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160
摘要:地基是指托承建筑物基础的这一部分范围很小的场地。在我国,土地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土质各异,地基条件区域性较强,地基需要满足容许承载量和容许沉降量的要求。由于在现实中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所以就需要对地基进行一定的处理,在建筑工程中采取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对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房屋建筑工程设计中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重要性
1地基处理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重要性
1.1增强地基土的抗剪强度
抗剪能力指的是地基抵抗施工剪切力的能力。对于不同的地基,其抗剪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不管怎样,地基本身的抗剪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来自侧向的土的压力过大,超过荷载时,建筑物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偏移,使得地基隆起,进而造成边坡失稳,极为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想要使得这一问题得以解决,我们就必须从地基处理入手,严格把控地基处理的每个环节,最大程度的增强地基土的抗剪强度,进而确保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1.2减缓地基压缩性
沉降现象成因很多,常见的有三大类:(1)房屋本身荷载力、填土荷载力共同作用,地基固结;(2)受重力影响,地基本身自然沉降;(3)地基开挖时,影响周围地面的结构组成,造成沉降。为研究方便,可以将地基压缩性作为衡量地基土的压缩模量指标。所以,为了有效控制地基沉降次数,我们应该加大地基压缩性的测控、分析力度。
1.3提高地基的动力特性
地基的动力特性主要指的是发生地震时地基的松散程度。如果地基的动力特性很差,房屋就很容易发生坍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所以在地基处理时,使用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把地基打结实,就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动力特性,进而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
2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2.1注浆地基处理技术
现阶段此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通过硅化注浆和水泥注浆两种方式实现,前者即在电动、加气、压力等作用下将硅酸钠混合溶剂灌注到地基中,利用硅酸钠混合溶剂的物化特性使地基土地的强度和硬度达到预设的标准;后者是通过压浆泵和灌浆管将按照实验获得的比例数据配置的水泥浆液向地基中灌注,利用水泥与周围土体凝固成强度较大的整体,对地基的强度、压缩性、抗变形能力等进行改善。随着注浆技术的发展,现阶段注浆的方法已经突破单一的形式,复合的注浆技术出现并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等,复合注浆地基处理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将两种配置好的浆液分别从设置在注浆管顶部的Y型管端口以相同的压力和流量向地基中灌注,在提升凝固速度、质量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见注浆地基处理技术属于改变地基原有结构的有效方法,可有效的预防房屋建筑发生不均匀沉降问题。
2.2碎石桩夯实技术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地基夯实处理有利于巩固地基的土层结构,提高地基承载力。对于这一工程施工技术的实施,先在填土层中处理好碎石桩,加强地基土的排水固接以及挤密工作,然后选择合适的强夯点,在机械设备的辅助下,打散碎石桩,再根据碎石桩打入的粒径,将碎石填进护土内部,这一时期的地基就会形成密实的碎石,大量的碎石同土层混合在一起,形成联合的碎石桩,最终形成复合性地基,有利于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在强夯地基时,还需要确保夯击次数的合理性,可以强夯三次左右,然后降低夯击力度,以低能量夯实一次,提高地基夯实的力度。在地基施工中,由于土层实际湿陷度不同时,土层的厚度等级也会不一样,所以,夯沉量方面,要综合考虑地基结构以及土壤性质等多方面的因素,从而达到理想的夯实效果。
2.3高压旋喷注浆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高压旋喷注浆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是将预先配置好的水泥浆通过高压旋转喷嘴,在10至25兆帕的高压作用下向处理地基土体中喷入,使水泥浆和土体在混合凝固的同时改善地基的物化性能,现阶段旋喷注浆桩在改善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黄土、砂土、人工回填土和碎石土等软土地基的强度、渗水等性能方面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在应用时既要考虑翻浆、冒浆等现象的正常出现,又要使岩粉适当的沉淀,喷嘴前端距离满足高压旋喷的需要,所以钻孔口径和终孔深度等都要得到严格的控制,通常其口径要比喷射管外径大2至5厘米,深度比开喷深度大50至100厘米,当孔深在20米至30米之间时要保证孔斜率不大于1%。除此之外,要保证高压旋喷注浆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满足要求,需要对其测量放线、设定孔位、钻孔过程、旋喷设置等各环节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落实。此项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成本、噪音污染、振动破化、占地面积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但需要结合房屋建筑地基物化参数确定施工参数,对专业性的要求极高。
2.4深层密实地基处理技术
利用振冲法进行深层密实地基处理时,需要应用起重机的起吊功能,实现振冲器的起吊,当潜水电机在运行的状态下,振动器在偏心块的作用下会产生较高的振动频率,利用水泵使高压水流在阵冲和水泵的双重作用下喷入地基土体,并达到预定的深度,此时将碎石等准备好的填充材料向土体填充并结合不断的振动挤密作用,在此项技术施工结束后所形成的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使地基的沉降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经济、快速等优越性,此方法主要应用于松散砂土地基的加固中。
3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新技术
3.1DDC灰土挤密法
DDC灰土挤密法指的是在孔内深层强夯法的基础上,先借助螺旋钻机把灰土一层一层地倒入孔中,然后夯实成桩时,反复锤击桩,逐渐将桩径拓宽,最后在桩与桩间的土就会成为复合地基。复合地基可以有效改善湿陷性黄土的打孔结构,使得地基土的湿陷性得以去除,进而使得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增大,承载能力增强。值得一提的是,DDC灰土挤密法只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较为有效。
3.2IFCO强制固结法
IFCO强制固结法可以快速提高房屋建筑施工地基的固结速率,通过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可以有效地进行固结,房屋建筑工程内部的砂墙可以作为其排水系统,能够加快地基凝固和固结的速度,扩大房屋建筑的排水通道。IFCO强制固结法的这种加压系统,可以利用真空压力,缩短堵截时间,加强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质量。IFCO强制固结法的这两个系统最重要的特点是加快地基的凝结和固结的速度,缩短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时间,降低地基处理成本,提高地基施工质量。
3.3粉煤灰吹填法
因为粉煤灰有着较强的透水性,那么在吹填地基时,就可以利用粉煤灰来进行,通过实践研究表明,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的地基处理中,应用粉煤灰吹填法,不仅可以让吹填土的固结时间缩短,还可以缩短填土的工期,费用也可以得到降低。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比例来进行淤泥和粉煤灰的吹填,这样可以促使均匀性得到保证,对土的固结性质进行改善,不仅可以让地基更加的牢固,还可以拓宽土地范围。
4结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包括多个施工环节,同时也涉及到多项施工技术,地基处理技术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部分,地基处理的效果直接决定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到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以及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在工程施工阶段,需要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技术,做到科学施工,通过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增强工程地基的牢固性和密实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度,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确保建筑质量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初探[J].任成文.四川水泥.2016(10)
[2]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许博其,韩学江,唐雪.住宅与房地产.2017(03)
论文作者:杨志,王黎明,朱瀚,李家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碎石论文; 房屋论文; 注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这一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