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研究_自我评价论文

青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研究_自我评价论文

青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定义论文,自我论文,青年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下,无论是“80后”、“90后”的自我指称,或是“道德滑坡”、“个性自我”的学界认知,无不包含着对青年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的关系解读。然而,以西方自我认同理论为研究基点,国内学界对青年自我认同的探究主要集中在内涵界定、现状描述、影响因素、实现途径等几个方面,并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进行理论分析,但把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联系起来研究青年的并不多见。本文将青年群体放置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场景与社会关系中去,努力把握青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之间相符与相悖的关系及其背后的原因,为青年发展研究作微量补充。

一、青年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的关系考量

1.青年的自我认同以其社会定义为参照指标

社会对青年的期待与要求是青年个体行为的主要参考依据,同时也是用来衡量青年社会意义与社会作用的标杆,并对青年的自我意识产生重要影响。当青年的思想与行为符合社会既定的规范与标准,便会得到社会的赞许与认可,从而在价值实现中满足自我,认同自我。反之,就会受到社会的针砭,使青年的自我认同发生混乱。青年的社会定义不仅是青年社会属性的具体内涵,更是青年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依据,因为青年的自我价值要根据其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来判定。青年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建立自己特有的社会关系,履行角色要求,才能创造出应有的人生价值,获得社会的认可,从而产生积极的自我认同。

2.青年社会定义的实现依赖于自我认同的支持

社会对青年的定义是基于青年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的发展要求而展开的,忽视青年的现实特点,无视社会的现实状况,过高或过低地认知青年,都会产生不恰当的社会期待和要求,这既不利于青年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因为违背规律的定义会导致三种结果:一是拔苗助长,欲速不达;二是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三是逃避社会,对抗社会。所以要实现社会对青年的定义就不能超越现实,脱离青年自我认同的支撑。因为青年的自我认同是自我意识成熟的产物,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中自我同一性的积极架构,离不开主体性的自我奋斗,需要社会的价值承担,而所谓的价值正是青年社会定义的内涵要求。

3.青年自我认同和社会定义的共同目标是追求同一性

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是不同的主体从不同角度对青年的定义,在定义结果上由于认知主体的差异性可能出现偏差,但作为一种理论上的追求却是同一性。一般来说,当自我认定与社会定义结果相同时,青年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视野中体现的自我是一致的,一致性的角色认识与评价,使青年能更加清楚地认识自我,这也是埃里克森所说的“自我同一性”实现。但在个人对境况的自发定义和社会向他提供的社会定义之间,总是存在着冲突。[1]这种冲突体现着人与社会互动中的矛盾存在,更是人社会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只有解决了矛盾,达成一致性,青年的个体价值和社会功能才能有效发挥,青年和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4.青年社会角色的确定是两种定义互动作用的结果

“只有确立了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才会被社会接受。在社会存在中,我只有在他人的映射中才能感觉到‘我’的存在,从而决定我的行为。”[2]身份与角色的转变是青年时期所必须经历的,这个阶段既是青年探索社会的过程,也是社会认知青年的过程。青年在人生中的每一次选择,都将伴随着社会角色的转变和重新确立,这种改变也必然要被周围其他社会力量所认知,并加以评价和界定。因为我们不能超越社会关系而单独为自己设置一个角色,即使能够,如果离开了社会的认可,这种角色与身份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青年社会角色的确定是青年自我认定与社会定义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互动是两者相互作用的桥梁。互动将人放置在一定社会关系的背景之下,并通过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达到正确的角色定位。

二、青年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的差异性

1.青年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的差异性内涵

(1)参与认知的主体不同

在青年群体内部,自我认同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表述青年对自我的反思与接纳,认知主体有两种:一是青年个体自身,二是青年身边的同辈群体。在青年的成长过程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其身边的同辈群体。个体对自我的认知一方面是自我认识与经验性的总结,另一个来源就是同辈群体眼中的“自己”,也就是米德所说的“镜中我”的重要内容。虽然周围同辈群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并不一定是全面客观的,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个体自我认知与评价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青年群体外部,其他定义主体的构成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青年群体外的其他邻居群体;二是反映一定社会期待与要求的国家。实际上,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也归属于社会力量,但在本文中我们把社会力量和政府力量(国家力量)两种主体分开。从社会群体的构成来看,与青年群体相互作用的其他群体都可以被看做是青年群体的邻居群体,是参与界定青年的重要社会成员,和自我一样也具有主观性,只是含有较多的社会经验,如,对社会建设事业做出贡献的老年群体、社会精英群体等依据自身经历对青年人的寄托与希望。

