立职、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体制。从部分薄弱学校的情况来看,通过改革形成了一种有效的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调动了校长和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提高了办学的制质量与效益。
二是以精神鼓舞人。调查中我们深切地感到,薄弱学校的改造也需要奋发向上、团结进取的拼搏精神,这是发挥人的主体性改造薄弱学校的根本所在。广州市在改造薄弱学校的指导思想上,其中首要一条提出了“奋发”的思想,119 中学的领导班子和教职员工正是凭着“奋发”的精神摘掉了“薄弱”的帽子;北京市的181 中学以“五种精神”(拼搏精神、自主精神、务实精神、全局精神、开拓精神),使学校摆脱了困境,走出了低谷,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三是以服务凝聚人。领导班子建设是改造薄弱学校的重要保证,改革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北京的119中学,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中,转变干部职能,由领导型向服务型转变,使干部确立了协调、咨询、组织、配合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信赖,改变了学校的精神面貌。
4.结合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改善薄弱学校的生源。校际之间的差距,生源差距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部分大中城市在改造薄弱学校的过程中,结合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改善薄弱学校的生源。南京、上海、沈阳、长春、北京等地在已经实现“普九”的地区和学校,取消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划片)入学的办法;辽宁高中逐步推行升学指标分配与初中办学水平综合评价结果挂钩的办法,逐步减少择优比例,扩大定向分配生的比例。以此改善薄弱学校的生源状况,淡化考试竞争,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如北京市的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择优比例已下降到7%左右。
5.结合督导评价制度改革,端正薄弱学校的办学思想。部分大中城市在改造薄弱学校的建设中,从全面系统、客观公正的角度出发,建立和健全了综合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在办学水平上,注重领导班子、师资队伍、工作制度的建设,办学条件的改善,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的评价,逐步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加强过程管理;在教育质量的评价上,注重从合格率、升学率、巩固率、缩差率、扩优率和办学特色的多种角度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注意把办学条件的评价与工作努力程度的评价结合起来,把目标评价与过程评价结合起来。引导薄弱学校逐步树立全面质量意识和效益观念,激发薄弱学校办学的积极性。
部分地区建立了督导和奖励制度,根据评价标准定期对基础薄弱学校实施督导评估。对按规划完成年度改造任务的市区给予表彰奖励,对没有按规划完成改造任务的市区,暂停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的省级评优和达标评估;建立了申报验收制度,各区在基本完成薄弱学校规划要求后,向市教委申报,市教委按照分期分批原则对各区进行验收。
从微观的学校教育内部改革上,注重加强软件建设,优化教育教学过程。部分大中城市的薄弱学校在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上进行了改革。在学校常规管理上,实行二级管理。如北京的119 中学变学校原来的三级管理(校长—教导处—教研室)为现在的二级管理(校长—教研室)。校长直接对处室和教研室,下放了权力,强化了基层管理,加大了反馈,保证了校长决策贯彻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益。在教育教学管理上,注重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抓好常规教学的管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建立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三、薄弱学校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改善了办学条件,树立了社会形象
由于各地区加大了经费投入的力度,使基础薄弱学校改善了办学条件,改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稳定了生源。北京市朝阳区1996年15所薄弱学校经过改造,办学条件的主要项目达到了一般标准;宣武区1996年共投入961.98万元,使改造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达到一般标准。南京市1996年共投入6700万元,新建63所中学和小学,装备了43所中学和小学的设备和设施。长春市48中学投入140万,改善了校园环境,增添了仪器设备,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由于校园环境的改善,稳定了生源,使薄弱学校的入学率、报到率稳步提高。长春的48中学改造前报到率为60%,改造后报到率为94%。北京市181中学改造前每个年级2个班,每班仅有20人,改造后每班班额达到50人,学生没有转学的了,反而有了择校生。
(二)加强和改造了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
