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脑梗塞患者;个性化护理 疗效 价值
老年患者处于生理功能衰退时期,基于生理功能的退化与免疫力的下降,患者在发生一类疾病时往往伴随着多种不良状态。脑梗塞疾病是老年常发疾病之一,病因分析为患者脑部血流不畅,导致患者出现脑部缺氧、缺血学习,影响患者的生存形态[1]。以本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分析个性化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限定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到2020年3月,以此阶段本院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为例,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60例,病历分析:男性:女性=29:31,年龄区间[58-68]岁,平均年龄(63.21±1.21)岁;接受个性化护理的干预组60例,病历分析:男性:女性=1:1,年龄区间[58-69]岁,平均年龄(63.52±1.14)岁;病历资料分析无意义(P<0.05),入选患者、监护人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以患者自身主观意志为入选标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患者的日常护理,饮食指导、遵医嘱行为指导以及生命体征检测,以保证患者的生存状态良好。
干预组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针对于不同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促使,主要有:
(1)认知宣教:基于患者文化程度的不同,在认知宣教方面实施个性化护理,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对其详细介绍脑梗塞疾病的发病原因、病理表现以及治疗预后效果,提升患者的异型性依从性。文化程度低的患者通过图片、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患者了解疾病机制,从而更好地依从护理措施[2]。
(2)病情护理:针对于处于不同病期的患者实施病情护理,早期脑梗塞患者主要实施健康教育、症状预防、病情护理等措施,中期以后的脑梗塞患者主要在饮食、心理、生理方面实施干预,保证护理服务质量有效提升[3]。
(3)心理干预:对患者经行心理状态评估,其中存在负性心理情绪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改善患者心态,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措施的实施[4]。
1.3评判标准
采用本院自拟护理满意度数据评分量表完成评估,总分100分,假定护理评分为“x”,则X≤50分归纳为不满意范畴,50分<X≤80分归纳为一般范畴,80分<X≤100分归纳为满意范畴。
采用SAS(焦虑)、SDS(抑郁)评分量表完成评估,总分值30分,根据评测内容计算患者得分,分值与患者心理状态成反比。
1.4统计学意义
研究数据经SPSS 21.0软件完成处理,数据格式:评分数据以()表示,行T值检验,百分比数据以(n,%)表示,行卡方值检验,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数据分析
护理满意度分析,干预组患者以96.67%的护理满意度占据绝对的数据优势,相较于对照组(85.00%)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满意度数据分析(n,%)
2.2患者心理情绪数据分析
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数据分析:干预前患者SAS、SDS评分数据组间差异无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SDS项目数据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占优(P<0.05),详见表2。
表2 患者心理情绪数据分析(,分)
3.讨论
脑梗塞患者的常发年龄段是中老年阶段,基于中老年患者生理功能的不同程退化现象,在治疗与护理措施干预方面以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生理功能为主。而在影响血液循环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心理情绪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次研究中,针对与脑梗塞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在生理、心理、病情等方面因人而异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有效的保证患者护理服务质量稳定提升[5]。
研究表明:护理满意度分析,干预组患者以96.67%的护理满意度占据绝对的数据优势,相较于对照组(85.00%)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分析,干预组患者以96.67%的护理满意度占据绝对的数据优势,相较于对照组(85.00%)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证实个性化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脑梗塞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针对于患者不同的病程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从根本上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从而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游彦情, 姚燕. 脑梗塞疾病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J]. 现代养生月刊, 2019(8):223-224.
[2]殷红霞. 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15):238-239.
[3]王萍. 优质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继续医学教育, 2018(7):125-127.
[4]周雯雯,王丽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1):163-164.
[5]陈丹,于霞霞,李莎莎.个性化护理对改善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的效果[J].智慧健康,2018,4(14):105-106.
论文作者:张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