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设计与原生态保护探究论文_刘开元

园林规划设计与原生态保护探究论文_刘开元

v 恩施州城乡规划设计院 湖北恩施 445000

摘要:受到经济态势的影响冲击,我国的生态平衡与环境发展收到了严重的破坏,近年来我国依从可持续发展需要,逐渐强化了对原生态的建设,针对园林的规划设计做出了科学化的调整方案,目前原生态的保护已经列入未来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以绿植美化建设为建设要求的建筑构造空间逐渐扩充,相关人员应与时俱进,根据以往的园林规划设计经验,在以原生态的保护为初衷的状况下,糅合新型的技术手段,提高园林规划的合理性与完整性,以生态保护为建设前提,以园林艺术感创作为发展辅助,优化人民的生存空间。本文依从园林规划设计与原生态植物保护现状出发,针对园林规划设计中原生态保护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原生态保护;探究

引言:

园林规划设计与原生态保护两者结合,使得人类建筑与环境双向化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虽是人工构造的园林设计,却顺应原生态的植物生长态势,在城市化的格局构建中,生态成为重要的一环,改善了以往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相关人员应提高自身的园林规划认知,对原生态的常规化非人为干扰做出系统的分析,从而在设计中导入原始理念,保持原生态建设下,其生物学特性的优势发挥,真正意义上实现园林规划设计与原生态保护的有效推进。

一、园林规划设计与原生态植物保护现状

(一)、盲目引进新品种

园林的规划建设在现阶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设计人员为了体现出园林的创新精神,在规划的过程中,没有充分了解当地的环境与土壤性质,就迫不及待的选择观赏性能较高的外来物种,本地一些司空见惯的物种受到忽视,在品种的引进后没有经过抽样实验就盲目栽种,致使大部分植株难以适应当地的环境需要,出现了诸多不利问题,制约着植株的生长,园林的规划步伐紊乱,甚至突发病虫害导致其他的健康植株受损,大面积造成园林的破坏,不但在经济损失上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后果,且耗费精力,需要大量的精力去维护与重新设计,违背原生态保护的初衷。

(二)、园林树种配置不合理

园林的植物栽种应根据不同的植物类型,做好不同的处理,一些设计人员对于园林的规划设计理解不够全面,一些喜阳的 植物偏偏栽种在阴凉的环境下,如此一来,各种植物缺乏科学的环境氛围生长,栽培效果差强人意,另有一些植株本身与其他的品种有着生理相克的情况,两者栽种在同一环境中,对于植株的安全成长有着潜在的威胁,(如核桃能造成周围松、苹果等树种受害或致死;核桃和刺槐对周围果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等),容易产生转主寄生的植物品种一起栽植(如栾树与木槿在一起栽植容易生蚜虫;红叶小檗和竹子在一起栽植容易产生锈病),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导致植物白粉病、黄化病、根腐病、蚜虫等病虫害的不断发生,且大部分病虫害由于环境及周围条件限制,很难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园林植物病虫害常年发生和流行。

(三)、园林设计模式单一

园林设计还普遍存在模式单一化问题。由于设计栽植整齐划一,植物种类、年龄、层级趋向一致, 极易出现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等生态恶果, 也容易发生火灾和病虫害问题。如大面积栽植冷季型禾本类草坪, 会使一些农田迁飞性害虫如蝗虫、蛴螬等, 大量进入城市草坪并连年发生灾害; 近年迅速发展的金丝柳, 大量单一种植无伴生植物庇护, 极易感染腐烂病和溃疡病, 严重的出现成批死亡。

(四)、设计栽植密度不合理

植物设计栽植密度大,往往会造成绿地内植物的生长空间狭窄,互相之间出现争光、争水、争肥现象,直接影响苗木长势,导致植物出现病虫害的入侵;另外,不通风、不透光、湿度大等问题也容易滋生病虫害,如目前部分城市地段应用栽植的金叶女贞、海桐、石楠等苗木上,由于密度过大已经出现了蚧壳虫、白粉病、小袋蛾等病虫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园林规划设计中原生态保护措施

(一)、种植设计合理化、科学化

树种之间,树种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所以,在园林设计中,要合理利用树种间的关系,进行设计树种的合理配置,避免相克树种搭配,人为造成病虫害共生的环境条件;同时应充分利用树种互利的一面,种植相生树种,以增加树种间的合作共存和互利互惠,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要根据绿地的性质、功能,选择速生或慢生树种;要根据光照的强弱选择阳性或阴性树种,根据地势和地下水位的高低,选择抗旱或抗涝树种;根据污染源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抗污染树种;根据风力的大小选栽深根或浅根性树种。

(二)、强调景观环境内部各元素与原生态环境的共存关系

建筑、植物、山水、天时等这些元素可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例如:建筑与植物:城市中高层建筑对植物的影响很大,建筑与建筑间可减少日照的时间、可形成寒风带。冬季,一些植物会因为光照严重不足,寒冷时间过长,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影响。水与植物:植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60~80%的水,而植物所需要的水分主要来自土壤。城市中的土壤含有较多废弃物,密实度高;路面的封闭,大多雨水都流入了下水道;深入地下的建筑等因素都影响或阻碍了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严重破坏了植物的生存环境。反之。如果植物长势良好,它们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遮荫蔽晒、降低噪音、防风防灾并能够为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这对改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设计树种的选择

在设计树种时,要根据景观的性质、功能,选择速生或慢生树种;要根据城市的气候特征,选择阳性或阴性,抗旱或抗涝树种;根据城市的污染状况,选择相应的抗污染树种;根据周围环境的需求,选择不同形态、功能和要求的树种;根据城市大风的记录选栽深根或浅根性树种。另外,对于一些边缘树种和外来树种,一定要考虑当地的适应性,栽植时要注意小气候,否则在不太适宜的地区、不太适宜的环境和不太适宜的时期栽植这些树种,在遇到气温突变时,会遭受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四)、强调人类与原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

人类在生活、生产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历史与文化。这些历史与文化丰富多彩,是各具特色的地域、人文生态环境,是人类的精神支柱。西湖之所以美,不仅美在景色,还美在西湖边上的传说、文化与精神。在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不顾生态环境、不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顾本土特色,只为追求形式美与艺术感,以高额投入建造的“宏伟工程”,那将经不住时间与社会的考验。

(五)、园林设计要注重种苗本地化、乡土化

种苗本地化是指选用植物种子和苗木时,尽可能地在本地选取和培育。不加论证盲目地从外国或外地引进植物, 虽然在景观上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但新引入的植物往往不适应环境变化, 表现出生长不良、对病虫害抗性较弱等性状。有时一些病虫害亦会随之传入,在引入地爆发流行。

三、结束语

生态园林规划设计要以生态原理为基本、以保护环境以及原生态为主旨的生态系统,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需要对生态园林的规划设计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对于各种植物以及景观的搭配进行处理,以求达到景观效果与生态元素的进一步协调发展,以及研究生态园林建设中的其他问题,并使其可以得到合理优化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李文泉. 试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原生态保护对策[J]. 社会科学:引文版, 2016(11):00096-00096.

[2]陈鸿宾. 浅议城郊型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原生态利用问题——以赣州市栎木坑公园规划设计为例[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24).

[3]俞泽义. 试论景观生态格局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运用[J]. 现代园艺, 2012(10):144-144.

[4]杨治帆, 韦怡凯, 谭广文. 海岛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法探究——以珠海东澳岛“玲玎海岸”项目为例[J]. 广东园林, 2017(5):77-81.

论文作者:刘开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  ;  ;  ;  ;  ;  ;  ;  

园林规划设计与原生态保护探究论文_刘开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