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糖尿病科 150036)
【摘 要】目的:观察通络化浊法阴阳分治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两组均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通络解毒方。对照组阳证用仙方活命饮,阴证用阳和汤。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7%,对照组有效率75.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通络化浊法阴阳分治糖尿病足优于仙方活命饮(阳证),阳和汤(阴证)治疗糖尿病足。
【关键词】糖尿病足;通络解毒方;通络化浊;阴证;阳证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571-02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又称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动脉闭塞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DF的发病率为25%以上,其中导致足部坏疽者占4-10%,由此导致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人的40倍,并且有30%的病人可因对侧肢体感染和坏疽而进行再次截肢。其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DF与血管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是其主要的病理基础。其临床表现多为患肢的麻木疼痛,感觉异常,以及破溃坏死为特征。目前西医多采用一些对症治疗(控制血糖,抗感染,溶栓抗凝,改善循环)等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通络化浊法阴阳分治糖尿病足,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一般资料: 46例均来自中医药科学院门诊及病房的糖尿病足患者,年龄均在45-75岁之间,患糖尿病病程在5-21年之间,糖尿病足病程在10-49日之间。符合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排除其它原因导致的足部溃疡以及糖尿病足恶变需截肢的患者。空腹血糖7.8-17.6(常规方法控制血糖)之间。按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个23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男患15、12例,女患8、11例。其中阴证13、9例,阳证10、14例,合并糖尿病肾病6、3例,合并冠心病4、7例,合并视网膜病变2、3例,周围血管病变14、9例。两组一般资料统计学处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诊断标准:
按照2008年出版的《WHO西太地区传统医学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1]进行诊断。参照《糖尿病学》制定的糖尿病足诊断分型和分标准[1]。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疗效标准。治愈:多普勒超声波显示下肢(足背动脉、股动脉)血流明显改善,能持续行走1.5千米以上,创面全部愈合,临床症状消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显效:下肢动脉血流均有改善,能持续行走0.5千米以上,溃疡面愈合50%以上,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有效:双下肢动脉血流有所改善,能持续行走0.3千米以上,溃疡面愈合30%以上,临床症状好转。无效:症状、体征、以及溃疡面均无改善或加重。
治疗方法:治疗组阳证给予通络解毒方:黄芪、水蛭、桂枝、鸡血藤、白花蛇舌草、连翘、生薏米、牛膝、元胡,阴证加炮附子、阳证加黄柏,蒲公英(常规煎法,由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制剂室制备)早晚各150ml温服。对照组阳证用仙方活命饮,阴证用阳和汤(常规煎法,由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制剂室制备)早晚各150ml温服。每日1剂,连续治疗4个疗程,每疗程25日。
治疗组有效率为%,对照组有效率为%,两组间疗效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足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讨论:糖尿病足是一种涉及多学科的疑难病症,也是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日久,易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管腔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内部出血,中层变性,从而继发血栓形成,闭塞血管。患者因患肢的缺血,而出现皮肤凉,畏寒怕冷,呈手套袜子型分布的感觉异常,肢端的麻木疼痛,还会有汗毛的脱落,趾甲增厚变形,肌肉的萎缩,足背动脉波动的减弱和消失。因素体阴虚或过食肥甘或七情内伤或外感邪毒等因素引起消渴,日久阴虚气伤,脉络瘀阻,而导致肢端干黑骨脱、剧痛难忍者为“脱疽”;若湿热毒盛而导致肢端肉腐、筋烂、肿胀者为“筋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血液高粘滞综合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基底膜的增厚,内皮的损伤,导致的微循环障碍是形成糖尿病足的主要病理基础,因此控制血糖,扩张血管,抗凝溶栓,改善微循环,以及控制感染和局部处理等是糖尿病足的及其重要的基础治疗[2]。
糖尿病归属于中医“消渴”范畴,DF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属于中医学“脱疽”和“筋疽”范畴。中医认为DF主要由于素体阴虚或过食肥甘或七情内伤或外感邪毒等因素引起消渴,日久阴虚气伤,脉络瘀阻,而导致肢端干黑骨脱、剧痛难忍者为“脱疽”;若湿热毒盛而导致肢端肉腐、筋烂、肿胀者为“筋疽”。其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血脉瘀阻败坏,湿郁筋损,为本虚标实之证。故有“淤可致消,消后更淤”之说,两者互为因果[3]。治宜辨证分阴阳,而通络解毒法为其基本治疗大法。方中水蛭,鸡血藤,牛膝,元胡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白花蛇舌草,连翘,生薏米,清热解毒利湿;桂枝,温通经脉;阴证加炮附子、阳证加黄柏、蒲公英,并随脏腑气血偏盛偏衰随证化裁。水蛭素具有凝血酶的特异抑制,可组织纤维蛋白原的凝固,抑制血栓的形成,可改善为循环。《全国中草药汇编》认为白花蛇舌草可使炎症区淋巴细胞增多,可增强吞噬中性白细胞吞噬功能,从而达到抗炎作用[4]。糖尿病足,应首先选用中西医结合保守对症治疗,临床疗效观察表明:辨明阴阳,通络解毒的中药汤剂内服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致残率及致死率,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治疗糖尿病足的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2008年出版的《WHO西太地区传统医学糖尿病防治指南》,2008;8(16).1248-1249
[2]都宾宾 朱章志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90例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06,26(3):27-29
[3]肖光辉 庞月明 糖尿病足坏疽的外科治疗[J]河南中医.2007,27(1):40-41
[4]《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一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289
论文作者:闫东,李凤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糖尿病足论文; 疗效论文; 动脉论文; 对照组论文; 坏疽论文; 糖尿病论文; 阴阳论文; 《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