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工程和桥梁建设不断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对运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公路路基和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进行探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公路施工企业,必须着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谋生存求发展,结合存在的质量问题和施工现场实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提高路桥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就公路路基和桥梁工程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公路路基; 桥梁工程; 质量控制;策略
一.公路路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在公路路基的施工中,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质量问题:由于施工时压实不到位,分层过厚,导致通车一段时间后高填土下沉;忽略整体压实度,导致沥青路面发生早期破损;软土层的路基发生超纤沉陷现象;由于路基强度小并且不均匀导致水泥路面短板、开裂。为了防止这些质量问题的发生,专业人士采取了各种措施:
1.1 路基填筑材料的控制
进行路基施工时首先要把不合格的表土清理干净,厚度约为0.3米,一般包括淤泥、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等土质。进行路基填筑时,还要求工作人员按照一定频率对路线上的自然土实时检验、分析,从而确定其根本性质,最佳含水量和干容量是否符合路基填筑标准。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土质不同的情况,要及时的补做室内击实试验;如果遇到必须选择线外借土场,要尽量选择塑性指标小的较符合经济平衡的砂性土进行填筑;如果选用石方填筑,要重视粒径和强度的选择,尤其含泥量要符合规格。
1.2 路基压实度控制
众所周知,土层在最佳含水量的时候进行碾压,密实度才能够达到最大值,因此,在进行路基压实时,要保持土层的最佳含水量,就要对土层的含水量进行实时检测。如果发现其含水量超标,则要进行晾晒、风干,直至达到最佳含水量;如果含水量较小,就要对其进行洒水处理,人为的使其达到最佳含水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土层不能够暴晒、淋雨,避免含水量发生剧烈变化。压实土层的厚度一般小于0.3米,因此压实使用的机具最好采用重型的压路机具,这样可以提高压实度。
二.浅谈公路路基与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策略
2.1 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从路基土来看,公路路基大都采用自然土进行修筑,填筑路基之后应加强自然土的测试和分析,得出自然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再对其最大干容量和含水量进行测定,为企业施工提供便利。此外,土质颗粒的大小与其相对应的回弹模量成正比,且颗粒越小的砂性土的回弹模量越高。因此砂性土是一种性能优越的筑路材料,因而公路路基施工土场的选取应选择塑性指标较低的土用于路基的填筑。
从强度来看,压实度是反应公路路基各层密实状态的重要参数,弯沉值是决定路基上部整体轻度的重要参数。若二者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那么不管是路基的强度、还是耐久性或整体稳定性均能达标,由此可见,确保路基强度的关键因素在于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因而作为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要求标准进行施工,方能最大化的确保公路路基强度。
2.2 公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从公路路面基层来看,其平整度的控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结合工程施工实际,针对基层的不同采取区别性的对待措施,就石灰来看,应将其稳定土当做底基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其平整度,例如应用平地机将其刮平,以确保平整度达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情况下,石灰土往往用于底基层,因而对于平整度的需求相对较低,但从水泥来看,选用的碎石存在一定的区别,且控制平整度的难度比石灰土要大得多,因而要求也相对较高; 二是在水泥稳定材料选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终压时间,否则就会导致路面整体强度的降低,进而对路面平整度产生影响。所以所选择的减水剂应为缓凝减水剂,并通过振动将其压实,且确保被压结构层的受力状态较长,这是由于结构层变形与时间成整理,能取得较好的压实效果。
从公路路面沥青混凝土面层来看,其平整度的控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温度,缝以及基层平整度均对沥青混凝土有着一定的影响,加上面层松铺时厚度不一,银耳压实之后的压实度往往不相同,当路面通车一段时间之后,其平整度就会产生显著变化,导致路面下降,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基层平整度; 二是碾压沥青混凝土时,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否则就会由于温度过高导致裂缝的出现,严重时会影响整个路基的平整度和使用寿命,而温度过低则会导致混合料得不到良好的压实,因而必须在确保温度特定且压实方式适当的前提下,才能确保压实效果良好。
2.3 水破坏及裂缝的防治策略
水对公路路基有着较大的影响,若水温较高则会导致沥青面层脱落。因而为了有效的防治水破坏,在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应选用具有较强结合的沥青料和碱性的石料,并尽可能的提高其耐磨性,如添加矿粉能将沥青粘合力大大提高。而在裂缝控制中,主要就是通过控制原材料,降低水泥水化热,加强混凝土的养护预防等方式预防各种裂缝的出现。
三.公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策略的探析
3.1 公路桥梁施工主要注重的相关问题概述
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墩台的竖直度偏差不得超过墩台高度20 mm。在施工时只要滑升1 m 就需要施工人员更正一次,当滑升过程中发生偏差则应对其成因进行及时了解并校正,常采用的纠正措施就是利用千斤顶将已经出现偏扭的抬高3 ± 1 公分之后进行纠正,且造作幅度小,严防明显弯曲的出现,尤其是平台水平度的操控,其不仅是滑模施工的关键,也是整个桥梁施工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一旦其倾斜将会扭转平台,进而导致其滑升困难,为预防平台出现倾斜,在操控平台摆放材料时必须均匀摆放,并确保混凝土顺利浇筑,且加大检测频率。
3.2 公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从桥台和桥墩施工质量控制来看,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为确保放线准确,就必须做好各项测量工作,因为一旦桥台和桥墩竣工,则桥梁的整体平面位置就固定了,所以在测量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 二是在施工中,要有效地避免由于振捣不均匀,或者在施工手段上的缺陷而产生的外观质量问题。因此,作为监理工程师,要十分注意这一点,此外,还应该对整个结构物的每个部位的外形尺寸和设计图纸上的结构完全一致。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建设工程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并且行之有效的落实,我国施工单位的水平在逐步提高,施工的水平也在逐渐的提高。通过本文的轮式,公路和桥梁工程施工中路基的质量控制是相当关键的一个环境,对它们的应用质量、效率及使用寿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施工时,首先要严格的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按照实际的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公路和桥梁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行之有效的从根本上保证施工的质量。总之,质量就是生命,更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因此无论是公路的质量还是桥梁工程的质量,都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6]孙卉.浅谈SMA路面施工平整度控制[J].科技风,2010(8)
[2] 孔令勋. 市政公路路基压实施工及质量控制探讨[J]. 科技信息,2011,( 9) : 312.
[3][2]陈雁,文林.桥梁施工技术探析[J].民营科技.2011(05)
论文作者: 孙福维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路基论文; 公路论文; 含水量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压实论文; 路面论文; 桥梁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