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BIM技术的有效运用分析论文_尚彦峰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BIM技术的有效运用分析论文_尚彦峰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具有实践要求高、专业性强、内容多的特点。这门课程的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只注重解释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建筑涉及的各种过程,仍然无法掌握建筑施工技能。因此,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模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BIM技术可以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它可以模拟建筑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建筑技能。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教学;BIM技术;有效运用;分析

导言: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体现理论内容的现实意义,使理论内容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而且要从各个方面和角度对综合内容进行具体描述和分析,以展示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发展的重要意义,为学生今后在建筑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现阶段,建筑施工技术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诸多的难题与挑战,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难题,而BIM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具体应用,让建筑施工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动力,打开了解决建筑施工技术中各种问题的新大门,为建筑施工技术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道路。基于此,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讲授过程中,要针对BIM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应用和成果,具体到每一项相关课程内容中,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对BIM技术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学生学习新技术、使用新技术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和影响。

1BIM技术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影响

BIM技术利用虚拟建筑模型对建筑施工中各个环节的施工信息进行系统的掌握,以此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BIM技术在实际施工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可以利用BIM技术的贴近现实的外观和可观察性,将理论知识内容转化为直观的动态课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实际施工现场。与以往的教学相比,它更有利于学生理解BIM技术在建筑技术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建筑技术课程的学习,促使学生积极讨论和思考,更好地完成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建筑施工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专业必修科目,是一门专业课程,所涉及知识点复杂、知识面广,具有较强实践性,且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建筑物建设工作涉及内容较多,如混凝土结构、结构吊装、土方工程等,均属于建筑分项工程,所有工程项目需根据先后顺序完成,建筑施工技术也要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教学。目前,社会对建筑人才的需求很大。与此同时,对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建筑人才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不仅要求建筑人才掌握建筑技能,而且要求他们有创新能力,及时发现建筑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建筑质量和安全。然而,现阶段建筑技术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

2.1教学模式比较落后

我国大多数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教师讲授课程内容和学生听课。虽然一些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建设内容,但学生缺乏实践机会,与实际建设项目接触很少,因此教学效果不显著。在具体教学中,教育者需要介绍工程实例,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促进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施工方法。

2.2缺乏实践机会

部分院校与施工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争取实践机会,不过实践机会有限,学生数量较多,施工实习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在实习时,学校主要按照班级为单位实习,一般以2-3周为实习期限,实践时间较短,学生并不能深入了解每个施工环节,无法将实践与理论结合。

2.3师资结构不合理

从院校师资结构上看,大部分为青年教师,缺乏施工实践经验,仅将施工技术理论知识掌握,教学内容设计与实际工程出现脱节,学生无法理解老师所讲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BIM技术在中职建筑施工教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BIM是一个贯穿整个建设工程各工序的活动。BIM所阐述的工程项目各工序工作对象都是在一个建筑模型中进行,而且BIM所用建筑模型都要依靠计算机建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后,应该具备用计算机建立建筑施工模型的技能,从而为学生更好的展示一个完整项目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让学生对施工过程更加了解。

3.1绿色建筑建模

绿色建筑建模是BIM建模各工序中的第二道工作。根据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和《建筑采光标准》GB/50033-2013上的规定,为了让新建建筑能够建成后达到规定要求,必须在设计阶段就开始对拟建建筑进行相关指标的测算和评估。利用计算机对拟建建筑进行建模计算,可以对建筑的日照、通风、采光、能效等指标进行测算,当每部分指标达不到标准要求时,可以调整设计尺寸、造型等内容,以满足需要。

3.2结构设计及分析建模

在结构分析和计算中,有时结构构件的尺寸和位置不能满足建筑功能或形式表达的需要。此时,有必要使用计算机建立模型来分析拟建建筑的结构力学,以获得结构中每个构件和节点产生的内应力,配置满足应力要求的材料,并进一步绘制拟建建筑的结构施工图。

3.3建筑设计建模

建筑设计建模是BIM建模各工序中的第一道工作,将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表现方式等用建筑专业语言最终形成图形表达;并为其他各类工序提供必备的工作基础。建模操作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建筑设计软件绘图,在电脑中绘制出符合拟建建筑的施工图形,包括平、立、剖、局部造型等图样以及尺寸标注,同时应辅以装饰装修材料说明,形成完整的建筑施工图。

3.4设备设计建模

拟建建筑的建筑和结构施工图完成后,根据BIM第二步绿色建筑建模的模型和数据,可以对室内照明、通风和空调、消防、给排水等内容进行建模和设计,并完成施工图。在绘图和建模时,您可以使用软件自身的功能检查室内管道和设备是否碰撞,找出冲突的位置,并在这些位置水平或垂直修改管道和设备,使其符合设计要求。为了在设计阶段合理安排设备,节能高效,减少以后的修改和变更。

3.5混凝土工程施工中BIM技术的应用

所谓混凝土工程施工是指根据施工要求将混凝土和钢筋材料制成各种构件的施工过程,具有工艺复杂、施工内容多的特点。在学习混凝土工程施工时,教师应首先将施工图引入BIM软件,以获得混凝土三维结构,并调整其透明度,以显示隐藏的钢筋,并显示各种钢筋结构,如门框墙、框架梁、框架柱等。学生可利用BIM技术观察钢筋节点构造情况,便于将钢筋混凝土施工环节与技巧掌握,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建筑施工中。

3.6土建工程计量建模

BIM建模已完成到第四步,届时拟议的工程图纸基本完成。然后,进入下一步,即建设管理控制、项目投资成本预算等。应进行以下工作来计算数量。因此,有必要参考项目的施工图纸,创建一个专用于计算土木工程数量的模型,以便数量的计算变得相对简单。建模后,要注意使用对应的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结束语

BIM技术的应用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对于我国高职院校而言,BI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BIM技术的研究还会深入推进,以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明,赖小东.BIM技术融入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障碍与思路[J].教育现代化,2016,(29):225-227.

[2]马强.BIM技术在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中的课程体系研究[J].科技展望,2017,(05):175.

[3]娄黎星.BIM介入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12):108-112.

论文作者:尚彦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BIM技术的有效运用分析论文_尚彦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