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提示与逻辑旨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现实合法性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历史提示与逻辑旨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现实合法性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历史提示与逻辑旨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正当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逻辑论文,现实论文,提示论文,正当性论文,核心价值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45(2014)06-0066-0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价值是指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或者是指客观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内在尺度和需要相符合或相接近的效用关系。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对于主体而言就有价值,满足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等特点。价值形成的实质是主客体之间的需要与满足关系的不断生成,而关于价值评判和价值分析的观点的总和就构成价值观。本文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影响较大的价值观的发展和演变中进行考察,来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和现实正当性。

       一、各时代都有其特定社会的价值观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每一个时代,或每一特定社会制度都有其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在时间上是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之后,这是我们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方位,也是我们考察与分析社会价值观问题的特定历史坐标。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先秦时期是“三纲五常”思想的萌芽阶段。管子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提倡周礼。孟子第一次把“仁义礼智”四德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是封建时代每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基本价值准则。“三纲五常”正式确立是在西汉时期,西汉董仲舒总结发展了“三纲五常”的整体概念,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等思想,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举奠定儒学思想统治地位。唐宋时期,“三纲五常”思想体系发展成熟。明清时期,“三纲五常”思想体系已然根深蒂固,化作中国人牢固的社会文化心理。

       “三纲五常”思想是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撑,它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精神产生过重要影响,确实包含有许多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对我们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我们还应认清这一思想体系的糟粕和消极作用,如它把封建礼教作为维护封建君权、族权、夫权、神权的精神工具,主张愚忠愚孝、男尊女卑等封建糟粕,对此,必须坚决予以抛弃。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近代以来,以欧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舞台上影响较大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主要内容,以个人主义为思想基础,以功利主义为价值取向,强调个人是价值的起点、核心和目的,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在个人与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上,坚持个人利益至上;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认为人是“自然的主宰”,这是一个整体的认识。二战后,奥地利裔英国学者哈耶克等人提出的新自由主义思想盛行,他们极力鼓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鼓吹私有化,鼓吹全球资本主义化。20世纪末期,日裔美国学者福山面对“苏东剧变”,喊出“历史的终结”,认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无可匹敌,必将千秋万世。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为资本主义文明如何千秋万代设计出路。实际上,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众多,在总体价值观相同的前提下,具体到不同国家,又有一些具体差异。

       美国是当今影响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着世界潮流。美国人喜欢讲“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把“自由女神”像看作美国精神的象征,并赋予其自由、民主、平等含义,培养人们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英国人的价值观则比较宽泛,比如自由、宽容、开放、公正、公平、团结、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重视家庭等,要求国民严格遵循。法国历来重视价值观建设,“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即源于法国大革命,该国重视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注重开展文化价值观传播。日本是一个比较有特殊性的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很深,战后经过美国的民主改造,加之本民族特有的国家崇拜、等级崇拜、神道教文化等,使其价值观较为混杂。新加坡是开展价值观建设比较成功的典范。新加坡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了“文化再生运动”,1991年公布《共同价值观白皮书》,确定“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为该国价值观。

       总的来看,资本主义价值观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历史阶段,这些价值观曾经发挥过引领人类进步的积极作用,其中一些有益的内容和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谓自由、平等、博爱,只局限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对于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来说,大多都是不适用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输出的“普世价值”在东欧、中东地区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动荡,直到今天,一些国家还未能走出动乱的困局。可见,西方价值观根本就不具有普遍性。

       (三)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深化对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精神领域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性,逐步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广为弘扬,民族凝聚力自信心大大增强,全社会活力充分焕发,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不断巩固。

       二、东西方对人类价值共性理解各有侧重

       (一)“普世价值”未必具有普世性

       “普世价值”顾名思义,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观点。在这里,先对“价值”以及“普世性”进行初步探讨。“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和作用。一件事物对我有意义、有效用,它就是有价值的,否则,它就是没有价值的。“价值”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意义、效用的判断,它是一种观念上的东西。关于价值,马克思深刻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段话至少表达了三个意思:(1)价值形成的基础源自主体的需要;(2)价值形成的条件是客体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3)价值形成的实质是主客体之间的需要与满足关系的不断生成。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对于主体而言就有价值,满足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而关于价值评判和价值分析的观点的总和,就构成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真假”“善恶”“美丑”“荣辱”等是有关价值观的问题。每一社会形态中存在多种价值观,其中处于支配地位、发挥统摄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观。每个社会都大力倡导其核心价值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由于人们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社会地位也就不同,因而价值观也有所不同。封建君王认可的是:“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广大农民阶级认可的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资本家认可的是:交换创造价值,主张按资分配。工人阶级认可的是劳动创造价值,主张按劳分配。两个根本对立的阶级都认可的价值观,是根本就不存在的,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普世价值”。

