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新变化论文

浅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新变化论文

浅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新变化

范丽敏

(山东师范大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58)

摘要: 网络的不断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挑战。究其本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与现实世界是一致的,此外,情景依赖性与动态建构性是它的新特征。新变化要求我们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合理利用网络环境,进入网络,与受教育者共境;转变教育观念,与受教育者平等交流;加强理论研究,把握主动权,以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

关键词: 网络环境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主客体关系

网络世界不是一个凭空产生的世界,究其本源,它源于现实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延伸,具有与现实世界相同的某些特征。但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世界具有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双重虚实性这一特征。正确认识这一特征,是人们科学认识网络世界主客体关系、有效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一、双重虚实性对主客体关系提出新挑战

双重虚实性是网络世界的一个显著特征,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一过程中,人是连接虚拟性与现实性的重要中介。

1.网络世界的双重虚实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普遍性规律也适用于网络世界。网络世界的主要矛盾是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矛盾。虚拟性,即网络世界不是以物质的客体的形式存在的;现实性,即网络世界来源于现实,是现实的人参与的。网络世界虽然是虚拟的,但是会对现实世界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不管是虚拟性还是现实性,其根源都在现实世界中。因此,虽然网络世界具有双重虚实性,但是也不能将它看作一个与现实世界没有一点相同之处的世界,否定其现实性,也不能将其看作与现实世界完全相同的世界,虚拟性。

2.虚拟与现实的对立统一

虚拟与现实是相互对立的,但是虚拟与现实又是可以互联互通的,中介就是人。网络环境中的虚拟与现实具有对立性,即人一旦陷入虚拟世界,便会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现实世界接触。且网络世界中的理念和观点极易占领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阵地,对现实世界现存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意识形态产生挑战和威胁,从而对现实产生侵蚀作用。网络环境中的虚拟与现实二者具有统一性。虚拟与现实的统一性具体来说是指虚拟与现实可以互联互通,以人为中介,即虚拟与现实可以相互建构、相互影响,因为对方的存在而存在的,并可以相互转化,而这一过程需要人付出意志努力。

3.网络是现实的延伸

网络世界并非虚拟层面,不管人们想不想承认,它都切实改变着人的生存方式、交往关系,不断重构社会的话语体系、组织模式,生发出新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网络信息现在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结构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之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再仅仅是一项虚拟实践活动,而是一项建立在由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一起构成的、完整的网络世界基础之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新特点

第一,进入网络,与受教育者共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依赖一定的情境而进行的;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同一个环境下进行交流则是最为基本的前提。为此,教育者首先要具备基本的网络知识,掌握网络的使用技巧;其次要培养教育者对网络生活的参与意识,加强与受教育者网上交往活动的主动性,体验受教育者在网络空间进行学习、交往、生活的心理活动过程,以便更好地从受教育者的心理出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主客体关系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这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脉相承的。与此同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即情境依赖性。

2.具有情境依赖性

网络环境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网络交往实践促进了人的主体性内涵的发展,但是网络环境在提升人的主体性的同时,对人的主体性也具有极大的消解作用。主体性消解并不意味着主体性被消除,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客观存在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决定的。网络环境下,变化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并未发生改变。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来看,它仍是一项具有鲜明的目标指向性和价值指向性的实践活动,需要有主体和客体,需要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需要有二者的矛盾运动。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二者同属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主客体关系具有一致性。否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存在,也就否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必要性。

所谓情境依赖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并不是提前被赋予的,而是依据一定的情境发生或形成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一定的条件发展和演变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谁为主体,谁为客体,只有在具体的关系情境中才能够去认识和把握。原来处于教育者话语权力之下的受教育者变成了虚拟空间中的支配者,没有具体的网络情境,一切关于主客体关系的相互作用的阐释都是抽象的、难以实现的。

网络世界主客体关系的动态特征是相对于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提前规定性而言的。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主客体关系是一种已经被提前规定好了的关系,即教育工作者是固定的主体,受教育者是不变的客体。但是,由于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的特点,教师与学生那种自带的在现实中的地位和身份的差异被消除了,就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言,在网络环境中,他们首先是作为自由而平等的网络行为的主体而存在的;他们根据自身的目的和意志选择活动的对象和方式,不存在任何既定的关系。由于网络空间是一个开放性的、非平衡性的系统,难以控制信息的流动和交换,使网络环境下的主客体关系不可能长久地维持在某一种固定不变的状态中,任何干扰因素的出现都会导致主客体关系的改变。

3.主客体动态发展

确定资料的来源与收集方法。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多元化时代,资料的来源是丰富的。可以在图书馆或书店通过书籍、报刊、杂志、文献等来收集,也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和数据库等寻找网络和媒体信息。

三、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践创新

阿里母亲的悼念仪式在武昌火葬场举行。悼念仪式还没开始,阿里的父亲老巴先过去看了看他的老婆。老巴淌着眼泪说:“你怎么能自己一个人先走呢?说好了我先走的呀。你怎么舍得扔下阿里?他离开你该怎么过,你要托个梦给我才好。”

受网络社会的影响,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也具备一些新特点。

网络不是洪水猛兽,只要合理认识网络环境的利弊,正确处理其中的利害关系,就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天地。如何合理利用网络环境,切实构建真实有效的主客体关系,抢占思想高地,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二,转变教育观念,与受教育者平等交流。在网络环境中,不存在被提前赋予的主客体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首先在地位上是平等的,这从侧面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教育者教育观念的转变也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教育者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式,积极引导受教育者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坚持教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同时注意引导的方向性,积极引导教育者向理性思维方向发展,减少网络上由偏激的意见和观点造成的不良舆论的发酵,引导形成积极的舆论发展。

法国拥有大量的文化艺术资源,几百年来一直是欧洲乃至全世界的重要文化中心,引领世界文化与艺术的发展。法国持续不断的艺术创造力是和其把艺术与文化教育视为国民教育基本内容密不可分的。

第三,加强理论研究,把握主动权。网络世界是瞬息万变的,网络的发展对于受教育者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难以预测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快适应网络社会新环境,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同时不断进行理论研究,走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前沿,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做到先于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者思想矛盾激化和突显之前,用前沿性的理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浮标站凭借其机动灵活、准确度高、测量参数多等优势,在海洋资源开发、环境监测、海上运动、国防建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孙喜艳利用汕尾红海湾大型浮标站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汕尾红海湾近海海面风的日变化特征、季节变化特征和大风特点[1],同时通过与周边自动站观测资料对比分析[2],探索发现特定时段平均风速和阵风偏大的现象。李庆宝也针对青岛奥帆赛竞赛海域浮标站风力与背景气压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3],找出了不利于帆船赛开赛的弱风成因。而实际业务工作中,对海上或者内陆江湖面的预报往往受环境限制,浮标站资料缺少。

参考文献:

[1]顾钰民.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研究的再追问[J].思想理论教育,2015(5):53-56.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22—0247—02

[作者简介] 范丽敏,山东师范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于蕾

标签:;  ;  ;  ;  

浅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新变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