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论文_周雪梅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论文_周雪梅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610106

摘要:目前,推动高校展开创新创业教育依然面临着很多现实困难:基础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创新潜力的约束和抹杀,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学生创新潜力的缺失与错位,导致创新创业支撑体系的单薄与创业评价机制的误差。科学地审视这些现实困境,主张在基础教育体系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培植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积极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既有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革新,改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也一定程度上加快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业能力

前言: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已经出炉,这既再次吹响了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集结号,也描绘了未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美好蓝图。然而,透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推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依然面临着许多的困境和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面临的现实困境

1.1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缺失

首先,高校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创业教育就是教学生如何创办企业,并且认为创业只是少数掌握各种资本者的事情,而缺乏各种资本和经验的学生很难创业成功;其次,高校缺乏创新创业文化的积淀,创业教育游离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之外,创新创业指标并没有真正纳入对高校和学校领导的考核,许多高校对于学生创业的态度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再次,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普遍存在“重学轻术,重普轻职”现象,重视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践锻炼,这显然与创新创业活动需要学生具备极强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背道而驰,无形中扼杀了创新创业的文化基因。

1.2创业教育教学实践体系不完善

第一,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普遍存在体系不完善情况。创业课程脱离实践,创业教育缺乏足够的实践平台,学生的创业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导致多数学生的创业活动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

第二,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滞后。缺乏企业锻炼和创业经历,教学以理论讲解和案例教学为主,讲授的就业指导课程基本集中于政策法规讲解、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和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

1.3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薄弱

1)创业支持体系较为薄弱

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和高校,社会和民间的资金参与度不高,总体来看创业资金来源较为渠道狭窄。

2)创业评价体系导向存在偏差

一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政府、高校、社会、学生相结合的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政府、高校、社会、学生等各个子系统的角色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二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评审过分关注创业项目的前期可行性分析,忽视了对立项支持项目实施情况的后期督查评价,对创业实践项目失败的宽容度偏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2.1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实现四个化,即模块化、学分化、实操化、区域化。模块化划分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模块、创业素养模块、管理知识模块、创业区域特色模块、创业实训模块。学分化意指建议开发创新创业公共课程,提供各高校大学生选修,并结合相应模块的精品课程,一方面供大学生创业培训学习,另一方面能更好地控制培训质量。具体可操作的项目包括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模拟实训、创业项目预孵化等。

2.2组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层组织,是大学生直接参与创业活动、交流的基础平台,能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提供交流、实践的舞台。通过创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能有效得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利用现代大学生优良的创新创业前置,经过学生交流和教师指导,组建出背景不同、方向不同的创业团队,这对于实现高质量创业有着重大的意义。另外,协会还可通过校园优势,组织筹划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创意大赛、创业模拟比赛等,或紧密联系校园课程,积极开展大学生第二课堂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以此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促使更多大学生有创业意愿、能参加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对于来自不同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可定期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各校协会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综合各自有点,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担任其与外界对话桥梁的作用。

2.3成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应作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的最高管理归口机构,主要职能是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的组织、培养内容和培养质量,建设符合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机构。通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积极发挥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跟踪扶持、项目推介融资服务、政策咨询等服务,还可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以及熟悉创业政策的政府工作人员等组建创业指导专家咨询委员会,有针对性的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咨询指导意见。

2.4筹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以此利用各方渠道筹集基金,来源既可以是社会,也可以是企业、高校校友资源等。通过充分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扶持大学生创业培训机构、创业培训教师以及创业学生。可采用市场机制,例如天使基金、种子基金等的管理模式,以此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各区域建立和健全小额贷款担保机构,搭建融资平台,支持创业大学生创业并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服务。另外,为扩大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规模,可积极鼓励各地区增加投入。

2.5建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建立由政府、企业、高校合作共建的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选定合适的地点建设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方面可帮助高校毕业生整理创业思路、评估创业项目、筹集创业资金、规划企业运行,又可以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大学校园创业实践、实训的多种机会。

结束语:

新创业教育作为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问题,但其在受各方的共同关注下势必会取得其应有的成效,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要正视在现有阶段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创新创业知识学习,让学校提供更为完善的教学条件,鼓励社会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和保障,各方共同努力参与到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优化所需要的条件,共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18):5 -10.

[2]吴玉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5,(11):63 -66.

论文作者:周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2

标签:;  ;  ;  ;  ;  ;  ;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论文_周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