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供给过剩与资本和商品短缺引起的通货膨胀分析_投资论文

劳动力超供给与资本物匮乏所导致的通货膨胀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匮乏论文,劳动力论文,资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给量增加,而物品与劳务数量未成等量增加,或增加得少,导致货币数量多于商品、劳务数量的总和,影响物价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

我国改革至今的通胀状况是呈上涨趋势的,且一峰高过一峰,尤其是1988、89和93、94出现的这两次大于15%直逼20%的高通胀,对人民日常生活社会经济产生很大影响,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理,将会动摇经济与社会政治的稳定局面,所以很有必要对其形成根源进行研究,从而为有效治理提供依据。

二、实情分析

官方最新统计,1994年末我国人口为11.9850亿,而我国目前经济适度人口约为8亿,其过剩人口近4亿。以土地资源生产力推算,目前我国合理的资源承载人口为9.5亿,其过剩人口在2亿以上。众多的人口超过了经济供给和资源承载的临界点,已对社会形成全面性的压力和危机,构成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

与人口过多并存的是两支潜在的失业大军,一是农村中存在的隐蔽性失业大军;二是城市、工厂、机关、事业单位存在的在职失业大军。前者人数在1亿以上,占农村劳动力的1/3;后者人数约在2500万以上。这两支失业大军的总人数在12000——13000万人左右,是世界之最。

因此说,我们面临的是12亿人口,7.4亿劳动力。这7.4亿劳动力决定了中国100年劳动力市场不均衡,这就直接导致资本市场、商品市场的长期不均衡。

中国号称是地大特博,但相对于过多的人口,人均资源量则少得可怜。人均耕地,发达国家是我国的8倍多;石油的人均储量,我国是2.6吨,世界平均为21.7吨;煤的人均储蓄,美国、原苏联、原西德、澳大利亚分别是我国的5.7倍、4.3倍、9.2倍和19倍;而15种非燃料性矿物资源的总储量我国基本上都未在前列,更何况人均储量。

资本物的供给远远不及经济发展的需求,再加上过量的劳动力供给,这不仅是对发展的一个障碍,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其中就包括通货膨胀。弗里德曼先生说“通货膨胀从来就是一种货币现象”;因此我们就从货币与商品的来源入手来分析通胀成因问题。

1.工资总额的超均衡增长→通胀

没有足够的资本物与如此众多的劳动力相匹配,却非要保持高水平的就业率,必然造成严重的隐蔽性失业或就业不足;既然有就业,就得发工资,既然要保证大多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码在形式上,要不断提高工资水平。但是,产出能相应跟上去吗?请看下表1。

表1 全民所有制工业劳动生产率与职工支出增长速度的比较(%)

资料来源:摘自《中国统计年鉴》(1990)和《中国金融统计》(1990)。

可以看到,从1979—1989年城镇居民实际支出(消费+储蓄)增长速度连续11年大大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除1988和1989两年以外,全年相差幅度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11年职工平均支出增长速度高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12.3个百分点。而1989—1993年,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城镇人均收入提高了45%,情形依旧没有好转。

1978—1992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16.13%,而GNP增长率为14.55%,二者差距1.58%;15年的1.58%积累下来,显然会对物价造成很大压力。1978年底,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为210.6亿元,到1994年底则达到1.6万亿,年均增长33.6%。这是一个很庞大的货币数额。

人口的增长,劳动力的不断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盲目转移,势必造成企事业职工总数的增加,这是工资总额增大的一个原因。改革前的近30年间。职工工资水平变化不大,总额所呈的是一种贴近45°线的均衡增大;改革后,曲线逐渐远离45°线,斜率越来越大。这是由于,企业自主权的逐步扩大,使职工追求收入最大化的愿望有了实现的可能;而企业领导人的目标利益越来越趋同于职工,于是这种可能性便大量转化为现实,职工收入便呈现出一种高速增长。由于国家要保障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所以这种工资增长必然呈现一种刚性。再加上一种“攀比效应”,使得收入的高增长大大高于生产率的增长。

2.投资膨胀→通胀

投资问题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表2 我国78—92年的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由表2可以看出,改革几年来投资规模一直很大且增长过快,尤其是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91、92、93年,投资增长率分别是GNP增长的1.7、2.1、1.8倍,这对88、89和93、94两次大幅度的通胀有很大影响。改革以来,投资规模呈不断膨胀状态,超过总供给,导致物以稀为贵。投资膨胀牵动了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同时,大约有40%的投资转化为消费资金,又推动了零售物价的上涨,人民币贬值,经济陷入了“投资膨胀——消费膨胀——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怪圈。

