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未来的几点思考_经济全球化论文

关于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未来的几点思考_经济全球化论文

对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前途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全球化论文,前途论文,几点思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社会主义,抑或在20世纪中形成的各社会主义国家所代表的现实的社会主义,在经历了苏东剧变的巨大挫折后,又面临着经济全球化这一反映21世纪经济发展总趋势的世界潮流的挑战。社会主义的前途究竟如何?这是人们在思考的问题。对此,我想谈几点初步认识。

一、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新发展。

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由于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交往和战争),总会以当时文明最发达的民族和国家为核心,形成一个众多弱小民族和国家围绕和依附着一个或数个强大民族和国家的世界体系,这个体系支配、推动或制约着体系内各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以欧洲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依靠其发达的生产力,使其世界体系的发展比以前任何其他的世界体系要快得多,范围更广阔得多。

世界体系形成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利益,首先是核心国家通过征服或在经济交往中的强大优势对外围国家进行经济掠夺,同时也是外围国家通过对核心国家的依附获得在经济上的某种发展。当然中心与外围在经济利益上是绝对不平等的。在资本主义以前的世界体系中,中心主要依靠政治权力,以纳贡的方式从外围手中掠夺剩余产品,从而形成一种世界性政治体系;而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虽也曾有过直接的掠夺,但更主要的是中心以不平等交换来掠取外围的剩余价值,从而更是一种世界性经济体系。

资本主义作为完整的全球性体系,虽经历了一次次危机,仍得到了不断的巩固和发展。近几十年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跨国集团,遍及全球的区域性经济组织,世贸组织的诞生和发展,都表现出了经济全球化的势头和特点。经济全球化,反映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把全世界都卷入这一潮流之中,其中包括原来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相对立的苏东集团国家和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界限已被打破,通过融入全球经济发展整体来追求自身的经济发展,已成为各国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相对应的经济形式,仍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主导的市场经济。

二、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也在调整其生产关系,而社会主义因素正是在这种调整中得以成长。

资本主义在其发展到垄断阶段后,其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已制约生产力的发展,但这种制约并非是完全停止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经济发展而不断调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二战以来,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等经济理论的先后登场,正是这种调整的理论反映。直至90年代以来,欧美提出的第三条道路,更是不仅从经济理论上,而且从政治、社会的全方位概念上,企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寻求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虽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但其体制内容和运行方式,却在不断革新。这并不是资产阶级还具有革命性,而是生产力这最革命的因素在迫使资产阶级为其生存和发展而去调整生产关系,缓和阶级矛盾,除此别无出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更高水平上的生产社会化(全球化)、资本社会化;是社会生产对计划性、预见性、合理性、可控制性的更高要求;是生产者队伍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是为保持社会稳定而必须进行的对社会各阶级利益的调整;是宏观调控、国家干预、福利政策、全民教育;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有效利用。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这些要求提供着越来越充分的物质技术支持。这一切,都在为新的生产关系的诞生创造所必须的条件。虽然资产阶级总想把资本主义说成是永恒的,已达到完美顶点的社会制度,但只要生产力的发展没有停止,它对变革生产关系的要求就不会停止。实际上,自二战以来,资本主义已经向社会主义学了很多东西,如经济计划、宏观调控、社会福利、国有经济等等,而且由于其雄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在某些方面能比社会主义做得更好。在西方盛行的社会民主主义,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思潮,虽不能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却能在资本主义的框架内,推行一系列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政策,这正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关系的变革的客观要求。总之,资本主义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而资本主义本身又在生产力的发展中不断被迫否定自己,直至最终彻底的否定。这个历史进程是漫长的,又是不可逆转的。

三、经济全球化在改变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中心与外围的关系,推动着全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核心国家的发展是建立在对边缘国家的压迫和剥削基础之上的,正是有提供原料和劳动力的边缘国家作为经济依附,核心国家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了工业扩张。但金融资本时代的到来,核心国家对边缘国家的大规模资本输出,带动了边缘国家的发展。在这些国家,封建政治体制解体了,工业和科技、文化的发展,迅速推动民族自决意识的兴起,民族解放运动摧毁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变革。虽然这次变革是一次巨大的历史进步,但并没有改变核心与边缘的关系,取得了民族独立的边缘国家依然在经济上,从而也很大程度在政治上依附于核心国家,核心国家主要通过跨国公司、世界分工、不平等交换从边缘国家掠取剩余价值,并进一步扩大着核心与边缘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

