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社会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顾抗
(江苏师范大学 社会合作与服务办公室,江苏 徐州)
摘 要: 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各所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本文对我国高校社会服务现状展开分析,提出现阶段我国高校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给予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社会服务体制的完善、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 高校;社会服务
高校社会服务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开阔提升教师与学生视野范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项目,符合国家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需求。因此,高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强化与完善社会服务职能具有较高必然性。
一 我国高校社会服务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 高校社会服务存在功利主义色彩
近年来,我国高校以及社会各个领域,对高校社会服务相关职能的主要作用和优势逐渐认同,然而部分思想观念较为落后的高校仍难以正确认识社会服务,对其认识处于较为严重浅表化,并且与此类高校相关的社会服务普遍带有一定功利性色彩。其一,部分教师认为参与社会服务有失自身形象,属于一种降低身价身份的行为,这种传统、落后的思想严重制约我国社会服务智能的有效发挥。其二,我国部分高校在进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获取一定利益,进而将社会服务附加严重的逐利性色彩,盲目致力于收益型产业的创收工作。放弃高校科研创新的办学任务,将大部分精力投入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投资成本较低且收益颇高的产业项目中。其三,部分高校为获得更多的办学经费,以合作企业短期发展目标为核心,忽略高校自身发展需求以及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而大幅降低高校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成效。其四,部分高校将自身塑造为短期人才培训场地,忽略国家、社会人才需求为根本,哪个专业热门便创建哪一门专业,对该专业加大建设力度,形成为金钱而行动的办学模式,进而大幅降低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此类问题在高职类院校体现尤为明显[1]。
施工过程中,局部人工配合挖除并清理好槽底,按照图纸要求不得超挖,施工人员要把好高程、边坡坡比的精确度,开挖前尽量反复复核方可施工。严禁扰动坑边原状土。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加强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严格按照专家审定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且对施工周围进行视屏监控,落实好深基坑以及四周环境的沉降、变形、地下水位的变化等观察工作,有异常应立及时报告,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将危险源扼杀在摇篮之中。
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社会服务现状不容乐观,部分高校存在大量与金钱相关的问题,虽然这并不是高校社会服务的主要形态,但同样对高校社会服务整体的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极大程度的制约了高校的发展和建设,与社会服务根本性质相违背,严重破坏高校社会服务公众形象,脱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绿色线路是指以绿色环保为主要特征的绿道慢行系统,主要包含沿线的绿道节点、绿道标识、绿道小品和绿道基础设施。青山湖绿道在“低碳生态”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场地地形、废弃材料以及场地原有构筑物,打造低碳绿色的慢性系统。
(二) 高校社会服务与教学存在矛盾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主要职能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即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从事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以及构建良好的社会服务体系。从其办学本质上来说,三者属于一个有机整体,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托的关系。首先,科研的任务是推动教学稳定发展,提升人才输出效率和质量。其次,社会服务是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效连接,使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具有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最后,高校的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应建立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不能与其形成矛盾关系。然而,我国部分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为应对更新速度较快的人才需求方向,不断变换人才培养模式,严重冲击人才培养的核心主导地位。
受高校自身能力制约,社会服务范围较为有限,扎实推动社会服务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高校自身力量的融合,实现被服务主体的唤醒,进而从根本上完成高校社会服务性质的转变和方法的改革。然而,我国部分高校在进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着严重的自主发展问题。尤其是部分欠发达地区,高校基数小、科研机构数量不足,仅有的几所高校却要负担起科技振兴市场、教育推动经济的重大任务。在此类高校进行社会服务期间,被服务主体时常处于弱势地位,期望值相对较高但却难以得到预期服务,甚至部分面临破产废业的企业期待高校对其进行挽救,为其生存提供相应策略。进而,此类现象为高校带来巨大的压力,与高校社会服务现实理念大相违背。与此同时,部分高校对于自身社会服务定位不够合理,面对自己难以达到的社会服务项目予以接受,进而对其未来发展带来严重负担,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制约。
(三) 高效能力与社会需求有失平衡
一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参加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随之带来教学实践的减少,但部分高校又缺少与之相应的补救措施和补偿措施,仅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当中,却没有立足于现实情况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全方位弥补,导致人才培养受到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高校时常强制性要求教师人员参与社会服务,但又不具备科学合理的社会服务体系,缺乏相应的考核标准和奖励制度,一些教师由于置身于社会服务当中,导致所承担的教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被减少,造成福利待遇素质降低,严重影响教师参加社会服务的热情,使社会服务的功能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此外,还存在部分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颇高,但由于自身无法合理安排社会服务与教学工作的比例,导致人才培养受到影响的情况[2]。
