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湖州 313000
摘要:建筑业是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而存在的,然而作为现在的建筑业,其施工的安全管理上都存在着较多问题。所以要解决问题,减少由于出现事故而导致损失的状况,则需要对其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本文将首先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的现状,而后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管理优化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尽可能的杜绝安全事故的产生。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安全措施
引言:安全作业是工程项目进行的基础。据统计,建筑业的生产事故频率、灾害率要高于全国各行业的平均水平,每年建筑业生产事故伤亡人数占全国生产事故总伤亡人数的25%。频繁与严重的伤亡事故,给国家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导致了极大的损失,影响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所以,工人要做到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与把个人安全防护做好、仔细做好现场安全管理、把监督管理工作做好,是现在树立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建设新的符合建筑项目管理规律与工程管理特征的安全管理模式,使施工事故的关键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绝。
1、建筑施工安全的现状
建筑施工安全始终是建筑行业主要关注的问题,然而其安全事故频发。建筑行业其工作性质特征为,相对多高空作业、相对多室外作业、而且作业环境复杂,相对大的劳动力强度,人员大部分为农民工,具有相对大的流动性与临时性,不容易集中管理。此外在施工现场,高空坠物、施工材料撞击、机械伤害、坍塌、施工设备伤人、触电等等变成导致事故的关键因素。以上事故方式占到建筑业事故发生的80%以上。
建筑施工事故产生总量相对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国的建筑行业如虎添翼,其规模与日俱增。中国相关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也做出调整与修改可是远不可以满足行业的真实发展水平。所以导致现实施工过程中,事故频发。依据《2012年房屋市政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状况通报》介绍,2012年全国共出现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487起、624人死亡,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减少102起、减少114人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7.32%与15.45%。
建筑安全事故产生率在渐渐减低。这一事实说明,中国建筑安全管理获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我们不可以盲目乐观,只要有事故出现就说明安全工作没有做到位。
1.2目前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重要问题
从目前中国的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状况来看,还存有很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处理,这些问题关键展现在施工人员对安全施工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只对施工的速度或者是质量,对于安全问题没有获得充分重视,大部分都存在着侥幸心理。这样不但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效率不能得到提高,同时在有关的法律也形同空文,因为安全意识不能得到重视就会导致现场施工的纪律性不好,施工现场相对混乱,在安全隐患方面也相对严重。
部分建筑企业并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国家的有关法律条例也不够关注,打出一些安全生产的口号也是走走形式,个别企业设置了施工安全管理部门,但也只是徒有虚名,常常对施工的进度与质量要求非常高,疏忽安全生产的必要性。
再者就是在安全技术的水平方面比较落后,因为施工单位没有重视安全管理问题,因此技术的投资力度就相对贫乏,而在施工人员的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方面也没有实施定期的检验,从而就导致了出现安全事故。不但这样,在安全的监理工作层面也没有获得充分的关注,这就直接造成了建筑项目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而真正可以发挥安全生产管理作用的人才相对缺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还有就是还有待增强建筑安全施工人员本身的综合素质,从中国的建筑施工来看,从业人员基本是农民工,在文化知识水平方面相对薄弱,而且会受到很多的条件限制或者是经济成本的影响,建筑单位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工作的展开与有关培训力度就不大,从而导致了专业技能比较欠缺。这样就相对容易发生违规操作的状况出现,安全事故也居高不下。
3、安全措施的优化
3.1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是每一项工作展开的根据与保证,只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才可以推动工作的高效展开。在建筑项目中,安全管理作为建筑施工管理中一项关键的工作,为了保证建筑施工安全,建筑施工单位就一定要建设有效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把安全施工全面落实。施工企业一定要严格依照有关规章制度,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把安全责任落实到详细人身上,进而标准施工行为;同时,要改善监督机制,使建筑施工安全监督加大,保证建筑施工过程没有隐患存在。
3.2增强教育学习培训,提升管理、施工和操作人员的素质
增强对“三类人员”、施工作业人员与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要增强对“三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管理能力与安全隐患的能力消除;要增强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其安全生产意识、安全操作技能与自我保持能力切实提高;要依照《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要求,增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推动其熟练掌握重要岗位的安全技能。使施工企业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监督指引施工企业结合生产现实,通过展开教育培训活动,使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与安全技能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保证项目安全生产的成功推进。
3.3科学地规划和布置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和环境的策划工作,对建筑的安全与质量有着促进的作用。做到定量化的管理,保证科学的施工现场规划与布置工作。在详细的实践中,管理者要注意把有利于预防安全事故的各类警示标语、安全防护和控制方法等标语考虑在内,而且实践到建筑项目工程和施工作业中。所以保证建筑施工中的现场规划和布置的合理化,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也是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的关键举措。
3.4增强现场安全监督
企业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力度。企业要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顿违章指挥、操作,冒险作业,规范工程的施工安全行为。安全人员要增强对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的检验,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设备对人员的伤害,对安全工作的投入要加大,改善各类安全设施。在工程作业面上设固定的安全管理员,对危险性大的脚手架,起重机搭设与拆除,吊装机械设备,电用设备工作,基础土方开挖等实施监督与控制。建筑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动态的管理工作,牵涉到各个方面,瞬息万变的情况,可变性大,一定要持之以恒地抓,不然每一项规章制度不能落实到实处,随时都可能出现突发事故。
3.5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操作行为
企业要着重注意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是不是安全,企业要做到安全生产,就一定要增强操作人员行为的安全性。在布置施工现场的时候,要注意把各类施工用具整齐摆放,把醒目的安全标志做好,并依照有关规定把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工作与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在操作以前,施工人员要注意详细的施工内容,针对当天的施工天气和施工环境,提出详细的安全要求,保证全部操作人员的行为标准与人身安全。
结语
在建筑项目施工的时候,要实施严格的拟定安全施工方案,要逐项落实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在施工的准备阶段,要立足于建筑项目的特征与实际,仔细分析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整理出完整的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并最后科学编制出满足安全管理需要的施工组织。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尽职尽责、齐心协力,群防群治,施工生产事故一定会获得有效预防,让中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更快更好地走上合理化、标准化、健康化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雷东旭.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主要对策探析[J].江西建材,2015(09).
[2]刘宏波.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4(04).
[3]郝俊芳. 现代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J]. 山西建筑,2014,03:247-249.
论文作者:王恒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事故论文; 人员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