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我国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建筑设计的标准越来越高,传统学校过于通俗的建筑设计已不再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学校作为我国开展教育的主要场所,其建筑设计和学校氛围以及教学质量息息相关。故在进行学校建筑设计时,越来越多设计师开始将人类情感融入到设计当中,以求学校建筑能达到一个和谐美好的境界。本文首先介绍了在学校建筑设计当中追求美学和人情化的必要性,并探讨了进行学校建筑设计的要点,最后介绍了如何将两者融合在设计当中,望能给学校建筑设计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学校建筑设计;建筑美学;人情化
引言
以往的学校建筑设计呈现的是一种“公式化”的建筑特点,使得整个学校建筑较为死板、生硬。而随着建筑艺术的发展,芬兰的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采用一种新的方式,他将情感融入建筑中,更加注重关注建筑与环境、建筑形式和人内心的表达的要求。因此,通过探索“人文性”与建筑形式的切合点,将人情与建筑美学的展示结合起来,使学校建筑设计变得更加生动、灵活,并能够透过建筑,感受到整个学校的风格、氛围。
1人情化设计和建筑背景
现代建筑随着社会运行效率的提高已经逐渐呈现出来冷漠华和程序化的风格,但是现代芬兰建筑师就采用了人情化设计来进行设计,他们突破了流派的桎梏,在保持民族精神的基础上进行建筑人情化的设计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得到良好阐释,建筑和人心之间的联系得以强化,用建筑作品来对建筑人情化地域化等新概念进行阐述。我国校园教育主要可以分为是小学中学以及大学三个主要阶段。现在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我国逐渐开始重视学校教育的最根本因素,即素质性教育和培养,强化对于学生的内心塑造以及体质心理等健康的维护,校园建筑以及其空间环境就是进行这一过程的主要地区。我国建筑美学和人情化的建筑设计现在依然是十分处于十分落后的阶段,同时融合这两个设计理念依然是刚刚成型。校园建设的规划现在依然仅仅停留在对于学生容量的提高以及层数的设计等,对于建筑本身的建筑美学依然没有得到重视,因而校园建筑不具有人文关怀性质。对于校园空间环境的设计过程中,尤其是规范阶段和后期建筑设计的思维体系当中,相对于建筑相比,空间环境往往被单纯的认作是校园建筑之外的残余部分,因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常常没有足够重视这一环节,尤其是有关于空间用途和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方面,常常是顺带做出来的,甚至反复进行改动导致最终结果面目全非。这就导致校园建筑和校园空间环境常常会产生一些矛盾指出。除此之外随着校园不断进行扩建,很多比如人为执行力和分期建设等具有人文特色的设计理念也会逐渐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导致校园建筑和空间不能有足够的连接和延伸,进而使使用者无法产生亲近的感觉。除此之外现在校园建设过程普遍存在着比如用地紧张等原因导致现在的学校大多有楼无院有校无园,这就给校园的功能体现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学校无论大小,都和建筑美学和人情化建筑思维的体现没有重要矛盾,最重要还是在于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是否有足够坚持设计原则。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单单注意到功能方面,还需要深入到美学以及人文关怀等多个方面。
2融合策略
2.1确定合理的设计目标
为让美学和人情化能完美的融合在学校建设设计当中,建筑设计师首先应该根据两者来确定合理的设计目标。在进行目标设计时,其应最先考虑到设计是否能做到各方面的和谐统一,确保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会出现时间、空间以及人的干扰,防止设计出现矛盾。此外,建筑设计也应该注重对资源的利用,资源利用不仅是指用于建设的建筑材料,还包括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等,确保所有资源都能充分发挥其价值。设计师还应该将“家”的观念融入到设计目标当中,即确保整个建筑物的设计都是围绕为学生提供另一个家的理念进行的,从而让学生能在学校感受到更多家的味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坚持功能布局的和谐美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以往学校设计给人留下的感觉,功能虽有,机械感十足,缺乏美感与人情。学校建筑因场地有限,如何在有限空间塑造出集美学与人文的空间感,应值得思考。要兼顾建筑内部的空间和谐,科学划分教学、运动、景观等功能,做好空间的方向感与序列感。要兼顾建筑与外在的空间和谐,让建筑与环境、地形、道路充分兼容,融合教育感、时代感与人文感。
2.3外观造型的人文美
学校建筑的外在造型是学校建筑的客观表现,所以在设计之初,必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形式的多样性。在建筑中切记建筑的意志性,要做到方圆结合,才能够使整体建筑错落有致,单体建筑并不复杂,却能够展示出整体的美感。二是兼顾传统与现代。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就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就要体现出学校兼收并蓄的厚重感,既能够回顾历史,又能够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面向未来。三是艺术与人文的统一。校园建筑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追求典雅的校园环境,能够实现对于人文思想和情怀的培养。
2.4设计以人的感受为主
学校建筑物的价值,都是由在其内活动的人来进行体现的,故建筑设计一定要做到以人的感受为主,在设计人情化的基础上,充分的体现建筑物美感。在建筑设计师确定好设计方案之后,为让其人情化的设计思想得到充分体现,建筑设计师也应根据其设计方案在学校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全校师生都能参与到建筑物的设计当中,然后建筑设计师再通过调查反馈的结构,来优化其设计方案,使建筑物的美感和人情化设计都能满足师生的要求。此外,在学校建筑物投入使用之后,学校也应该开通一些反馈渠道,让师生能够根据其对建筑物的体验情况进行反馈,学校再根据这些反馈意见进行建筑物的微调,让学校建筑物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2.5充分发挥建筑物的功能,合理进行空间布局
要使建筑物达到融入各种设计理念的要求,就必须要能确保建筑物具有完善的功能,并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利用,防止出现因为建筑物规模的限制,而忽略了对其功能进行设计的情况。故在进行实际设计当中,建筑设计师就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不断的调整建筑物的空间布局,使其在布局合理的情况下,还能具有相应的功能,让其能不因为空间布局而丧失相应的美感,也能为学校师生提供完善的功能服务。如在进行某学校设计时,设计师就可在确保建筑物的基本功能不受影响的条件下,将学校某些建筑物和其周围的道路以及景观融合成一个整体,在让学校建筑物具有整体美的情况下,还让师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便利。
结语
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探讨在增强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的认识、提高学校建筑设计中人情内涵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通过对学校建筑设计的实际分析并结合具体学校建筑工程案例的理解,能够提升我国学校建筑的整体设计能力,让校园环境变得更加具有教育性、审美性。通过加强学校建筑的人文情感,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学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参考文献
[1]冯锐.探讨房屋建筑设计与美学的有机结合[J].科技资讯,2015,13(11):232.
[2]温恩羲.阿尔瓦·阿尔托建筑结构美学中形态对比规律的运用与体现——基于阿尔托三大设计生涯时期的建筑作品案例探讨与分析[J].门窗,2017(5):236.
[3]云意茹.浅谈建筑美学—关于建筑艺术交融与中西方建筑美学的探讨[J].门窗,2012(10):173.
[4]潘夏军,张纯兴.建筑:物质化的精神载体———漫谈建筑设计美学中的文化构成[J].作家,2010(2):243-244.
论文作者:洪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建筑论文; 学校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物论文; 人情论文; 美学论文; 校园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