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图式理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经营管理论文,图式论文,理性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企业经营哲学与管理哲学研究综述
1.欧美企业管理哲学研究综述。谢尔登1923年出版的《管理哲学》是最早研究管理哲学的专著,然而谢尔登在全书中并未给出“管理哲学是什么”的定义,但从全书的意旨来看,谢尔登对管理哲学的定位是:在管理领域中反思哲学问题:基于管理是什么的追问来重新反思管理的本质,对当时管理现象进行宏观性、根本性的追问、质疑,进而冲淡管理活动中过度精细化、机械化的研究倾向。
但戴维斯在1951年提出了对于企业管理哲学完全不同的定义,将管理哲学大部分等同于经营哲学,戴维斯认为,管理哲学是对于如何认识企业经营问题与如何解决经营问题的系统性的理念。斯里克曼1959年出版《管理的道德哲学》一书,着重从管理中的道德伦理视角来定义管理哲学,包括如何对待管理层的自利、怠责与被管理者的协商等问题。李津格尔将管理哲学的研究划分为五个分支:美学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论的、伦理学的、方法论的分支。在本文看来,上述五个分支较为含混,例如认识论在哲学史上与形而上学有太多瓜葛,不好区分;美学亦与认识论、形而上学有诸多重叠之处。
2.日本企业经营哲学研究综述。日本企业界和企业家倡导较早的是经营理念,松下幸之助在1973年出版的《经营沉思录》提出了一整套经营理念,指出经商、销售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态度,在商业经营中,反省是很重要的,不管是经营者自己还是每天一起工作的销售人员,应该养成早晨计划、昼间实行、晚上总结反思的习惯。松下幸之助表示,自己的经营理念正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形成的。
住原则也在总结研究松下幸之助等企业家经营理念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经营理念的定义:作为企业内部的经营指导原则,经营理念对内能够使组织统一为一个整体,所起作用不可低估,对外它又传达了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企业“信念”的表达,经营理念是关乎企业和经营本质的大课题。住原则也指出经营理念的表达方式很多,诸如社训、社意、社魂、信条、经营方针、行动指针、某某精神、某某誓言、企业宪章、哲理、格言、口号、标语、使命、纲领等,甚至包括未成文的。
上述所谓“经营理念”与“经营哲学”实际上很接近,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最早将“经营”和“哲学”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稻盛和夫2009年在北京大学曾做“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的演讲,在演讲中,稻盛和夫指出,既然当了经营者,既然开展了事业,就必须对接踵而来的各种问题作出判断,而“哲学”就是进行这些判断的基准。以上大致相当于哲学中“世界观”的部分。
日本企业经营中有关“方法论”的部分被描述为企业经营的“套路(KATA)”,西方学者鲁斯在对丰田汽车的研究中看到,作为全球汽车业中最为成功的企业之一,多数学者研究和描述了丰田汽车的一系列组织实践和工作方式,也许单个要点都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只列出了要点明细,并没有解释丰田公司的管理方式,而且二十年的努力都无法复制丰田公司的成功,这表明此类明细都是无效的。鲁斯指出,试图效仿或复制另一家企业的工具、技巧或工作方式根本无法使本企业变得和成功企业一样,这个底层的根本的东西,即思维和行为的习惯或范式就是日本企业家所谓“套路”。很显然,用较为学术化的语言来表达,套路就是一整套、成系统的方法、原则、模式即方法论。
二、作为企业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经营管理哲学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哲学包含世界观和方法论两个方面,也就是用一种特有的方法来把握世界的学问。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
1.经营管理哲学包含企业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目标、管理过程等的根本看法。尼根西和埃斯塔芬1965年明确提出企业管理哲学主要是指企业中管理人员对雇员、消费者、供应商、股东、政府、社会的态度,即一种世界观,并指出这种世界观是有着民族文化差异的,基于此,美国企业管理哲学中某些元素可能很难迁移到其他文化中去。实际上在此之前,乔亨利和鲍尔在1960年就指出,西方企业基于短期利润与东方企业基于长期利润的世界观在企业计划、组织、领导等诸方面导致的巨大差异。其他方面的例子,如松下幸之助在谈到对竞争的理解的时候说,为了成长和发展,必须认清竞争的真实含义,竞争不是战争,不一定非要把对方打倒不可,只有为了共存共荣而竞争,才能使企业共同成长和发展起来。显然,松下幸之助这一看法与当时的西方主流经济管理学对于竞争的理解也是有出入的。
经营管理哲学首先体现为一种企业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不光是日本,在西方,企业家们的经营管理哲学也一再改变与创新,例如苹果的消费者哲学就将市场营销的视角从消费者转移到企业自身:在苹果看来,一个在数字世界求生存的公司如果请求大众为它创造理念、编辑文本或是编纂电影脚本,那么它是不会成功的,成功只来源于商业模式下对自主产品的清晰定位。
2.经营管理哲学是指如何达到企业目标的思路、思维和行为的习惯或范式,具体体现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般性指导原则。稻盛和夫认为,所谓经营哲学,首先是经营公司的规范、规则或者说必须遵守的事项,经营公司无论如何都必须有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规范规则或事项,这些作为“哲学”,必须在企业内部清晰地确定下来。
鲁斯更深入地研究了作为方法论的“一般性指导原则”和具体的规则之间的区别,鲁斯认为,经营管理哲学中的方法论包括思维和行为的习惯或范式,这些习惯或范式从表面来看体现为一套具体的规范,但真正的精神是建立在“不可视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基础之上的”。鲁斯在日本丰田公司的研究表明,即使丰田公司的员工也很难解释清楚他们独特的思维与行为模式,这些模式在该公司已经成为习惯,早就渗入整个运营过程。
