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西晋中 030800)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开颅术后的护理方法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63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QOLIBRI)评分,比较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参考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与参考组治疗后QOLIBRI评分量表各项目评分均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针对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3-0230-02
颅脑损伤致死率较高,而重型颅脑损伤致死率高达50%[1],因此早期给予患者开颅手术治疗对于预后改善有着重要意义。为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的干预效果,笔者对126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男69例,女57例,损伤分类: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63例,硬膜下血肿52例,其他11例;受伤原因:车祸73例,高处坠落25例,锐器刺伤13例,其他15例;受伤至就诊时间20min~13h,平均(4.01±0.55)h,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6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开颅手术治疗,参考组在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体位护理,术后立即去枕平躺,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引起窒息;脑干、小脑以及后颅凹手术患者取俯卧体位,观察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将头部适当抬高15°~30°,缓解脑水肿。呼吸道护理,手术后医护人员要及时帮助患者叩背、翻身,帮助痰液排出,保障呼吸道畅通;若患者出现舌后坠则给予口咽通气管辅助通气;对于呼吸困难、深昏迷、呼吸道分泌物多且粘稠患者可给予气管切开术,必要情况下可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安全护理,用约束带、床栏等适当约束患者,避免其坠床跌伤,约束带松紧适中;术后采用冰袋降温时,可在冰袋外套上纯棉布套,并定期更换冷敷部位,避免冻伤。④生命体征观察,若患者脉搏、呼吸、血压等波动较大,则需警惕为脑疝 、颅内压升高等症状;若患者出现呼吸骤停则可能为枕骨大孔疝,若患者发热则需鉴别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感染性高热、中枢性高热等;观察患者瞳孔情况,若有光反应消失、双侧瞳孔大小形态变化、眼球移位或分离则考虑是否为中脑损伤,若瞳孔有进行性散大则考虑为脑疝或脑受压等。⑤术后营养支持,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对患者机体抵抗力有着重要意义,开颅术后2d内患者需禁食,此时可通过补液补充营养;若患者清醒,则术后可给予流质、半流质的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若长期昏迷则通过鼻饲喂食,在进食时需注意控制饮食量、速度等,避免胃潴留或胃扩张的发生。⑥术后并发症护理,患者长期卧床或昏迷极易发生压疮,因此要保证患者床单整洁、干燥,必要时可采用气垫床以减少压疮的发生;定期帮患者翻身以预防坠积性肺炎;每天进行2次口腔护理,避免口腔疾病,若患者眼睑无法完全闭合则涂抹眼药膏;对于留置尿管患者,需每天对会阴部位清洗2次,保证会阴部干燥清洁。⑦早期运动干预,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后,可指导家属进行被动训练,主要为四肢锻炼;患者意识恢复后可鼓励患者通过图片、手势等与人交流,在患者肢体功能逐渐恢复后,鼓励患者进行主动功能训练。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IBRI)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NIHSS共包含11个 维度,满分100分,60分表示基本完成,41~60分为需要他人帮助,20~39分表示需要较多帮助;20分及以下表示完全需要帮助[2]。
QOLIBRI评分主要包含总体感觉、情绪自评、思考能力、人际、独立性、身体状态、消极感以及困扰等8个方面,分数越高则表明状态越差[3]。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Excel表格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x-±s),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现,以χ2和、Fisher确切率法检验。α=0.05为分界值,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2.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HAMD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为(62.38±5.06)分,参考组护理后NIHSS评分为(43.35±5.06)分、(10.38±3.06)分,组间各项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QOLIBRI评分比较
观察组总体感觉、情绪自评、思考能力、人际、独立性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身体状态、消极感以及困扰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具体见表1。
2.3 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期间2例患者出现坠积性肺炎,给予抗生素治疗后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为3.2%,参考组治疗期间3例患者出现压疮,5例患者出现坠积性肺炎,颅内感染1例,除颅内感染患者病情严重死亡外,其余患者症状均得到纠正,并发症发生率为14.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患者术后康复阶段的护理质量、方法直接影响疾病改善及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就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表明通过术后严密、细致的观察,能够预见性的预防常见并发症,有助于预后的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因此医护人员能否对患者生命体征、呼吸、脉搏等进行准确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观察组术后NIHSS评分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QOLIBRI评分各项评分均优于参考组(P<0.05),表明通过术后个体化的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认知与运动障碍。
综上所述,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减轻颅脑损伤,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等,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沈雪峰,刘丰年.重型颅脑损伤117例死亡原因探讨[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 9(6):378-379.
[2]付渊博,王麟鹏,赵因,等.中医综合方案对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 2016,0(4):295-298.
[3]李岫炜,范宇召,刘月华.运动康复路径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康复锻炼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 22(15):2122-2125.
论文作者:王利芝,张海萍,高爱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患者论文; 颅脑论文; 术后论文; 损伤论文; 评分论文; 并发症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