各地经过调整、充实和完善等措施和办法,使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逐步趋于合理,具有了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凝聚力。教师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拥有了一批学校骨干。 据不完全统计, 天津市1996年为基础薄弱学校调整71个领导班子,选派140干部, 补充各科教师500名。北京市朝阳区从外地招师范毕业生60名补充师资力量; 宣武区薄弱学校的教师本科学历达到50%,专科学历达到40%,招聘116 名大学生,调入34名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教师缺编困难已经基本得到缓解,教师队伍得到基本稳定。
(三)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办学的规模效益
各地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质量,使合格率、优秀率、及格率、体育达标率有所提高,犯罪率和辍学率有所下降。上海市静安区薄弱学校的合格率为99%,优秀率30.5%,犯罪率下降到1%; 北京市宣武区薄弱初中学校连续三年中考合格率达到85%—90%之间,年辍学率不超过0.8%,体育达标率达到90%以上;长春40 中学及格率达到78%,比以前提高了23个百分点。
通过合作办学,提高了学校的办学的规模效益。广州95中学,改造前在校学生459人,改造后在校学生1982人,办学规模是原来的4.3倍。上海市静安区民立中学与瑞金中学合并后,班级数、学生数、班生均数、师生比数得到了明显改善,两校合并前后的情况是:班级数35∶42,学生数1300∶1450,班生均数37∶46,师生比1∶11.4-1∶17.1。
(四)优化了育人环境,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许多薄弱学校加强了校风和学风建设,优化了育人环境,为学生创造了整洁优美的物质于和文化氛围,学校形成了文明、勤奋、团结、进取的良好校风;教师树立起了敬业、爱生、善诱、慎行的教风;学生树立起了勤学、多思、尊师、守纪的学风。一些学校被评为花园式的学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四、问题和建议
通过调研使我们看到,部分大中城市在改造薄弱学校的建设中能够从教育系统工程的整体出发,立足改革,探索改造的思路和措施,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和初步的成效。但是,在改造的过程中各地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有关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薄弱学校足够的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加强和解决。
(一)关于经费的投入和保障的问题
各地根据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按照市与区县1∶2的比例进行财政拨款,由于一些地区经济条件差,无法保障经费的到位率,结果影响了薄弱学校改造的进程,因此建议市政府对贫困地区加大倾斜力度。另外,一些地区出现了教育费附加被挪用的现象,需要教育部门予以追回。各地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主集资的筹措经费机制,一些地区在加大政府投入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但在多方面集资方面表现明显不足。今后薄弱学校的建设应该结合办学体制改革、择校、社会资金的合理吸纳方面深化改革的步伐。
(二)关于与相关部门和部门内部之间加强协调与沟通的问题
现行的一些人事制度和分配政策不利于薄弱学校学校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与有关部门予以协商和解决。如高师院校分配制度的“双向选择”,不利于好的师资流向薄弱学校;地方择校交纳教育补偿金政策,无形中又造成基础薄弱学校生源分流,严重影响了“小学升初中工作中充分照顾基础薄弱学校,不断改善生源”政策的落实。因此,教育部门内部应该保持政策之间的相容性和一致性,也应该进一步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以确保基础教育工作的顺畅发展。另外,要调整用人制度,建立有助于干部和教师流动的用人机制。
(三)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
各地前一时期注重了加强教育的“硬件”建设,改善了薄弱学校的外部条件和环境,这是应该予以巩固和加强的。但下一步应该重点加强“软件”的建设,尤其要深化课程与教学方面的改革,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另外,应该注重因材施教,加强特长教育,使学校办有特色,学生学有所长。
(四)关于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价标准问题
现行的一些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对于薄弱学校来讲,缺乏客观性、公平性,需要予以研究和调整;对薄弱学校的评价应该注重过程和进步的幅度,要注重看起点,比进步。另外,对于薄弱学校的评价应该与重点校分开,以调动薄弱学校办学的积极性。
(五)关于加强社会舆论导向,形成社会共识的问题
薄弱学校的改造既是政府的责任、政府的行为,也是社会的行为,政府和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和支持薄弱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因此,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宣传,统一教育部门内部的思想认识,立足于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把握好宣传的角度和力度,树立义务教育的平等性原则;又要取得社会共识,明确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全面教育思想,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