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对海绵城市的应用,使市政道路给排系统的综合性能得以提高。为此,需合理利用海绵城市理念,科学设计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原则;具体应用
引言
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与发展是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基础,在城市市政系统的工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设计师要把握设计方向,与城市的具体情况和现场环境相结合,充分利用海绵城市的特征,形成新的竞争优势。通过海绵城市在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实际分析,也体现出当前环境下对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海绵城市概念的应用有利于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能使城市改善内部生态环境,减少雨水不合理排泄出现的城市内涝。逐步改善市政道路设计中各项辅助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海绵城市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
1当前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运用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价值
一个城市环境的好坏,对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工作质量影响特别大,海绵城市理念的合理运用,能够保证城市给排水系统与交通系统进行有机结合,真正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因为当前工业经济的全面、迅猛发展,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怎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当今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能够保证城市环境更为优美。市政道路在运行的过程当中,如果外界的降雨量特别的大,再加上道路排水能力较差,道路路面会出现大面积的积水,使得道路交通越来越拥堵,并且降低市政道路的质量,路面发生大面积的塌陷,进而引起严重的道路事故。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当中,能够保证城市道路的给排水系统得到全面的优化与改进,具有特别显著的防洪防涝作用。
2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中的设计原则
2.1防涝原则
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设计得不科学、不合理,就会导致城市出现洪涝、积水问题,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转,也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为防止城市内出现积水、洪涝等问题,在进行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就需贯彻落实防洪防涝原则,结合城市所处的地形地势,全面做好排、用以及渗等各项工作,也就是说对于城市雨水的处理,不仅要做到快速疏通、排出,还需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问题。
2.2保护环境原则
海绵年城市提出与建设的最终目标是缓和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最大程度降低城市开发建设带给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应用海绵城市相关理念、技术进行城市给排水系统设计时,也必须要将自然环境放在核心位置。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自然环境,做到顺应自热,对城市内现有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与保护,并充分利用有效条件,再造于城市发展、环境保护有益的自然生态景观,有效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设计工作时,需改变粗放式以及高强度的设计方式,充分考虑生态保护与环境发展的要求,结合相关原则做好系统设计工作,为自然环境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提供保障。
2.3个性化原则
受城市所处位置、城市布局等因素影响,不同城市的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可能存在不同情况,因此在设计时会存在差异。为确保设计效果,应避免照搬、套用等情况的出现,对于其他城市的优秀建设经验,可以适当学习、借鉴,但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城市具体情况,如城市气候、水文条件、绿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因素合理设计,有效解决水资源紧张和内涝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要点研究
3.1关于路基排水的设计
设计市政道路前,首先任务是合理设计道路路基,再根据路基情况科学合理的拟定可行性方案,最终再结合不同路段中不同的道路需求和具体状况合理改进、调整设计方案,唯有这样才能确保城市给排水设计充分发挥使用价值。针对透水性较弱的道路路基,则应对其进行相应处理(如进行换填处理)以提高其排水功能。不仅如此,设计路基排水过程中考虑它自身排水性的同时,还要对其稳定性给予重视,要对路基施以碾压、夯实等处理,使稳定性有所保障。
3.2关于车行道、人行道的设计
国内设计传统型车行道以及人行道的路面铺装过程中,通常采用非透水性或者是透水性较差的材料,因此遇到降水量较大的季节,路面容易出现湿滑现象,影响人们正常出行的同时,还阻碍了水分的下渗,导致城市的温度上升。若是在设计车行道、人行道的过程中能够合理运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则建设路面时便会选择透水铺装路面。通过这种设计方法,可使路面上的积水顺畅渗入至地下,对市政路面的湿度与温度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这样一来,在调节市政环境、补充地下水的同时还可从一定程度降低积水对路面造成的破坏。特别是在设计车行道的过程中,用于路面铺设的沥青混凝土具有较强的透水性,可促进积水下渗。而为保护地基不受雨水、污水破坏,下层、基础位置所使用的材料是不透水性材料,从而使积水按照之前设计的斜坡流入检查井或者是绿化带中。
3.3关于绿化带的设计
设计绿化带的过程,一般可划分为下列方面:(1)要设计雨水的收集:应选择透水性强的材料进行路面铺设,确保雨水可顺畅渗入地表层,再让其按照之前的设计流入绿化带中雨水收集口。针对这种情况,绿化带一般置于路面下的15-20cm之内,且一定要高于绿化带土壤;(2)设计水质的过滤环节:为促进地下水清洁度的提高以及保护地下水不受污染,应在设计中增加过滤道路积水环节,从而保证收集到的雨水可以具备更多的用途。要想实现水质的过滤,首先要在是公共场地铺设种植土,然后再铺砂石层,最后进行渗透管的埋设。进行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水质清洁度和雨水渗透量的增长;(3)要设计滞蓄缓排:开展此项设计前应先深入了解绿化带的整体结构,然后再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导流系统,只有做好这些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玉树顺畅的渗入地下层。设计滞蓄缓排的具体工作主要包括:明沟可以帮助雨水沉淀,从而对雨水施以天然过滤,因此应该将其放置于雨水设计口处;出水沟渠用来配水,所以应将其设计于明沟两侧;(4)设计雨水的排放:所谓雨水排放设计实际上就是设计溢流系统,对低洼处的积水进行导流。
3.4关于附属设施的设计
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主要包含两种类型,即为路缘石、路肩边沟两类。对于路缘石而言,主要有两种形式:平缘石以及立缘石。平缘石的优点在于能和地面高度基本持平,路面不会出现积水,促进雨水流通顺畅性的提高。而立缘石则与平缘石有所不同,它的高度高于路面,可以从一定程度控制雨水,有助于其流向雨水口。为确保路缘石汇集雨水的能力,可对其制作豁口、打孔,也可在铺设时预留一定的间隔,从而提升控制雨水的能力。在对路肩边沟进行设计、施工的环节中,应该重点审查混凝土的质量,确保施工完成后成体的外观美感,防止出现堵塞情况,进一步充分净化雨水。而且为了促进雨水净化率以及回收率的提升,并使雨水输送效率、排放效率有所保证,可以借助种植草沟的办法得以实现。
结束语
运用海绵城市理念科学合理的进行市政给排水的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雨水得到充分利用,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姬建华.刍议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门窗,2017(08):150.
[2]黄萍.“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初探[J].智能城市,2017,3(11):201.
[3]尹浩明.“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116
论文作者:金木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雨水论文; 给排水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路面论文; 积水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