(2)参与认知的角度不同

青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各自的认知角度不同,前者主要是从内部建构自我的过程,而后者则更倾向于从外部规范自我发展。从学科来讲,自我认同偏重于心理学的认知,涉及的是青年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感受,而外部对青年的定义更多地强调青年的角色建构及其社会化问题,涉及的是社会学范畴,强调的是社会学习。当然,青年在以心理视角认知和接纳自己的同时也会引入社会视角,出现认知角度的重合,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无论是“我眼中的自己”,还是属于外部的“他人眼中的我”,都不能够用绝对化的正误来定性,因为主体的认知角度不同,“主我”与“宾我”认知就会出现偏差。这就是为什么青年人并不认为自己很“自我”,但社会却将青年贴上“自我”与“中心主义”标签的原因。

(3)参与认知的标准不同

一方面,青年对自我认同的标准更多来源于自我感受,具有单一性,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表面经验,而社会对青年的认知与评价标准则相对全面与成熟,具有复杂性。比如,青年人往往只通过学习成绩的比较,来判定自己的学习水平或者学习能力。事实上,青年的学习能力要通过两方面来体现,一是应考成绩,即通过考试分数的高低来判断自己的学习能力;二是应急性的学习,即在较短的时间或者比较紧急的情况下,对知识的迅速理解与掌握情况,这才是当今社会对青年学习能力判定的主要标准。另一方面,青年的自我认同标准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他们不愿意用以往的传统标准来评判自己,总是想摆脱传统束缚,建构个性化自我,因为在他们看来,越是个性的,越能受到群体内的推崇。但社会对青年的认知却有一套规范的传统标准,其中统一的社会性要求偏多。

在社会化进程中,随着青年自我意识的发展,当自我认知与社会期待相一致时,青年就会按照社会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建功立业;当两者出现不一致甚至矛盾与冲突时,无论是青年认知偏差还是社会界定误判,都会给青年的自我实现带来严重影响。

2.青年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的差异性影响

青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相符或相悖。其中,相悖即为青年自我认知与社会定义的偏差与冲突,如果这种差异性得不到及时纠正与调整,就很容易导致青年自我认同混乱或者自我认同危机。在现实生活中,具体表现为自我的不确定性、自我方向感迷失、自我价值实现受阻,以及极端性倾向等,这些都有害于青年的健康成长,也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1)自我的不确定性

青年期是人的一生最不稳定的时期,由于社会流动的加快、接触面的拓展以及角色要求的不断变换,常常会使青年对自己目前的状况感到不满,产生自我认知不确定的心理状态,不知道“我是怎样的”、“我到底该怎样”。因此埃里克森将自我同一性看做是青年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同时青年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脱离了原有的家庭、学校进入到新的社会环境,参与认知与评价的社会力量发生了改变,通过他人的态度和社会比较得知“我是谁”、“我是怎样”的认知会在时间上发生断裂,导致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连续认知中断甚至偏差。此时认知出现了差异,必然会产生对自我的不确定性(当然也包括对社会的质疑),进而产生不安的情感与心绪,陷入焦虑与混乱之中。

(2)自我方向感缺失

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就无法找到未来努力的方向。自我方向感就像方向盘,能够控制人生道路的前进方向,自我方向感的缺失会让人自我迷失,徘徊不前。在青年阶段,由于受到知识和阅历的限制,很多人的自我认知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的相悖,进而无法决定自己的努力方向,无法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找不到自己的奋斗目标。这种方向感的迷失来源于自我认识与他人评价之间的不一致性所导致的自我否定与自我怀疑。青年一代,无论是求学成才,就业工作,抑或是恋爱结婚,现实带给他们更多的是竞争和压力,特别是步入社会之后,许多青年原有的自信与激情被现实所打压,也会使青年陷入认同迷茫之中,从而导致自我方向感的缺失。

