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激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文明活动的固有内容已得到广泛认同。从历史上看,任何朝代的统治者无不重视对民众的思想教化与行为控制;从现实分析,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民族无不重视精神的力量,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是在浑浑噩噩的精神状态下进入现代化行列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来不是,将来也不可能是某一国家或民族的专利活动。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被确立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足以说明我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宏观而论,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意识形态为核心,以精神文化为载体,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手段,从而推进文明进程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社会管理或社会动员的有效方式。它已经渗透到机关、企业、学校、军营、社区等各种社会组织和各种社会活动,通过教育、传媒、活动等途径参与社会生活,在保障社会正常运行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当出现社会动荡或社会问题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便更加凸显出来。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任何学科一样有其形成、发展和运作规律,出于使命感和责任感,人们一直致力于对思想政治教育本体和规律性的探索,并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与科学化的探索是艰难的,但这种努力表征着探索者对“实然”思想政治教育的体认与关注以及对“应然”思想政治教育的追求和渴望,也昭示着探索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及所寄予的热情和期待。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与时俱进,探索适应瞬息万变多元时代要求的新理论,也正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回应。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立体多维的,人们可以沿着各种思路寻找政治教育的新视野,在一种和谐、互动的理论争鸣氛围里,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繁荣与发展。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以来,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与多种学科密切关联的综合学科。在学术领域,多种学科彼此交叉渗透、相互借鉴依存的趋势日益明显,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就成为有效的创新路径之一。从系统观点来看,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就必须超越学科思维定势和理论阈限,将思想政治教育置放于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从全方位加以审视、评判,并尝试新方法、新规则,从而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值得发扬光大的优势和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研究精神激励则意味着将思想政治教育置放于社会精神资源的发掘、选择和利用的大背景中,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点。
众所周知,精神文化蕴藏着凝聚和激励民众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精神文化已成为公认的社会资源之维。社会精神资源极其丰富,如意识形态、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民族尊严、社会榜样、精神状态等。社会总是设法建立一种开发利用精神资源的有效机制,以保证精神能量的持续释放与合理使用。精神能量外现为精神动力,精神动力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一种精神资源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精神的作用不是静态的,可能产生波动,甚至波动很大。从共产主义信仰和雷锋精神的影响力的变化可以观察到这种波动,这种波动对社会风气和社会精神状态的影响十分明显。如何建立一种使精神资源持续稳定地发挥作用的社会机制,使我们能够源源不断地获得必要的精神力量,这就是研究精神激励的初衷。其实,社会精神资源并不稀缺,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使得从社会中抽取更多的精神资源成为可能。如何发挥利用这些精神资源,如何使精神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就需要解决精神激励的理论与应用问题。精神激励是与物质激励相对应的精神构建和行为驱动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实现精神价值转换的直接途径。精神资源发挥作用的机制和过程就是精神激励运行的机制和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对象是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从终极意义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都是中介性的,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以及满足人的精神需要都是激发人的精神动力、推动人的预期行为的手段。质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将经选择的精神资源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为精神动力,提升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生境界,引导人的行为方向,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社会或组织的预定目标。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与合理发掘、选择和利用社会精神资源相关联,亦即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有效的精神激励显著相关。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来看,精神激励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手段和目的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各种必要的信息,被教育者借助符号系统工具,将所获得的信息转换为非时间性的、稳定持久的认知结构,这些符号表征就为随后的行为提供了内部指导和在一定诱因存在条件下的内部动机。符号表征的获得及保持并不能说一定会产生相应的行为,预期行为的外现还需要一个从符号表征到行为操作的转换机制,这个机制就是精神激励机制。譬如人们获得道德规范信息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要表现出道德行为还需要激励(内部的或外部的)作为转换机制。“知善”与“行善”之间的确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不是必然的因果关联,保障“知善”而“行善”就是激励机制解决的核心问题。同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都存在一个由认知构建到行为操作的转换过程,认知构建仅仅是一个环节,在一定思想观念作用下产生预期行为才是最终目标。当然,预期行为的产生具有时序特征,即行为产生的可能性主要由激励机制来决定,而激励机制以具体的时空环境结构为依托。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积极性是衡量人社会活动能力表现的尺度,任何财富都是靠人的积极性取得的,一切人间奇迹都是由人的积极性引起、发动和创造的,离开这个主题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调动人的积极性有两种主要方式: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很显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借助于精神激励。精神激励克服了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精神激励是通过提升人的精神状态、改善人际关系、激发创造力和责任感来促进业务工作的质量水平。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理所当然成为业务工作的组成部分,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些“政治功能”或“服务功能”。另一方面,精神激励也能超越具体事务,发挥特有的精神文化功能。精神激励不仅保留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合理的形式与内容,而且也是与“国际接轨”的契合点,因为精神激励是跨文化、跨时空和共通的,而不是地方性、民族性和特有的。西方的文化渗透、宗教信仰、人本管理、心理辅导等实质上都与精神激励有关,应该说精神激励是一种通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我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激励。在战争年代还不具备物质激励条件时,主要靠精神激励发动人民群众。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总结的:“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信念的作用实质上就是精神激励的作用。邓小平还说:“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实行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的方针。”很明显,在他看来中国革命的胜利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与我党对人民群众进行成功的精神激励是分不开的,而且要保持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精神激励为主的原则,违背这一原则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由于过度的物质刺激所导致的精神迷失、道德滑坡、腐败盛行、世风日下等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从现实社会发展维度来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改变了物质资源的配置,同样也改变了精神资源的运作方式。一方面市场经济所激发的创造精神、竞争意识、公平意识、风险意识、现代意识等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精神资源,即市场经济开辟了新的精神动力源泉;另一方面也对固有的精神资源的作用机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譬如市场经济对伦理道德、社会榜样、价值观念的冲击十分明显。现代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日益取决于信息、技术、组织文化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物质激励的功能不断下降,“光靠涨工资(奖金)不灵了。”在这种背景下,不少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管理学家和企业家开始把眼光投向精神激励,于是企业文化、参与管理、团队精神、工作丰富化等受到重视。
国内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的精神激励基本上还是沿袭20世纪中期学习照搬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精神激励模式,这种缺乏必要社会信度与效度的精神激励方式显然难以适应当代中国人的观念更新和精神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保证精神资源持续开发运用的、新的精神激励机制就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对于个体而言,精神激励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能、提升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生境界。可以这样说任何人的成功,如果离开了精神的力量是不可想象的。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德,坚强的意志,浓厚的兴趣和热烈的情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精神激励是个体实现自我超越的必要手段,它能一次次突破人的极限;精神激励又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主动关照和拯救,使人从萎靡状态中超度出来,培育人的气节、风骨和正义感,完善个体人格,从而优化人的行为。
对于当今的时代,比尔·盖茨说:“这是一个绝妙的生存时代,从来也没有过这么多的机会让人去完成从前根本就无法做到的事情。”的确,这是一个绝妙的生存时代,从来也没有任何时代像今天这样需要精神激励来激发人们创造新生活的满腔热情。我们相信“为每个人装一台精神发动机”要比比尔·盖茨的“为每个人的书桌装上一台电脑”的理想更有意义——这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伟大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