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德与生活课堂上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论文_徐平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堂上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论文_徐平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实验小学 44259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好品德、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配合,其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只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和好习惯,就一定可以培育出一棵棵参天大树,一位位国之栋梁。

一、提高自身素质,发挥榜样力量

教育就是把自己的经历传播给需要的人,在传播中获得幸福,“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明确的将道德素养置于重要地位,这正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和人文底蕴。而思想品德课教学,社会责任、国情教育爱我中华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自身的实际行动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实现学生的责任担当。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基于言传身教,教师只有在课内课外让学生认识到你是一个有责任的人,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培养不同的发展核心素养,才能成为学生人生道路真正的引路人。“打铁先要自身硬”,你的人生体现,才是对学生们最有用的教材,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自身要学会学习,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

二、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方向

课堂,是传递爱的主要场所。知识目标重要,情感目标更重要。失去了情感目标,学习会变成乏味的重复。在思想品德教学中, 科学合理的设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教学的关键。教学应该以目标为依据,又因以目标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巧妙科学地融入到教学三维目标中。

如在上鄂教版思想品德五年级上册《天天拥有好心情》这一课时,就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具体而又细致的分析,在确定三维目标时,就可以联系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主动寻求积极的情绪体验最终确定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主动寻求积极的情绪体验。让学生知道面对同样的事情,态度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会有不同的心情。要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看待生活,主动为自己选择并创造好心情。

2.过程与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个核心—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一个基础—它是儿童生活的课程;一个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注重依据课程设计理念,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引导学生采用观察、记录、归纳、体验、感悟、整理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同时注重关注学生生活实际,实现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目标的有机融合,努力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自信心,用积极的心态看待自己的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主动为自己选择并创造好心情,寻求积极的情绪体验。实际这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学生通过所感所悟,去理解教材知识,从而树立并形成真正的技能与素养。

三、将课堂生活化,创设素养培育平台

最好的地方课堂在自然。教育发生的地方,都是课堂;内心灵动的时刻,都是教育。如果我们只把课堂圈定在教室里,那会摧毁孩子们心中的课堂。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而积极的过程,学习者知识的获得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同学间的交流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范式,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由此判断学生的行为动机、观察学生的思维养成,最终引领学生实现所要达到的核心发展素养。教材只是一种介质,他把责任、兴趣、生活……呼唤到一个叫做课堂的地方,然后让他们自由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课堂从生活中来,最终回归生活,也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课堂中形成,最终走向生活、服务于生活。

四、回归课堂初心, 拓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培养幸福的孩子

课堂应该是给学生一个走的进去的深度,给学生一个感受真切的快乐。在思想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如果我们要留给学生的“问题”,都是预设好了答案的,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只会答题,不会质疑。试想:预设了答案的问题是“真问题”吗?有些问题有答案,有些问题可能永远没有答案。如果一定要找答案,很可能会死在“找答案”的路上。所以在思想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到社会中去,感受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的力量,形成客观理性的价值体系,而不是一味地去概括标准答案。课堂,温度比深度更重要,因为,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情怀,培养创新意识,培养素养。因为人文教育的缺失,可能让“有知识”的人变成恶人,让“有理想”的人变成魔鬼,让人间变成地狱。所以只有让思想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回归生活初心,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感染、影响学生,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也是学生自主发展、积极参与社会、积累文化基础、全面发展的主体。好的教育尊重人性,发展个性;坏的教育控制人性,抑制个性,要让学生有幸福感,就需尊重学生人性,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在幸福中体会课堂的真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本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思想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课堂就应该剥去华丽的外衣回归课堂的初心,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论文作者:徐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1月总第2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堂上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论文_徐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