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与共存——论美国独立电影和好莱坞的微妙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好莱坞论文,美国论文,对立论文,微妙论文,独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
好莱坞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最先是由摄影师们在寻找外景地时发现的。从19世纪初开始,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好莱坞电影业迅速兴起。1975年环球公司发行的好莱坞第一部超级大片——斯皮尔伯格的科幻片《大白鲨》,预示着新好莱坞电影的结束。自《大白鲨》成功之后,又相继出现了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1977年)等影片,这些以新题材、高科技为代表的科幻片,不惜耗费巨资以赢得大量的观众和商业利润,它们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于票房的刺激,好莱坞抛弃了过去十年的实验,在艺术与商业常年不断的斗争当中,最终选择了商业,他的大公司开始将目光投向大片和超级大片。至此,“好莱坞”已经无形中成为美国电影业的同义语。
独立电影是指在资金投入和制作上不隶属于任何电影集团、公司(或制片厂),主要依靠制片人或导演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资金,甚至包括用个人出资等形式来制作的成本较低的电影。该类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依赖于专业商业公司或制片厂,拍摄制作比较自由。独立电影题材不限,既可以拍商业片,也可以拍艺术片;其发行方式也同专业商业电影的发行有些不同,一般规模比较小。独立电影的审核同其它电影一样,在国内,只要不违法违规就可以通过。另外,独立电影有权利参加任何电影奖项,即使是学生实习拍摄的小短片也可以。长久以来,“独立电影”经常成为小制作和无名之辈的代名词。
一、美国独立电影和好莱坞的对立
由于受“反好莱坞”思想、美国社会背景以及美国电影制作制度的影响,独立电影与好莱坞电影基本处于对立的状态。特别是在早期独立电影时期,独立电影人似乎总是跟好莱坞对着干。
(一)资金
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电影企业共有五个大公司和三个小公司,如派拉蒙公司、米高梅公司等,他们都掌握着雄厚的资金。在当时,好莱坞被“八大电影公司”垄断,这八个电影公司组成了好莱坞的电影帝国。
独立电影人摆脱了“八大电影公司”的控制,以自筹资金为主,比起好莱坞的电影公司,他们的资金少得可怜。因为除了少量的国家拨款和来自亲朋好友的投资,独立制片实际上属于信托基金型事业。《西卡柯七个人的返来》的导演约翰·塞莱斯说:“我们开始拍的时候根本没钱,独立制片的剧本找演员很难,也不可能给大制片厂看,因为不够商业。而且你要是不认识经纪人的话,他们也不会读你的剧本。独立电影完全是在圈外的。”
(二)制片人与导演
美国人“很早就意识到标准化操作和为一个确立的市场系统化生产影片的需要”。制片人兼导演托马斯·哈伯·英斯在1913年建立了类似工厂流水线的制片生产模式,这一模式后来成为美国电影工业的制片厂体系的原型。好莱坞的制片人把题材的选择、摄制人员的确定,以至于拍摄的角度和剪辑的取舍等整个生产程序及制作影片的所有权全部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一部电影拍摄的运作必须遵循步骤严谨的“制片人制度”。好莱坞的导演根本没有地位,他只是制片人的一个雇员。许多导演的工作仅仅是按照剧本所规定的情节和台词去拍摄影片,之后把胶片交给剪辑去完成最后的制作,而制片人保留终剪权,导演则最终成为缺乏想象力的机器人。这种“制片人制度”虽然可以带来大量的资金,但限制了创作者的发挥。在好莱坞的制片环境和制片人制度形成以后,越来越多才华横溢的电影人被体制拒诸门外。
与好莱坞恰恰相反,独立电影人自己担任导演,独立制片公司恪守为导演服务的宗旨。Orion Classics公司的Bernard说:“我们一直遵循Krim在UA的理念,一旦剧本和导演确定了,那么电影将以他们需要的预算拍摄,我们不会横加干涉,电影就留给艺术家自己去拍吧,我们决不可能说,‘这得重新剪一下’之类的话,我们最不愿做的就是影响导演的创意。”其他发行商也都持同样的态度。独立电影给导演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他们将所有的权力几乎全盘交给导演负责,可以任由导演自由发挥,不受限制地构思和拍摄自己的影片,以追求自己的艺术价值。导演从不考虑发行,他们工作时没有利润的概念。
(三)演员及明星
自环球公司的老板卡尔·莱默尔发现观众对某一明星的喜爱可以创造更高的票房价值的奥秘以来,好莱坞制片人以各种手段制造、捧红了不少明星,如妮可尔·基德曼、查理兹·塞隆、尼古拉斯·凯奇、汤姆·汉克斯等,明星制度也由此产生。
独立电影寻找演员很难,但是其中也有新一代性格、旗帜演员,像帕克·波西、凯瑟琳·吉纳、斯蒂夫·巴斯米和约翰·托尔托洛等,他们大多不是超级明星。拍摄独立电影的多是一些不知名的业余演员,甚至是以前根本没有做过演员的人。好莱坞大明星一般不会屈尊来演独立影片,但是有一些比较出名的演员如塞缪尔·杰克逊、乔什·哈奈特、泰瑞·海切尔等也想实现或是想对外表现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因此他们也有可能在独立电影中客串或出演某一角色。