(3)自我价值难以实现

埃里克森认为,如果人在青年阶段中获得了积极的同一性而不是消极的同一性或同一性扩散,他们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Virtue of loyalty)。这表明,青年对自我的认同包含了对自身社会价值的确认,一个人能够按照社会的期待和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如果青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存在差异,自我认同就很难获得积极的同一性或者产生消极的自我同一性,自我价值也难以实现。同时青年若不能获得社会的积极评价,也就无法更好地适应社会,其社会价值的实现也是不可能的。

(4)三种极端性倾向

一是过度“自我”。面对差异性,部分青年在脱离了社会比较的前提下,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不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负面性”评价,也不接受自我认同之外的社会规范,更不愿承认失败,进而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甚至会产生封闭心理和反社会行为。二是盲目“追从”。自我认同是建立在社会其他成员对自己认可的基础之上的,但部分青年将他人的看法与评价,以及父母的期望、社会的评判作为自己唯一的发展依据,在这种情况下,青年人比较容易融入到外群体的生活方式之中,即我们所说的“合群”,但也容易产生盲目从众心理,“自我感”不足,不能坚持自己的立场,缺乏理性的认知与判断,从而阻碍自我的发展。三是无所“依附”。两种定义之差异性,会让个别青年产生迷茫与焦虑,失去自我研判能力。此时既不能坚持正确的自我认知,又不能积极寻求社会认同;既不能发奋努力工作,也难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既不能接受他人眼中的“自己”,又不能确定自我定义,或者被孤立,或者拒绝社会交往,始终处于一种麻痹的状态中[3]。这种无所适从感,致使一部分青年长时间处于彷徨、散漫的状态,没有激情与动力,从而陷入严重的自我认同障碍当中。

3.青年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的差异性归因

无论是青年的自我认同,还是青年的社会定义,都是不同主体对青年的逻辑认知,是对客观事物把握的结果,但由于青年自身的局限性和社会的复杂性,差异性总是存在着。

(1)青年的主体性归因

青年主体意识的增强。近代社会以前,青年的主体意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挥,还会受到传统社会的束缚与压抑。工业化的到来和近代教育的发展,使青年的社会地位日益突出,激活了青年的主体意识。到了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更是促进了青年主体意识的张扬。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青年更加独立、自由和自主,期望成为自己的主人,“我的青春我做主”反映了青年的时代心声。青年主体意识的增强,符合青年这一人生阶段的个性特征,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认同的建构。此时青年能够按照自己的价值尺度去实施自己的行为选择,确立社会目标,并通过积极能动的自我调整,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实现社会所期待的价值担当。然而,由于青年刚刚步入社会,社会化尚未完成,认知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还不足以确保自我认知的正确性,因而就会与青年的社会定义发生错位或冲突。

青年角色转变与冲突。人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了对自我角色的感知,包括对性别的感知。但由于儿童的自我意识刚刚起步,对角色的感知与定位一般都是通过外在的规范与要求而获得,即被明确告知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进而通过模仿或者遵守才能确认并接纳自己的角色;只有到了青年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成熟与稳定,个体才能够清晰地认知自己和社会的关系,并能动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角色定位。随着接受正规教育和自身经历的不断丰富,青年开始认识到自己属于某个群体,应该遵循这个群体的行为方式,并希望获得这一群体的角色,从而实现由个体角色认同向群体角色认同的转变。伴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拓展,一个人往往会有很多种角色担当,当然有的是自己赋予的角色认知,有的是他人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还有其他群体或者社会力量的角色期待与角色评价。这期间的角色转变就很容易引发角色冲突,进而出现自我认同混乱甚至与社会定义的对立。

(2)社会的时空性归因

后现代性的发展。在当代社会,后现代性以一种虚拟的、不确定的精神幻景笼罩在“80后”、“90后”甚至“00后”几代年轻人身上,一切事物都充满着不确定性,打破了以往中心化的传统观念,让自我也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作为青年,若不能确定自我,不清楚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就很难认清自己的客观存在。一方面,现代青年出生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大环境当中,他们思维活跃,追求个性,善于接受新事物,是最能够反映时代气息的社会群体;另一方面,就个体成长的小环境来说,青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倾向仍然受到家长、老师等方面传统观念的影响,且家庭结构的多样性以及教育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青年的自我认知。因此,现实社会条件下,青年对自我的认同就具有了个体性,而社会对青年的界定却仍是传统的、统一的,因而就出现了两种定义的差异性。

