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是党的建设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这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魄力、决心和担当。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必须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使党的事业走向新的胜利。
关键词:党的政治建设;内涵;路径
引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论断。历史已经并将继续向我们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是空想!党的十八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方针政策,并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引领下取得了一系列党建方面的辉煌成就,向人民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1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内涵
从宽泛意义上看,政党是一部分人基于一定政治理念、按照一定政治原则组织起来的,旨在通过国家政权来实现其价值追求的一种政治团体。无论是西方社会视政党为“选举工具”“民主政治工具”,如《国际社会百科全书》所言“‘政党’一词在十九世纪随着欧美代议制的发展和选举权的扩大而产生,是指与一个或更多的政党竞争而赢得公职选举为目标的组织”;还是视政党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如《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所言“政党是将国家机构与公民社会机构联系起来的机制,政党运行于正式政治体制的正式部分和非正式部分之间的交界上”,都无法否认一个基本事实与基本判断,那就是从本质上看,政党首先是一个政治组织,而非一般的社会组织与利益集团。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无论是革命时期视其政党为“阶级斗争工具”,诚如列宁所言“在以阶级划分为基础的社会中,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势必变成政治斗争。各阶级政治斗争的最完整、最完全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各政党的斗争”;还是执政时期把先进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强调“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都无法否定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与基本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首先也是一个政治组织。总之,世界上所有政党首先都是一个政治组织,政治性乃政党组织的第一属性。
2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逻辑
2.1突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弘扬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
1929年底,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一文中就强调要“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肃清单纯军事观点”“加紧官兵的政治训练”,提出了注重政治建设的要求。抗战时期,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进一步指出,党的建设过程“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着”,同时还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并名之为“伟大的工程”。执政时期,我们党依然十分重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并将其作为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之后,党曾经在1956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有了一个良好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中央的第一个大动作便是召开理论工作务虚会,着力解决统一全党思想的问题。邓小平在会上指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后来,邓小平在党的十三大上又进一步指出:“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宝贵经验,为我们党的政治建设和党建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2.2突出党的政治建设,是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针对党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管党治党措施,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下,取得了卓著的治党成效。坚决改变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了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但是胜利是过去的,挑战是现在和未来的。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例如,党内还有少数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一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对共产主义的政治追求不坚定;二是没有把政治立场的“总开关”拧紧,“压舱石”固好。在涉及原则性的政治问题面前,往往没有明确坚定的政治态度,还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关键时刻不敢与破坏党内团结统一、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做斗争。三是党内政治生态在部分地区、部分组织内部亟需净化。“四风”不减、腐败不断,不仅暴露出经济贪污的问题,更暴露出严重的政治问题。加之党内民主和集中不够,存在执行党中央决策时打折扣、讲条件等现象;“家长制”“一言堂”“独立王国”屡禁不止,严重破坏了党的形象,党中央的权威。四是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两者涉及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问题,关系着党的团结统一。但在某些时候,部分党员和领导干部并没有很好地绷紧守纪律、讲规矩这根弦,一定程度上存在组织涣散、纪律松散等问题。
3把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的路径探索
3.1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四个意识”是一个意蕴深刻、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政治意识”是确保全党方向和立场的前提,“大局意识”是确保整体和局部协调统一的关键,“核心意识”是确保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根本,“看齐意识”是使广大党员干部队伍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步调一致的保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这对于维护党中央权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全体党员干部队伍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证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各项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
3.2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一是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这是巩固和发展党组织最基本的要求,否则就会四分五裂、一盘散沙。而党中央是全党的领导核心,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上下同心一盘棋,才能保证党的集中统一。二是要坚持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学习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加以贯彻落实,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要坚持党性,杜绝“派性”。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坚决杜绝“派性”,严禁以“派性”划线,反对党内各种各样的“小集团”活动和“派别”组织。
结语
历史经验说明,一旦放弃了政党政治建设的自主性,党的政治建设如果背离了党的宗旨和基本原则,屈服于各种国内外、党内外的势力,不但政党会垮台,国家也会遭殃。照搬西方模式,只会堵塞从中国共产党自身内部来探索提高政党能力建设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3]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
论文作者:杨汶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政治论文; 党中央论文; 政党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党的建设论文; 意识论文; 党内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