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峨眉山市中医医院 四川峨眉山 614200)
【摘要】目的:护患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本院100名患者分为实验组52名患者,对照组48名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采用对比的方法。结果:实验组家长非常满意的占19.2%,而对照组的只有4.2%,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出15%,另外对照组的不满意比例为20.8%,而实验组仅仅为1.9%,实验组的不满意度低于对照组18.9%,实验组采用的护理沟通技巧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合理恰当的护患沟通可以防止护患矛盾的出现,极大减少护患纠纷,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所以强化完善的护患沟通是完全可行的。
【关键词】护患沟通;儿科护理;运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5-0230-02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迅速,科学事业也得到飞速发展,人们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对法律的认知也进一步提升,患者抑或患者家属对医护方面的要求以及定位就变得较高。特别是针对儿科来说,家长对孩子的疼爱会转化成对医护人员的严格要求,儿科护理技术单单靠专业知识已经不够,更需要如同家长般的呵护,更具爱心才能做好这份工作,才能让整个护理质量大幅提升。因此有效的做好护患沟通,能够满足患儿和家属的身心需求,拉近护患距离,减少家属的负面情绪,降低医疗隐患,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一方面有助于患儿的疾病康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其心理健康。以下我就将儿科护理经验综合如下,便于业内人士考量。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儿科随机抽取共10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组52名患者,对照组48名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比是主要且常见的处理方法,通过两组之间不同的护理模式,分别以问卷的形式对两组进行考量,并由问卷总结出两组在监护中出现的漏洞。
1.2 护患沟通方法
实验组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护患沟通,如:预防性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统一沟通等;同时也必须采取相应的沟通技巧进行护患沟通,如:安慰性语言、赞美性语言、解释性语言、告知性语言、鼓励性语言、形体语言、询问性语言等达到护患间的沟通,对照组则进行普通的护患沟通。
2.结果
通过对以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远远好于对照组,实验组非常满意的家长有10位,占19.2%,满意的有38位,占73.1%,比较满意的有3位,占5.8%,不满意的有1位,占1.9%,而对照组非常满意的家长有2位,占4.2%,满意的有25位,占52.1%,比较满意的有11位,占22.9%,不满意的有10位,占20.8%,详细可以参考如下表,两组儿童家长满意度调查比较。
3.讨论
3.1 护患沟通中的影响因素
(1)患者因素。研究表明,婴儿出生6个月之前对陌生人的认知为0,但6个月之后则可以自主辨别护理人员和母亲,所以患儿的年龄因素也会导致患儿对护理人员的印象不同,慢慢长大的患儿会逐步拒绝医护人员,再到最后的完全区分,其态度是要么拒绝,要么接受,而不是像之前与家长的区分不开。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多进行与患儿之间的沟通,让患儿不排斥自己,进而主动配合治疗等。家长对患儿过分溺爱,在患儿在接受治疗中表现出的焦虑情绪会影响患儿,导致患儿拒绝治疗。相关调查显示,男患儿比女患儿更容易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
(2)患者家长因素。一般来说,患儿家长会过分担心孩子病情,但却对疾病没有很好的常识,过分的溺爱与不分场合导致整个护理工作出现问题,以及会出现患儿陪同者过多但难以形成有效的沟通作用。
(3)护理人员因素。在医院质量评价体系中,决定护理服务品质优劣的首要依据是护患纠纷,而80%的护患纠纷都是由于沟通不良,沟通障碍所引起的。因此,护患沟通尤其重要。良好的沟通可弥补医患沟通的不足,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渠道,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护理技术过硬的同时还要加强服务态度的培养以及沟通能力的锻炼,优秀的工作能力对整个工作起着主导引领作用,而良好的态度则是保证护患之间能否顺利合作的基础,能否取得家长对其的信任。反之,则会阻碍沟通。最后护理人员的心理因素决定了护理人员从事护理工作的心理态度。
(4)社会环境因素。社会上对护理人员高要求、低尊重的态度会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加强护患沟通。人际关系是工作环境的一部分,它不仅影响护士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影响到每一个护理人员工作的热情。因此,和谐的护患关系能够增加家长和患儿的愉快情绪,有利于增加护患之间的交流,可以降低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工作热情。
3.2 护患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体会
加强与家长、患儿的沟通。因为患儿年龄比较小,不善于沟通以及其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对于沟通方面,主要是与家长方面的沟通。但是由于家长都为孩子生病感到焦躁,这点作为正常人都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向他们解释疾病是个过程是很必要的,这样可以减轻患儿家长焦虑的情绪。在这个沟通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诸如此类的语言,如:“我很理解您的感受,我们尽量在操作过程中减少患儿的痛苦”等语言来安慰家长,以缓解家属焦急和不安的情绪。
又譬如我们在给孩子做静脉穿刺时,本来就存在风险,当遇到肥胖、血管暴露不好的患儿,护理人员穿刺前若不和家属沟通,穿刺不能一针见血,则家属轻则不说话只抹眼泪,重则骂人甚至打人。因此,穿刺前护理人员和家属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告诉患儿家属“由于你孩子比较胖,血管不好找,我们不能保证一针见血,但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争取一次穿刺成功,若穿刺不成功,希望您理解配合”等语言沟通。还有孩子在吃药或是输液不配合的时候,可以跟家长解释这是正常的现象,不用太担心,然后用鼓励的方法使得患儿慢慢接受。
将心比心,用一种和蔼的,温暖的,关怀的情感去和患儿以及患儿家长进行沟通,拒绝草率了事,拒绝轻描淡写。通常来说,一个平易近人的举动就可以拉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心,让患者家人更加信任医护人员,同时就会有更多的理解和宽容,最大程度的避免医疗纠纷等问题。另外家长的心情比较烦躁或是不好的时候是可以理解的,可以进行适当开导,不要激化矛盾,要耐心讲解。还有就是要多微笑,微笑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桥梁。
由于儿科护理对象的特殊性,患儿患病后会让家长情绪激动,容易发生护患矛盾,所以进行良好有效的护患沟通尤为重要,作为儿科护理人员一定要除具备丰富的儿科知识和过硬的穿刺技术外,还应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取得患儿家属信任为前提,掌握护患沟通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提升护理质量,化解护患冲突,保证护理安全,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石海香.在儿科护理中加强护患沟通的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2013,11(1):320-321.
[2]王云霞.护患沟通的技巧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J].全文版:医药卫生,2015(11):77.
论文作者:梁文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患儿论文; 实验组论文; 家长论文; 儿科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患者论文; 家属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