企业思维和行动的方法论并不只出现在日本,早期重要的管理家和管理学家法约尔就曾提出过企业管理工作的14项原则,包括:分工、权力、纪律、集权、等级链等,从组织管理哲学的视角来看,法约尔的上述原则绝不是全人类普适的管理原则,在其背后深深地渗入了西方工具理性的思想,它与传统的东方管理方式存在很大差别。
3.经营管理哲学是对企业实际采用经营管理的视角、方法等的高度概括,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稻盛和夫认为,所谓“哲学”,它用来表明企业的目的、目标,即要将这个企业办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同时这种“哲学”还表明,为了实现自己希望的、理想的企业的目的,需要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稻盛和夫这段话典型地表明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的密切关系。
例如,以当前流行于企业界的术语“执行力”来看,鲁斯认为,“执行”一词在使用时通常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不管你相信不相信,在丰田公司,具有执行导向性实际上会阻碍组织的进步和员工能力的提高,只有了解丰田管理的精神,包括企业对自己以及消费者、市场的完整认知,才算是真正了解到该公司管理的精髓。这表明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一定的世界观在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中的运用表现为方法,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
三、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图式理性
图式(schemas)是指人们用来组织他们关于某个主题的知识、关于周围的社会世界的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会影响人们所注意思考和识记的信息。在社会心理学中,图式这一术语广泛用于我们对于许多事情,例如我们自己、其他人、社会角色和特定事件的解释。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类的基础心理功能如记忆具有重构性,人们常常用和他们的图示相一致的信息来填充空白,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能准确记得在一个综合的情形中发生了什么,除非我们的大脑就像一部摄像机一样精确记录下了影像和声音,相反,我们记住了一些真实的信息,尤其是那些受我们的图式所导引注意的内容,同时记住了一些根本就不存在、实际上是我们后来不知不觉加入的信息。
借鉴以上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很明显地知道,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一种图式,心理学中关于图式的自证预言可以更充分地说明这一点。所谓自证预言指的是,当人们发现新的证据或旧的证据是虚假的时候,他们可能并不如我们所意料的那样改变他们的图式,人们并不总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常常不同程度地支持已有的图式,据此采取行动。而且心理学的研究证实,民族文化背景是图式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
尤为重要的,图式并非是一种感性认识,而是一种理性认识。在心理学中,感性认识与感觉密切相关,感性认识与如下的问题相关:工厂的火灾警报器要多响工人才能在喧闹的机器声中听到它?飞机控制板上的警示灯要多亮才能看起来比其他的灯亮两倍?咖啡中加多少糖才能感觉到甜?而理性包含认知、推理或问题的解决过程,理性这一概念只表示推理与思路的心理过程,并不必然意味着结果的客观性。
西蒙曾指出人类认识上的“有限理性”,曾对古典经济学中的完全理性做出重大修正。古典经济学一直以完全理性为前提,在古典经济学中由于行为人可以得到所有资讯,因此可以在多种方案中,选择能使效用最大化的一种方案,但是于现实状况中,人们所获得的资讯、知识与能力都是有限的,所能够考虑的方案也是有限的,未必能作出使得效用最大化的决策。因此,西蒙认为,必须考虑人的基本生理限制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认知限制、动机限制及其相互影响的限制。然而,企业家或企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能用“有限理性”来描述,有限理性强调的是人们在运用理性中的限制因素,而图式强调的是人们在应用理性中的导向因素,因此,我们可以称企业经营管理哲学是一种“图式理性(schemas rationality)”,即在一定图式导向下的理性决策过程。
四、图式理性视角下传统管理学的改造与实证管理哲学
无论是日本还是西方,抑或中国,企业家们都在谈论经营管理哲学。德国人拜克曼在《失去乔布斯,苹果会怎么做》一书中明确指出,苹果的核心经营哲学来自于乔布斯,苹果的经营哲学推崇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哲学,这一哲学带动整个公司形成了一个核心品牌,支撑着公司在创新路上渡过了无数困难——苹果是一个有着疯狂的世界观并坚定地将其付诸实践的公司。
正是在东西方、古典现代等各种不同的企业经营管理哲学的支配下,人类的商业世界才会不断地进步创新,才显现出持久的生机与活力,而传统管理学置经营管理哲学于不顾,将人类丰富多彩的商业活动的差异归结为“情境”的差异,逐渐形成一种僵死的、故步自封的经院式知识。传统管理学必须改造,对传统管理学进行改造的方法就是将视角从企业外部重新拉回到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当然这种重新回归的过程不再简单地假定管理者的完全理性,甚至也不是西蒙的有限理性,而是包含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图式理性。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管理哲学的研究可划分为如下三个方向:管理的本质与反思或元管理研究的方向;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企业伦理的方向。其中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不是一种形而上的追问与思辨,作为一种企业家或者企业的图式理性,它实存于现实商业世界中,因此完全可以通过实证的方法来进行研究,这样一种研究取向可以称之为实证管理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