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导、双试、速清”模式下信息技术课堂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论文_郭静

“精导、双试、速清”模式下信息技术课堂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论文_郭静

农垦建三江管理局青龙山农场学校 郭静

“精导、双试、速清”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尝试教学理论的指导引下,通过教师的反复实践摸索,结合本校的校情,形成一套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即:精导即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双试即尝试教学+杜郎口小组合作的建设、培养和操作----速清即堂清、周清、节清、章清,拉开了新课堂改革的帷幕,锤炼为三导合一:即“导学(导学案)、导研(小组合作)、导练(三块黑板和错题本)”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变体为“精导--双试--速清”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本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冲破了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从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的能力。《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一、“小组合作式”学习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精导、双试、速清”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推动性,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把“小组合作式”学习做为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可以说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时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因此,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更要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大胆实践,集其它学科之长,补其它学科之不足,让学生从不同层面,各个角度了解社会的发展,知道学科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对事物的判断力,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可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并不是说不可能实现,这就要求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因此,借助本次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机会,结合本校课改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信息技术课的“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的探索。

二、“小组合作式”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小组合作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组建学习小组,应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操作能力、心理素质、家庭情况、性别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针对学生自我表现欲强烈、浮躁而不塌实的弱点,让学生学会自我“反省”。在充分表达自己意见和观点的基础上,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积极采取讨论、演示、等探究形式,有效地开展小组的合作性学习。 

2.“小组合作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即在学生合作学习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说明这一节课研究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为学生准备好哪些素材,并为学生制定好一个活动报告单,便于学生在对学习材料探索的过程中搜集整理有关的数据、信息。

总之,“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实践,大致上可以说是成功的,但是由于教学条件及人为的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还有一点遗憾和不足。学生进入机房的纪律观念没有在教室强,这也或多或少给上课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是不可能解决,但需要时间去慢慢磨合,只有在不断地实现这一模式,才能有所发现再去完善这一模式,从而实现真正理论上的以教育创新来实现创新教育。

论文作者:郭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精导、双试、速清”模式下信息技术课堂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论文_郭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