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 吕健
摘要: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和高中学生的心理水平与知识水平的现状以及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坚持关于物理学科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语言表达、独立分析、创建物理模型、终身学习
基础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情感态度与能力,才能确保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的同时去推动社会的进步。我们教给学生的物理知识对许多学生来说,在其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可能派不上什么用场,但如果我们能够注重科学思想方法内容的挖掘,并把它与我们所传授的物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可传输的系统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就能使学生逐渐形成在比较中求迁移、求创新的思维策略,从而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才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使其受益终年。可见,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和高中学生的心理水平与知识水平的现状以及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坚持以下几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能力
平时教学中发现一些关于语言表达的问题:不能用规范简洁的语言表达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过程、答卷书写不规范、表达式错用乱用现象普遍、逻辑比较混乱、无条理性等。
杨振宁教授在谈到中学生物理学习时说,当前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有待纠正,很多学生看了题目就写公式,然后便是乱代数据,而对问题的过程、方法想得很少。最新版本的物理教育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交流能力。物理概念规律教学,是构成整个物理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理解并简明、准确地表述物理概念、规律。复习教学,则强调的是已学知识内容的比较、分类、整理与应用,是知识内容的深化。实验教学,则是通过实验现象来把握物理规律、特点。若学生物理表述能力欠佳,则知识内容的复习与巩固,就难以有较好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物理过程的能力
我们知道,物理解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寻找物理量间数量关系的过程,物理公式就是各相关物理量在数量关系方面的经验性总结。许多学生学不好物理的表现是解题时死套公式、闭门造车,其根源在于不会展示物理情境,从而在解稍难一些的物理题时思维混乱,甚至会在头脑中出现一片空白的现象,陷入解题的困境。
在分析物理题时,审题的过程就要在草纸上画出物体运动的过程图,把已知条件中的个物理量标在过程图中的相应位置上,在画图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再重走一边物体运动过程,就能够知道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进一步归类,直线按直线的规律去解决,曲线按曲线的方法去处理。
事实上,许多物理公式是条件公式,离开了条件,公式就失去了效力。我们之所以要强调物理过程的分析,花大力气培养学生把一个复杂的物理情境用一系列彼此独立而又有联系的单一物理情境展示出来,就是为了把一个综合题分解为一个个简单题。在这个过程中,让各种情境中的物理条件充分地曝光,从而降低了运用物理规律的难度。
三、培养学生对物理模型的创建和应用的能力
高中物理各章节多,知识点多,我们要善于总结和掌握各个物理模型及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比如高中从运动的方面来分,只研究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大类,那么直线运动高中主要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速运动,匀变速运动为重点考查内容,曲线运动的典型代表就是平抛(类平抛)和圆周运动两大类模型,只要把关于相应类型的规律和方法牢牢掌握好,解题时灵活运用就能解决这一类的问题;
在教学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光这样还不够,教学中还得强化学生的模型意识,提高模型的联想能力与迁移能力。班级中物理学得比较好的学生,实际上是指这个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综合问题的能力与类比能力,亦即具有跳跃思维的本领,在考虑问题时善于在不同的知识面上进行跳跃性思维,从而找到解题的捷径。显然,积累一定数量的物理模型是具备跳跃能力的根本保证。
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生通过高中物理的学习,不仅要获得必备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还要领悟物理的思想与方法,更形成终身发展所必备的能力,这些都是高中物理教学需要完成的根本任务。另外,对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也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孩子到十二三岁还没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老师的要为他担忧。如果一个学生对所学的学科不兴趣,对什么都不爱好,那么他将来就可能对许多事情都漠不关心,不注重自我发展,也就容易成为平庸的人。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应注重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努力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能够促使学生积极顺应的物理情境。
总之,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渗透在平时教学的每一节课堂里、作业里、练习里、考试里,不能是一蹴而就的,在平时的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要有所渗透,让学生养成习惯,成为以后乃至一生工作或生活中必备的能力。
论文作者:吕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物理论文; 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过程论文; 知识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模型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