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出版学学科建设,加快出版业人才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版业论文,学科建设论文,人才培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促进新闻出版学科建设,加快高层次出版专门人才的培养,自2006年以来,新闻出版总署应出版界和教育界的呼吁,多次组织关于出版学学科建设的专题研讨会,并致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建议设置出版学一级学科和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研究的初步意见,总署组织起草了设置出版硕士专业学位和设置出版学一级学科的论证报告,并于2009年7月正式报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对新闻出版总署的意见高度重视,对总署提交的论证报告给予充分肯定,并正式委托南京大学组织有关高校从高校学科建设角度,对设置出版硕士专业学位作进一步论证。应该说,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和论证,设置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的各方面条件基本具备,业界对此期望很高,学术界为此也进行了多次研讨和准备,具备了较好的基础。
一 设置出版硕士专业学位对于促进出版业改革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看,出版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出版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可以说,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振奋人心的重大论断,并且提出了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目标,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党和国家对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更加重视。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9月份已正式发布),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安徽、河南、湖南、深圳等省市已经明确提出并实施了文化强省、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2009年1月16日,李长春同志到新闻出版总署考察工作时强调,新闻出版工作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党的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组织者,在巩固舆论阵地、传承中华文明、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国际文化竞争、推动社会繁荣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尽管中央高度重视,我国也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新闻出版资源可谓非常丰富,但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格局还很不适应,出版学科建设跟不上行业发展步伐,出版人才匮乏是重要原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设置出版硕士专业学位,进一步提高出版学科建设水平,加强出版人才培养,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将对国家文化发展全局作出重要贡献。
2.从出版业改革发展的趋势及其对人才队伍的要求看,加强高层次、应用型、宽口径出版专门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2003年以来,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一直走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前列,出版转制、改制工作不断铺开和深入,一大批出版事业单位已经转制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出版传媒企业,竞争有序的出版市场体系正在形成。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出版产业逆势上扬,2009年上半年,新闻出版业产值增长30%左右,销售增长20%。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出版业的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数字出版、网络出版、动漫出版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深刻改变着传统出版业的面貌。截至2008年12月,中国数字出版业的整体营业规模达530亿元,比2007年增长46.42%。与出版业的根本性变革相比,与出版业发展的集团化、市场化、数字化、专业化、国际化五大趋势相比,出版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突出地表现在适应新形势需要的人才数量严重不足,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一些重要领域和重要岗位人才紧张,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从行业发展需求看,现代出版人才既要有服务社会的强烈责任感与危机意识,又要有运用出版手段引导社会舆论、传承中华文化的能力;既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又要能熟练掌握现代出版理论与实务;既要熟悉传统出版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又要有适应数字化、网络化发展需要的出版业务专长。这些新要求与传统要求有很大不同,只有依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解决。设置出版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宽口径的出版人才,是适应行业发展新要求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3.从出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实际需要看,设置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是加强出版队伍建设的战略性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业空前繁荣与发展,出版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新的发展趋势面前,出版队伍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按照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出版业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新闻出版业从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1.5%左右,人才队伍总量将达到1000多万人。其中,书报刊出版单位人才80万人,印刷复制单位人才450万人(包装印刷约占70%),出版物发行人才150万人,数字出版人才400万人,版权贸易与其他人才5万人。目前,据测算符合要求的仅有5%,与出版业发展趋势相比,人才需求缺口严重。中央领导多次批示,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出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作为出版业的政府主管部门,新闻出版总署高度重视出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问题。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指出:要全面建设一支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长期以来,新闻出版总署相继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人才教育与培养的相关措施:1995年,出台了《关于在出版行业开展岗位培训实施持证上岗制度的规定》,2001年出台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和实施办法》,2002年出台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暂行规定》(2008年进行了修订),2006年出台了《新闻出版单位领导干部调训制度》。管理部门大力加强培训与管理,对提高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应该看到,迄今尚没有针对出版从业人员的系统的、全面的、高层次的专业教育,使得出版人才教育与培养工作具有了较大的局限性。设置出版硕士专业学位,将有效地填补行业教育的这一空白。
二 设置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是出版学学科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
20世纪40年代起,西方一些高等院校开始设置出版短期培训班,60年代开始设立出版学本科专业,80年代开始设立出版学研究生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出版专业教育体系。
我国的出版专业教育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最主要的成就有两条。
一是出版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出版学学科理论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从学科定位的讨论,到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的研讨,形成了大量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出版学的学科内涵,而且为新闻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出版专业教育体系。自1984年开办本科出版专业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出版专业教育已渐具规模。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78所高校开设了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有40多个编辑出版学方向的硕士学位授予点,有7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年培养各层次出版专业人才5000人以上。至此,多专业、多层次、多渠道、多规格的出版专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与国际出版专业教育水平相比,我国出版专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出版学学位建设相对滞后。迄今为止,出版学只有一个本科专业教育(编辑出版学),出版学硕士教育、博士教育,以及博士后教育,虽然已经在40多个大学蓬勃开展,但在国家学位目录中尚未体现。这与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出版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甚至在进入近代以前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与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出版强国的目标也是不相称的。新闻出版总署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积极支持“大出版”学科建设。随着数字出版业的迅猛发展,出版学的内涵和外延必将更加深化和拓宽。设置出版硕士专业学位,将更好地指引出版专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促进出版专业教育的规范化,这是出版学学科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 处理好出版硕士培养与出版职业资格考试的关系
为了加强出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新闻出版总署2002年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举办首次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至今,全国出版单位已有7.2万人参加了考试,近3万名出版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考试并取得了出版专业初、中级职业资格。这项工作的开展,为出版行业提供了科学、公正、客观的人才评价方式,为进一步推动出版业人才流动和出版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夯实了基础。2008年2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37号署长令),出版系统开展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登记注册试点工作,迄今已有5万余人申请办理职业资格登记注册手续。开展职业资格考试,实施职业资格登记注册制度,是提高行业队伍素质的一项治本之举,是贯彻落实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提出,中央批准的,构建以“职业准入、岗位准入、市场准入、法人准入”四大准入为核心的新的新闻出版管理格局的重要举措,必将对全行业的改革发展和管理产生全面、深远的影响。出版硕士专业学位作为对口专业学位的设置,无疑将为出版职业资格管理制度的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提供进一步的保证,但其与职业资格的关系问题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希望出版界、教育界的高级专家能够集思广益,对这一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比如,出版硕士可否直接参加中级出版职业资格考试,即免考初级。再比如,出版硕士参加中级出版职业资格考试时可否免考部分科目,免考什么科目。以上两点,希望有关专家在制定出版硕士人才培养方案时进行通盘考虑。无论是专业人才培养,还是职业资格考试,标准是共同的,那就是行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要求。从这个角度考虑,人才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试的关系问题应当能够解决好。
总之,设置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意义重大,必要性、紧迫性非常突出。前期的各项论证工作已经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得这项工作具有了较好的前景。相信经过与会专家认真、科学、全面的论证,设置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的工作将取得新的进展,有关方案将更趋完善,圆满完成国务院学位办交给的任务。
(此为作者2009年10月在南京大学设置出版硕士专业学位论证会议上的讲话,发表时有删节)
标签:新闻出版总署论文;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论文; 专业学位硕士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大学论文; 教育硕士论文; 职业资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