然而,二战中资产阶级民主力量的胜利和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解放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边缘、半边缘国家的生产力。一部分原来的中等发达国家,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半边缘,过去对这一体系的核心很少有影响能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影响力在日益增加;一部分原来的不发达国家,经过自身的努力逐步发展起来,在世界经济、政治上的地位不断提高,有的已由边缘进入半边缘,对国际经济、政治的影响力也在提高。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是完全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外的新的经济、政治集团,由于社会主义阵营全力支持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核心与边缘的关系的变化有着革命性的推动作用。苏东剧变之后,虽然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但由于有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经济上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有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仍然对占有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有重要影响。

目前,仍有一部分落后国家的情况还在不断恶化,这既有外部因素(发达国家的长期掠夺),也有内部因素(民族矛盾、社会动乱、科技文化严重落后),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这样的国家的长期落后造成的区域性的经济发展严重失衡,政治局势动荡,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终将对发达的、半发达的国家未来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国际社会不应、也不能忽视落后国家的发展。

总之,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把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共同发展才是全球的希望。

四、社会主义国家,只有投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才能更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提供物质技术基础。

在庞大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面前,社会主义尚十分弱小,曾经强大过的社会主义阵营,也因苏东剧变而消失了,其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总体社会生产力还很低,还不是资本主义的对手。应该看到,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在形式上曾竭力追求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但其社会发展进程和生产力水平,远不是建立在马克思所论证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

社会主义制度可以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建立,但这并不就是社会主义的胜利,只有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超过了资本主义,并使其制度和体制的科学性、优越性真正表现出来,才能说是社会主义的胜利,这是个漫长的历史进程。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由于其生产力的发展起点很低,不能不有它的历史局限性:(1)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几国建立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而不会是普遍现象。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这是客观规律,但不排除在一定条件下,先建立起先进的生产关系,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即在本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资本主义经济水平很低,难于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对抗,或难以摆脱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时,运用公有制这种先进的生产关系来发展经济、获得独立。但这时的社会主义是没有充足生产力基础的,没有充足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积累的,十分弱小,未取得合格证的社会主义,因而发展生产力是它首要的、急迫的、长远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不能不向资本主义学习,吸取资本主义一切有益的成果。而且,私有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活力,因为它与这些国家的实际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割了几十年“资本主义尾巴”,不但割不掉,还破坏了生产力发展的原因。(2)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都很低,由于未经过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由于是从一个封建性很强的社会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缺乏民主的传统,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很容易带上封建主义的色彩,使公有制一度在经济上变形为部门所有制、官僚所有制;在政治上变形为在全民名义下的少数人专制;在文化上表现为一元性、封闭性。可以说,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的主要敌人不只是资本主义,还有封建主义,封建传统及其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是社会主义遭遇失败和挫折的主要原因。(3)由于现实社会主义尚缺乏强大的经济基础,在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中还十分弱小,在经济管理、政治运作、科学文化等方面还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有许多东西要向资本主义学习,因而也容易受到资本主义的颠覆和动摇。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必须正视自己的历史局限性,从而寻找更为科学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赶上世界潮流。

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后,就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的敌视,就置身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外,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发展。在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后,社会主义国家更是自觉置身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外,并力图形成一个社会主义的世界体系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相抗衡,并开始了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争夺边缘国家的斗争。然而,由于前面谈到的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也由于社会主义阵营自身的分裂和在国家利益上的冲突,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的世界体系未能形成。

