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竹实验学校绵竹618200)
我校是一所民营性质的初级中学,积极顺应教育、教学发展趋势,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通过对一些教育先进地区、先进学校的参观学习,开始了有关“四步一体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教学模式的改变就要求评价方式也应发生相应的改变。
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怎样的评价机制便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学习热情和行为方式,为此,“四步一体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特殊的学习形式其评价机制也应当有其特点,准确、恰当、有效的评价便显得格外重要。
“四步一体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模式实践四年以来,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了很大提高,老师也感受到了寓教于乐的乐趣。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合理而有针对性的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合作意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校老师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制定了各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下面就一些做法的形成进行简要的介绍。一、评价摸索期在刚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把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生性格进行了分组,在学习的时候,要求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发言。开始时,学生们觉得这种教学方式很新颖,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下都表现得比较活跃,老师们也倍感欣慰。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许多问题,有些小组只是围坐在一起,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整个课堂闹哄哄,却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另外,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造成了“优秀学生讲,困难学生听”的局面,表面上热闹、民主、活泼的合作学习气氛实则隐含着种种缺陷。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机会明显较多,在小组活动中起着支配的作用,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显得消极被动,而且很多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做一些与小组学习无关的事情,开小差、说闲话,不去积极参与、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只等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因而缺乏实效性。
很多老师看到这一点后觉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不实用,干脆又回到原来的教学模式上来。后来,我们经过讨论和通过外出学习看到了一些新的做法,开始慢慢地在自己的课堂上对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一些评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原来一些学习气氛不浓的小组开始讨论问题了,一些不爱回答问题的同学开始勇敢举手了。于是,在老师们的心里都有了这样的想法,那就是:能否将我们对学习小组的评价搬到我们的课堂中来。 二、评价形成期 在取得一定成果之后,老师们在平时利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制定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具体内容、评价方式以及奖励办法。 (一)评价内容
1、对学生个人表现进行评价;
2、对合作状况进行评价;
3、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价。
(二)评价方式
1、教师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组内评价
由于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兼顾的小组较多,不容易对每个小组特别是每个学生的表现都有非常清晰的了解,而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对自己、对本组同学的表现在主观和客观上都有了解,引进学生和小组的自评、互评,会使评价更公平、公正,也更客观,更具有说服力。另外,这一环节的设置,使学生时刻处在别人的监督之下,青少年强烈的自尊心和表现欲会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更努力表现,将自己良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对于那些学习主动性比较差的学生来讲,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组间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在注重组内互评的同时,更注重组间评价,让学生对合作小组集体做出合理的评价,从中反映学生集体或个人的素质情况。通过这种评价,可以使学生增强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并进一步提高其分析能力。
(三)奖励办法
奖励办法:采用积分制。对课堂上积极讨论并在讨论后勇于发言、表达见解和表达的见解独到、有创意的同学在课堂上直接提出口头表扬并加操行分;对能在组长带领下积极讨论、勇于发言、大胆质疑的小组,进行表扬并要求其他小组学习,授予“今日优秀小组”称号并加操行分;对小组在完成作业、听写、背诵任务及测验中效果好的,树立为学习榜样,授予“今日优秀小组”称号并加操行分。
利用每天政治学习、每周班会总结及学月总结时间,依据各小组在个人表现、合作状况、合作效果情况,计算每组的得分,根据得分评选出“今日优秀小组”、“每周优秀小组”、“进步最大小组”、“学月优秀小组”。将当选小组树立为学习榜样,并发适量学习用品奖励。同时,作为连带奖励,学月优秀小组将获得更多的班级、学月表彰名额、新团员优先选拨名额及学期末的评优选模名额。小组成员学月综合素质评价也皆可认定或上升为A等。
三、评价完善期
评价制度在班内公布实施后,各小组都很兴奋,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情绪、参与度显著提高。但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之后,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小组内部的参与程度不够,很多小组只是个别学习好的说答案,其他人记下来,单纯为了加分、为了获得优秀、为了获得奖励而争先恐后地发言。小组之间斤斤计较,互相拆台,甚至出现乱加分的现象。针对这些情况,经过深入的思考,我又增设了“最佳小组形象”奖,“优胜小组”感言、“落后小组”检讨几种手段。对于那些帮扶本组成员,对其他小组也互帮互助的小组由全班评出,设立“最佳小组形象”奖,让其组长发表获奖感言,在全班提倡互帮互助、团结协作风气,消除不良竞争。
让获得“优胜小组”称号的小组总结自己小组的优点和先进治组方法,以供其他小组借鉴。不但要评选“进步小组”,也要评选“落后小组”,并对其实施“惩罚”。“落后小组”每周日返校时在组长带领下,分析自己的不足,提出小组发展目标、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这样一来,各小组的得奖情况都摆在桌面上,那些恶劣竞争的情况也就相应减少了。通过对评价手段的不断丰富,学生们在学习的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手段的实施,使得小组内每个成员树立起明确的责任意识,体验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价值,感受自己对小组的贡献,增强了自信心和成就感,产生继续进步的信心与勇气。
总之,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思考与探索,我们有一些收获。也存在许多问题出现,我们还会继续探索下去,让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式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
论文作者:罗斌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3年8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7
标签:小组论文; 评价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学生论文; 成员论文; 优秀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3年8期(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