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水利水电工程在农业灌溉、发电以及航运等相关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其逐渐成为资源科学配置的重要措施与手段,但是在这些水利水电工程的数量增多以及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势必会引发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此,要加强对规划设计以及生态建设的研究,分析其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存在的矛盾,进而探究二者发展的平衡点,以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和生态建设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生态理念;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应用
近年来,我国水资源日益趋紧,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海河、黄河等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挤占河道内生态水量问题突出,加之一些地区对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建设、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生态保护“红线”意识不强,导致出现河道断流、湖泊萎缩、湿地面积减少、水生态退化等突出问题,成为水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重大瓶颈。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过程中加强生态理念的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
1加强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应用的重要性
由于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实施中,会对周边的生态圈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如水土流失,堤坝坍塌,淤泥堵塞河道,这些都会对生态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只有引入生态理念才能有效的避免和预防这些对自然环境损害。引入生态理念也可以把许多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弊端变成优点,让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不在遭受这项工程带来的危害,同时也解决了我国地表水资源分布不平均的问题。引入生态理念,可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应用,水利水电工程目的也是对水源进行合理的分布,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稳固的发展,对应的,引入生态理念,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是无法预计的,会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更能使整体的环境得到发展,促进生态平衡。
2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问题
2.1设计人员缺少生态理念意识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一般只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及其功能使用进行设计,对其他方面的研究和关注比较少,这样就导致设计人员忽视了生态化的设计方式,而使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也缺少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导致水利水电工程无法对生态理念进行应用。
2.2对生态材料的信息管理不完善
为了能够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使用中更加符合环保条件,需要设计师在设计环节中引进更多的生态材料。市场中的生态材料种类非常繁多,因为缺乏相应的材料标准和数据参考,导致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数据信息参考。而设计人员在选择生态材料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依据,从而限制了设计人员使用生态材料的频率。所以,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人员应该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实际施工情况,对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够运用到的生态材料进行分析和统计,这样就能够达到对生态材料的有效利用,从而强化水利水电工程计中的生态理念。
2.3具体应用缺乏深度
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理念越来越受关注,也被广泛的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进展速度较为明显,并且取得较大成效。但是,在对生态理念进行实际应用过程中,过于注重一些新型生态材料的应用,而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规划和施工中,仍旧使用传统方式。对于生态理念而言,应用的根本目的就是进一步维持生态体系,降低工程建设所带来的破坏,但是这一宗旨却没有得到充分展现。例如,在一些对水质要求较高的水利水电工程中,虽然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考虑到生态理念,但仅限于表面认识,没有进一步作出有无对比以及量化分析,还需要对生态理念进行更高层次的应用,最终实现根本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强化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3.1提高生态理念
在实施水利水电工程具体设计过程中,对相应指导性设计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建立在生态理念之上的,为了促使生态水利水电工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有序性,相应设计人员需要对自身素养进行进一步提升,更加深入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是生态理念,进一步增强自身综合素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充分认识并且更新生态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这些内容融入到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当中去,促使新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得到充分实现。生态设计理念足够完善和科学,能够有效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2保证水文资料完善、准确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周围区域的水文环境直接相关,因其水文资料必须在进行工程规划和设计前准备完善,这是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基础资料,只有在合理参考完备的水文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建设,才能保证设计者在综合考量工程建设效果时能够对当地水资源运动情况具有深刻了解。这是因为我国水文具体情况是随地区情况变化的,不能应用经验主义那一套来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文环境进行直接套用。只有符合当地水文环境情况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才能对当地的水环境产生积极影响作用。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中水文资料能够准备完善,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通过各种渠道去搜集当地水文环境的相关资料,其方式不拘于查阅文献资料、互联网搜索等常用资料收集手段;其次,通过走访当地居民来对现有水文资料进行补充和完善;最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单位在获得水文资料后要通过现场勘查等方式对水文资料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进行检查,并进一步对当地水环境进行深入了解。
3.3 将具有生态价值的新型技术和材料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
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中,生态理念开始在社会各行业中都得到了践行,推动了生态化技术与材料的开发与使用,设计市场中涌现出了许多可以运用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材料与技术,比如植草专用砖、运用在维岸方面中的石笼、膜袋等。原有的水闸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翻板闸、钢坝闸等凭借着自身操作简便、结构简单、效果明显等优点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生态技术与材料能够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但其本身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某种不足或者缺陷。因此,在其使用到实际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根据其特点与适用对象来进行选择,这样才能够为后续的施工提供科学的参考与指导。
3.4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完善管理机制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及相关各个方面的养护、保养、维修等工作,因此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要高度重视内部管理机制,定期对现有水利工程进行维护和检修,注重故障的排除,以及整体运行效果的顺利实施,才能有利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生态理念的融入。另外在此过程中,要加强日常水利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要对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积极的机制建设,加强内部管理机制的执行力,真正掌握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相关生态性的改变,注重定期对这些水利工程进行检查和保养,融入生态观念的同时,注重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针对管理人员加强专业素质能力的培训,制定出较为健全的岗位机制,才能提高其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才能有利于水利工程设计的全面推进。
结束语
如今生态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重视,也有很多环境保护团队自主的组成,虽然会为生态环境作出一些贡献,但是想要从根本上治理生态问题,水利水电工程一定是对人们有利的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引入生态理念,才能使水利水电工程得到更好的发展,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国家的工程得到更好的发展,促进国家资源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分析[J].四川水泥,2018(03):120.
[2]韦光林.浅议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J].陕西水利,2017(S1):36+39.
[3]胡斌宝.基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思考分析[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7(02):41-44.
[4]崔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1):245.
论文作者:李晓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生态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理念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文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