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 要】在医院中,岗位管理是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管理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此,本文在分析护士岗位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护士岗位管理的具体措施,为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护士;岗位管理;必要性;措施
岗位管理指的就是以组织中岗位为对象的一套人事管理流程或者过程,主要包括岗位设置、聘用、考核、工资、培训、奖惩等,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构建科学绩效与薪酬管理体系的重要保障[1]。为了进一步提高护士队伍的科学管理水平,持续推进优质护理,必须加强护士岗位管理,现作如下综述。
1.护士岗位管理的必要性
1.1 有助于护士职业发展
通过岗位类别与能力等级的设定与对接,为护士开通了“专业技术”与“护理管理”这两条发展通道,即以能力、职称为统一衡量标准,为护士在其专业发展、教学资质评定、职位晋升方面提供了平行发展平台,以此增强了其自身工作满意度[2]。比如,当一名护士受聘为主管护师之后,其专业技术岗位成为6级护士,具有成为护理管理者与带教教师的潜在资质。
1.2 有助于护理专业内涵建设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目标和以胜任力为核心的岗位培养模式具有相似性。在护士能力培训中,通过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运用,可全面提高护士的整体护理理念与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操作,同时能够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具有健康宣教能力与观察病情变化的洞察力,以此实现了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全面落实,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
1.3 有助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通常而言,医院管理者多源于一线工作人员,很少经过专业管理学习,以经验型管理模式为主。在护士岗位管理中,护理管理者可大胆利用管理工具,并用数据分析现状,给予相应的设计与评估,以此为医院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思路。在临床护理模式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医护合作越来越密切,且护士工作重心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树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形成了各部门以临床为中心的局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护士岗位管理改革中,涉及内容主要包括医院分配机制、职称管理、人事制度等。为此,通过护士岗位管理,可提高护士队伍科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
2.护士岗位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强化护士分层管理,实现护理岗位的合理设置
根据美国学者Benner提出的经验学习理论,可将护士成长划分成5个阶段,即见习护士、初级护士、合格护士、熟练护士、护理专家,加强护士能级和岗位、职业发展的联系,为护士分层管理的落实提供了可靠保障。根据Benner理论,台湾护理学会制定了护理人员临床专业能力进阶认证制度,按照临床专业能力,将护士分为5个层级,即N0~N4,针对每一层级的护士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培养目标,并明确工作职责与能力要求[3]。N0岗位设定为新手护士,其基本任职资质为经3个月培训合格的护士;N1岗位设定为成长期护士,其基本任职资质为工作不超过3年的护士;N2岗位设定为熟练期护士,其基本任职资质为工作不低于3年的护师;N3岗位设定为主管护师,其基本任职资质为专业精通型护士;N4岗位设定为临床护理专家,其基本任职资质为具有高级职称的护士或者聘任的专科护士。在护理岗位中,以临床能力为指标进行岗位设定,可转变护士“熬年资”的现象,让护士看到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有效提高了工作质量与效率。
2.2 加强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结合,实现岗位职责的梯度设计
一直以来的功能制护理模式,不仅使护理工作简化为“打针、发药”,还无法有效展现不同岗位护士之间的工作内容、职责差异,导致护士缺乏工作积极性与成就感。所以,为了全面落实岗位管理,必须以岗位设置为框架,明确不同岗位护士的职责,从而促使责任制整体护理理念的贯彻实施。比如,N0、N1岗位护士主要负责病情较轻的患者;N4岗位护士主要负责病情危重的患者,并负责护理会诊、护理咨询、专科护理指导等工作。在岗位职责制定中,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仅展现了不同岗位护士之间工作内容与职责的差异,还充分体现了护士的工作价值与绩效考核科学性,符合人力资源管理的能级对应原则,最大限度的确保了患者的健康安全。
2.3 加强护理岗位培训与考核,实现了护士职业成长
在护士岗位管理工作中,加强工效挂钩考评机制的建设,有效摆脱“同工不同酬”的局面,以此解决收入、奖惩等和付出、业绩相脱节的问题,以此提高管理效益。同时,根据不同岗位护士的能力,给予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以此增加护士的专业知识,提高护士的业务技能,并且给予相应的考核,检验培训效果,以此确保护士具有相应的能力,为护理工作的全面落实提供可靠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护士岗位管理中,应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将个人上升至资源层面,从而构建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可靠保障。护士岗位管理工作才刚刚起步,还需加大研究与探索力度,从而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为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玉莲,李婷,周忠良等.三级医院护士岗位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9):1074-1078.
[2]杨莘,董婷婷,李冬等.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设计方法与实践[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3):161-163.
[3]姜秋红,颜燕,张宏等.实施护士岗位管理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7):26-27.
论文作者:刘云,岳红梅,文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9
标签:护士论文; 岗位论文; 能力论文; 医院论文; 工作论文; 资质论文; 患者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