(四)内容及形式
由于“海斯法典”和后来严格的美国电影分级制度的存在,并迫于社会与宗教团体的压力,好莱坞喜欢拍一些逃避现实、回避有争议的话题和不离经叛道的主流主题电影,因此,电影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形式上,好莱坞电影人偏爱宏大的场面,越来越喜欢大制作的电影,他们的资金宽裕,技术也跟得上,所以在影片中可以做非常逼真的特效和惊险刺激的动作。然而,好莱坞虽然拥有众多优秀的人才,拥有雄厚的财力和物力,却没有形成美学上有影响的电影流派或学派,这不得不说是非常可悲的。
独立电影人一开始就吸收了前辈“反好莱坞”的美学思想。导演兼制片人西德尼·波拉克认为:“独立电影一般表示任何有别于大制片厂出品的主流电影的电影。”他们自己编写剧本,立志拍出与商业电影截然不同的思想性强的电影。独立电影的内容不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相对来说比较自由一些,如种族、艾滋病、同性恋等敏感题材,以前的好莱坞是很少触及到的,而独立电影就可以充分地表现。如愤怒的黑人、失业工人、艾滋病患者、毒贩等,其中有很多人物都是反常的。独立电影人虽然没有大量资金的支持,有一些特效不能做得那么完美,但是他们可以用另一些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的表达方式更加接近于常人。同时,他们会把精力更加集中在角色、剧本和场面调度上,从而给观众带来一种在主流影片中难得一见的新鲜感和刺激感。
二、美国独立电影和好莱坞的共存
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独立电影的“反好莱坞”思想越来越淡薄,与好莱坞的关系开始缓和。他们不再反目为仇,而是逐渐呈现出互相需要、互相利用、共同繁荣的趋势和迹象。
(一)电影及导演
在共存的趋势中,有些独立电影人开始寻找好莱坞大公司为其担任发行,如纪录片《深喉揭秘》就是独立电影与好莱坞之间优势合作的一个很好的例证。《深喉揭秘》由著名独立导演搭档芬顿·拜里和兰迪·巴巴特执导,影片重现并记录了1972年的色情电影《深喉》拍摄的过程及演员的命运,片中有大量好莱坞影片向来避而不谈的政治话题和情色画面。这部影片正像该片导演兰迪·巴巴特所说的那样“我们代表了影片的艺术性,而制片人布莱恩则为影片添加了商业性。”与此同时,那些大电影公司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独立电影市场中来,以寻求具有票房潜力的影片。如2006年独立电影公路喜剧片《阳光小美女》的全球票房已达到8600万美元,还成为了问鼎2007年奥斯卡的一个热门。这也让好莱坞看到了小制作独立影片巨大的票房魅力。
(二)发行公司
几乎每家好莱坞大公司下面都设有专门制作小众文艺片的独立公司。虽然商业片也有可能受评委青睐,文艺片如果获奖也能够带动票房,但从总体来看,大的母公司主要负责好莱坞的大制作电影用来赚钱,而子公司则主要负责小制作的独立电影用来获奖。如70年代哈维·威斯廷和鲍勃·威斯廷两兄弟创立的作为独立电影世界中两座高峰之一的独立影片公司——米拉麦克斯公司(Miramax),曾发行了包括《性、谎言和录像带》在内的很多优秀的独立电影。但在1993年,他们被迪斯尼以7500万美元买下,之后由于发行《华氏911》双方高层意见不和,导致两兄弟在2005年结束了与迪士尼公司长达12年的“宾主关系”。虽然,米拉麦克斯在迪斯尼旗下主要负责发行艺术性较高或较冷门的小众电影,但后来也逐渐开始朝大众电影发展,包括获得奥斯卡奖的《芝加哥》、《莎翁情史》和《英国病人》等。除了迪斯尼的米拉麦克斯,索尼属下有索尼经典片公司(Sony Pictures Classics),华纳属下有新线公司(New Line),20世纪福克斯有福克斯探照灯公司(Fox Searchlight),环球公司也有焦点公司(Focus Features)。新线的《指环王》三部曲标志着独立电影有相当一部分已融入到好莱坞体制。
(三)电影节
著名好莱坞影星罗伯特·雷德福在1981年创办了作为美国独立电影背后两个助力引擎之一的圣丹斯电影节。电影节为独立电影人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想法的舞台,发掘了昆汀·塔伦蒂诺的《落水狗》这样的优秀独立影片。但是独立电影人似乎逐渐改变了曾经誓与好莱坞分庭抗礼的宗旨,渐渐展现出了与好莱坞携手合作的态势。好莱坞明星来这里增加同行尊重或提升所演影片的获奖可能性,发行商来这里寻找下一个能够叫座的黑马,拍片的独立电影导演希望能巴结到好莱坞靠山……大家为了共同的利益走到了一起。
结语
在好莱坞大片和超级大片充斥电影荧幕和各大院线的今天,人们也给独立电影留下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空间。从07年圣丹斯电影节来看,独立电影人所拍摄的电影已呈多元化和全球化趋势发展,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电影元素得到了融合。独立电影正不断成熟和进化的。但愿独立电影人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艺术追求,用低成本而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来满足部分不盲目追求潮流的观众的需求,以保留一块艺术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