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胺碘酮与西地兰对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74例(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随机分为西地兰治疗的对照组(37例)与胺碘酮治疗的观察组(37例),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心功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起效时间短,心室率低,心功能改善情况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给予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起效时间短,有效改善心室率及心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胺碘酮;西地兰;急诊危重症;快速心律失常;有效性;安全性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4-0367-02
临床上引发心律失常的疾病较多,有快速及缓慢性心律失常之分。快速心律失常会加重患者原始疾病,甚至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必须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1]。临床上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方法较多,但是不同治疗方式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效果[2]。本文选取我院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74例(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研究胺碘酮与西地兰对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74例(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及对照组(37例),观察组男、女为20例、17例,年龄32至67(45.18±6.17)岁,病因电击伤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例16,重症肺炎13例,对照组男、女为19例、18例,年龄31至68(46.23±6.41)岁,病因电击伤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例18,重症肺炎12例。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如心电监护、吸氧、强心、利尿等,在此之上,对照组给予西地兰(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 H31021070)治疗,首剂量为0.4mg,对患者心律复转情况进行观察,若效果不佳,再给予0.4mg静脉推注。如果依然无效,给予0.2mg,总剂量不能多于1.0mg。观察组给予胺碘酮(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 国药准字H20120497)治疗,静脉推注胺碘酮,首剂量为150mg,然后进行微泵注射,速率为每分钟1.0mg。对患者心律复转情况进行观察,若效果不佳,追加150mg,总剂量不多于900mg[3]。
1.3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起效时间、心室率;心功能指标:LVEF、LVEDD、E/A值;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工具:SPSS20.0,计量资料:(),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n,%,x2检验计数资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起效时间(17.42±2.71)min,心室率(75.73±9.22)次/min,与对照组相比,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对比
2.2心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65.64±2.56)%,LVEDD(56.45±2.44)mm,E/A值(1.42±0.04),与对照组相比,P<0.05,见表2。
表2 心功能指标对比
2.3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1%,对照组29.73%,P<0.05,见表3。
表3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快速心律失常是一种临床高发急重症,与呼吸衰竭、全身烧伤、电解质紊乱等有关,患病后,患者容易出现心脏节律紊乱,对血液正常泵出造成影响,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作为各类危重症患者抢救的第一场所,急诊室必须给予患者急诊处理,转复窦性心律,挽救患者生命,否则会加重患者病情,降低抢救成功率,对患者预后造成影响[5]。
本文结果中,观察组起效时间(17.42±2.71)min,心室率(75.73±9.22)次/min,与对照组相比,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65.64±2.56)%,LVEDD(56.45±2.44)mm,E/A值(1.42±0.04),与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1%,对照组29.73%,P<0.05。在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中,需要给予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西地兰是一种洋地黄类药物,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减慢心率及传导的作用,针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尤其是伴有心律失常的患者。但是该药如果使用稍微不当患者就会出现洋地黄中毒,并且会使心肌负荷加重,因此,心肌梗死及冠心病患者在使用该药时需谨慎。胺碘酮虽然是一种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但是ⅠⅡⅣ抗心律药物的作用它依然具备,属于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该药负性肌力作用轻,能使心脏后负荷减轻,心输出量处于稳定状态[6]。在各种室性、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中,该药可作为主要治疗药物。由此可见,胺碘酮与西地兰应用于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治疗中胺碘酮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更高。
所以,在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给予胺碘酮治疗,起效时间短,有效改善心室率及心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效果好于西地兰治疗,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曹琳.急诊应用门冬氨酸钾镁和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26(4):525-526.
[2]孙蓉.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A01):157-159.
[3]林春.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胺碘酮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5,10(a01):541-542.
[4]于晓钧.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4):3819-3821.
[5]谢志葵,邓灿锋.普罗帕酮与西地兰急诊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2015,43(12):1815-1816.
[6]王粉鱼.胺碘酮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4):569-570.
论文作者:朱厚赓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心律失常论文; 急诊论文; 患者论文; 快速论文; 对照组论文; 发生率论文; 危重症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