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在现代经济、科学技术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要想置身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是不可能的,这样做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虽然当今的世界经济体系仍然是以资本主义为主导,但社会主义国家应积极投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并努力成为这一进程的主角之一,成为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这是因为,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更好地吸取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进程中创造和积累的经济、政治、文化成果,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同时,在全球经济竞赛中,社会主义更能够从发展生产力的视角,审视和调整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并进而调整和完善其上层建筑,从而探索一条更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当前,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在经济发展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制度上也不完善,但社会主义国家有两大有利条件。一是作为后发展国家,可以吸取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成果和教训,少走弯路,从而获得较快的发展速度。二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条件下,可以更自觉更有效地运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又充分发挥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作用,从而更适应自身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特性,通过多种所有制的综合效应得以更快地发展,逐步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五、经济全球化的两种前途和社会主义因素在全球的成长。

关于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会有怎样的影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经济全球化能加强各国的经济联系,发达国家的技术、资金、生产、管理经验能带动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而逐步缩小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差距。另一种认为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有主导地位,它们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强化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从而进一步扩大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差距。这实际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两种前途。这两种前途都有其存在的依据。

第一种前途是符合世界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的,是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的。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虽然在经济上还依附于或受制于发达国家,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发达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变化和发展,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有互动和促变的作用,只要不发达国家把握机遇,就能得到发展。20世纪后半期许多新兴国家的发展说明了这一点。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随着它们的经济活动向全球的扩散,其自身经济的发展也在不同程度上越来越与其他国家以及全球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联系在一起。不发达国家也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基地,还是发达国家跨国生产经营的一部分,在科学技术和经营的现代化上也需要不断提高,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需要不断调整,它们在经济运行和利益上的影响已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可以说共同的利益已越来越多,世贸组织的发展,正反映了世界现代经济发展的这一客观要求。

第二种前途是资本主义本质的体现,但从根本上看,它是注定要被世界人民所否定的。因为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不断扩大,与现代经济发展要求是相违背的,最终会遏制全球经济(包括发达国家)的发展,会加速全球经济环境(包括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的恶化,这将迫使发达国家、半发达国家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与不发达国家的关系,调整世界经济秩序。如果世界听任两极分化的发展,听任落后国家经济状况的不断恶化,特别是少数最发达国家依靠其经济、政治、军事优势不断加大与不发达国家的不平等关系,那么必然引起更大更广泛的民族情绪和暴力活动,造成全球性的经济、政治动荡,引发更多的战争,最终会引起革命,由革命来摧毁已严重阻碍全球经济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经济全球化将推动全球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无可置疑的。至于这一过程有多长,要看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和现有生产关系的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虽然我们曾一再强调资本主义已经腐朽,它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但资本主义又确实还在发展,还有生机。这除了我们过去低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具有的活力和适应力外,还因为我们没有从世界体系的概念上去看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全球的眼光看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在全球范围内有许多国家的经济处在资本主义的初期、中期阶段,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仍适应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就是许多新兴国家能快速发展的原因。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生产力发展水平已超越生产关系,从根本上看,生产关系已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资本主义是个世界体系,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垮国生产、资本输出、向外转移夕阳产业以保证自己能集中力量发展科技和新兴产业,通过与不发达国家的不平等交换获取超额利润和转移危机,以缓解本国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从而维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活力。从这个意义上看,从全球经济视角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国家相互作用看,社会主义确如马克思所预见的,需在全球的主要经济发展区域同时取得胜利。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能在资本主义的薄弱环节上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如前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但这只能是一种初级的、很不完善的社会主义。然而,只要这些国家能既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又努力向发达国家学习一切有益的东西,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就有可能获得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而社会主义国家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交往,其经济高速发展的示范效应,其维护世界和平、公正和发展的政策,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矛盾和斗争,都有可能推动社会主义因素在部分不发达国家的成长,甚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引发社会主义革命。

总之,经济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推动的,它反映了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将推动全球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虽然它将是很不平衡的),而全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促使社会主义因素的成长。虽然世界将在一个很长时期内仍以资本主义为主导,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又必然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诞生创造条件,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至于未来的社会主义会是怎样的形式,现在难以预料,但肯定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因为那时的生产力水平比现在要高得多,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也会更深刻、更成熟、更科学。

标签:;  ;  ;  ;  ;  ;  ;  ;  ;  ;  ;  ;  ;  

关于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未来的几点思考_经济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