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西市城西小学 266600
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小学生作文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不知写什么,二是不知怎么写,三是不爱写。怎样解决这三个问题?
一、选取写作材料,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1.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开发作文源泉。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要开发写作资源,自然要走进生活。生活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一个有心人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一粒沙子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听人聊天,你可能会为健谈者那妙语连珠的调侃而惊叹;看一幅油画,你可能被那绚丽夺目的色彩所陶醉;听一段音乐,你可能会被其中婉转悠扬的旋律所倾倒。
2.从阅读中汲取素材。
阅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更丰富的生活,更可以透视古今千年的历史生活画面。通过阅读作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多样的现实世界,对未知世界有更多的憧憬。阅读课本我们可以了解许多东西。通过读《槐乡的孩子》可以展现乡村孩子们的生活现实,还可以给我们透视一个世界生活的窗口。它是开发写作资源的重要途径。
3.从现代信息中获取写作资源,从而引发学生个性创新。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好句、精彩片段等。一首歌、一个电视剧都是我们写作成功的杰作,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4.注重平时积累。
(1)通过课外阅读来积累。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二、提高写作方法与技巧,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1.做一个勤动笔的有心人。
人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看一处如诗如画的美景,见到一种稀有的动植物,逛了一处景色迷人的名胜古迹,经历了一件感人至深的事情,听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你会惊奇,你会感动,你会崇敬,这时就应该整理思绪,用自己的笔把它们记下来,不求自己写得多么精彩,只要写出真实的、具体的经历,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即可。久而久之,“内存”增多,写作文时就“下笔如有神”了。
2.多一点参与生活的热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作为学生,要走进生活,猎取丰富的素材,让生活走进作文,才能写出感人的东西。如学习之余,多参与生活中,像帮妈妈做家务,整理自己的小房间;去滑冰,去旅游,去逛商店或书店;与同学去郊外踏青,同爸妈去游览山水;积极参加各种演讲、辩论、唱歌等比赛……不要把目光锁定在“写”上,写只是一个结果,以上这些才是过程。
3.多加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听故事,激活学生思维。小学生都爱听故事,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选择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科幻故事等进行教授,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开言路,从而为写作打好基础。那么,如何训练呢?我认为要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抓住主要内容,理清故事层次,然后让学生对这一故事内容进行复述。这样的做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时理清思路,如果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相信一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多仿改,提升写作水平。在作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应认真地为学生讲解写作方法,同时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和改写,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告诉学生不能盲目、机械地照搬照抄,要模仿范文的部分精言、警句以及布局、结构等,然后再加以改动和运用,从而形成自己的写作特点。久而久之,学生一定会形成自己的一套写作方法,实现由仿到创的转变。
4.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
观察生活首先要有顺序、有条理。写静态事物时要写出它的形状、颜色、大小、用途等内容,并要求学生按从远到近或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去观察,然后有条理地写下来。写动态事物应包括写动物、活动变化的事物等。如在一次写一动物的作文过程中,事前我讲明了“游动”的观察方法,让学生按这种方法去观察自己家养的一种动物,并有条理地写出来。这样,有的学生写“我家的一头黄牛”,能把黄牛写得栩栩如生,看了他的文章,就像亲眼看见他家养的牛一样。写叙事时,我要求学生按时间推移或地点变换的顺序来观察,要观察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重点是观察事情的经过和主要办事人物的行动。作文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出来,把主要办事人办事的过程写具体即可。写人时要求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和心理活动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写人的文章可以“一事表人”,也可以“多事表人”。
三、激发兴趣,解决“不爱写”的问题
写作兴趣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然而,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而有之的,是在他们大量的课内外活动中,通过教育进行激发和培养出来的。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在多种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写“心里话”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从小养成敢于写、愿意写、乐于写的良好习惯。如果能让写话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就愿意写、乐意写,也有话可写。写话后再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表扬,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或欣赏,他们会感到满足、感到幸福,会把写话看成一种生活需要,并自发地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小学生对任何新的事物都有感兴趣的一面,并且有探知的欲望。第一次给学生上入门作文时,我没有照章地按作文要求让学生作文,而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作文”,并且是在谈话中用最熟悉、最形象的事物,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理解“作文”的含义,激发了作文兴趣。
论文作者:苏焕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4月总第26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小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你会论文; 事物论文; 事情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4月总第26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