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师最大的职业幸福感莫过于上一堂好课,怎样才能称之为一堂好课呢?听过很多公开课,有的老师说要有丰富的活动,孩子们才能喜欢,有的老师说可能需要准备多种道具,设计一节好课需要准备太多东西,才能凸显出一节课水平。因此,很多老师不喜欢上公开课,一则准备活动、准备教具很费事费力;二则部分公开课的课堂看似很丰富,孩子很开心,但上完后效果并不理想,有时候甚至要再上一遍加以巩固。2018年9月17日执教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让我对如何设计一堂好课有了全新的理解。一节好课可能不需要太复杂,活动也不一定总是新颖,简单的课堂同样可以有精彩智慧生成,一节课的关键所在是教师是否对本节课的大概念有清晰的认知。
何为“大概念”?在“追求理解力的教学设计中”提到“大概念”是学科的核心,他们需要被揭示,因此必须深入研究,直到抓住这个核心。落脚到一节课中,“大概念”则应该是透过知识本身而带给学生的可迁移的智力因素,只要找到一节课的“大概念”所在,则挖出了一节课的灵魂。课堂我们要将孩子带到哪里去,让孩子有怎样的思考,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明明白白,学生课堂自由会思维飞跃,走向深度学习。下面我以《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为例说明如何实现聚焦大概念,让课堂走向深度。
一、 课前思考
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课标中的要求是能在方格之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参中也强调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画轴对称图形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先找到重要的点,再根据每个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找到这些点的对称点,最后顺次连接点。我对于课标和教参要求的研究和思考:会找对称点又如何?给学生带来的数学思考是什么?学生的能力在哪里?反复研究后我想到史宁中老先生说的: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对于本节课我们应该让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如何观察一个图形,集点成线,集线成面,对于一个图形的形状则是由外围的线决定,外围的线则是由两端的点确定。则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则是用点连线,用线画面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从微处观察,一个图形是由无数点集构成的,除了特殊的点,半边图形的任何一个点都有一个点和这个点对应,这实则是一个一一映射,即是一种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一一对应就是本节课的“大概念”。
二、课堂设计过程
1.课堂导入,引出本节课任务。
师:“孩子们,老师前几天画了一个轴对称图形,昨天一不小心点上了墨水,弄花了,只补出了左半边,右半边怎么也想不起来,请大家帮老师补出右半边,怎么样?”
设计意图:真实的情境设计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任务,提出本节课的课题和目标,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接下的探究做铺垫。
2.探究新知。
(1)自主思考、合作交流。
①自主思考怎样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你的理由是什么?
②用自己的方法完成任务,然后小组交流你们的方法和依据。
③小组中确定合理方法准备分享,可以分享多种方法。
(2)展示交流。给孩子充足时间思考讨论后,则进行小组的展示交流,充分让学生尝试、讨论,修改正确后得出结论。
(3)总结方法。提取学生有效的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互相辩证,总结画轴对称图的方法,并挖掘出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方法。
(4)聚焦大概念,实现深层理解。设计意图:总结出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是本节重点,但背后潜在的一一对应的思想,这个则是本节课的概念焦点所在,捉住了一一对应的思想也就捉住了本节课的灵魂。
(5)拓展提升。画出下面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设计意图:本题意在巩固学生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感受轴不一样,同一个图形的另一半就不一样。
三、课后思考
本节课的“大概念”所在是数学上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一个概念,显然是可以迁移应用的,例如在后面学习的平移和旋转也是一种一一对应,再往后学的一一映射都是的一一对应关系。虽然映射的法则不同,但本质都是相同的,这便是大概念的“迁移”功能,大概念交给孩子不是简单的知识技能,而是一种终身受益的能力。
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必须要有教师对课堂的深度设计,如何设计有深度的课堂?我想并不在于活动的多少,也不在于教具的丰富性,而在于教师是否捉住了本节课的“大概念”。一堂基于大概念的课堂设计课看似很难其实并不难,只要挖掘出知识背后潜在的智力素养,制定清晰的目标指向,教师自然能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走向深度思考,课堂中深度学习自然发生。
参考文献
[1]余文森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版。
[2]格兰特·威金斯 杰伊·麦克泰格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版。
论文作者:孙瑞华 刘立国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1月总第3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图形论文; 概念论文; 画轴论文; 节课论文; 课堂论文; 对称论文; 方法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11月总第324期论文;