二 我国高校社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 合理突出社会服务职能
人才培养作为高校办学价值的最终体现,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相辅相成,三者对高校发展以及价值体现方面的意义巨大。我国高等教育专家潘有光先生表示,虽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均影响着高校的发展,但其依然有轻有重,不可同样对待。根据潘先生的理论,高校在开展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应以学校专业优势为出发点,使社会服务不仅能够良好作用于社会,更能以其多方面优势激发高校人才培养职能,使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事业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在地方高校方面,其所针对的主要是具有区域性限制的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主要方向是促进地方产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高校充分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形成稳定的产学教研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与当地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学习空间。不仅要强化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学校人才培养方法方向与国家实际人才需求有效链接,还应努力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以不断实现的科研成果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逐渐形成以高校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发展基地[4]。
(二) 与人才培养事业有效对接
高校进行社会服务是高校办学中衍生出的职能,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多年发展的历史性产物,社会服务无论对科学研究,还是对人才培养事业均有着强大的推进作用。因此,地方高校应积极认清社会服务职能,从根本上认识功利主义的危害,树立以马列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的意识形态,致力于实质性社会服务当中。对于部分动机和自我效能较低,不愿投入到社会服务当中的高校或高校教师,应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为其树立良好的社会服务意识。首先,高校应全面扩大自身服务职能,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力,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办学资源,进而促进人才培养功能的发展。其次,高校在进行社会服务时,应做好社会调研工作,充分了解相关行业人才需求,以及企业对人员的要求,以此为导向适当调整学校的课程设置和专业方向,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原则,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再次,针对功利主义明显的高校和高校教师,应引导其建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形成正确的社会服务理念。同时,针对高校办学经费紧缺问题,部分高校开展一些具有盈利功能的项目并是不错误之举,但相关领导人员必须意识到高校非营利的性质,避免因过分重视经济效益影响学校发展的现象发生。高校应认清自身科学研究职能,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实现以科技振兴产业的重要目标[3]。
(三) 改革社会服务模式
高校社会服务覆盖面和作用效果较为有限,进行社会服务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挽救被服务主体不可挽回的局面,而是以力量融入的方式,引导被服务主体认清自身和现实局面,实现服务主体与被服务主体的协调。高校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如果不考虑社会服务的有限性,将对高校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必须立足于自身优势,系统性、针对性的对社会展开服务,错误的社会服务方向,不仅不能起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还有可能将高校拖垮。与此同时,高校还应长期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并以此为基础,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支持,成为辅助企业创新发展、改革发展的有力工具,此过程应注意,在为企业提供支持时,应避免企业过于依赖高校[5]。
“用不着了,我准备明天去自首。”范坚强淡淡地说,“后事已经安排好了,公司的财产已转到你名下,明天开始,你就是一风公司的总经理。我这样做,不是要你原谅我什么,这只是我对你们母子的一点补偿。”
三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主基地,同时兼顾着社会服务智能。虽然现阶段我国高校社会服务存在问题较多,但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实现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最大化并不难。因此,为使社会服务的良好发展,高校应合理突出社会服务职能,使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事业有效对接,积极改革社会服务模式。进而区域经济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旭东,李玉珠.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1):33-36.
[2] 丁亚金.现代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8(13):73-76.
[3]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4] 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16-17.
[5] 张锐.浅析美国高校危机管理建设及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6,3(21):245-246.
本文引用格式: 顾抗.我国高校社会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3):223-224.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3.107
作者简介: 顾抗(1980-),男,汉族,江苏无锡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学管理、高校社会合作与服务等。
标签:高校论文; 社会服务论文; 江苏师范大学社会合作与服务办公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