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质函授教育的经济学剖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函授教育论文,经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函授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成人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广开办学渠道,满足社会各类人员对学历教育或职业教育的需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函授教育单位严重的滥设点、滥招生、滥收费,管理混乱,质量低劣等现象,极大损害了函授教育的形象和声誉。教育领域里的假冒伪劣产品,在函授教育领域尤为突出。对此,从经济学的角度作一理论剖析,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劣质函授教育的判别和度量
劣质函授教育与实物性假冒伪劣产品的存在形式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实物性假冒伪劣产品往往通过虚假产告宣传、盗用名牌商标、偷工减料、参杂使假等手段获取非法盈利。劣质函授教育其运作程序也大致如此。对其质量作最终判断,不能只看主办者的宣称、许诺和标榜,也不能只看签发文凭时所盖钢印名头的大小,只有经过严格科学的技术质量检测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现在的函授教育遍地开花,五花八门。如果光看他们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宣传,都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牌子,而且级别不低;都有一套完整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门类齐全;都有一支雄厚的师资力量,辅导答疑不成问题;最后都能发一张金边文凭,保你满意。可是,这些函授教育的质量究竟怎样呢?迄今未见权威部门公布检测数据,也未见到大范围的调查分析材料。据笔者接触函授教育单位及其学员时所耳闻目睹的大量情况,推知国内函授教育质量不容乐观。
1.招生标准掌握不严。函授教育招生时都有起始学历要求,比如学大专课程的学员需有高中及同等学历证明,学大学本科课程的学员需有大专及同等学历证明。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有许多不具备这种学历要求的人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弄到“学历证明”,蒙混过关。函授教育的入学考试在很多情况下也如同虚设,出复习范围,有考前辅导,考场纪律松驰,判分标准随意性很大。且能否最后录取的决定性标准往往不是学员考试成绩,而是学校招生规模和容纳能力。只要有人愿意出钱念书,办学者受“创收”动机驱使,往往是能多收就多收,招生的质量标准被数量扩张所湮没。从而导致有些学员入学后,学数学不懂分数,学外语不识字母,闹出不少笑话。
2.教材编写粗制滥造,谬误百出。在函授教育中,学员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看书自学,因此,教材质量是决定函授教育质量的基础性环节。然而,许多函授教材质量不高,有些纯属粗制滥造,错漏谬误百出。用这样的教材培养学员,实在是误人子弟。
3.面授辅导走过场。函授教育一般都安排有面授辅导课时,其作用在于解惑答疑,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教员的面对面讲解,使学员能够正确理解和把握。然而,这个教学环节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没有很好落实,有时形同虚设。为了应付考试,拿到文凭,有些辅导课不作知识性讲解,而是猜题“押宝”,从而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4.考试、判卷纪律松驰,约束软化。考试是检测学员学习状况和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手段,本来应该有严格的程序和严肃的纪律。可是,函授教育考试貌似“严格”,实际执行往往不尽如人意。监考者和被考者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往往心照不宣,达成默契,只要最后大多数人成绩都能“合格”,考场又不出事,上下左右都能交待过去,就皆大欢喜。
如何评价函授教育质量,由于受自身经济利益的驱使,主办函授教育的部门和单位很难从客观事实出发正确做出估价。只有站在社会全局的立场上,才能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估函授教育质量才能不被主办者有意扭曲的片面渲染所迷惑。
二、劣质函授教育的成本分析
函授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进行的过程中,也有一个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问题。教育产品与物质产品不同,它以人的精神的、知识技能的形态而存在,表现为受教育者劳动能力、自身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作为教育成本的各种投入越少,而产出的教育产品数量越多、质量越好,则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越高。函授教育虽有其特殊性,但也必须用效率原则评判其得失成败。
函授教育由其自身特点所决定,在成本支出方面有其特殊性,除了要支付可以直接度量的经济成本之外,还要支付那些不易观察和度量的工时成本、机会成本等社会成本。倘若综合计算函授教育的总成本,不能不得出其代价昂贵的结论。
1.投资成本。函授教育一般来说要由经过资信鉴定的教育机构或院校来主办,也可由各种代理机构或分支机构去承办。但不管其具体承办者是谁,都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师资力量,如不先期拨付教育基建费并随后按年度拨付教育事业费,就不会具备起码的办学条件。上述投资虽然不是为函授教育专门投入的,但只要函授教育使用和耗费了这种投资,就必须按比例分摊成本。可是在人们的观念和财务核算中,存在着一种扭曲的想法和做法,即往往对函授教育的上述投资成本忽略不计,理由是,利用闲置的资源,增加教室的使用次数,增加教师的授课时间,无须追加新的基建投资和基本工资,只是更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这割裂了函授教育资源的成本耗费和收益之间的关系,等于隐瞒或转嫁了部分成本。因这样做所产生的对函授教育效益高估的部分,正是对原来母体投资成本未加补偿的部分。闲置的教育资源被进一步开发利用,不能成为这种资源耗费可以不加补偿的理由。