       (二)“普世价值”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相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思想文化建设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意识形态领域出现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普世价值”。有人断言:当今人类的现代化就是要实现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的现代化,主张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社会、文化方面的理论创新,都必须以“普世价值”为尺度。其实,“价值”是人们头脑里的东西,它只不过是客观事物的性能在人们头脑里的一种反映,可以肯定地说,世界上没有一种价值是“普世”的,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普遍适用的、永恒不变的价值。

       我们说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普世价值”,这是因为:首先,人的基本特性是社会性,人是在社会中进行生产和生活的,脱离社会的任何个人都无法生存。由于人们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追求的利益也不一样,对同一种事物的价值判断也必然是不同的。对任何人都适用的所谓的“普世价值”不可能是“普世”的。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价值的内涵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人们的价值判断,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因此,价值观念的内容、价值判断的标准,都是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即有关价值的观念都是历史的,发展着的,而不是永恒的不变的。而“普世价值”鼓吹者则强调,一切社会经济关系都是根据这些普世的、永恒的观念、思想来决定和安排,显然,这种观点是本末倒置的,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

       (三)核心价值观之争实为思想主导权之争

       “普世价值”是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推销的一种错误思潮。一段时间以来,这种论调甚嚣尘上,迷惑了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一些别有用心者甚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鼓吹的“普世价值”观混为一谈,说什么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肯定‘普世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以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为代表的西方“普世价值”观在本质上是有严格区别的。首先,两者的根本内涵是不同的。西方的“普世价值”观的内容具有抽象性、虚幻性,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自由、民主、平等、公正,是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涵规定性的,是具有历史性、具体性及现实性的。其次,两者所反映的社会制度性质是根本不同的。“普世价值”属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次,两者所宣扬的价值观内容是根本不同的。“普世价值”观是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宣扬个人主义价值观,体现的是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扬的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核心价值观之争,实际上就是思想主导权之争。鼓吹“普世价值”者,是企图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信仰及经济政治模式标榜为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理性追求,目的是推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民主体制以及文化、道德观念和精神信仰。从意识形态的反渗透角度看,“普世价值”的鼓吹者,企图用西方民主改造中国,借核心价值观为突破点,动摇我们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颠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我们必须认清其反动本质,正本清源,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指导思想的主导权。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符合中国现时代的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生成

       我们党始终致力于深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精神层面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性。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注重加强意识形态建设,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2002年,党的十六大对中华民族精神做了精辟概括,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根本任务。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特质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共24个字分三个层面。其中,第一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它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的基本主张,也是凝聚起亿万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第二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依法治国,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第三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亿万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

       以上三组价值理念从关系上看,第一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第二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第三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之间的价值愿望和追求,理顺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了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追求、个人价值遵循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民族性、引领性、崇高性、时代性的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性既涵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精神和价值方面的探索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性表现在能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崇高性体现在它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精髓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性体现在它内容新颖而又与时俱进,有利于凝聚全民共识,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和政治主张,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制度安排和奋斗目标,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价值理想和道德取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它熔铸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凝结着中华民族的道德准则,反映着全体人民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决定着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定发展提供根本价值遵循。

       2.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需要

       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国,要把人们的思想和力量凝聚起来,没有一个能够发挥主导和统摄作用的核心价值观是绝对不行的。特别是在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导人们在具体利益问题等方面,形成最广泛的价值共识,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能够使人们超越民族、语言、地域等方面的差异,超越阶层、行业、职业、利益方面的差异,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3.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思想,振奋全民族的精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认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形成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实现社会和谐、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有助于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社会心态;有助于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提升国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平,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5.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进一步凸显了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强和文化自信,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竞争力,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意识形态安全。

标签:;  ;  ;  ;  ;  ;  ;  ;  ;  ;  ;  ;  ;  

历史提示与逻辑旨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现实合法性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