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高支模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先对其含义及优势进行了阐述,然后着重对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要点进行了探讨,希望有效确保高支模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作为一种重要的施工技术,高支模施工技术是高层、大规模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施工技术,有助于降低建施材料损耗,增强建筑物承载性,具有很强应用价值。
一、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高支模施工技术就是指利用较大高度的模板,依照一些特定的施工技术,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一个可靠性的支撑体系,相应的搭设跨度一般大于18m,搭设高度大于8m。从优势与作用角度来讲,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应用,可以在提升建筑工程结构整体强度的基础上,节省各种建材的损耗量,增加工程施工经济效益,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比较高的搭设高度,施工难度比较大,相应的安全风险系数较高,所以实际施工中需要对其搭设跨度及承载能力进行严格要求。
二、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2.1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1)严格把控施工选材质量关。在高支模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严把施工选材质量关。通过做好招标等方式选择最具性价比的建材供应商,确保可以满足后续高支模连续施工需求。与此同时,在进入到施工现场前,需要对施工材料的种类、型号、质量、合格证明以及出厂日期等进行仔细校核,待各项指标均满足规定要求后方可进入到施工现场。然后在进入到施工现场后,要根据不同种类的施工建材,制定科学、合理的储存管理方案,避免储存期间出现质量问题。最后,在使用各种施工建材前,施工单位必须要仔细校核各种待用建材的质量,待准确无误后方可投入高支模施工中进行使用。
(2)优化高支模施工方案。为了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基础,高支模施工方案必不可少,所以需要在施工前对相应的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处理。首先,需要确保支撑系统计算的准确性,着重做好各部分构建受力情况的计算,确保构件受力的均匀性,避免高支模板及构件在过大荷载下出现破坏。其次,要对模板制作过程进行规范化处理。针对部分高大模板而言,实际制作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物理学和力学方面的知识,所以设计人员必须要认真识读设计草图以及相关设计知识,确保模板设计的质量。最后,要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施工单位必须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同设计方就高支模施工方案以及图纸的可行性进行仔细分析,强化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以更好地指导高支模施工,尤其是要通过技术交底工作来使全体施工人员了解可能遇到的各种施工质量通病,并掌握相应的应对对策。
(3)做好施工现场准备工作。首先,要结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施工图纸和要求,对各种材料的堆放位置进行科学确定。其次,要做好找平施工,避免因为模板位置设置不准确而造成烂根或漏浆等异常问题的出现,所以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来科学制定找平施工方案。再次,要仔细检查高支模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模板及相关配件。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认真地逐项检查施工中所用的各种模板及配件的类别、型号和种类,坚决不可在施工中应用劣质或没有进行质量检验的模板及配件。最后,在彻底清理模板后,需要在其上面均匀地涂刷一层优质脱模剂,及时检修和维护存在问题的模板,确保施工作用模板上脱模剂涂抹的整体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强化施工人员施工责任和义务分配,除了平时要提升他们的专业施工素质和专业施工技能外,还要结合高支模施工流程及内容,为他们分配特定的施工任务。与此同时,还要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按照规定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来开展施工,以避免后续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人员异常操作等问题而影响高支模施工的质量。
2.2 高支模安装施工要点
高支模安装施工环节比较繁琐,相应的设计内容也比较多,具体包括轴线测定和放样、梁位置线和标高测定、脚手架安置、板钢筋、梁板及底板模板安装以及浇筑和养护混凝土等等。为了确保其安装质量,必须要做好施工管控工作。在安装高支模之前,安装作业人员需要对高支模安装作业流程进行详细地调查和了解,确保严格按照高支模规定安装作业流程进行。此外,为了确保该环节施工质量,还要着重做好如下施工要点管控:其一,在支顶高支模期间,为了避免支顶下沉问题而影响脚手架设置的质量,需要做好回填土压实工作。其二,要对高支模安装材料的整体质量进行仔细检查,一旦发现出现变形或锈蚀等异常问题的钢管后,就需要及时进行替换,确保安装施工作业中所用各种材料的可靠性。其三,在安装高支模期间,要严格按照规定支顶间距和定位来确保支撑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固性,避免因为偏差问题而对所安装支撑结构的承载性能带来不利影响。其四,要严格按照规定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和规范来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避免出现违规作业而影响施工整体质量。
2.3 高支模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要点
在高支模施工期间,常常会应用普通商品混凝土来进行浇筑,但是考虑到实际施工规模比较大,所以为了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常常需要借助混凝土罐车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后进行泵送施工。首先,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混凝土运输方案制定工作,结合高空传送设备使用需求来确保输送路线以及输送方式选择的合理性。其次,在浇筑高支模混凝土期间,可以采用两端平行推进法来进行,但是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外露面的堆放高度,确保摊铺的平整度满足实际规范规定及要求。再次,考虑到高支模施工中所设置的支架体系具有一定荷载承受极限,所以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际的浇筑量,避免一次性过大量浇筑混凝土而破坏相应的支撑体系而造成安全施工事故。然后,要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来开展混凝土振捣施工,确保振捣的全面性和均匀性。对于某些无法用机械振动方式的部位,可以采用人工振捣方式来进行,同时要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到施工现场,确保混凝土振捣工序的有序开展,借此来降低支架模板出现超载破坏问题的发生概率。
2.4 高支模施工中拆解施工要点
在高支模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施工作业后,需要进行高支模拆解施工,其中需要着重考虑支架拆解工序和时间等要点,这是确保高支模拆解施工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对于高支模拆解时间而言,不可随意进行高支模拆解,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考核建筑工程现场高支模施工的实际情况,在建筑施工作业完毕或后续不再应用高支模的时候,一旦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超过80%强度后,即可进行高支模拆模施工。另一方面,对于高支模拆模工序而言,需要先对高支模进行仔细清扫,清除高支模施工中所设置支架上的各种建材、杂物或工具,之后在支架上方设置安全标示来警示无关人员不要靠近,然后需要由专业的拆解队伍来施工现场,按照“先安装后拆解”、“后安装先拆解”以及“先非承重支架后承重支架”的原则来拆解高支模板。与此同时,对于施工现场中的各种拆解部件,要进行分类储存,待经过清点无误后方可运离施工现场。此外,要做好拆解材料的审查评价工作,修理那些需要修理的部件或零件,以便后后续施工中的重复使用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语
总之,高支模施工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施工技术,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结构整体强度,节省各种建材的损耗量,增加工程施工经济效益,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强化安装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以及后续拆解施工环节施工要点管控,从而全面确保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丁耀湘.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4-5.
[2] 王建恩.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门窗,2018,(2):127-128.
[3] 李弦.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环球市场,2017,(3):160-161.
论文作者:黄均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