生活环境的网络化。对于现代青年来说,网络与他们有着天然的契合性。互联网络的出现,省略了现实生活中的诸多交往环节,突破了现有的交往群体,扩大了交往范围和认知空间,致使青年对很多事物的认知包括对自我的认知都是在网络中进行的,并通过虚拟网络予以社会互动与自我建构。这种虚拟社会中的网络认知,往往与现实社会中的自我认同以及社会定义发生错位或冲突,可以说,青年生活环境的网络化既成为一种现象,也成为一种问题。

三、积极自我认同是青年社会定义的内在追求

积极的自我认同是指一个人正确地看待自我,接纳自我,正确处理自我与社会间的关系,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社会,并不断完善自我,遵守社会规范,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而青年的社会定义既强调个体发展也强调社会进步,这便是青年社会定义的双重属性。积极的自我认同,既能够使青年理性地分析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之间的差异性,防止认同混乱,实现自我进步,更能够让青年按照社会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促进社会发展。

1.对自身身份的确认能够增强群体归属感

群体归属感本质上是一个人社会属性的体现,它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所属群体以及在群体交往过程中的情感与心理。青年人认识到自己所属群体的类型与特征,感知到自己所在群体的地位与价值,就会产生群体情感与内在凝聚力,努力向群体的特定行为与观念靠拢。归属感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是在人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观念性的认知,是个体对群体认知后的心理反应。积极的自我认同有助于正确认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个体归属感必然是正向的,而不是盲目从众的。正向的归属感能够进一步深化自我认知,增强个体自信,减少负面情绪,使青年在所属群体中得到社会认同。相反,个体缺乏归属感,就会导致自我身份混乱,产生孤独感甚至人格缺陷,继而与自己的群体离心离德。

2.对自我的正确认知能够有效调节青年期的心理矛盾

进入青年期,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心理矛盾的生发,这些矛盾可能是来自学业或者工作上的压力,也可能是来自恋爱婚姻和家庭问题的纠结,更可能是道德文化理念的冲突等等,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自我挫败感,影响青年的健康成长和自我价值实现。积极的自我认同,能够使青年清楚地认识自我,确立正确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并通过努力实现自我追求,从而减少和防止心理矛盾;而消极的自我认同则会加剧心理的矛盾与冲突,导致逃避、彷徨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进而影响青年的健康成长。

3.积极的自我认同有利于青年更好地认同社会、适应社会

自我认同并不是单纯的自我认可和自我坚持,社会认同也不是简单的社会服从和社会屈服,如果我们能够在认同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自我同一性,自我价值就能更好地实现。因此,能否认同社会、适应社会,也是自我认同的必然要求。反过来说,自我的满足也只有在适应社会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积极的自我认同能使青年具备健全的人格特征、良好的生存技能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时刻保持积极热情的生活态度来面对现实压力与挑战,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这些都是认同社会、适应社会的具体表现。可以看出,青年对社会的认知关系到青年能否从心理上接受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而青年的社会认同与适应程度从根本上还是来源于青年对自我的反思能力,这是积极自我认同的重要组成要素。同时如果青年在人生关键时期,不能够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就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从而滋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甚至出现对抗社会的行为。

4.积极的自我认同有助于强化青年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实现社会价值

对于青年群体来说,自我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年社会行为的发生。积极的自我认同产生积极的社会情感,积极的社会情感产生积极的社会行为,能够促进社会发展。而积极的情感主要取决于青年自我认同时所体现出的内在的“认同热情”,因为“认同”在某种意义上有一个评价好坏的标准,这个标准的建立是青年社会化的结果,离不开情感的支持,离不开对社会的参与。青年群体认同感的混乱,就意味着自我身份即社会角色定位不足,失去努力的方向,也就失去了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创造社会财富的内在动力,更会深深地陷入到对自我、对社会的焦虑与担忧当中。

同时,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如何,某种意义上直接决定了他的为人处世态度以及个人的价值实现。积极的自我认同能使青年以健康、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明确角色要求,正确处理社会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将内在的动力真正地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努力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而消极的自我认同则将矛盾与冲突的根源归于外部环境,进而产生负面情绪或消极心理。当个体追求与社会定义发生矛盾时,很容易陷入到“个人主义”的误区,既不利于青年的发展,更不利于青年社会价值的实现。

标签:;  ;  ;  ;  ;  ;  

青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研究_自我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