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长城中学 741000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阅读过程中的共同因素,从普遍适用的角度出发,通过整体阅读,理清思路,言语分析,诵读涵泳等方法指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过程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位。
关键词:阅读教学 欣赏 审美情趣 欣赏品位
在近年来由于社会因素和教育环境的影响,语文教学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思想。特别是阅读教学只注重积累性阅读和理解性阅读,而欣赏性阅读和审美性阅读往往被忽视了,所得到的结果就是对语文教学有害,对学生成长不利。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阅读过程中的共同因素,从普遍适用的角度出发,通过整体阅读、理清思路、言语分析、诵读涵泳等方法指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过程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位。
一、整体阅读,探寻美
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整体阅读感知,切忌肢解分析,对文本形成静态阐释,要走出“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段落分析——归纳主题——语言特点”的僵化模式。文本是言语和意义的统一整体。作者的言语形成过程就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表露过程,文本言语和意义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学生初读课文不仅阅读语言,而且接触内容。因此,学生有能力直接把握和理解文本的言语形式和内蕴,尽管这种把握和理解是初步的,表层的。但是也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例如,有教师在学生初读《荷塘月色》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文章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的理解。概括起来有这样几种说法:“思乡说”“生活受挫说”“时代背景说”“放假无聊说”(根据作者写作时间和学生生活经验判断)等等。这些差异很大的初感,表现出学生不同的思想境界、认识水平和情感态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正是这种差异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给阅读教学打开了别开生面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给学生打开了一扇探“美”之门。
二、理清思路,感悟美
在整体感知后,学生对文章结构表层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要进行理清思路,就是从表层结构向深层思路推进。既然思路可以比喻成作者思想走过的路线,那么老师就要带领学生沿着这条路去探寻作品写作的缘由和意图,这往往决定文章写作的意义和价值。作者的思路往往由于文章的技法渗入,呈现出种种曲折和变化,使文章出现“曲径通幽”的胜景。在《背影》里,父亲为儿子买橘子,从实用价值来说完全是多余的。父亲执意自己去,越是不顾交通规则、不考虑自己的安全,就越显示出对儿子的深厚情感。如果左顾右盼地考虑上下月台的安全,就太理性了,没有感情可言,甚至煞风景了。《背影》中对父亲的爱的拒绝是公然的,而为父亲感动流泪却是秘密的。亲子之爱的这种错位,不仅是时代的,而且是超越历史的,表现了一代又一代重复着的普遍的人性。这篇抒情散文以情动人,情感的审美价值和实用理性的反差越大,越是动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完全不讲实用理性:你不是为了三百两银子吗?我百宝箱里有的是。可是你背叛了情感,我就不但财宝不要,连命也不要了。把情感看得比财富,甚至比生命还重要,才更动人,审美价值更高。
三、言语分析,鉴赏美
言语分析是建立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语言、修辞、逻辑、心理、语境、语体等相关知识和方法,对文本的词语、句子、句群、段落、篇章等言语单位进行语用分析。引领和指导学生养成对言语形式的敏感,从而深刻去理解作者对生活境遇和生命意义的独特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位。
四、诵读涵泳,回味美
涵泳是一种亲身实践,沉浸其中,玩味体会,自得其乐的读书境界。因此,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拥有一段安静的默识心通的时间和空间,不要把课堂占得满满的,让其涵泳默识,仔细品味,让其在灵魂深处能感受到美的存在。如有老师在《天上的街市》诵读、涵泳教学中。第一步,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教师范读并提示:读出节奏,读出停顿,读出重音,读出韵脚。学生自读。第二步,讨论——品析诗的图画美。教师启发:《天上的街市》的画面是很美的,几乎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美的画面。下面请同学们用“美在”这个短语,就诗的内容,说一句话。第三步,品读——感受诗的情感美。教师在范读带读的基础上启发:诗的情感,显露于诗的字里行间,表现出微波荡漾的感情,浅吟低唱的韵味。
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乃教育之本。而审美情趣和欣赏品位则是一个人精神活动的需要。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读者在阅读中以自己的感知心理技能去解释语言符号,体验作者的情感,判断和评价读物的是非得失。从读物中汲取古今中外人类的精神滋养,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吴治杭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科综合初探[J].北方音乐,2012,(07)。
[2]罗巧 情感体验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渗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1)。
[3]高湘萍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浅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方法[J].大舞台,2010,(10)。
[4]沈海玲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若干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0,(09)。
论文作者:王鸿举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9月总第2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3
标签:情感论文; 学生论文; 言语论文; 情趣论文; 思想论文; 作者论文; 思路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9月总第2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