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论文_贺丹

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论文_贺丹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山西太原 03000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方面的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全国各地都在大规模的开展工程项目建设。这种情况下工程建设项目中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就越发突现出来。本文对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这一问题做了具体的分析与探究,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工程建设;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

财务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其往往是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投资不当造成的,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投资不当容易造成公司资金链缺口,从而使公司丧失偿债能力,致使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中客观存在的,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应该积极面对,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但是最终不能将其消除。

二、工程建设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工程建设企业的运营以具体的项目为核心,企业财务管理具有行业自身的特点。一方面,企业财务核算以独立的项目为对象。工程建设企业承揽的项目一般都是独立开展,财务核算也需要以每个项目为对象,分别计算投入和产出之比。所以财务部门对成本和收益的计量要考虑工程项目实际,将各个建设项目的成本收益逐一量化。另一方面,财务管理受工程现场的影响较大。工程建设是在不同的地点实施现场作业,财务预算的执行及产生的变动都与施工现场紧密相关。而且不少工程都是分阶段进行,财务部门收到的工程拨款也是分期分批,财务核算需要以工程进度为依据。

三、工程建设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需求

3.1防止工程建设资金不足。

资金是工程项目实施的保障,缺少充分的资金支持,企业将无法完成预期的建设目标。工程建设企业对财务风险控制的首要任务就是维持资金链的正常运转。但是在以往的实践中,企业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时有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企业在工程建设项目承接的初期,财务预算并未体现出资金链的压力,而在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逐渐体现出资金供给的不足,甚至发生资金链断裂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企业自身财务预算误差之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工程建设款项不到位,甲方不能及时拨款,企业只能被动等待,或是先行垫付资金,从而使资金压力持续积累。此外,企业盲目追求工程项目承揽的数量,而忽视自身的财务运营能力,也会使建设资金出现紧张。

3.2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投入。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企业经营收入减去成本就是所得收益,所以财务风险控制与成本管理有着直接的关联,成本控制越严格,越能为企业利润的增长提供帮助,从而提升企业财务运营能力。但是近年来经济环境复杂,国际经济局势动荡,由此也给原材料市场带来经常性的价格波动,间接增加了工程建设企业的成本风险。例如,金融危机爆发后原材料价格就曾出现很大变动。企业所需的物资以原材料、机械设备、工具为主,物资采购的投入规模很大。一旦发生物资价格变动,采购资金就会面临“吃紧”。特别是伴随宏观经济局势的变动,当物资采购价格波动时,人力成本也容易呈上升趋势。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工程建设企业的总成本就会超出预算范围。

3.3加强工程建设的现场管理。

由于工程建项目是独立开展,同一时间内企业一般存在多个施工现场,财务部门在实行项目独立核算的过程中,对现场的监督管理比较困难,易造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财务风险。例如,爆破工程建设不仅涉及一般的露天爆破,还包括水下爆破、高温爆破、金属爆破等一系列高难度的工作,作业环境艰苦复杂,缺少严格的现场管控,工程进度变化、工程造价变更等都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增加。

四、工程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4.1资产管理方面

资产管理包括,工程物资管理和竣工后的资产移交两个方面。工程物资管理中主要存在一下问题:设备的使用项目不匹配,造成工程成本的虚列或者少计;材料设备领用的手续不全;工程资产管理中的帐、物、卡不符。而在竣工后的资产移交过程中:在竣工验收环节设备所有者或保管人,未能仔细核对财产数量、型号、规格等技术参数,出现漏、错报项目等现象;竣工后验收和结算审核的手续滞后,使得投入运行的工程不能及时办理财务决算,该项资产无法在账目上及时反映,或者价值无法准确反映;移交手续不全等问题。

4.2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中内控性较弱

目前我国大多数工程施工企业对于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并没有细化到各个部门在各个环节所需完成的职责和任务,这造成在施工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同时很难将职责落实到个人,在出现施工项目问题或者财务存在问题时难以找到第一责任人。除此之外,由于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的内部控制能力较弱,财务管理人员在其中的作用有限,很难发挥工程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难以对企业所遇到的风险进行有效把控。

4.3资金管理方面

工程款项的控制不合理:有些合同未约定好具体的付款方式,造成实际支付时存在较多的主观不确定因素;没有合理、科学的控制进度工程款,从而导致实际付款额超过约定价格,进而造成造价管理和资金管理失控;付款手续没有严格审核、违反有关现金结算的管理规定等,也是资金管理上经常存在的问题。

五、工程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5.1建立起风险预警体系

工程建设企业要规范工程业务流程,明确项目决策、预算编制、支付价款等环节控制的要求,设置相对应的凭证来如实记载各项业务的展开情况,确保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实施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中,应对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进行强化,例如财务内部的收益率、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率、投资利润率、经济汇换成本、经济节汇成本等。

5.2加强内控管理的体制建设

要明确工程财务管理的主体、完善基础的会计配置、健全财务管理的部门机构设置,激励财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引进外部审计机构,定期出具相关审计报告,对企业财务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披露。

5.3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

建筑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建筑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管理者必须认真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合同商签前,详细了解向项目的相关信息,预测谈判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和问题,制定应变措施;商签合同时,逐一审查合同条款,尽量说服建设单位取消显失公平的合同条件,增加保证自己权益的条款;合同实施阶段,要认真履行合同,做好合同变更工作,及时做好现场签证,做到索赔有理有据;合同结束时,做好竣工结算工作,及时向业主提交催付通知书。

5.4强化资金管理

建筑业企业必须完善资金管理办法,规范结算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企业资金结算中心,集中开户,统一管理,严格审批,认真编制月度、季度、年度资金使用计划,遵循以收定支的原则,严格控制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不断提高履约能力。此外,建筑业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力求以最小的成本融集资金,以弥补资金的不足,规避分包商和供应商对施工企业的诉讼风险,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如果有带资、垫资条款,要明确约定有利息,如果合同当中没有约定利息,那么建筑商就不能向发包人要求支付带资、垫资的利息。

结语:工程项目的财务风险虽然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存在,但只要工程项目管理者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完善项目内部管理,积极应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财务风险,就可以把项目的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在复杂多变的建筑市场中实现稳步、健康、持续的发展。

论文作者:贺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论文_贺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