投资规模急剧膨胀,一方面对投资物品价格上涨形成了直接推动力,又由于投资物品价格上升,增加了投资成本。最终推动消费品价格上涨,投资高速增长又带动消费品需求的增长。

3.财政补贴→财政赤字→货币超长行→通胀

通货膨胀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货币发行量的增长;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主要是政府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这肯定会导致银行增加信贷规模,扩大货币发行,财政赤字产生主要是由于财政补贴的增加;现存经济体制决定了财政补贴增加的必然,尤其是工资总额的增长与投资规模的膨胀。

表3 国家财政收入和财政补贴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0),《中国财政统计》(1989)

从表3可以看出,11年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仅1.34倍,而财政补贴却增长了5.63倍,增幅高出429个百分点。财补占财政的比重从1978年的11.4%上升到1988年的近30%,这就意味着,每年财政收入的1/4纳了补贴。

财政赤字既然存在了,那就要想办法转移:我们政府的办法大致就是发行国债和向中央银行借款两种。举债,可以控制当期的货币流量,但又意味着下一期货币供给的额外增加,是一种潜在的通胀压力。而向银行借款又多是只借不还。资料显示,1980—1993年财政部归还人民银行的借款和利息仅占借款的2%左右,1987年后的几年甚至不足1%。因此说,财政借款就是一种永远无偿还的透支在没有增加任何财富的情况下,注入更多的货币只会导致太多的货币去追逐太少的商品,那就是通胀。

三、对策与建议

既然讨论了通胀所产生的根本内在成因,就应在此基础上研究一下治理方法。

1.让那些与资本物无效结合的劳动力退出非农业部门,重新回到农业劳动中去,这样,通胀就会随着产出的减少而下降。

2.就是控制工资总额,使劳动力的工资额与其产出相协调,使工资总额与总产出相协调,从而使得货币总额不大于与其相适合的商品总额。在我国的通胀史中,工资上涨与物价上涨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是一个正反馈回路。只有抑制了工资额的上涨,才能切断这个回路,不使其无限膨胀下去。

3.新投资不要投在资本物已经短缺或呈短缺趋势的生产领域,不要激化资本物的短缺程度从而造成只投入不见产出;尽量将新投资投在一些资本物相对充裕或尚未开发的生产领域;政府的政策措施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新投资项目的资本物供应,不令投资的中止、间断、延迟现象发生,如果没有这种保障就不要项目上马。

以上是些通胀治理的治本方法,一时之间很难实施,不能解燃眉之急。下面所说的则是些治标方法,是在导致通胀的各个环节我们可以采取的一些策略:

相对于职工工资总额的过速增大,我们要:一是机关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最新制定的工资和津贴标准,通过审计监督等措施制止滥发奖金及福利,规范个人收入来源渠道,抑制隐形收入的增长;二是加强对企业的监控,制止国有资产流入个人腰包,健全工效挂钩的分配制度,禁止企业工资总额增长速度高于利润增长速度;三是推行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加强个人特别是个体户、专业户及重点户收入调节税的征收,打击偷税、漏税和逃税行为;相对于投资膨胀所引发问题:一是政府必须严格控制固定资产贷款,建立固定资产投资约束机制,进一步医治投资饥渴症。将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上来,不能继续走盲目扩大规模的老路。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实行区别对待,采取经济、法律、行政的办法,引导资金流向“瓶颈”产业。三是投资主体决策项目必须与其可支配的财务相适应。防止投资项目的中止、间断或延迟,减少投资溢漏。四是加快建立投资主体的风险约束机制。通过这种约束,可以有效避免投资项目的盲目上马,以达到资本物的更有效利用。

相对于财政补贴问题:一是从根本上克服所有制关系上的经济权力转化为各级政府行政行为权力的弊端;从制度上保证公有制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二是实行股份制的企业要抓住理顺产权关系这个关键,为企业获得真正的经营自主权提供可靠的保证;三是为使国有大中型企业减轻负担,卸掉包袱,必须把按所有制制定政策改为按不同产业制定政策,为其参与市场平等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四是培育市场体系,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走向市场提供条件;五是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和内部组织机构;相对于货币超发行问题,一要控制专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再贷款规模,禁止财政向银行透支或借款;二要针对目前专业银行及商业银行存款大幅度增长的现实情况,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从严控制各金融机构的贷款总量;三是继续整顿金融秩序,防止社会非法集资和金融机构违章拆借;当然,治理通胀的以上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治理通胀要在各个环节进行对策展开才能行之有效。

标签:;  ;  ;  ;  ;  ;  ;  

劳动力供给过剩与资本和商品短缺引起的通货膨胀分析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