2.学费成本。一是学员必须向办学单位交付的学杂费。这种费用按照专科、本科等不同学历档次,按照不同地区办学的难易程度,按照不同学科教学的繁简程度等,区分不同的收费标准。二是交通费、食宿费。函授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职业余学习。学员居住分散,离办学点远近不等,每逢面授辅导、考试,均须定点集中。这样,车船来往,住宿饮食,均须支付一定费用。三是书薄文具费。上述费用中相当一部分是由公款支付的。公款支付比例的大小取决于学员所在单位的财力状况和对学员参加函授学习的支持程度。一个财力雄厚又大力支持函授学习的单位,对学员参加函授学习的费用可能会全部予以报销。
3.工时成本。函授教育是在职教育,学员主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但是,很多门课程都安排有集中辅导课时,再加上考试时间、来回旅途时间,实际上需要占用相当数量的工作时间。这样,不管从事何种职业的学员,必要时都必须向本单位请假。如果学习确有实效,这种暂时的损失会在以后的智力含量较高的劳动中加倍得到补偿,但如是劣质函授教育,那就是另当别论。
4.人力资源误配成本。参加函授学习的学员,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学习动机往往并非为了求知,而是为一纸文凭,然后把文凭作为敲门砖,要求调换工种、进科室、涨工资,增加福利待遇。由此产生的人力资源配置后果是,本来已经短缺的一线职工更加短缺,本来已经拥挤的科室人员更加拥挤,与劳动力优化配置的要求常常不相吻合。
5.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A产品而放弃B产品生产时所付出的成本。我国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把能够使用于教育事业的有限财力投到哪里更合算,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个大问题。用于劣质函授教育的这部分经费,如果用于建设“希望工程”,将令更多贫困儿童有上学机会或改善办学条件;如果用于减少贫困地区新文盲的数量,其意义不知要比制造劣质高等学历文凭大多少倍。再从微观上看,既使是企业对职工进行成人继续教育,那么这种教育投资是用于岗位职业技术培训合算,还是用于支持职工的学历教育合算,这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三、提高函授教育质量的政策选择
提高函授教育质量的政策选择,其基本点应放在校正政策偏差、明确教育目的、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上。需要改进工作的也不只是办学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还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包括组织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教育资源的宏观配置机制等,都必须依据提高教育质量、优化资源利用效率的目标而加以调整和改进。
1.校正片面的文凭标准,用人重在有真才实学。文凭作为劳动力的一种品牌标识,一般被用作衡量劳动力知识技能水平的重要标志,高等级的文凭往往与高等级的职业相联系。同时,文凭也具有利益分配功能,很多单位的工资等级、住房标准和其他津贴等均与文凭档次挂钩。正因为文凭有上述对个人来说至关重要的功能,因而刺激人们趋之若鹜。在参与文凭会战的各路人马中,确有拼命苦学求知者,但也勿庸讳言,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文凭的追求大大超过了对知识的渴求,以至通过不正当途径混个文凭。这种“水货”文凭在成人函授教育中泛滥尤烈。要把这种劣质文凭挤出市场,让它无用武之地,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在用人政策上,要考察真实学识水平和才干,而不是机械地以一纸文凭作为唯一标准。
2.调整成人继续教育结构,把重点放在职业技术培训上。现在人们一般把成人函授教育作为普通中等教育的延伸和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来对待。为了适应这种社会需求,成人函授教育大多模仿普通高校的课程内容,以学历教育作为办学的主要目标。这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生产劳动相脱节,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背离,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对成人继续教育的结构进行调整,大幅度压缩学用脱节的学历教育,淡化文凭目标,把成人函授教育的重点放在职业技术培训上,根据各岗位所用人员的知识技能要求,缺什么补什么,对在职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技能培训。这种培训有的放矢,讲究实用,花费少,周期短,效率高,比起华而不实的函授学历教育要管用得多。
3.参加函授学历教育学习一律实行自费。成人函授教育总体质量不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公费报销。由于成本的付出不需要个人掏腰包,导致学员缺乏关心其使用效率的约束力和热情。另外,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讲,普通高等教育越来越趋向于由个人付费,那么成人学历教育也应主要由个人付费。
4.严格办学资格审查,控制函授教育规模。成人函授教育质量不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办学单位滥设点、滥招生,随意扩大办学规模。有些本来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单位,也巧立名目,通过各种关系讨来批文,勉强支起门户,但由于力不从心,运作中只能偷工减料,敷衍学员。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应严格办学单位的资格审查,对那些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单位,应坚决卡住;对那些已批准的办学单位,在质量检查中若发现其名不符实,保证不了办学质量,则应限期整顿,如仍不能改进,则果断取缔其办学资格。
5.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净化创收盈利动机。从事成人函授教育办学单位的直接动机来自于创收盈利目标。如果提供的教育产品是合格产品,是对社会有用的产品,办学单位通过挖掘内部资源潜力办函授,从而创造一部分经济收入,以弥补经费不足,改善教职工生活条件,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顾教育质量,两个眼睛一味盯着钱,而把各种社会责任统统置诸脑后,那就有点太唯利是图了。作为学校,作为教育人的机关,首先追求的目标应该是,育人为本,如果钻到钱眼里爬不出来,它就不配去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